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际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2015-04-29 00:44高志刚丁文恒
开发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评价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

高志刚 丁文恒

内容提要:基于对生态文明内涵的理解,从生态经济、民生改善、生态环境、生态治理和生态文化五个方面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全国30个省市区的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全国各省区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进行区域空间分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差异性较大,基本呈现出三大地带梯次下降的地域分布态势,其中京津和江浙沪一带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最高;东部省区的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具有绝对优势,中部省区略低于东北省区,高于西部省区;在各省区中,东部和中部省区区域内差异较大,西部和东北省区区域内差异较小。通过进一步分析,认为提高五个系统层的协调度是提高东部和东北省区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关键。

关键词: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5)02-0014-06

DOI:10. 13483/j.cnki.kfyj.2015.02.004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飞速增长,2010年的名义GDP已经超过日本4044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整体上实现了向小康社会迈进的历史性跨越。但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高昂的生态、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资源、生态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用专章论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有关建设生态文明的探索最早可追溯到1962年Rachel Car-son在《Silent Spring》中对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深入分析,此后便涌现出《只有一个地球》、《增长的极限》等一系列有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研究报告和著作。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1992),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是工业进程、经济发展的最终模式,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使人类社会认识到环境与发展密不可分,环境问题必须在发展中加以解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被各国广为接受,实现了人类社会处理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历史性飞跃。在借鉴国外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国内一些学者依据我国基本国情从生态学、环境学、经济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等多个角度对生态文明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马世骏、王如松提出人与生物、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联系实际提出了社会一经济一自然整体的生态系统思想,要以人与环境为中心来建设城市。张仁玲从自然价值论角度说明世界的价值主体不仅仅是人类,更要包含其他的生物以及整个自然,要求人类的生产和消费要严格遵循在生态系统的限度内。马道明提出了“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评价模型对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杨学伟认为生态文明的内涵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生态文明的指标体系应该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多个层面;朱玉林等运用灰色关联度的方法来评价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其目标值的确定带有很大的主观性;高珊、黄贤金用绩效评价的方法构建区域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其权重及目标值的确定是主观赋值,具有较大随意性,且仅仅是局部研究,缺乏对中国整体层面的研究。王会等认为区域生态文明评价需要关注区域内外在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交换关系,并初步形成了“1+3+1”阐释,并构建了包括系统层、目标层、准则层以及35项具有表征指标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现有对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研究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局限:第一,作为测度标准的生态文明定义不明确,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第二,指标目标值和权重的确定大多采用主观赋值的方法,而并未结合数据的现实性;第三,只是单独以某一省区作为研究对象来进行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评价,缺乏对中国整体层面生态文明发展水平量化结果的比较。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社会文明状态。狭义的生态文明,一般限于经济方面,即要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广义的生态文明,则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要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而且也要求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尤其追求社会公平公正。生态文明的中心任务是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因此,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坚持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基于此,本文认为生态文明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树立生态伦理,建设生态文化,指导人类各项活动,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和谐共处,共同发展,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遵循系统性与区域性、综合性与代表性、科学性与实用性、针对性与特色性以及导向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下,根据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时代特征以及指标本身的性质,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社会文化水平的现代化发展高度,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分为3层,目标层用生态文明综合指数代表生态文明的总体效果;系统层分为生态经济、民生改善、生态环境、生态治理、生态文化五大子系统;指标层有20个具体指标,见表1。

三、中国省际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指标的处理

依据上述指标体系,通过查找《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2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得到我国各省区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其中单位CDP水耗和教育投入占CDP的比重指标由于没有2011年的数据,因此采用2010年的数据;此外,香港、澳门、台湾和西藏的数据不完整,故选取我国30个省市的数据进行分析。

由于各基础指标的属性和量纲量级不同,因此,需要做标准化处理,并建立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本文采用Z-score法进行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对正指标有:(公式),则对逆指标有:(公式),其中:Xj为指标均值,Si为标准差。

(二)生态文明系统层评价结果及分析

对各省区的系统层(生态经济、民生改善、生态环境、生态治理、生态文化)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主成分特征根、主成分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由于共做五次主成分分析,本文限于篇幅问题,故将表省略)。根据累积贡献率大于80%的原则,分别选取各系统层的主成分,其中生态经济选取2个主成分,民生改善选取2个主成分,生态环境选取2个主成分,生态治理选取3个主成分,生态文化选取2个主成分。根据累积贡献率归一化原则,分别计算主成分指标权重(略),依据各主成分得分矩阵,进行加权求和后分别得到我国各个省区系统层的综合评价值并进行排名,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各省区中生态经济得分最高的北京是得分最低的宁夏的9.1倍,有9个省份高于我国平均得分,占省区总数的30%。排名前十的有8个省是东部省区,江西是中部省区,四川是西部省区,中部省区生态经济排名处于中下游水平。总数的53%,排名前十的有6个省是东部省区,3个是东北省区,1个是西部省区;排名后十的有2个东部省区,1个中部省区和7个西部省区。生态环境的平均得分为57.22,高于这个值的省区有17个,占省区总数的57%,江西以绝对优势排名第1,排名前十的除广西和云南属于西部省区外,有6个是东部省区,还有1个是东北省区;排在后十位的有1个东部省区,2个中部省区,1个东北省区和6个西部省区。生态治理平均得分为38.39,高于这个值的省区有12个,占省区总数的40%,北京遥遥领先,排名前十位除西部的重庆外,其余全是东部地区,排在后十位的有1个东部省区,2个中部省区和4个西部省区和东北三省;生态文化平均得分为48.15,高于这个值的省区只有15个,占省区总数的50%,北京以绝对优势排名第1,排名前十位的有6个东部省区,1个西部省区和3个东北省区,排在后十位的有1个东部省区,1个中部省区和8个西部省区。五个子系统层中,省际生态文化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都最大,生态治理的相对差异次之,相对差异最小的是民生改善,说明国家通过民生建设缩小区域差异的举措有了一定的成效。

(三)目标层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运用前述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到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并进行排名,见表3。在此基础上,与Arcview3.3图形五个等级,进行空间聚类,颜色越深的地方表示该省区目标层得数据连接,选择自然断点法,将我国省际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分为分越高,颜色越浅的地方表明该省区目标层得分越低,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生态文明水平总体上呈现出三大地带阶次下降的地域分布态势,其中京津和江浙沪一带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最高。从表3可以看出,我国生态文明平均得分为49.11,高于这个值的省区有12个,占省区总数的40%,省际生态文明的绝对差异为18.62,相对差异为0.38。北京以绝对优势排第1位,位于上游区的10个省平均得分为69.01,除江西和辽宁外,其余全是东部省区;位于下游区的10个省的平均得分为30.65,除中部的安徽、河南和山西外,其余全是西部省区;位于中游区的10个省的平均得分为47.68,主要是中部省区和东北省区。

1.中国四大区域生态文明水平差异性分析

2011年我国四大区域生态文明综合评价得分依次是:东部省区67.49,东北省区48.56,中部省区47.23,西部省区33.59,四大区域得分比差约为2.01:1.45:1.41:1。东部省区的得分是西部的2倍,优势明显;东北省区与中部省区的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基本相当,西部省区综合评价得分最低,与东部省区相差33.9。

2.中国四大区域内部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差异分析

省际生态文明发展水平不仅在我国四大区域之间有明显差异,区域内各省区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分析我国四大区域内部省区的生态文明差异情况,表4列出了省际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在四大区域和我国的排名情况。

从表4可以看出,东部十省的生态文明发展水平除海南和河北位于中游区外,其他8个省区都位于上游区,东部省区的生态文明具有绝对的优势。但在东部地区的10个省区内部,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从排名上看东部省区均处于全国排名的前列,从表3的数值上看,北京、上海和浙江生态文明综合得分分别是100、78.26和68.94,排名第一的北京市的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得分比排名第二的上海多21.74,比排名第三的天津多31.06,而河北的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得分只有48.69,不到北京的一半,变异系数为0.21,可见东部地区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虽然从总体来说具有绝对的优势,但东部地区内部的差异性较大。中部六省的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差异比东部省区略小,变异系数为0.18。西部卜一省的生态文明水平内部差异性最大,变异系数为0.39,重庆、广西、陕西和四川位于中游区,其他省区均处于下游区。东北三省的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基本处于我国中间水平,区域内差异最小。

(四)中国省际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基本特征

以上仅从省际生态文明评价的结果和差异性进行了分析,但要有效的提升省际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就要深刻认识和深入把握影响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变化的基本特征,从而研究和发现提升省际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正确路径、方法和对策。

1.各个系统层与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

表5列出了省域生态文明综合得分与5个系统层得分相关系数。可以看出与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相关系数最大的是生态经济,相关系数超过0.9,远高于其他几个系统层指标,这种高度拟合的效果说明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最直接的体现,也就是说,各省区应着力发展生态经济,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与效益,生态文明发展水平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其次是生态治理和生态文化,相关系数分别为0.841和0.795。因此,加大对生态治理的投入,提高生态治理水平,可以促进省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提高。同时,提高生态文化水平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态意识,最终有利于提高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因此,提高省际生态经济、生态治理能力和生态文化水平是提高省区生态文明的关键。

2.各系统层协调度分析

进行协调度分析,是为了看各省区五个系统层之间是否协调。协调度A=l-S/Y(Y为某一样本的各个子系统得分的平均值,S为其标准差),A越大,则各个子系统之间配合得越好,反之则各个子系统缺乏协调性。协调度的衡量标准:A≥0.8时称为协调,0.8≤A<0.6称为亚协调,A<0.6称为不协调。

从表6可以看出,全国上海、北京和广东的协调指数在0.8以上,处于协调发展状态;重庆、江苏、福建、四川、浙江、湖南、广西、陕西、安徽、天津、山东、河南、湖北等13个省区处于亚协调状态;江西、辽宁、海南、河北等14个省区协调发展指数在0.6以下,均处于不协调发展状态。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协调程度与区域生态文明水平综合指数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57,说明协调发展程度对生态文明水平有较大的影响,协调度低必然会影响生态文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此,高水平的协调是我们追求的发展方向即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

三、结论与启示

我国各省区生态经济、民生改善、生态环境、生态治理和生态文化五个子系统层中,省际生态文化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都最大,其次是生态治理,差异性最小的是民生改善;我国生态文明目标层总体上呈现出三大地带阶次下降的地域分布态势,其中京津和江浙沪一带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最高;上游省域具有绝对的优势,中游省域与下游省域相比,优势不明显;东部省区生态文明发展水平优势明显,中部省区略低于东北省区,高于西部省区;从区域内差异来看,西部省区的内部差异性最大,东部省区区域内差异次之,中部省区区域内差异略低于东部省区,东北省区区域内差异最小;与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得分相关系数最大的是生态经济,相关系数超过0.9,远高于其他几个系统层指标,这种高度拟合的效果说明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最直接的体现,其次是生态治理和生态文化,相关系数分别为0. 841和0.795;全国只有3个省区市处于协调状态,13个省区处于亚协调状态,其他14个省市均处于不协调状态,协调程度与区域生态文明水平综合指数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说明协调发展程度对生态文明水平有较大的影响,协调度低必然会影响生态文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针对以上结论,对于如何提高省区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有以下几点启示:

(1)提高生态经济、生态治理能力和生态文化水平是提高各省区生态文明的关键,因此各省区都应该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强化生态治理能力,提高生态文化水平。

(2)对于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和东北省区来说,减少区内差异,提高生态经济、民生改善、生态治理和生态文化五个子系统的协调度,是提升整个东部和东北省区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抓手。如北京、上海和广东应加强居民的民生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吉林则应通过强生态经济、生态环境和生态治理能力来提高生态文明发展水平。

(3)中部省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西部地区,但与东部省区相距甚远,主要是因为中部地区为了经济发展的需要,承接东部地区转移过来的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所致。因此,中部地区应通过提高生态经济水平和生态治理能力,即明确资源节约的承接转移产业导向,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引导经济发展方式向“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转变,严格实施新建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促进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突破,以此来提高中部地区生态文明发展水平。

(4)西部省区在经济发展和资源持续利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较大的排斥力,虽然近几年来国家加大对西部省区的政策扶持力度,特别是对民生建设的投入,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是西部省区落后的生态文化水平和恶劣的生态环境,使得许多优惠的政策难以在西部省区落地生根,因此,各省区市应该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区域经济发展,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要手段,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投入力度和西部地区人才激励机制,依托人力资本和技术进行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实现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有效提高西部省区生态文明枯展水平。

猜你喜欢
评价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
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构建探讨
民办高职院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NAR模型的上海市房产税规模预测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
江苏省客源市场影响因素研究
工程咨询企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新常态下大型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实证分析
SPSS在环境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服务贸易结构优化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