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东 赵燕平
一、激趣导读
现在人教版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材,遵循低年级儿童爱想象,爱游戏,爱童话的特点,选编了一些经典的童话作品。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我用充满童话色彩的浪漫而灵动的方式导入教学。学习《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时,小燕子在燕子妈妈鼓励下一次比一次观察仔细,心情也是一次比一次激动、高兴,为了给孩子们营造童话般的课堂,我故意读得夸张一点,用童话般的语言把孩子们带进故事中去,让语言实践活动和童话世界融为一体。把语文课上得好玩一点,让孩子们笑着去学,在笑和玩中体会到语言的美妙,学习的乐趣。
二、师生赛读
孩子天性好胜,特别喜欢和老师比赛,抓住这一特点,我课堂上经常和孩子们比赛读。当然不能为了比赛而比赛,比赛是为了提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同时也是为了指导孩子们读好课文。在学习《平平搭积木》这一课时,课文中奶奶和平平的对话,孩子们反复读都读不好,渐渐没了兴趣。我说孩子们你们敢不敢和老师比一比,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个小脸涨得通红,小手高高举起,抢着读。我和几个孩子分角色读,几轮下来,孩子们再读就渐渐把握住了奶奶和平平的语气了。
三、用欣赏眼光评价学生阅读
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老师只是激发起他们对阅读的兴趣还不够,关键是把这种兴趣长久地保持下去。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种认同感,孩子们也不例外,当他们已经很努力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个故事,我们能够及时地肯定他们的阅读,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就会从老师的表扬中汲取继续阅读的力量。这份力量能够让他们对阅读乐此不疲,保持高涨的热情,久而久之,好的习惯就养成了。
四、拓宽阅读渠道
我们很多老师对于语文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通常的做法是:把课本上的知识掌握牢固,读课文、背课文,一遍一遍写生字。这种做法的依据是成绩差就是基础没打牢,基础当然就是课本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的话:“凡是那些除了语文书之外什么也不读的学生,他们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差,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再阅读。”我想:他所说的阅读不仅仅指读课本上的文章,更包含课外阅读。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过:“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阅读。” 新课标对小学低年级学段课外阅读量则规定了5万字的最低阅读总量。可见,新课标把课外阅读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当今应试教育下仍有不少老师只是关注到学生的考试、及格率、升学率,课外阅读只流于形式。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教育名言: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仅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 。孩子们的语言学习一学期仅靠薄薄的一本课本也是不行的。本学期我开始尝试把《小学生拼音报》作为语文学习的辅助教材,每周至少拿出两节课作为阅读课,我提前找出报纸中有趣的故事,阅读课上我声情并茂的阅读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我刚读完,他们就迫不及待地读起来。慢慢地我开始布置孩子们在家读,阅读课上来展示,效果很不错。
五、构建亲子课外阅读共同体
本学期家长会上,我发起了“亲子共读一本书”活动,建立了我们班的家校联系群,作为家长和我交流的平台。亲子阅读是一种美丽的休闲,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共同体验,共同成长,共享读书的乐趣。帮助孩子阅读,家长不能越俎代庖,对家长来说更重要的是欣赏孩子的阅读,使“亲子阅读”成为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而使孩子读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的发挥。同时,布置学生和父母一起读书,在与父母一起读书的过程中,孩子能感受到家长的支持和阅读的快乐,其阅读习惯也能得到家长的督促。
儿童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我们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份希望,从小培养阅读兴趣,与书为友,与读相伴,在读中增知加蕴,在读中炼智锤思,为成就孩子们丰富而精彩的人生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