程海鸥
摘 要:结合激励教育理论,研究采用多种激励方法,树典型立榜样,构建良好的班级氛围,并把激励教育运用到学生干部的培养与后进生的辅导过程中,激发学生上进求变的需求,重视道德规范的引导,使学生具有自我反思、自我赏识、自我教育的意识与能力。
关键词:班级管理;激励教育;道德规范;习惯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0-0041-02
班级建设是班主任常规工作一个重要的内容。回顾传统思路,有长期带班经验的班主任,对学生的反复性的错误有种特殊的敏感,新的班集体一旦建立,班主任会通过各种方法来强调学生行规习惯的养成。比如通过对行规的量化、创建班规处罚条例、建立班干部监督体制等,来严格控制不良言行的发生。传统的班级管理以防范与灌输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这种管理模式有时不能被多数学生信服,相反,严控下的管制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走向对立,学生对班主任内心的抗拒使德育的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如何发掘学生内心的意愿,把德育内化为个人的意愿呢?教育人的工作应该先从了解人的情感需求开始做起。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家庭日渐富足的情况下,不少学生有强烈的被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求。此时,我们班主任要想方设法推出有针对性、有创造性的德育策略,在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下,分多个角度去激励学生自主矫正不良行为,激励学生扬长避短,使学生体会教师的人文关怀,体验社会情感,形成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这种德育过程,能融洽师生关系,更有利于学生的道德行为的发展。班级创建之初,学生对新老师、新同学、新环境都有一种期盼与好奇的情怀。此时,行使这种德育策略效果最好,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能为优秀班集体奠定扎实的人文基础。下面,通过案例的形式,探讨激励教育在班级建设初期的应用。
一、激励教育在班级道德规范形成中的应用
良好的班级风气,是在全体同学对道德规范有一致认识的前提下形成的。李宏斌在《试论道德舆论的功能及本质》中指出:“道德舆论的沉默表现出人们对道德规范没有一致认可,因此它会使道德规范失效。”此时,激励学生把内心向上积极的想法见解显性化,形成显性的班级道德规范,让学生向善的意愿集中起来,为建设良好的班风提供可能性。新接过初二一个班级时,发现班级缺乏良好的舆论导向,班级处于散漫无序的状态。于是,开学第一天,我让学生写一写自己欣赏的同学及他们的优秀品质。统计班中52名学生的优点表格,发现有34名学生被同学点名表扬,超过半数,其中女生Y被25位同学点名欣赏。如果把这些优点罗列出来,那么班集体就有了明确的道德规范。于是,我把学生的原话一一记录下来,如数家珍地在全班面前朗读每位同学的优点,从小优点到大优点,从少优点到多优点。到最后一位人气最旺的女生Y时,学生对她做了全面评价,如学习成绩、态度、待人接物、性格、办事能力态度、劳动意识、个性特征等。经过全班同学的讨论总结,我们形成了共识:“勤奋好学、乐于助人、诚实守信、生活俭朴”是优秀品德的基本标准。通过以上的激励策略,也让学生认识到班集体舆论的力量。每个同学心中都有一杆秤,时时刻刻在衡量着同学的为人,或欣赏或厌恶。所以,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他人的印象来自我们平时点点滴滴的相处经历。
同伴的能力相当,地位平等,从同伴那里更能客观地得到自身能力与优缺点的反馈,所以,中学生更看重同伴的评价,同伴间的鼓励效果更是不言而喻。为此,在营造班级良好道德规范时,通过学生的文字表述对良好的道德行为进行评价,比教师一厢情愿地表露更有信服力。
二、激励教育在培养班干部过程中的应用
班干部是班级建设中的主力军,是班级发展的主心骨,他们的言行举止将对班级的班风学风建设起到重要的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直接决定班规的执行效度。班干部的培养是班级自主管理的重点内容,如何激发班干部对班集体的热情、责任感,培养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呢?班干部作为班级教育对象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第一身份是学生。不管他们如何优秀、负责,也有懈怠的时候,他们不仅要当好老师的助手,还要有繁重的学习任务。班主任如果及时对优秀班干部进行鼓励,相信对他们而言,既是一种心理上的激励,又是方法上的指导,一举两得。记得值日班长在午间管理时,要求12点45分前熄灯并提醒学生休息,到点开灯提醒同学自习学习。这个过程中,发现值日班长中周某做得很细致,每次到点开灯时,他总是轻手轻脚地走下讲台,把窗帘一个个轻轻地拉开。这个细节,我看在眼里,并让学生来评价他这样做的目的。学生们抓住他两个优点加以表扬:一是他动作轻盈,为的是不想打扰熟睡的同学,说明他心里装着的是同学,二是他亲手把窗帘拉开,不用吩咐窗边同学,说明他有为大家服务的意识。此后,发现这一系列动作出现在每个午休管理班干部身上。不仅如此,偶尔有个学生迟到了,他们总会很自觉地蹑手蹑脚地猫进教室,从拿取东西到用纸条传话等,无一不透露着学生为他人着想的心思。
三、激励教育在培养良好行规习惯中的应用
班级管理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规习惯。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为此,班主任的工作常常是琐碎的,但意义非凡。着眼小处见大道理,工作性质决定班主任应是心思缜密,善于观察的教师。对学生的言谈举止、交流方式、劳动意识、家庭作业等情况常抓不懈,不仅要赏识学生的优点,还要注意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督促。我曾用各种励志故事,使学生明白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比如运动会前,给学生讲“敢喝马桶水的女人”的故事。在强调学习要讲求正确的思考方法、上课要全神贯注时,给学生讲成功学泰斗拿破仑·希尔的“成功法则”。为让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中反复练习的意义时,给学生讲“成功就是简单事情重复做”——一位推销员特殊的演讲故事,新东方学校俞敏洪的“放飞梦想”等等。内在动机是使人改变不良习惯的重要因素。所以,只有让学生内心引起共鸣,学生才有可能将其转变成行动去做。激励方法很多,要采用不同的形式丰富教育过程,丰富学生内心需求。如用电影《冲出亚马逊》《当幸福来敲门》等来激励,如用班会“放飞梦想”来激励,让学生畅谈梦想,展望未来,树立人生目标,激发学习斗志。班主任工作还需关注个体学生的变化和改进,有时使用书信、言语鼓励引导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如使用家校联系本对个别学生适时地进行引导和鼓励。班主任一句勉励的话,可以让学生改掉许多不良习气。
四、激励教育在转化后进生过程中的应用
班主任对后进生应多一份心思,细心揣摩他们落后的原因,仔细研究转变他们的方法,及时捕捉他们表现出来的一丝闪光点,让他们重拾信心、端正生活目标、正确认识自我,激活他们向上的内动力。如我班一学生,生性活泼好动,自我控制力差,思考习惯不好,常常对问题只明白一半。但发现他很讲义气,同学值日忙不过来,他会主动上来帮忙,不怕吃亏。一次大扫除中,他尽管大汗淋漓,却始终没有停过劳动,帮着干,帮了这个帮那个。我在全班前面,大力表扬他不怕吃亏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他在课堂上总是忍不住找同学讲闲话,按照班规要求他写说明书反思。第二天他的反思上交后,发现他的字写得很端正。我在全体同学面前读了他的反思,并表扬了他的书写端正及反思态度的诚恳。一学期下来,他的班集体荣誉感越来越强,上课学会克制,偶有违规,写了反思会主动和我沟通交流。孩子的内心是很积极很阳光的,可以看出他一直在努力改变着。
激励教育需要耐心,需要爱心,需要恒心。对于后进生或学困生,他们的言行变化可能是反复着的,对他们的问题应该懂得理性分析,不应草率地给学生扣上“品行不良”“明知故犯”等帽子。学生可塑性很强,教师应努力寻找到科学的处理方法,引导孩子自觉改变。
五、结束语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是每位学生后天成长的重要环境。班集体形成初期,班主任应注重良好班级舆论的建设,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日后的优秀班集体的建设奠定良好的人文基础。本文结合激励教育理论,探讨采用多种激励方法,树典型立榜样,构建良好的班级氛围,并把激励教育运用到学生干部的培养与后进生的辅导过程中,激发学生上进求变的需求,重视道德规范的引导,使学生具有自我反思、自我赏识、自我教育的意识与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早日成才。
参考文献:
[1]路海东.教育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张宝臣.班主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
[3]俞文钊.中国的激励理论及其模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4]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蔡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5]滕宇.谈防范教育与赏识教育[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