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下体育教学的课程建设规划

2016-12-03 22:15高银花
人间 2016年30期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创新人才课程建设

摘要:体育教育是创新型人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有效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体育教学需要从指导思想、原则和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体育教学课程建设改革,以不断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体育教学课程建设改革,具体内容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等。

关键词:创新人才;体育教学;课程建设

The Planning and Konstru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order to Develop “Innovative Talents”

Gao Yinhua

(The Management Institute of Aviation Industry of Zhengzhou,Zhengzhou,henan,450046)

Abstract:Course construction is a key method and the important way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its perfect degree directly reflects the teaching level of professional sports,and directly effect on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quality.This article mainly around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of the guiding ideology,objectives and tasks,and elaborates the condition of protec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easures and so on.Among them,ensuring the teaching practice in the course of sports teaching conditions status quo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Sports flexible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means of diversification,and strive to build a teaching conditions with air courtyard characteristics is the main direction of the article research.

Keywords:Culture;Sports teaching;Curriculum construction;Planning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 211 -02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步伐。毫无疑义,创新型人才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支撑要素。为了有效地发挥创新型人才孵化器的功能,高校必须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指向而提升课程建设质量。体育教育是创新型人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有效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我校适时进行针对性的体育教学课程建设改革,不断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一、体育教学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我校确立了“建设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的办学思路,并自觉将办学思路与我国大力推进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努力培养具有航空特色的各类创新型人才。在体育教学课程建设中,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以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增进健康,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基本要求,构建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整体优化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促进本科生体育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进一步明确“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打造精品课程。力求课程建设内容反映最新的科研成果,教学过程贯穿创新方法和科学思维,以“健康第一,全面育人”的指导思想,促进教学结构与教学方法的变革,从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教学管理等方面抓好课程建设规划。

二、体育教学课程建设的原则与具体内容

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坚持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民族性和大众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通过革新专业课程建设,以有利于培养知识、技术技能、身体素质协调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师资队伍建设。

每门课程的课程建设负责人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以便保证和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综合素质强的师资队伍。同时,每门课程均有培养青年教师、教学骨干和学术带头人的具体计划和措施。为搞好课程建设,保证有高素质人才的支撑,体育教学部还将大力引进具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的人才,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同时提高现有教师职称层次,为课程建设、人才强校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

(二)教材建设。

体育教材建设是体育课程建设的重要一环,所选用的专业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体育课程教学均需使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家规划教材、教育部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或者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的优秀教材。同时,学校也大力支持教师编写质量较高、特色鲜明并与我校“创新型人才”体育教学课程培养目标要求相适应的教材。

(三)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我校具有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包括已有标准田径场两个,其中一个为全塑胶跑道,内设的足球场并铺设了人造草皮;现有篮球场29个,排球场10个,网球场7个,旱冰场1个,室外乒乓球台120付以及训练馆、健美形体房3处等场区。同时,我校领导十分重视学校体育课程实践教学条件的保证,所以在近期编制出台的东校区建设总体规划中不断完善场地设施等实践教学条件,增加部分教学行政建筑以及室内外体育活动场地,以满足办学指标的要求。

(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教学内容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尤其对于体育教学而言,其应用性更为突出。因此,要紧密跟踪学科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时代性,更要多开展一些符合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社会需求的体育运动,不断更新和完善课程教学内容。从而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体育运动,加入到终身体育的队伍之中。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单门课程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的关系,做到课程特色鲜明,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结构的优化,应服从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要有完善的、符合本课程教学目标的教学大纲、教案和课程教学计划,建立相对稳定与动态更新相结合的新型课程教学体系与教学大纲;完善课程考核环节;改进考核方式和方法,增加课程考核的科学性、实用性,注重学生整体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

体育教学各教研室应以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为原则,鼓励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譬如,在排球有关传球的课堂教学中,首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教学,从而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排球传球是在胸部及以上部位用双手(或单手)借助蹬地、伸臂动作,通过手腕手指的弹击力量来完成的击球技术动作。”。所以我们的体育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些理论知识层面,而应该是熟练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更好地指导体育实践教学。

强调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多样。例如,可先让动作标准规范的学生做示范,而后分组体会该技术动作要领,大家互相评判正确动作与错误动作;接着,采取全班为单位再次体验该技术动作,大家互相交流总结经验;之后,老师带领学生思考错误动作的类型;最后,教师针对错误动作找出针对性的训练。这样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体会该技术动作要领,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学生错误动作的发生,而且可以最快的时间纠正错误动作。

(六)不断完善课程建设质量评估机制。

我校的体育课程属于公共基础课,它的对象是所有在校本科生,建立健全的课程评估体系更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不断完善体育教学课程建设质量评估机制,每门课程设置均应有制度性的科学有效的课程教学评估检查办法,建立同行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召开学生座谈会、课程质量调研分析会、学生教学信息反馈等制度,并接受学校的评估检查,针对反馈意见提出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体育教学课程建设的条件保障和落实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管理。

我们成立了体育教学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该小组负责制定本课程建设规划、方案,开展合格课程的建设、指导、验收和检查,组织申报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等工作,为课程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组织保证。例如:体育教学部的领导和各教研室主任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听课,了解课程建设情况,及时解决课程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我校体育教学部一直把“规范教学求质量,改革创新图发展,加强管理上档次”作为工作中心和突破口,现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已跨入河南省高校体育工作先进行列。

(二)强化教改立项研究内容与课程建设的有机结合,不断更新课程建设内容。

深化教学改革是加强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提高课程建设水平的源泉。为使课程建设内容不断更新,将加大教改专项研究项目的申请力度,加强对原有教改立项项目管理,强化教改研究成果的实践和应用的基础上,重点支持与课程建设关系密切的研究项目,使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改成果及时融入课程建设之中,从而不断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三)加大经费投入,保证课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我校在经费投入上能够保证体育教学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针对我校“体育活动区面积较小,各项设施严重不足,体育馆时间久远,馆内设施简陋”的现有问题,我校在十三五规划期间拟规划体育馆建筑面积1.2万㎡,体育场为标准400m田径场,田径场地下设一层地下室,地下室建筑面积1万㎡。建议新建11个篮球场地和2个排球场地,以此扩大室外体育活动场地的面积。

(四)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确保课程建设高效、快速发展。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和体育部鼓励并继续投入专项经费支持在职教师进行各种培训和申请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或者做访问学者,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充分利用校内教学资源,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培训,迅速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大力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学校和有关部门组织的现代教学技术培训活动,全面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欣.三亚学院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回顾与思考[J].运动,2014(2).

[2]陈佩辉.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4).

[3]季晓艳;贾洪洲.新时期我国体育课程研究回顾与展望[J].体育学刊,2015(1).

[4]刘昕.关于体育课程实施若干问题的理论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9).

[5]郑伟.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症结与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8).

作者简介:高银花(1979-),女,河南南阳人,硕士,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人才创新人才课程建设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