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革建
摘 要:创新基地的建立,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实践平台和训练环境。文章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将教室、校园和社会为主要活动空间的三大“课堂”与职业教育、个性教育、英才教育三大“平台”相结合,通过诸多措施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如设立人才学院培养优秀学生干部、成立校科技创新协会、社团引入学分制、出台《创新实践学分实施办法》、用“节”文化培育创新人才、设立各类项目推动创新人才培养、举办各类技能竞赛、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创新与创业的结合。但是,面对社会发展的挑战,还要在理念层面、制度层面、实践层面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创新人才;三大课堂;三大平台
中图分类号:G658.3;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9-0004-02
一、创新人才培养与创新基地
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应对科学技术发展、知识经济的挑战和国际竞争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高等学校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负有神圣的使命和责任,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在谋求数量增长的同时,加强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而高校是否具有创新性,能否培养出创新性人才,是衡量高校质量的最重要的指标。一般说来,创新不是教而得之的,只有学生积极地、多方面地探索,创新才能逐渐成为其自身品质的一部分。课堂、实验中心、技能实训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创业基地、社团协会,都是创新实践的载体,因此都是广义的创新基地。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的自主活动留有一定的空间,给学生营造一定的问题氛围,让他们从自身的活动出发,得出种种新的看法和认识。这种常态化的符合创新理念的教学活动,在多数场合没有列入创新人才培养的讨论中。因此,狭义的“创新基地”并没有包含课堂。创新基地的建立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实践平台和训练环境。创新课程的学习对创新人才培养同样重要。学习和运用创新知识进行创新实践是创新人才的培养的两翼,两者不可偏废。创新基地要研究创新素质形成的机制,设计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构建特定的实践环境,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绩效。
二、“三·三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
浙江师范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三个课堂”联动与“三个平台”并举的“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三个课堂”是指以教室、校園和社会为主要活动空间的一、二、三课堂,以完全学分制教学管理为纽带,将三个课堂连成一体,第一课堂以开放性管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第二课堂以专业性活动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第三课堂以预设性训练激励学生自觉成才,“三个课堂”联动互补,构成整体推进的大课堂育人体系。“三个平台”,一是指为基础性的专业训练、适应性的通识教育和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而建立的职业教育平台,二是指通过开放课程体系、繁荣校园文化而建立的个性教育平台,三是指以“初阳学院”和“新世纪人才学院”为主体建立的英才教育平台。“三个平台”并举,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大平台教学育人体系。“三·三制”模式集理论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于一体,是“大课堂+大平台”的教学育人范式。
根据“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创新人才培养,浙江师范大学尝试了许多改革。下文总结了其在课堂教学以外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举措。
(1)设立人才学院,培养优秀学生干部。学校团委的人才学院从在校本科生中招收优秀学员,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成立以来,先后组织学生系统学习团队合作训练课程,开展生存训练活动,大力弘扬生存实践文化,成为全国高校中开展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社会影响最广、成果最丰硕的特殊的实践课。
(2)成立校科技创新协会。科技创新协会以“营造科研氛围,提高科研水平,培养创新人才”为原则,为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创造平台,促进学生科研成果的产生和推广。协会组织开展“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课题申报、“学术之星”和学生科研积极分子评比等一系列学术性、知识性、实践性活动。
(3)社团引入学分制。学校大力拓展教育空间,在学生社团中大胆引入学分制,通过在学生社团开展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锻炼,从而搭建起社团这一学生学习和实践的舞台,成为学校第一课堂的深化、延伸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基地。
(4)出台《创新实践学分实施办法》。《创新实践学分实施办法》对学科竞赛与学术活动项目、行业证书类项目进行学分认定。学科竞赛主要包括国家级、省(部委)级基础课程竞赛和专项竞赛。学术活动包括在国家正式出版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科研学术论文和专利发明。行业证书类包括计算机类证书、外语证书、国家级注册水平证书、操作技能和艺体类等证书。
(5)用“节”文化培育创新人才。“节”文化是学校的文化大餐,每年举办电影节、电脑节、体育文化节、音乐节、国际文化节、旅游文化节、科技文化节、社团文化节等活动。通过组织“节”活动,不仅培养了许多学生骨干,也让广大的受众享受了精心组织的文化大餐。
(6)设立各类项目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比如设立“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基金”,资助科技小发明、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和制作、具有一定水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具有一定价值的社会调查等四类项目。大学生能力建设项目项目申报以大学生能力建设为主题,下设“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学科竞赛、技能竞赛”以及“综合素质培养”三个大类。学校还组织教学改革项目、学生学习评价改革实验项目等,积极推动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通过教学团队建设、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7)举办各类技能竞赛。通过加强竞赛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为学生搭建了一座座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培养出大批优秀创新人才。学科竞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8)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改革是创新人才培养的突破口。学校广泛采取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自己制定实验方案。这种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开放式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开放,解决了传统实验教学时间短、任务重,实验过程走马观花、草草结束、不重视总结的弊病,创造了一个让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外部环境。
(9)创新与创业结合。学校积极利用浙江省经济发达、民众普遍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优势与特点,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学术研究、理论引领、实践倡导,形成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学校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实施了创业创新人才结构及需求现状的大规模动态调研,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通过打造校内“商业一条街”、创业孵化中心等,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三、“三·三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特点
第一,注重三个课堂育人的整体性。“三·三制”育人模式诠释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性。学校有关部门出台的举措涉及三个课堂的方方面面,通过有针对性的政策引导和经费投入,构建了全方位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第二,与创业教育相结合,深化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出台了许多鼓励创业的政策,如《关于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若干指导意见》《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条例》《大学生创业中心管理办法》《大学生创业团队管理办法》等,这些文件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制度保障,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一部分。第三,理工科专业以实验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建设以实验室为基础的创新基地。创新实践建设与运行始终依托于相关的学科和专业建设。实验是理工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载体。学校推行的开放性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开放,代表了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建设以实验室为基础的创新基地,是必然的选择。第四,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增加了教学的实践性内容,扩大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空间,改变了传统评价的单一化与绝对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它不仅应用于课堂教学,也广泛应用于课外学术科研,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第五,多模式并存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教改模式属于第一课堂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而课外学术科研模式、社团文化模式和“节”文化模式屬于第二课堂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科竞赛模式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交叉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社会实践模式、创业模式和校企合作模式是第三课堂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多种模式共同构建了多元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四、优化“三·三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路径
近几年教育部对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对于创新人才培养还需深入研究,不断探索,优化培养体系。可以从三个层面入手,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
(1)理念层面。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不仅仅是实验中心、实训基地、实践基地、创业基地等创新基地的教学条件的建设、开发和改善,更主要的是要实现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转变。结合学校实际,我们要加强“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研究,突出“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策略,构建与“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人才培养子模式,通过构建多元化的创新基地,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不再是培养几个学科竞赛尖子的问题,而是教育方针问题,国家要求把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贯彻到高校育人的方方面面。因此,从管理者到一线教学的教师,都要加强创新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
(2)制度层面。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制度保障。全面梳理现有的制度,整合各类项目是必需的,通过整合才能推进资源的共享,合理设计学校与学院之间的分层与分工,发挥学科与专业的特色。这些也符合创新基地建设的四项原则:资源共享原则,校、院共建原则,突出学科优势和特色原则,规范化、制度化原则。探索一个行之有效的导师制度,建立评估与评价制度,全面提高创新基地建设的综合绩效,实现创新基地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3)实践层面。在实践层面上要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教改模式、课外学术科研模式、社团文化模式、“节”文化模式、学科竞赛模式、社会实践模式、创业模式、校企合作模式等,做进一步的研究和优化,探索出更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子模式。对出现比较晚的创业模式和校企合作模式,我们取得的经验还很有限,成绩也不够突出,因此尤其需要更多的扶持和关注。创新人才培养要建设一支稳定的导师队伍,提高导师素质和提高导师待遇同样重要。梳理校、院两级管理的职、权、利,充分发挥学院(办学实体)的积极性,才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
另外,如何拓展校企合作是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难点。目前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自觉性正在提高,但有的校企合作对企业的短期回报很低,企业与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合作的持续力严重不足,高校很难对这种合作提出进一步的绩效目标。因此,校企合作模式在目前还不是主要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但是,高校人才培养必将走向社会化,校企合作的大方向是明确的,只有加强实践,适时总结,不断探索,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改革中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徐辉.创建“三三制”育人模式走特色化人才培养之路[J].浙江教育科学,2005(04).
[2]王秀丽.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