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洪门文化为平台,开创侨海工作新局面

2015-04-29 18:57:38杨光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新局面

杨光

摘 要:洪门是我国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民间社团组织,在“反清复明”的口号下进行秘密活动,为辛亥革命和抗日救亡运动作出过贡献。洪门文化内涵丰富,应进一步挖掘整理,使海外洪门在团结侨胞、加强与祖国的联系、参加祖国经济建设、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等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洪门文化;侨海工作;新局面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5.02.016

[中图分类号]G122;D6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339(2015)02-0079-05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指出:“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研究新时期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特点,发展先进文化,创新传统文化,扶持通俗文化,引导流行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有害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1]中央精神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洪门文化指明了方向。

“洪门”是在我国近现代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民间社团组织,至今仍然活跃在海外侨界和港澳台地区,一直在为团结广大侨胞、维护侨胞的正当权益而努力工作,也为加强祖国与海外侨胞的联系、宣传祖国的进步和发展、促进祖国统一等作出了突出贡献。洪门文化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需要我们用正面的眼光对其进行全面细致深入的研究,积极发挥它的正能量,以洪门文化为平台,研讨在新形势下开展侨海工作的新举措,开创侨海工作的新局面。

一、海外洪门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一)早期洪门强烈的反清复明色彩与孙中山先生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思想有相通之处

洪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并且至今仍在海外侨界中十分活跃的群众组织。关于洪门的起源,史家各有其说,有的还带有浓郁的神秘色彩。不过比较接近史实的说法认为,洪门是由抗清名将郑成功创始的,所以洪门具有鲜明的反清复明的政治色彩,洪门中流行的歌谣中就明白地喊出“替天行道神共鉴,诛灭清贼转明朝”的口号,这与后来四处奔走、立图创建民国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主张有着相通之处。

孙中山先生青年时代在求学中结识的好友郑士良、尤烈等都是与洪门交往很深的人,洪门的反清思想通过这些人给孙中山很大影响,在日后的革命活动中,这些影响日益显现。比如在组织形式上,孙中山先生就沿袭了洪门秘密结社的做法,他在成立同盟会时亲自拟定的接头口号“问何处人?答为汉人,问何物?答为中国物。问何事?答为天下事”[2]25,与洪门的“切口”十分类似。在政治纲领的拟定上,也表现出与洪门有一脉相承之处,比如兴中会的誓词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倘有二心,神明鉴察”[3]。这实际上是把洪门的传统口号用当时比较流行的资产阶级通用的语言表达出来了。

(二)辛亥革命前后洪门为中华民国的诞生有过突出贡献

明朝灭亡后,很多怀着反清复明志向的明朝遗民流落到海外,继续他们的斗争,并且把活跃在大陆民间的帮会组织洪门也带到了海外,借以组织和扩大自己的力量,洪门在华侨中的影响遂逐步扩大。这个时期的组织开始时称为“洪门”。为有利于组织存在,对外则称“互济会”,后来势力逐渐壮大,称为“致公堂”,据统计,当时百分之九十的华侨都是致公堂的成员,可见在侨界中影响之大。

致公堂虽然在侨界有一定的凝聚力,但组织较为松散,没有形成系统的组织章程,尤其是政治理念比较模糊,各组织之间缺乏联系,只是停留在互济互助的层面,还没有真正形成一种政治势力。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前的一系列革命活动均因各种不同的原因而告失败,遂流亡海外,北美的致公堂引起了孙中山先生的关注。而致公堂本身具有的朴素的革命本质使得双方一拍即合,更为可贵的是,孙中山先生还运用他的思想提升了致公堂的革命理念。

为了使洪门转型为民主革命的组织,经洪门前辈钟水养介绍,孙中山先生于1904年冬在美国檀香山加入了洪门,并尊为洪门的“洪棍”,这是一个在洪门中相当高的阶级。孙中山先生利用这个地位和洪门的高层领导联络感情,并对洪门的思想建设和组织提出两个建议:一是将“反清复明”的政治主张改为“民族大义”,支持在国内实行共和;二是将秘密结社组织浮出水面,改为社会公开的政治公益组织。洪门接受了孙中山先生的思想,这对以后的洪门,也就是以后的致公堂的发展发生了一个质的变化,组织性质也有了新的飞跃,这一转型也为以后致公堂转型成为致公党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孙中山先生还协助洪门致公堂重新修订致公堂的章程,并进行洪门总注册,使洪门致公堂成为一个政治性、组织性、纪律性更为坚强的革命组织。

致公堂当时对辛亥革命所作的贡献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批优秀的致公堂青年追逐孙中山先生,潜回国内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护法、起义等革命活动,不少人为之献出宝贵的生命,最为著名的是洪门英烈秋瑾女士。而国内的洪门子弟也纷纷加入起义斗争中,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广州第一次起义,是以广东当地的洪门力量为骨干的,后来的萍浏之役、广州之役、惠州之役、镇南关之役、黄花岗之役,参加的士兵大多为湖广地区洪门成员。而辛亥革命首举义旗的孙武、向松波、金兆龙等人,皆为洪门菁英。二是致公堂的成员为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踊跃捐款,用财力给予支持。据不完全统计,孙中山先生在美国旧金山市接受了美洲华侨七万人捐助的款项共计21万美金,这笔巨资对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所发挥的作用,是可以想象的。

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先生再次赴海外筹款,美洲洪门弟兄积极响应。数月内共募得六七万美元,加拿大洪门首领陈文锡为急革命所难,不但成立筹饷局,积极展开募捐工作,最终竟将致公堂房产向银行抵押,贷款3万元,汇回香港,此乃为黄花岗之役经费的主要来源,致公堂对革命的贡献,可见一斑。

(三)抗日战争中海外洪门为坚持抗战作出了牺牲

抗日战争爆发后,海外洪门密切关注着国内的战局,和国内同样是同仇敌忾,发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九·一八”事变以后,海外洪门组织立即发出号召,要求洪门子弟积极投入支援国内抗战运动中去,特别是美洲洪门致公堂领袖,也就是后来成立的中国致公党第一任主席司徒美堂先生,不顾年老体衰,以古稀之年,车马劳顿,长期奔走于北美及中南美诸国侨界,揭露日军侵略暴行,联合海外侨团组织,运用各种方式进行抗战宣传工作,并积极进行募捐活动,筹集了大批捐款,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41年,捐款总数达630多万美金,按当时价格,可购买战斗机63架[2]46,由此可见贡献之巨大。

淞沪抗战爆发后,司徒美堂亲率海外侨界代表团奔赴上海战场,冒着枪林弹雨,在火线上慰问英勇杀敌的十九路军,大大鼓舞了将士们的斗志。

“七·七”事变以后,全国人民义愤填膺,海外侨胞也无不摩拳擦掌, 纷纷要求回国投军,报效祖国。洪门在华侨青年中组织华侨义勇军,远渡重洋,赶赴上海,投身抗战。当时滇缅公路是抗战最困难时中国与外界的唯一补给线,而国内更为紧缺的是汽车驾驶及维修人员。国内有关方面电告海外侨界,希望帮助招募机工,海外洪门得知这一消息后,积极动员东南亚华侨机工来到仰光,担负起这个光荣使命,在高山大峡中,冒着敌机的炮火,不畏艰险,向国内运送了约50万吨军事物资。截至1942年5月滇缅公路彻底中断,华侨机工共牺牲1 000余人,其余人员有的继续为美国盟军服务,有的投奔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从事驾驶、维修、翻译等技术性工作,在抗战史册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2]48。

(四)洪门至今仍然是海外侨界中主要的社团组织,在侨胞中具有一定的凝聚力

19世纪下半叶,我国东南沿海以客家为主的华人,开始陆续漂洋过海,来到异国他乡谋生。在侨居国从事修路、挖矿、种植等最苦最累的工作,收入微薄,生活艰难,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受到歧视和凌辱。在华侨中也有一些因清廷追捕而逃到海外的洪门人士,他们遂在华人族群中设立堂口,发展成员。由于以“锄强扶弱,除暴安良”为口号,加上为侠仗义,打抱不平,堂内以兄弟相称,主张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在华侨中深得人心,迅速扩展,及至辛亥革命前夜,华侨中百分之九十都加入了洪门,洪门成了华侨中最主要的社团组织,影响日益扩大。中华民族一向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天地君亲”的组织观念,所以华侨有在侨居地抱团取暖、形成组织的需要,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和生存空间。洪门当然是适应华侨这种需要的首选,所以能在全世界华侨中蔓延并逐渐壮大。

洪门在侨胞中积极进行扶贫济困,凡加入洪门者,均以兄弟相称,平等相处。失业及无家可归者,可在堂口内食宿。经营缺乏资金者,可由堂内代为筹款,盈利后奉还。遇到问题,小至排难解忧,大至抗日救国,洪门都积极参与,以为己任,在维护侨胞的休养生息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成为华侨可以信赖的家园。

为了改善洪门在侨居国的生存环境,使洪门能更好地为当地社会所接受,洪门对外宣称与西方社会广泛认可的共济会是一家,并且把共济会的徽号拿来使用,这使得西方人士认为洪门就是中国的共济会,从而产生同情、共鸣和好感。为了适应西方的政治社会,洪门还聘请当地有名望的社会活动家为法律顾问或律师。比如北美的洪门就曾长期聘用后来任美国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为法律顾问,这对维护洪门的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改变洪门秘密帮会的形象,洪门组织纷纷浮出水面,改组、登记为合法的政党。1945年初,在司徒美堂的策动下,美洲洪门致公堂宣布成立“中国洪门致公党”,公开要求“结束国民党的一党专政,还政于民,召开国民代表会议,成立民主政府”,和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不谋而合。美洲其他的洪门致公堂组织也纷纷仿效,改为致公党。致公党遂成为与国内新民主主义国民运动相呼应的海外进步势力,并力图参与国内政治活动。经过曲折斗争,最后司徒美堂终于走上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道路。而加拿大、中美洲诸国以及澳大利亚等国的洪门则成立民治党,在亚洲,菲律宾洪门成立进步党,泰国称大兄会,这些洪门政党目前在侨居国都十分活跃。海外洪门也认识到,要扩大影响、发挥作用,必须纳入当地主流社会,所以洪门积极参加社区公益事业,开展慈善活动,如赈济救灾、捐款、义卖等,还兴办学校、医院、老人院等,积极参加西方群众喜闻乐见的节日花车大巡游、嘉年华、选美等活动,洪门的舞狮、舞龙成了这些活动不可缺少的项目。洪门还宣传推广中国的武术,运用洪门特有的传统“大洪拳”、“小洪拳”等套路,传承弘扬中国武术文化,在西方青少年中很受欢迎。战后洪门更加热心投入美国两党竞选活动,日益成为影响得票率的重要因素,因此不少美国政治家为向华裔族群拉票而与洪门人士交友,洪门已经成为海外侨界不可小觑的政治力量。

二、正确认识洪门文化的内涵,充分发挥洪门文化的正能量

洪门文化是根植于海外侨胞并且有着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形态,它和在海外侨胞中同样具有影响力的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一样,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洪门文化和属于地域文化的闽南文化、属于族群文化的客家文化、属于信仰文化的妈祖文化相比,尽管同属于平民文化,是作为主流文化的中华文化的亚文化之一,但洪门文化有其鲜明的特色,需要人们正确认识、挖掘和整理。

由于洪门成立之初就是隐蔽性的秘密组织,这就使洪门组织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加上洪门为了生存发展而被迫采取的一系列特有的组织形式,如口号、暗语、箴言、帮规、制度、手势、茶碗阵、仪式等,都是局外人所难以理解的。外人不明就里,再加上统治者为了对洪门镇压而采取的反宣传,就更容易让一般民众对洪门产生误解和偏见,普遍感到洪门诡秘莫测。洪门的主要群体来自下层劳动人民,本来在社会上就没有地位,这些因素都使洪门长期受到歧视,甚至被与黑帮画上等号。这种现象是很不正常的,应该还洪门本来面目,给予其客观公正的评价。

关于洪门文化的范畴,很难对其作出一个明确的界定。不过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洪门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比,属于主流文化中的亚文化;和精英文化相比,属于平民文化、大众文化;和庙堂文化相比,属于民间江湖文化;和正统文化相比,属于通俗文化。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洪门文化的这些属性,而贬低洪门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影响和作用。

我们认为,洪门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流文化的中华文化中的亚文化。中华文化是以儒家精英文化为主体,以平民文化为基础所构建起来的文化生态园。洪门文化属于平民文化,平民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基础文化,是主流文化的自然生态,它比主流文化的社会生态具有更强的社会功能和文化生命力,洪门文化之所以延续三百多年,正好印证了这一点。主流文化是平民文化系统化、礼仪化、经典化理性升华的产物,所以洪门文化作为平民文化,其价值取向、核心内容都顽强地与中华民族主流文化保持一致。主流文化反映了平民文化追求人道和民主的要求,满足了平民文化中普遍存在的天、地、人之间平衡的本位需求。所以平民文化与主流文化在社会伦理道德、宗法制度方面形成的思想观念是一致的,这一点在洪门文化中也突出地表现出来。

洪门文化的核心是“忠”、“义”二字,洪门初创时即以“反清复明”为口号,鲜明地表现出忠君思想和以汉族为正统的民族观念,这种政治诉求到了海外后,转化为对辛亥革命的全力支持和对抗日救亡运动的积极参与,是民族大义的具体体现。新中国成立以后,以司徒美堂为代表的海外洪门热心投身于祖国的经济建设。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海外洪门旗帜鲜明,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反对“台独”,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忱,由此可见,洪门的“忠”在新形势下有了新的内涵,那就是忠于祖国。

海外洪门成员大都是生活在中下层的穷苦民众,社会经济地位处于弱势,这就使他们更加需要团结互助,相互救助,接济最需要帮助的人,使“义”成了洪门最高的道德规范。由于洪门尊崇“义”,“义”就成了洪门达到组织上团结、思想上一致、经济上互助的有力保障。

海外侨胞在居住地常常受到土著文化的歧视和排斥,这就使华侨对自己的根抱有强烈的归属感。洪门适应了侨胞这种文化心态的需求,坚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使民族精神在海外得以振兴。尽管洪门也供奉五祖和关公等偶像,但封建迷信色彩比较淡薄,海外洪门更是如此,受传统礼教影响更少,组织较为民主,成员讲义气,嫉恶如仇,追求平等,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洪门的这种文化在海外洪门中表现更为突出。

海外洪门还以武术为载体,在侨居地传播中华文化,著名的“洪拳”即出自洪门,原为“反清复明”而习武,后被带到海外,遂得以传播。海外洪门人士在侨居地创办武术馆校,经常举行表演及比赛,在西方影响很大,被称之为“中国功夫”,加上洪门组织每逢西方节日的舞狮、舞龙表演,使中华文化在西方民众中更具吸引力。

“和”也是洪门文化的重要内涵,洪门主张凡事以和为贵。遇有矛盾,双方应以讲和的方式解决问题,到茶馆通过喝茶讲和,由中间人充当调停者是比较常用的方式,这种处理矛盾的方式也被带到了海外。

三、以洪门文化为平台,开创侨海工作新局面

海外洪门在侨胞中具有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也是海外侨界社团组织规模最大、时间最为悠久、最具影响力的。洪门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内涵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世界各地的洪门弟子多达六千万之众[3],是侨海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我们在侨海工作中应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以洪门文化为平台,开创侨海工作的新局面。

(一)积极保护现有洪门文化的遗迹,抢救和发掘洪门文化的遗址和文物。如现存的被奉为洪门初创者之一的洪二和尚提喜禅师的供奉地福建省云霄县高溪庙、福建省绍安县庵龙镇存留的洪门五显大帝神庙等遗址,都具有十分宝贵的史迹价值,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对这些现有洪门遗址的保护工作,以加强海外侨胞对祖国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可以由文化管理部门在现存文物中,分割出“洪门文化”的新类别并加以界定,据此对洪门文化加以整理,遗址、文物均应由有关单位作抢救性的保护和发掘工作,以使本来就不多见的洪门史迹得以保留。

(二)积极派员组团赴海外参加洪门每年的两大聚会。所谓两大聚会,一是纪念“武圣”关羽生日的“单刀会”,二是农历七月二十五日为纪念陈近南在红花亭发动“反清复明”起义的“红花亭结义”五祖纪念日。另外,海外各主要洪门山堂的开山、山堂纪念日,也应派团参加,以加深相互理解和感情。过去由于国内对洪门认识抱有偏见,海外洪门寻访洪门文化遗迹的活动不便公开进行,而是借助其他名义,现在应公开欢迎或特邀海外洪门回国寻根问祖,同时接受他们对洪门遗迹修缮活动的捐助,以联络亲情。国内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也可以举办与洪门有关的纪念活动。如洪门的“单刀会”和“红花亭结义”两大盛典的发祥地山西运城常平村、湖北襄阳下普庵红花亭,都可以举办适当规模的纪念活动,邀请海外洪门团体参加,共襄盛举。

(三)组织以研究明清史为主和研究民俗文化的专家和侨务工作者创立“洪门学”或“洪门文化学”。开展对洪门历史、文化、现状及发展的研究,建立专门研究机构。创办以研究洪门文化为宗旨的刊物,以建立发表有关研究成果的平台,并有计划推出有关学术著作的出版。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有关部门在对文艺作品尤其是影视作品的审查中,应注意剔除涉及对洪门负面的渲染,比如封建迷信、暴力贩毒等。过去由于一些影视作品为博观众眼球而故意夸大这方面的内容,使得海外洪门对大陆政策产生误解,造成不必要的心结和误会,给海外联谊事业造成损失,这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四)积极宣传海外洪门参与祖国经济建设、坚持和平统一祖国大业所作出的贡献。一方面可以消弭某些人对海外洪门所持有的偏见,另一方面也使海外洪门获得精神上的鼓舞。鼓励和支持海外洪门以洪门组织的名义在国内投资,如捐资助学,兴建学校,参与公益事业,救助灾区,捐款捐物,或在国内投资,创办经济实体等。对于海外洪门的这些善举,政府应给予指导和支持,在政策上予以倾斜,提供方便。

(五)发挥中国致公党的侨海优势,积极主动与海外洪门政党组织加强联系。海外洪门及其下属的民治党等政党团体在海外侨居国已经具有一定影响,应积极主动与其建立密切联系,加强与海外各国洪门之间的联络、交流和合作,整合力量,使海外洪门更好地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EB/OL].(2015-01-15)[2015-01-25]. 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5-01/15/c_133920319.htm.

[2]刘会进.见证洪门三百三十年[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

[3]探究洪门[EB/OL].(2012-07-30)[2015-01-25]. http://book.zhulang.com/206465/1408095.html.

责任编辑:韦梦琦

猜你喜欢
新局面
应对新形势 开创新局面努力实现党建工作效益最大化
利用新媒体开拓政府宣传工作新局面的建议
新媒体研究(2017年7期)2017-05-24 18:58:21
激情燃烧的现实人间
加强新品种试验 努力开创种子管理新局面
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 开创纪念馆工作新局面
新常态下构建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
青春岁月(2017年2期)2017-03-15 12:12:00
聚焦”四个全面”战略思想 开辟高校统战工作的新局面
期待中的中伊关系“新局面”为何没能出现
世界知识(2016年20期)2016-12-03 06:31:47
探析如何开创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新局面
教师·上(2016年4期)2016-05-06 22:03:08
在新形势下开创乡镇农机安全监管工作新局面
商情(2016年11期)2016-04-15 21: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