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探究

2015-04-29 20:56孟凡胜赵学芹
成才之路 2015年19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新课程

孟凡胜 赵学芹

摘 要: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文章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条件和方法进行研究,希望为品德与社会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和谐的师生关系;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3.15;G625.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9-0023-01

知识的传授和情感的培养,是学校教育投入精力最多、影响最大、方式方法最多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情感的亲疏,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现代教育改革、学生全面教育的好坏与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平等和谐、互帮互助的和谐社会关系的重要体现。师生和谐,校园和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自己教学的优点和不足有着深入的认识,逐步建立师生间的和谐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基础。教师的教学态度对于学生学好一门课十分重要,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权利和能力。个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掌握和理解知识,教师一定要反思这些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认识到,每個学生对某方面知识都可能存在理解和认识的差异,要给学习不好的学生更多的关爱,提高差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应给予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较差的学生同样的关爱,同样的热情与鼓励。要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成功与否不在于学习成绩的好坏,而在于自己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充分利用学生各个方面的优点来开展课堂教学。要充分信任学生的能力,发挥学生自身的潜力。例如:学习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中的“交通与生活”这节课时,让学生了解多种多样的交通运输方式。可以让学生课前搜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运输方式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认识图中哪种交通工具,并且说说这种交通工具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教师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并且讲述自己与这些交通工具的故事。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发挥学生自身的潜力,进一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与此同时,要注重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形成热爱师长、同学,热爱知识,勇于探索的强烈情感,使学生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方法

首先,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教学中师生不平等的固有观念。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构建,需要打破传统的学生应服从教师的理念。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与学生在人格和地位上不是平等的,学生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不敢主动地向老师提问题。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将教师与学生摆在一个层面上,以朋友、伙伴的身份相处。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此,在社会与品德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对学生进行品德上的熏陶。其次,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情感较为丰富的学科,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它关系到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能否顺利进行。教师应吃透教材,向学生传授积极向上的品德和情感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富有激情的情感教学与以学生主体的学习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比如搜集故事、唤起情境,角色扮演、体验感悟,生动形象地突出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最后,要注重在课外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新课程改革之后,学生有了比较富余的业余时间。如何引导学生在业余时间积极地认识和了解社会,是一个品德与社会教师的重要任务与职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参观博物馆、为养老院的老人表演节目、参加植树活动等等。这些社会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促进学生身体和品德的全面发展,使得学生更加信任教师,为以后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也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比如“读一本好书”活动,使课外阅读成为一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乐在其中,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能,丰富自己的情感。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举行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读书心得交流会、读书笔记展评等。在各个活动中,教师要充当评委,表现良好的学生予以公开表扬,满足学生的荣誉感,激发其积极性。

三、结束语

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关系到品德与社会教学能否顺利开展,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因此,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实践中,构建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十分必要。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二者缺一不可。教师在教学中得到学生的积极配合,才能够更好地将情感教育渗透给学生,培养学生科学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也是教育工作者的长期任务。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掌握先进教学理念与技术,培养学生情感、素质和能力,是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最终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吴敏.素质教育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J].上海教育,2010(09).

[2]李瑾瑜.关于师生关系本质的认识[J].教育评论,2011(28).

[3]肖羽.浅谈《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三个问题[D].华中师范大学,2010.

[4]马青华.摭谈品德与社会课的情境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2015(02).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浅谈新课程下的课外阅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不足及对策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