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冬琴
摘 要:现代教育是主体性的教育,而主体性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努力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维护幼儿愉快的阅读心态,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使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阅读。
关键词:幼儿教学;阅读活动;主体性;发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9-0074-01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幼儿教师要尝试用多种方法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那么,在幼儿园阅读活动中,如何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呢?
一、让孩子成为阅读区的主人
在阅读区的创设中,一个安全、具有亲和力和舒适感的环境能让幼儿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进而促使他们主动地去探究学习。有些刚入园的孩子,由于受到分离焦虑的困扰,很容易出現情绪波动。如有的孩子会旁若无人地发脾气,而有的孩子则会选择一个无人的角落发泄。为了帮助内向的孩子开辟一片天地,我们将大纸盒进行装饰,做好门窗,孩子可以钻进去,在角落里尽情发泄。“悄悄屋”建成后,常看到孩子手拿自己从家中带来的玩具宠物,在里面振振有词,这使得他们从中获得了精神上的补偿,情绪渐渐稳定下来。而那些性格外向的孩子,也喜欢这种没有成人的天地,纷纷抢着进屋坐坐,聊聊。在“悄悄屋”里,孩子们可以旁若无人地发泄,这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天地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在和孩子一同协商布置阅读区的时候,他们提出:“在家爸爸有书房,书房里有许多书,爸爸就坐在书桌前看书。”还有的孩子说:“我爸爸每天晚上在沙发上看报纸。”“我也有书房,我的书房里有一个大的抱抱熊。”……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谈着自己心目中的阅读区应该是什么样的。根据孩子们的建议,我们将班上的阅读区创设成一个“温馨的沙发书屋”:用彩色的积塑块拼接成五彩的地面,摆上孩子们喜欢的小沙发、充气小动物座椅、大南瓜的小靠垫和可爱的长毛绒玩具。孩子们抱着长毛绒玩具靠在沙发靠垫上舒服、惬意、自由地享受阅读的乐趣,还有的孩子喜欢给自己的毛绒玩具讲故事,阅读区成了孩子们每天清晨流连的地方。
二、提供丰富的图书
在阅读区,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图书,使孩子们充分感受书面语言的美妙,从图书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各种语言信息,主动去探索、发现,以获得阅读的喜悦。“温馨沙发书屋”里的图书多种多样,有幼儿园提供的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带声响的小动物图书,当孩子们看到小鸡的图片后,只要用手挤、按小鸡的肚子,就可以让小动物发出声响。还有孩子们感兴趣的触摸图书,大狮子的肚子和头发都是毛茸茸的,鳄鱼先生身上穿有褶皱的皮衣服,小鱼身上有一片片半圆形的鳞片,孩子们一边指认小动物,一边通过触摸感知小动物们的体貌特征。小班幼儿很喜欢选择自己熟悉的图书,他们总是不厌其烦地听着自己几乎会背诵了的故事,一遍又一遍地翻阅熟知的故事书。为此,我们为孩子准备了色彩鲜艳、质地结实不易撕破的图书以满足他们阅读的需要。但经过一段时间,图书区的幼儿越来越少,有时一个早晨,都没有人光顾图书区。孩子们的表现说明,他们对这些图书不再有兴趣。究竟什么样的图书是孩子们喜欢的呢?一个偶然的机会,班上有一位小朋友过生日时,他带来了自己的相册给小朋友看。三本相册分别记录了他从出生到三岁的趣事,孩子们都专心地边看相册边听他讲。看着孩子们的表情,我豁然开朗,幼儿的生活就是最好的图书素材。于是,我与家长们协商,共同收集孩子们的照片集,制作“我自己的图书”。如有的幼儿带来自己的生活照片,有的幼儿带来自己的艺术照,有的幼儿带来家中每位成员的照片组成“我的一家”,还有的幼儿的“图书”记载了他的成长:第一次走、第一次跑……“我自己的图书”接近幼儿生活,照片中人物与背景突出,孩子们很容易看懂。所以,自从这些新书进入书屋后,孩子们时常拿着自己或是同伴的图书,津津有味地交流,“沙发书屋”成了最受孩子们喜爱的地方。在那里,孩子们自豪地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1. 提出问题引发幼儿阅读
在幼儿阅读前,我们可以通过提问引发幼儿阅读。例如,我们可在活动前先提出问题,让幼儿带着寻求答案的心理有意识地去阅读图书。在讲故事“找汗”时,我请幼儿先说一说:“我们玩热了,哪里出汗?”在幼儿充分表述后,我提出新问题:“小猫玩热了,哪里出汗?”孩子们争执不休,有的幼儿说小猫不出汗,有的说小猫鼻子尖出汗……在幼儿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后,我和孩子们一同看书上到底是怎么说的。还有的时候,我会在讲到紧要关头时突然刹车,说:“接下来的结果呢?请小朋友看书吧。”这时,幼儿往往急不可待地打开书本仔细阅读,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都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2. 动手操作引导幼儿阅读
在区域活动的阅读角里,我和孩子们还经常在一起玩一种拼图游戏。我为幼儿提供一套打乱顺序的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每幅图所表达的意思,鼓励幼儿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根据故事内在的逻辑规律,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将图片按序排列,并与伙伴们一起讲述或交流。在孩子们讲述故事“气球破了”的时候,他们根据自己已有经验将图片按照个人理解,排列出几种不同的顺序,创编出几个不同的故事。
开展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我领悟到创设符合幼儿阅读习惯与兴趣的环境,讲究阅读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能有效激发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琳.学前儿童语言叙事能力的宏观结构研究[J].家教世界,2012(12). [2]赵晓凤.亲子共读:互动类型、策略及对幼儿的影响[J].教育导刊,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