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人才和工匠人才培养的可能性

2016-11-19 09:05张健
职教论坛 2016年22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

摘 要:高考升学的唯一性导致了我国高考升学的激烈竞争,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几乎将高考作为改变个人人生命运的唯一途径,中考的升学竞争也是高考竞争在初中阶段的反映。目前高考体制下,应试教育做到极致,有教育者观念局限,更有指挥棒所迫,其弊端是极大地制约了创新人才和工匠人才的培养,对国家长远发展和民族复兴产生不利影响。构建立交桥式升学体制,打破高考升学的唯一性,通过顶层设计,构架升学立交桥,即在既有高考体制下,建立完善各类教育学分互认体系和评审机制,建立高等学校与其他学校的沟通衔接机制,实现各类学校学生公平有序流动,缓解高考压力,拓宽升学途径和成才机会,逐步扭转应试教育局面,为创新人才和工匠人才培养提供土壤。

关键词:升学立交桥;创新人才;工匠人才

作者简介:张健(1960-),男,江苏苏州人,常州市教育局副调研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及管理。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制造2025与江苏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编号:15JYA003),主持人:庄西真。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2-0034-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吹响了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走自主创新道路离不开创新人才和工匠人才,如何加快培养创新人才和工匠人才已非常紧迫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一、中国制造缘何不强,缺乏创新人才和工匠人才是关键

近年来国人蜂拥到日本购买电饭锅、马桶盖等报道不断见诸媒体,奥德莱斯更是中国游客追求名牌的必去之地。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orld Travel & Tourism Council)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游客2015年在国外的消费金额达2150亿美元,同比增长53%,超过了包括美国人在内的任何一个国家游客的消费额。中国游客在日本总消费额达792亿人民币,购物已不限于电饭锅、马桶盖等电子产品,护肤品、个人护理、家居用品、零食占了半壁江山,这些对安全性、功能性要求颇高的产品吸引着一拨又一拨中国游客前往日本爆买、囤货。这其中反映了国人对本国产品缺乏信心,也折射出我国制造业存在的严重问题。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但远不是制造业强国,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和工匠精神不足两个方面:一是先进创新产品几乎没有一项是出自中国,大到航空母舰,小到微型无人机,从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3D打印、机器人技术,到空调、电脑、电饭锅、手机等被广泛应用的电子产品均首先由国外发明,我国只是跟在别人后面不断模仿,新的技术和产品何时发明问世我们却不得而知,高端装备制造、自动化智能生产线也基本由欧、美、日垄断,我国企业高端生产装备基本依赖进口,轻纺产品贴牌生产非常普遍,即使部分自主品牌产品,其关键技术或核心芯片也往往来自国外;二是产品质量不高,除了生产装备和生产技术及工艺水平较低外,更主要的是生产者技术技能水平、质量意识、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缺失比较严重,“大而化之”“差不多”的思想在一般生产者中相当普遍,“中国制造”往往被认为是质量差和低档次的代名词。

我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我国古代在天文历法、数学、农学、医学、地理学等众多科技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四大发明对世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16世纪以前世界上最重要的300项发明和发现中,我国占173项,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我国发展历史上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思想文化、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科学技术以及其他许多方面对周边发挥了重要辐射和引领作用[1]。工业革命发生后,由于实行故步自封、闭关锁国、轻视科技政策,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导致我国错失了多次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我们逐渐由领先变为落后,而西方国家则发展起来了。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科技发展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名,逐步超越法国、英国、德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二,制造业规模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我们经济总量大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国际市场的充分有效利用,建立在劳动力成本低廉优势和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基础上的大规模出口和外向型发展,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我国出口快速发展,也得益于西方国家黄金增长期释放出来的大量有效需求,1979至2012年,我国货物出口保持20%左右的年均增长率,我国由此快速成长为世界贸易大国[2]。教育事业也快速发展,教育资源极大丰富。但是,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重知识学习,轻实践教育的教育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盲目地追求大学教育,拥挤高考独木桥,课堂教学和课外补习几乎占据了学生所有学习时间,使得教育的过程逐步被异化为应付考试训练的过程[3],导致我国学生从中小学开始即丧失了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培养的机会和土壤。尽管我国经济规模居世界第二,制造业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国许多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缺乏原创性科学研究成果,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缺乏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4],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很低,科技和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不强。

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造业+互联网行动,就是要推动中国制造在未来的十年乃至更长时间中,通过创新驱动,尽快提高水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出台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强调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根本转换,分三步走,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供给侧改革、创新驱动归根到底是要靠人的素质,没有人的创新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要在短时间内实现中国创造是不可能的,制造业强国的发展经历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钱学森之问”也充分地昭示了我国创新人才的不足,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我们的教育是否有培养创新人才的土壤,是否有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体系,决定了我国的创新人才和工匠人才能否人才辈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所以,大量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选择。

二、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教育承担着创新人才和工匠人才培养的责任之重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有赖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我国看到了数量足够、素质良好、技能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实行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方针政策[5],“工匠精神”也写进了今年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我国全力推进高等教育创新性人才培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双一流”计划已成为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国家还在推动高等教育结构改革,部分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加快培养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本科以上层次应用型人才,提升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服务能力。“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的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广泛共识。

不过,我国鄙薄职业教育和技能型人才的传统观念还很普遍,“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封建腐朽思想对人的影响很深,特别是到了中学阶段,为了让孩子能在将来“中考”“高考”中考上名校,以后能找到好的工作,学校及家长几乎将所有精力放在孩子的知识学习上,社会甚至教育部门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主要标准也往往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和考上名校的比例。家长和孩子选择职业学校往往是无奈之举。即使在我国高等教育已从大众化向普及化发展的情况下,竞争非但没有缓解,名校的竞争反而更加激烈。一次知识考卷决定人生的升学考试方式,导致了激烈的升学考试竞争,重知识学习,轻素质培养,升学考什么,学校教什么的状况非常普遍,与考试无关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几乎被挤兑出局,人才培养只看重学生眼前的分数和考上什么学校,缺乏对学生发展长远利益的关注,价值观教育、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不被重视,对学生未来发展非常必须的职业启蒙教育、职业意识教育更是无暇顾及或者点缀一下而已,考试分数才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业绩[6],丧失了学生创新思维、做事精细等良好习惯养成的最好阶段。尽管我国不乏新教育实验学校,一批学校坚守着对教育本真和常识的追求,然而从总体上看,应试教育却是大多数中学教育的主流模式,受到教育业内外广泛诟病[7]。

当然,学校教育不是不要正常的考试,正常的考试有利于激发学习动力,评价学习成效,发挥激励、甄别和选拔作用,但是凡事不能极端,以考试为目标、一切围着考试转,考试就走向了极端。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状况?其原因在于准备我们的升学考试是无止境的,是个无底洞,升学考试不同于其他考试,师生都必须全力以赴,来不得半点松懈,分分必争。学生花费成倍成倍的时间和精力,必须玩转各种题型和历届试卷,周考、月考、季考、联考可谓身经百战,反复地复习、练习、做题、模拟成为教学常态,所谓“以时间换分数”战术[8],学生在上下学乘坐的地铁、公交车上孜孜做试卷的场景也经常可见,“提高一分,干掉千人”成为许多学校的励志豪言。这种应试教育模式对我国青少年成长造成致命影响,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全面发展,一是学生实际上缺乏学习目标和人生发展规划,目标就是提高学习成绩,以考试分数向学校和家长做出交代,证明自己的努力,至于未来发展方向其实相当迷茫;二是学生实际的知识面其实非常狭窄,三年课程两年学完,不断地复习、练题,极大地收窄了学生实际知识学习的面和量,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将来几乎无用的做题练习上面,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广泛阅读、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三是学生创新潜质受到扼杀,学生的学习被局限在考试内容的范围内,无法跨越雷池,为了应对知识学习和考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潜质被框住,学生没有时间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成为为考试而学习的机器。

对于应试教育,国家采取积极措施试图尽快扭转,确实,只有改变应试教育的格局,我国才能培养大量创新人才,形成提升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涌现众多国际顶尖水平的科学大师,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的局面,所谓水涨船高。当然,不是说目前情况下我国就出不了科学大师和大国工匠,个人素质和天赋能力仍然会有利于杰出人才脱颖而出,但是应试教育必然束缚广大创新人才和工匠人才的形成,没有创新人才和工匠人才辈出,国家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极大制约,“钱学森之问”以及类似于马桶盖的尴尬仍将难以破解。缺乏创造力的一代代使得我们仍然只能跟在别人后面不断地模仿,“中国创造”也将成为永远的痛。不妨设想,当别国的孩子正在自由翱翔地学习,不断地激发想象力、创造力的时候,我们的学生却长年累月地孜孜做题,时间完全被应试任务填满,特别是毕业班学生的时间基本上被复习、考试、课外补习所占据,学生根本没有时间思考[9],我们将来怎么可能培育出创新人才呢?科学大师、发明家、大国工匠又如何不断涌现?我们的制造业怎么才能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呢?例如,在美国课堂里——无论是大学、中学还是小学——教师很少给学生讲解知识点,而是不断推出各种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学校教育是一个观察、发现、思考、阅读、写作、辩论和领悟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资料、得出结论的技巧和知识,培育和激发创新意识,而我们的应试教育却极大地束缚了思想和思维,丧失了培养创新意识的机会[10]。创新人才不是说今天重视了,短时间就能培养得出来的,要有创新人才培养的沃土,要从少年儿童开始,要从中小学甚至幼儿园抓起,不是靠高等教育就能立马培养的,即便从现在开始彻底摒弃应试教育,培养出一代创新人才还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职业教育也要在中小学幼儿园启蒙,培养手脑并用能力,孩子才能逐步树立职业意识,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产生敬畏,培养做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因此,我国要从根本上实现创新驱动和中国创造,必须尽快破解应试教育弊端[11]。

三、构架升学立交桥,为创新人才和工匠人才培养创造条件

当然,应试教育最终是源于高考制度,中考的升学竞争实际上是高考竞争在初中阶段的反映和延伸。目前高考体制下,应试教育做到极致,有教育者的观念局限,更有指挥棒所迫。不可否认高考的积极方面,尽管由于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和阶层人群经济条件差异,高考尚不能讲绝对公平,但是相对来说,它被认为是目前我国最具有公平性的社会政策,有效实现了阶层人群的可流动性[12]。在高等教育规模还不能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特别是名校仍然是稀缺资源的情况下,对于我们社会诚信所处的水平,我们绝不能没有高考;但高考也是有得有失的,其消极面就是催生了应试教育,对创新人才、工匠人才培养产生致命影响,长此以往,将对我国长远发展和民族复兴大业产生长远负面影响。

如何平衡上述两个方面是高考制度改革必须考虑的问题,既要坚守高考公平公正,又要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目前是一个两难选择。其关键所在是我国的高考是升学竞争的唯一途径,在这样一个制度设计下,人们只能把宝压在这一次高考上面,这就必然导致应试教育走向极致,唯有反复复习,实行题海战术,做大量的习题,把可能的习题做个遍,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考试风险,避免高考那怕是一个小小的失误[13]。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规模得到极大扩张,高等职业教育已开始进入注册入学阶段,升入一般本科也已不难,升学竞争已经不是能不能升学,而是能不能进名校[14],而名校资源总是稀缺的,就2015年来看,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915.6万人,而“211”高校(含“985”高校)录取人数为42.7万人,录取率只有4.7%,在考生人口基数大的省份,这个比例会更低,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成为名校的竞争[15]。这样的情况下,高考竞争依然是激烈的,因为进名校的途径是唯一的[16],部分省发生的高校减招引家长诉求,实际上是名校资源稀缺的反映。如果我们只是在高考本身的考试方式、科目组合、分值调整、一年多考、自主招生等方面进行高考改革,其实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考激烈竞争及其导致的应试教育的问题,因为高考本身的改革不可能改变一次考试定终身的弊端。我们进行的多轮高考改革其实并没有缓解高考激烈竞争或应试教育弊端,这条路实际上仍然没有走通。

缓解的积极办法或许是打破高考升学的唯一性,通过顶层设计,构架升学立交桥,即在既有高考体制下,建立完善各类教育学分互认体系和评审机制,建立高等学校与其他学校的沟通衔接机制,实现各类学校学生公平有序流动,从而缓解或减轻高考压力,调适考生和家长心态,拓宽升学途径和成才机会,进而逐步扭转应试教育弊端。例如,本科高校可以接收专科高职的优秀学生[17],专科高职学生所修学分可以被本科高校认可[18],名牌本科高校可以接收来自于其他本科高校的优秀学生,高校可以规定学分标准或进行考试选拔以及提出学生创新才能表现等方面的要求,录取其他高校同年级的学生,高校通过建立专门的评审委员会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选拔,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这部分学生通过一定阶段的学习,各方面才能特别是创新素质逐步显露出来,这正是高等学校所需要的,而通过单一的高考高校是选拔不到这样的人才的。可先进行小规模试点,进行公平性制度构架,通过制度构架和监督体系建设,规避诚信风险,取得社会公信度,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扩大规模,真正拓宽多路径升学通道,真正构建社会认可度高的立交桥式升学体制,让学生和家长真正认识到没有必要挤高考独木桥,把升学的希望全部压在一次高考上面。因此,只有全面实行立交桥升学体制,才能将中小学校和学生从激烈的升学竞争和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为激励学生开放学习、奇思妙想和个性化学习,为促进学校开展创新教育、创业教育、职业启蒙教育,从而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职业意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人才提供生长土壤;也为高等学校多途径、多层面选拔创新人才和技能人才,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有利条件。

其实,立交桥式的升学制度在发达国家早已建立,体现了终身教育的理念和世界潮流,发达国家没有像我国那样的极端激烈的升学考试,原因主要不在于招生考试如何,而在于升入高等教育不是只有一条路,这也使得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成为可能。很多学生未必首先上本科院校,而是可以先上职业院校,但这并不等于失去了上本科高校和名校的机会,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兴趣、能力和追求,通过完善的学分互认机制,继续升学或转入名校或自己心仪的学校或专业学习,这样,学习和升学就变得相对从容,不必像我们纠结于一次不能失败的高考,学生成长也就不会受制于无止境的应试教育,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培养才有可能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例如,美国在上世纪50年代就基本形成了社区学院、学院、大学三级高等教育体系,构成了副学士、学士、博士教育的学位制度,通过学分制、选修制、大学联合办学制,来建立开放的人才成长立交桥[19],社区学院前两年学生可以通过学分互认机制转入本科高校后两年学习,名校也接收很多其他院校二、三年级的转学生;加拿大的大学则可以接收专科高职学院的学生攻读大学学位,大学与高职学院的学分可以互认;英国1986年在全国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使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文凭沟通,在两者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并可以相互转换[20];澳大利亚构建了“国家资格框架”,涵盖普通教育的学历证书(学历资格)与职业教育的资格证书(职业资格),并实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资格的等值,通过学分累计和转换制度,形成了学习者从一个资格层次向另一个资格层次流动的互通互认机制(包括同类型教育之间及不同类型教育之间)[21],建立了立交桥式义务教育后教育体制[22]。例如,TAFE学院职业文凭和高级职业文凭的教育与大学本科基础课阶段并行,完成TAFE学院各阶段学习的学生,其学历可折算学分,到大学继续完成本科教育[23]。

在我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这种立交桥式的升学机制实际上已初露端倪。例如,高等学校单独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实行“文化基础+专业技能”考试模式,一部分学生可以通过职业教育成为我国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而不必去上普通高中挤高考独木桥;又如,高等学校与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前三年在中职校学习,后三年或四年在高职院校或本科学习的3+3、3+4衔接模式,本科高校与专科高职院校实行前三年在高职院校学习,后两年在本科高校学习的3+2衔接模式,通过激励和“转段”机制转入后一阶段本科或专科的学习,成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而无需参加高考[24]。当然,这种直接衔接模式还处于试点阶段,规模还很有限,也尚无名牌本科高校参与,但却一定程度上对初高中学校的升学竞争起到缓冲作用,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进行这样的试点,不仅人才发展渠道得以打通,促进了各类人才协调发展,而且从体制层面看,也不失为立交桥式升学体制的破冰之举。

在立交桥式升学体制下,人们对高考的认识逐步理性,对教育选择的机会更加多样,逐步摆脱应试教育羁绊,中小学课程改革才真正有可能进行,创新教育、独立思考、技术教育、创业教育、职业体验教育等才能够得到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工匠精神才可能进一步得到培养,为我国创新人才和工匠人才培养奠定宽实基础。当然,建立立交桥式升学体制需要一个较长的推进过程,是一个需要顶层设计的系统工程,不仅制度构架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涉及操作细节、学分标准、计划分配与平衡等,确保公平公正等方面还很复杂,而且教育者和人民群众观念转变也非易事,应试教育模式的惯性还很大,名校竞争、应对高考的反复复习、考试不会在短期内得到改观。但纵观发达国家经验,立交桥式升学体制是必然趋势,从长远来看,随着我国立交桥式升学体制的逐步推开和不断完善,极端的升学竞争将得到缓解,这需要我们未雨绸缪和从长计议。

只有源源不断地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创新人才,才能为我国产生源源不断的原始创新和技术创新成果奠定基础,只有数以亿计的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才能为我国的产品质量和声誉提供保障。要实现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缺一不可,犹如鸟之双翼,而创新人才和工匠人才培养必须从中小学抓起,这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升学体制由单一的高考体制向立交桥式升学体制转变。

参考文献:

[1][2]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EB/OL].[2016年5月10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0/c_128972667.htm.

[3][10]秦春华.低水平的美国基础教育为何能够培养出高端人才[N].光明日报,2015-03-24.

[4]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520/c1001-28365384.html.

[5]刘延东.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N].中国教育报,2016-5-8.

[6]王宏伟,李刚,朱秀霞,黄伟.被考分锁定的青春期,该松绑了[N].新华日报,2016-05-10.

[7]杨东平.应试教育突围的另一种可能[N].中国教育报,2006-07-11.

[8][12]社论:高考仍是底层社会阶层逆袭不二之门[N].新京报,2016-06-06.

[9][13]姜澎.教育应试和功利已到极致,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N].文汇报,2016-05-06.

[11]项贤明.中国学生是如何丢失创造力的[EB/OL].http://news.youth.cn/gn/201512/t20151212_7411693.htm.

[14]熊丙奇.不要用考上北大清华论中学办学成功[N].南方都市报,2016-06-27.

[15]俞诗逸.考上名校是否意味着改变命运[N].中国青年报,2016-06-07.

[16][18]杨鹏,刘伟香,秦欣梅.美国社区学院在教务管理体制方面给中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职教论坛,2016(11):88-92.

[17]代晓容,何静.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特点[J].职教论坛,2016(10):43-48.

[19][20]鲁武霞.职业教育的阶梯——高职专科与应用本科衔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8-29.

[21]左彦鹏,张桂春.三元共生:澳大利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理念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6(7):61-64.

[22]杨一琼.澳大利亚TAFE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职教通讯,2016(12):77-80.

[23]王琴.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内涵探析[J].职教论坛,2012(10):46-47.

[24]崔景贵,夏东民.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308-310.

责任编辑 肖称萍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设定研究
培养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效益源泉
立足“五个重视”推进导师制下高职创新人才培养
浅谈土木工程材料设计性实验教学实践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提高实验动手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