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格哈德?里希特照片绘画作品的解读

2015-04-29 00:44江书军
大观 2015年2期
关键词:里希特

江书军

摘要:本文通过把里希特放在当时的创作语境来解读他的作品。20世纪50年代德国“激浪派”的重要思想和观点——“反艺术”和“实验艺术”的观点以及提倡艺术与生活无界限,这样的前卫思潮让里希特“对什么是艺术?”的权威解读和“精英艺术”产生了质疑和否定。就是在这样的语境之下,里希特另辟蹊径,利用照片图像进行创作,成为照片绘画领域最成功的艺术家。

关键词:格哈德;里希特;照片绘画

德国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1932年出生于德累斯顿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1951-1956年就读于德累斯顿艺术学院,1961-1963年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深造和工作。杜塞尔艺术学院由卡尔·特奥多尔创立于18世纪70年代。他以绘画,雕塑及建筑学科为主。19世纪50年代是艺术学院顶峰的发展时期,是战后德国的艺术中心。当时活跃的艺术家就有约瑟夫·博伊斯,奥托·皮勒,海因茨·马克,格哈德·里希特,他们发起一系列先锋观念和艺术运动,并提出大量的反艺术口号以及关于社会雕塑的想法,引起巨大的轰动,于世界艺术中产生重大影响,即所谓的“68 运动”。“激浪派”是美籍艺术理论家和哲学家乔治.马斯纳斯提出的,他鼓动一种“反艺术”和“反有产者享受艺术”,提倡艺术与日常生活无边界,无区别的艺术形式。直接利用现成物品,日常生活用品和科技产品,主张“偶发艺术”“街头艺术”,并且把偶然发生的事情和行为通过出版物和其他传播媒介加以扩散,对社会产生影响,还主张艺术创作要脱离商业交易。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激浪派”是达达主义在德国的持续。同时以约索夫.鲍埃斯为首的德国革新派艺术家们的改革”促动下,打破了德国美术学院传统的学院式教学方式,观念上对“美”的“唯美”论展开了学术性的大辩论,对人为本的“人我”艺术表现进行了重新定论,创作手法上强调不拘泥于传统的画种分类,肯定了综合材料的运用与主观能动的“实验艺术”价值,促进了艺术家在传达个人创作意念与新题材上的极大自由性。从而产生了一个艺术概念上要求更高,创意上要求更为严格的“自由艺术”。格哈德·里希特毫不犹豫地投入到火热、激进的艺术浪潮之中,并与许多前卫艺术家保持密切的联系。1971年起被聘任为教授,在那里执教至1994年退休1971年起被聘任为教授,在那里执教至1994年退休。里希特是照片绘画领域最成功的艺术家之一。

一、早期照片绘画的尝试

1961年,里希特就读于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的时期,引起他注意的是艺术史具有过渡性的艺术家。例如培根,杜菲尔以及贾科梅蒂的作品。但至关重要的影响来自激浪派的博伊斯和安迪沃霍尔等波普艺术家的作品。自从杜尚将小便池放在美术馆展览的那天起,他便将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线作为自己艺术的毕生追求。杜尚的名言是“我最好的作品便是我的生活”。杜尚在消解艺术神圣性,拓展艺术与生活的界线。博依斯提出了一个更为有名的口号,“人人都是艺术家”。在这里,有必要解释的是,博依斯说每个人都是艺术家时,指的并不是每个人都是画家或雕塑家。他的意思是,每个人都具有必须加以发现和培养的创造力。博依斯通过“社会雕塑”的概念,对只有艺术家才能创造艺术作品的神话进行了彻底地颠覆。他清楚地意识到,只有当艺术成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当艺术家和每个人都能成为表达自己思想的创造者时,才可能出现一个高效的、智慧的和民主的社会。这些作品无疑让里希特意识到艺术不再是那些高高在上,与生活无关的东西,它关乎你对他是什么态度和认识。同时里希特还反对照相写实主义的刻板和毫无意义的复制照片。他另辟蹊径,利用摄影照片不断尝试新的图像语言和表现。他认为,在无处不在的视觉图像世界里,传统绘画艺术应该改变对图像的认识,既要灵活的运用图像,又要不放弃绘画本身的性质,才能保存绘画独立存在的意义。1972年记者Rolf Schoen采访他对照相绘画矛盾性的看法时,他认为:“我也不是说,我想模仿一张照片,而是我想制造一张照片。我对照片就是一张曝光纸的那种看法不予理睬,这就是以其他方式的制造照片,而不是制造像照片的绘画。在利用照片的态度上,里希特与照相写实主义的方式存在巨大的差异。照相写实主义,依然追求经典的构图和画面表现方式,而他选择日常那些看似随意的生活照片,或者曝光过度而模糊不确定的照片进行利用,使用灰色的色调营造虚幻,冷漠的画面。1962年,里希特开始尝试他的第一张照片绘画创作,名为《桌子》。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张非常日常化的桌子,经过大笔触的涂抹,多条弧形线条的循环,模糊和破坏桌子的完整性,同时整幅作品都采用深灰色,迫使观众想绕开笔触而观看后面清晰的画面。创作于1972年的作品《48人肖像》,代表前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也为了适合德国新古典主义空间的要求。原肖像照片全部来自他从一本旧百科全书,他挑选48位曾经闻名于世,现在被历史遗忘的著名作家、自然科学家、作曲家等文化名人通过无序随机的排列方式进行描绘。里希特有意识的避开公众所知的名人,暗示着对被认定的名人文化系统表示不信任和怀疑,有意识的去风格,则表明他对传统绘画规范的质疑和冷静客观的看待。

二、結语

格哈德里希特通过快照摄影的方式,致力于寻找一种新的平衡感,从而建立起自己所独有的一种全新的绘画体系,摄影为里希特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创作视角,对里希特来说,摄像就像一个能够让画家无差别的认识到脱离实物的形体客观性的个性消除器,摄像机以机械化过程代替了画家的理解和制作,所以在最大层度上降低了人的因素,因此他认为照片才是最完美的绘画。不使用摄影作为绘画的手段,而是把绘画当作摄影的手段,里希特是在模仿摄影,用绘画的手段来摄影,用眼睛当作镜头,绘画过程即是曝光,用画布做底片。里希特认为最重要的是将摄影的客观性真实性通过放弃艺术性的构图之后转移到自己的画中,不是以画通过摄影的手法以及和白不清的表面上的与照片相似。里希特面对众多的艺术流派并没有选择其中之一,而是选择自己创造一种新的绘画方法,开创一个新的绘画流派——照片绘画。

【参考文献】

[1]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2]约翰.伯格.观看之道[M].戴行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苏珊·桑塔格.论摄影[M].艾红华等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4]Robert Storr.Gerhard Richter:Forty ears of Painting.New York.MOMA,2002

猜你喜欢
里希特
格哈德·里希特照片绘画的艺术研究
色彩的肖像:格哈德·里希特的色表绘画
立于虚实之间:格哈德·里希特照片绘画的美学意涵
彼得·多依格与丹尼尔·里希特色彩语言的呈现
油画中的“迹”和视觉媒体技术的结合
基于《下楼梯的女人》作品的格哈德·里希特作品研究
逃离荒诞
浅析格哈德·里希特的照片绘画风格
荒废之美
格哈德·里希特对中国当代绘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