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元东 王家鹏
摘 要: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是德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画家之一。在20世纪多种艺术风格和艺术流派风起云涌的背景之下,里希特坚持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观念,与各艺术流派和艺术活动之间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同时各种艺术潮流对他艺术观念的形成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章从里希特艺术观念形成的原因、照片绘画的艺术手法解读他的绘画艺术。
关键词:里希特;艺术观念;中立;模糊
課题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融入高校美术专业教学研究”(SJGY20200791)研究成果之一。
里希特不属于任何一种艺术流派或艺术活动团体,他也不是什么典型流派的领导者。里希特的艺术形式是多变的,他拒绝自我重复也拒绝被定位,更拒绝被某一艺术风格或艺术流派所约束。他的身上存在着很多的可能性与不确定性,具有个人的独特魅力和价值。透过里希特多变的艺术形式可以看到其艺术观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艺术观念是艺术家在从事艺术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关于艺术的基本认识,是艺术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和文化观等多种观念在艺术上的综合反映。不同的艺术观念塑造不同的艺术语言和艺术形式,艺术家的艺术观念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精神,正如黑格尔所说的“每个人都是他那时代的产儿”。
一、艺术观念形成的原因
(一)时代背景
格哈德·里希特于1932年出生在德国的德累斯顿,在20世纪60年代开启了艺术创作的道路。此时期在艺术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德国艺术家还在努力缩小本国与国际艺术潮流之间的差距,并使艺术保持德国本土特点,创造出一种新的艺术来重新塑造德国民族文化、展现国家精神是那一时期德国艺术家的历史使命。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德国出现了新表现主义绘画流派,以表现自我为主旨,在画面、笔法、情调等方面显示了对20世纪初的表现主义的回归倾向。新表现主义代表人物乔治·巴塞利兹和马库斯·吕佩尔茨等艺术家用纯绘画观念进行创作,使得德国抽象表现主义走向终结。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形成了里希特独特的艺术观念,他也采用纯绘画的观念来寻找、发现绘画新的可能性。他曾说过:“我不遵循任何观点、任何体系、任何流派,我没有计划,没有风格,没有什么不可动摇的东西……我逃避所有死板的束缚,我是不一致的、无所谓的、被动的,我喜欢不确定的、无界限的以及持续不停的变动。”[1]
(二)艺术经历
1959年,在第二届卡塞尔文献展上,里希特被卢西奥·丰塔纳和杰克逊·波洛克的绘画作品所吸引,于1961年移居到德国并进入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学习。里希特经历了20世纪大部分的艺术运动和艺术流派,美国的波普艺术为里希特的创作方式提供了启发。里希特开始以摄影作品为基础进行绘画创作,将摄影作品投影到画布上,用绘画的形式将照片的内容再现出来,绘画时对人物或物体的轮廓进行模糊处理,在画面上呈现出一种焦距不准的绘画效果[2]。他的作品虽然是将摄影作品投影到画布上进行创作的,但不同于照相写实主义和波普艺术,因为在创作过程中里希特拒绝拼贴和对画面进行机械的处理。他亲身见证了世界格局的演变,也了解冷战时期两种不同政治体制下不同社会意识形态,所以他选择了一种不偏向任何政治意识形态的中立态度。里希特照片绘画的机械性与照片内容的客观性是其“中立主义艺术观”的充分体现。对于里希特来说,这种创作方式是在面对各种艺术运动与艺术流派时保持自身独特性的一种方式,是摆脱意识形态纷争的一种手段。
二、照片绘画的艺术手法
现代艺术之前的绘画创作需要面对真实的自然和人物,后来摄影图像成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面对图像进行绘画创作成了一种新兴的绘画方法。20世纪60年代里希特就采用对图像进行绘画创作的绘画方法——照片绘画。照片绘画是以一种朴实、简洁且机械的方式将报纸或者家庭相册中的黑白照片放大作为素材来绘画的绘画形式,但不是那种完全的临摹与重现照片,或通过某种手段将照片直接放大的创作。里希特并没有选择刻意营造与照片超级相似画面的方式来刺激观赏者的视知觉,他的目的是制造一张照片,采用油画的艺术语言和艺术形式来制作出一张区别于机械复制图像的照片,而不是以照片为模板机械地制作照片的复制品。里希特的这种创作方法不是想在视觉上呈现一种逼真的效果,而是想通过视觉经验来带给观赏者一种心理上的仿真。
(一)模糊
里希特的照片绘画不是照相写实主义那种完全复制、再现照片,他只是以照片为基础运用模糊的绘画艺术手法进行处理,使画面的失焦效果和虚化效果更加明显,而且失焦与虚化可以让静态照片产生运动感。通过忽略原照片的细节进行模糊处理,能在处理的过程中制造出视觉上的朦胧效果[3],同时模糊的处理方式在制造朦胧效果的同时可以加强画面的纵深感与空间感。模糊虚化的手法类似于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薄雾法”,首先减弱形象轮廓的清晰度使画面主体自然融入背景,然后对背景做进一步的模糊处理。这种模糊的绘画接近于真实,但又与真实保持着距离,因为观赏者不能清晰地看到影像,只能回忆一个已经存在于脑海中的人物或物体的特征。里希特选取的照片大多是日常生活中普通的、非专业的照片,通过照片绘画缩短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他还通过磨擦删除的艺术处理方式使作品表现出与照相现实主义明显的差异。
模糊是暧昧的,有弹性的,具有不稳定性。在里希特的照片绘画中模糊不是最重要的表现手法,也并不是最终的目的。里希特对画面进行模糊处理是为了使画面中每样东西都显得同样重要或不重要。艺术如果离画家太近便容易表露出画家的主观情感,照片绘画反对带有感情色彩的表现,在将照片转换成绘画的过程中里希特不掺杂任何的情绪,他通过这种模糊的艺术处理方法来表达自己的中性态度[4]。
(二)灰色
灰色是艺术处理的另一种手法。灰色是黑色与白色调和后产生的一种没有色彩倾向的颜色。灰色是无彩色,即没有色相和纯度,只有明度,没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具有中立性,可以产生一种视觉心理效应。灰色容易与模糊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相对完整的系统,一起被运用来表现照片绘画的效果。里希特对不同的作品系列及主题采用一种灰阶的单色重新解读照片,对于里希特来说灰色代表着没有观点和没有形状,灰色能够传达他对于照片与现实之间的中立立场。它选择灰色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与传统绘画色彩审美理论相对立,以探索创造新的绘画语言的可能性。
三、艺术观念
里希特说他不追求客观性、系统性、倾向性,也没有计划、没有风格、没有方向,没有时间去想作品特别的关注点、作品的主体,或取得骄人成果的变动[5],从中能感受到里希特的中立态度。里希特在艺术上的中立态度如同儒家中庸思想,强调与各艺术流派和艺术运动之间保持一种不远不近、若即若离的距离。在里希特艺术观念的引领下,他拒绝模式的约束,也拒绝被定位,在各种绘画风格和流派之间跳跃。他认为艺术家不应该通过坚守自己艺术风格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强调与各种艺术流派和艺术运动保持不远不近、若即若离的关系,保证自身在艺术语言和艺术观念上的高度自主性。里希特的中立观念是面对风起云涌的艺术思潮和不同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理性、冷静的审视。中立是不站在任何一方立场的一种立场,擁有自己的主见。里希特在照片绘画中所追求的不是视觉感官层面上的再现,他照片绘画素材大多来自平凡的、普通的、非专业的照片,基于个人经验对这些照片进行构图,创作出一张纯粹的画。他反对一些画家过分注重绘画的技巧性,所提倡的从来不是形式和谐的画面给人的视觉愉悦,而关心事物的真实呈现。
四、结语
格哈德·里希特与同时期坚持纯绘画的艺术家们率先摆脱了抽象主义的束缚,突破了题材的限制使处于濒临死亡状态下的德国绘画重获新生,为德国绘画的新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里希特以创新的艺术观念和个人绘画语言孕育了崭新的艺术形态,有意识地对照片进行主观处理,忽略照片的各种细节,对其进行模糊化的艺术处理,区别于照片写实主义,拒绝拼贴也使其绘画与波普艺术分清界限。他的画作不是机械地再现事物,而是更真实地反映视觉经验;也不是单纯机械地复制照片,而是将摄影的真实性、客观性、瞬间性和开放性的构图提炼到画面之中,是对绘画艺术进行的一种更为开放、积极的实验研究。里希特是对照片进行再次创造,并且在描绘的过程中用画家的相对的中立立场来填补摄影在面对人性时的冷漠,希望通过照片绘画重新诠释摄影和绘画之间的关系。他从不固守自己的绘画风格,也不希望别人把他定义为某某主义、某某风格的画家。通过对里希特的绘画艺术进行研究可以发现,他的绘画艺术有着对日常经验的尊重和德国在战争过后重新建立起来的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常宁生.国外后现代绘画[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50.
[2]赵丁昱.格哈德·里希特的摄影和绘画:消除摄影和绘画界线的追求[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0(2):65-66.
[3]奚楚.浅谈格哈德·里希特绘画理论[J].才智,2013(25):191.
[4]王志亮.格哈德·里希特给我们带来了什么[J].美术观察,2008(1):121-125.
[5]朱其.形象的模糊:里希特艺术笔记和访谈[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2007:24.
作者单位:
齐齐哈尔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