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构想

2015-04-29 00:44:03任保平
开发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

任保平

内容提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基本思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就是要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促进中亚经济一体化,进而推进亚洲经济一体化;就是要在东亚及其周边国家之间,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一体化目标就是把新丝绸之路建设成为欧亚大陆经济一体化的纽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一体化的战略思路是加强亚洲国家经济、贸易、交通、能源、文化和实业界联系,建立开放、平等和互利基础上的地区一体化。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一体化的战略内容包括空间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一体化的战略重点在于推进区域经济贸易合作和区域交通一体化建设。地区安全局势不稳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水平参差不齐,文化、宗教差异性大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一体化面临的制约因素。各个经济体应该在多边或双边各个领域,以多种途径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5)02-0001-04

DOI: 10. 13483/j. cnki. Uyj. 2015. 02. 001

习近平主席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要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个长期战略,从实施的重点和时序来看,首要的是积极参与并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因此,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研究中要以区域一体化的战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基本思路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国家之间市场一体化的过程,从产品市场一体化、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向经济政策一体化逐步深化。世界可以分为许多地带,并由具有不同经济特色的地区组成,在这个多国经济区域内,通过区域一体化使得贸易壁垒被削弱或消除,生产要素趋于自由流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区域经济一体化出现了新的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大量地在全球涌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新趋势。在这股新浪潮的推进下,区域合作之深入、内容之广泛、机制之灵活、形式之多样,都是前所未有的。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日益加深的市场化,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体制基础。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依赖日益加深,生产社会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使各国的生产和流通及其经济活动进一步越出国界。这就必然要求消除阻碍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市场和体制障碍,推进一体化进程。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只有选择和参与一体化战略,才能加快本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提高经济的运转效率和国际竞争力。通过改革,各国消除了商品、生产要素、资本以及技术在国家之间进行流动的经济体制上的障碍,促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建立了不同的合作机制,在不同时间推进了不同形式的区域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雏形——经济同盟在1921年就产生了,当时比利时与卢森堡结成经济同盟,后来荷兰加入,组成比荷卢经济同盟,经济同盟为后来的欧盟以及欧洲经济一体化奠定了基础。在经济同盟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又产生了新的组织——特惠关税区。1932年,英国与英联邦成员国组成英帝国特惠区,成员国彼此之间相互减让关税,但对非英联邦成员的国家仍维持着原来较高的关税,形成了一种特惠关税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又产生了新的组织——欧洲共同体。欧共体的这一突破性进展,产生了强大的示范效应,极大地推动了其他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建设。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覆盖了世界范围内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据世界银行统计,全球只有12个岛国和公国没有参与任何区域贸易协议。174个国家和地区至少参加了一个,最多达29个区域贸易协议,平均每个国家或地区参加了5个。

从区域范围来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连着亚太经济圈,中间串着资源丰富的中亚地区,西边接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国内部分包括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地区的重庆、四川、云南、广西。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范围来看,以古丝绸之路的路线为基础,始于东亚,途经中亚,延至欧洲,辐射蒙古、南亚、俄罗斯、西亚、北非等周边国家和区域,形成以中亚为中心,世界上距离最长、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发展潜力最大的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使中国与东盟连接,而且能够辐射南亚和中东,将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临海港口城市串联起来,通过海上互联互通、港口城市合作机制以及海洋经济合作等途径,形成海上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在空间范围上,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划分为核心区、扩展区、辐射区三个层次,其中核心区包括中国、俄罗斯和中亚5国,扩展区包括上海合作组织和欧亚经济共同体的其他成员国及观察员国,辐射区包括西亚、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核心区与拓展区构成狭义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拓展区与辐射区构成广义的丝绸之路经济带。

因此,区域一体化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基本思路,丝绸之路经济建设就是要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促进中亚经济一体化,进而推进亚洲经济一体化。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可以促进中国和欧亚,特别是中亚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实现一系列合作,这些合作领域包括:(1)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近年来,中国与中亚地区在铁路、公路、航空、电信、电网和能源管道六大方面的互联互通建设对中亚国家而言,不仅摆脱了传统线路出口单一、易被卡断或要挟的弊端,也使其直接和一个国际能源需求大户“无缝对接”,并有助于改善其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对中国而言,有助于实现油气来源多元化,以及带动优势产业走出国门。(2)能源合作领域。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不管是为了满足当前国内能源需求,还是为了保障未来发展的能源供给,都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俄罗斯与中亚5国都是新兴经济体,更是身处世界的能源富集区,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大都希望依靠丰裕的油气资源,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能源合作,不仅能达到能源供求对接,更能实现区域能源产业互补,各国经济协同发展。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5国应在“亲、诚、惠、容”的创新理念下,树立新型能源合作观,共建新型能源合作关系。(3)产业合作领域。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欧亚各国合作日益深入、中国经济整体转型升级、对外开放与对内改革协调背景下提出的亚欧大陆带状经济合作战略。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转型与合作进行分析发现,产业承接与转型合作的关键是要素禀赋升级与比较优势培育、硬性与软性基础设施改善以及科学技术与工业合作。将技术创新、金融体系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是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合作与转型的现实路径。(4)贸易合作领域。中国与中亚地区的经贸关系非常密切,且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贸易潜力巨大。因此,深入发展中国一中亚的贸易合作将有利于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的繁荣和稳定,有利于以线带面,实现全面发展。(5)物流合作领域。从物流通道的发展来看,中国目前已经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连通公路、铁路、航空和管道等多方面的交通运输线路;从物流节点发展来看,中国西部地区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节点建设已经初见成效,建立了综合保税区、综合物流园区(物流交易中心)和边境合作中心等综合性的物流节点。(6)旅游合作领域。中亚5国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也取得长足进步,从总的方面看,中亚5国旅游发展潜力和空间还很大,但还有不少合作的空间。(7)教育合作领域。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过程中,中国与中亚的教育合作方式或构想主要包括建立孔子学院、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以及构建中亚教育经济圈;中国与俄罗斯的教育合作主要包括合作办学、人才交流和学术交流。(8)科技合作领域。随着中国与中亚各国之间交流的进一步深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在农业科技、能源科技和气候环境合作等领域有不少的合作空间。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构想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为此,必须以创新的思维方式与合作理念推动经济带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涵盖欧亚大陆30余个国家,总人口近30亿,文化、民族及宗教信仰纷繁多样,构建经济带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也将面临巨大挑战。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并不是单纯的国内政策,而是为了促进中国与中亚、欧洲等地区开放合作的总体战略布局。因此,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就是要在东亚及其周边国家之间,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一体化的战略目标

丝绸之路是指将东亚、中亚、南亚与地中海沿岸国家,包括北非和欧洲连接在一起的、纵横交错的泛亚贸易交通网络…。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亚洲经济体得以迅速成长。大多数亚洲经济体通过商品、服务和资本的交换,成了不断扩大的国际经济网络中的一部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一体化目标就是把新丝绸之路建设成为欧亚大陆经济一体化的纽带,新的丝绸之路将通过具体倡议来加强新兴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合作及和平友谊。亚洲丝绸之路的复兴将会使这个地区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更为重要的推动力。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一体化的战略思路

自古以来,丝绸之路就是一条国家之间彼此开放交往的通道,是一座民间经济文化交融的桥梁。一体化的战略思路是加强亚洲国家经济、贸易、交通、能源、文化和实业界的联系,建立开放、平等和互利基础上的地区一体化。围绕基础设施、能源、环保、商贸和文化旅游领域合作进行交流。以“丝绸之路”精神引领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使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框架下形成合力。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一体化的战略内容

(1)空间一体化。三个层次:中亚一体化,中国与中亚的一体化,中国、中亚与欧洲的一体化。“陆空港”全方位的开放思路,全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丝绸之路经济将在空间上形成串联中外的轴线,成为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互惠互利、交流合作的纽带。从长期发展看,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可进一步推动欧亚大陆各国的经济合作,促进各国经济发展,进一步改变整个欧亚大陆的经济版图。

(2)经济一体化。交通、能源、产业、城市、贸易、金融、文化、生态一体化。在一体化战略实施的初级阶段,应着重推进交通、能源、产业、城市一体化,高级阶段应重点关注贸易和金融一体化。当前,一体化战略的实施重点是能源一体化,实施的优先方向是交通运输一体化,使各国经济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推动各国基础设施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和就业增长点,增强各国经济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

(3)市场一体化。其内容应该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国内市场一体化建设,即在政府的支持下,建立完善的内部市场,增强基础设施能力,发展优势产业,提升人力资源质量;二是扩大向西开放,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互联互通、跨境铁路、航空、资金流、服务、信息流等,边境开放措施包括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三是加强市场制度构建。1999年西部大开发以来,所采取的举措基本上是发展式的,缺少市场制度的构建,在未来的向西开放中,这些发展式的举措必然会遭遇瓶颈,必须加强市场构建。

(4)基础设施一体化。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充分兼顾了国际、国内两方面的战略需求。从国际角度看,丝绸之路经济带两端是当今国际经济最活跃的两个主引擎:欧洲联盟与环太平洋经济带。从国内角度看,我国当前的发展需要兼顾地区平衡,并着力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复兴丝绸之路能带动经济实力较为薄弱的西部地区,有望形成新的开放前沿。因此,随着欧亚地区整体实力的上升以及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将取得丰硕成果。

(5)中心城市体系构建的一体化。城市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要依托,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力量,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发挥着现代性、集聚性和辐射性作用。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推进中心城市体系构建的一体化,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节点城市,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使沿线各城市在产业节点、平台节点以及交通节点等方面实现一体化。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城市在发展战略、产业规划、资源开发、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合作。

(四)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一体化的战略重点

古代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今天的丝绸之路建设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围绕经济贸易合作实现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以经济与人文合作为主线,坚持开放性的区域发展,使各类合作创意和机制各得其所、相得益彰、联动发展。为此,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体化的战略重点在于推进区域经济贸易合作和区域交通一体化建设,进一步促进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更好的交通运输网络,包括道路、公路、铁路和航空航线。

(五)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一体化的战略步骤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一体化是空间跨度最大、建设周期最长、难度最大的区域一体化,因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一体化战略应当是一项长期战略,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因此,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体化可以采取分步走的战略:第一步,以旅游和经济贸易为先导,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内与中亚地区的交流,打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通走廊。第二步,在产业、金融、市场、能源等方面逐步推进一体化进程。第三步,进行一体化的提升,扩大一体化的范围,提升一体化的层次。

三、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一体化战略的制约因素

丝绸之路经济带涉及区域极为广阔,沿线国家众多,区域内各国政策多有分歧,外部影响力错综复杂,地区安全局势不稳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水平参差不齐,文化、宗教差异性大,这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体化战略面临的制约因素:

(一)自然条件差异的制约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土地虽然广阔,但是自然条件差,高山、沙漠、戈壁阻隔了城市间的交流,各城市之间过远的距离也使得区域要素市场呈现相对独立、封闭的特点,城市间要素流动慢,而要建立跨区域的经济带,实现区域一体化需要付出很高的经济成本。自然条件决定了丝绸之路是最艰难的经济带,区域一体化也是空间跨度最大、建设周期最长、难度最大的区域一体化。

(二)各国经济体制差异的制约

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内的各国都属于转型国家,和中国一样都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中亚5国10多年的经济体制转轨基本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构建了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市场经济框架。但是由于转型的方向、速度和深度有差异,因此各国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首先是体制方面的差异,“中亚5国普遍注重国家在构建市场经济和体制转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借鉴和选择了德国式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而俄罗斯更倾向于美国式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其次是体制转轨方式的差异,中亚5国中除吉尔吉斯斯坦选择了“休克疗法”外,其他4国都选择了渐进式模式。由于各国体制上的差异,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不同,在市场一体化方面面临着制约。

(三)各国利益差异的制约

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内存在多个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国别构成、区域分布、合作范围与合作机制均存在一定差异。而且传统丝绸之路是各国合作的天然纽带,它将各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联系起来,将共同利益做大做强,最终使各国从中获得裨益。但由于沿线国家条件不一,利益诉求或有不一致,各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以及各国利益的差异甚至存在利益冲突。同时,中国和西亚由于社会、经济、宗教、文化、国家体制等方面的差异性,整合国家利益和目标,确认共同归属感的难度较大。

(四)各国政策差异的制约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亚各国,和我国一样都是由过去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各国转型的进程不同、体制不同,导致政策的差异性比较大。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一体化不管是在护照、签证,还是复杂的关税政策方面,都需要我们在政策制定和政策应用方面面对一些困难。因此,这种体制和政策的差异性构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一体化的制约。

(五)各国文化差异制约

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交汇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一体化是多元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一体化,各国文化、宗教都存在差异性,这种文化差异构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一体化的制约。在文化差异背景下实现区域一体化要做到求同存异,趋利避害,寻求有效对策,加强互利合作,这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一体化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一体化战略的实施路径与政策

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欧亚大陆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欧亚大陆在这30年分别历经了欧盟经济一体化、东亚经济一体化、独联体经济一体化,在此背景下,欧亚大陆经济一体化将迎来最佳推动时机。它将促进中国的西进战略,在欧美市场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拓展中亚、西亚和南亚市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各个经济体应该在多边或双边各个领域,以多种途径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一)以双边促多边,逐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体化

中亚国家虽然大多加入了欧亚经济共同体的一体化进程,但是他们也非常看重中国的资金、技术和通向亚太的通道。因此,在逐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体化时,可以首先考虑与中亚国家进行双边自贸区谈判。在一体化建设的早期阶段,中国可以给予一些单方面优惠政策,消除中亚国家的顾虑,增强彼此的相互认同感以及相互需求的程度,为在双边的基础上促进多边自贸区建设创造基础条件。

(二)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机制

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过程中,影响中国一中亚经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双方经济合作中所建立的机制还不完善,目前只是官方层面达成某些共识,但并没有在企业层面得到落实。因此,必须加强双方企业的长期合作,双方政府应进一步制定政策,向合作企业倾斜,推动双方企业合作向纵深发展,在竞争中谋求合作与发展,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推动合作进程。在治理机制方面,政策沟通应基于理念共识、决策共商;在交通网络方面,道路联通应实现设施共建、资源共享;在制度设计方面,贸易畅通应推动关税共同、规则共议;在金融合作方面,货币流通应规划汇率共浮、信息共享;在文化交流方面,民心相通应追求文化共存、价值共惠。

(三)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合作新模式

以市场经济原则为基础建立互惠互利的创新合作模式,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大区域经济合作的客观要求。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推进贸易、产业、投资、能源资源、金融以及生态环保合作,深化城市、港口、口岸、产业园区合作,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政治制度不同,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同时,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开放型合作带,不适合采取欧盟竞争导向的一体化模式,可以采取合作导向的一体化模式,古老的丝绸之路的繁荣来自于共赢合作的精神,新丝绸之路的一体化也需要通过共赢的努力来实现和平与安全。依靠区域主体自身的文明特点、发展特征、资源与制度禀赋的优势来形成发展的合力,促进合作导向的一体化。提倡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文化传统、不同资源禀赋、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开展平等合作,共享发展成果,通过合作与交流,把地缘优势转化为合作优势。用丝绸之路的理念和精神把区域中各种各样的合作整合起来,相互连接,相互促进,加快各自发展。

(四)做好国内政策对接,形成内外互动的局面

在国内政策上,要采取相应政策措施予以统筹支持,努力打造西部重镇,形成我国西部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领袖城市。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框架下,中国与中亚继续拓展区域内公路、铁路、电力、通信、信息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合作,提出系统性的可操作的协调政策,双方可制定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清单和投资指南,引导企业向重点领域和优先领域投资。无论西部地区各省之间,还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都需要重视和加强政策协调,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协商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形成合力。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政策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突破行政区的限制,在更大的范围、更大的空间内推动资源要素的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各地区经济的优势互补。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一体化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
政府合作视角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分析路径选择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与市场分工
理论导刊(2016年11期)2016-11-19 16:10:05
“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合作现状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中国的中亚能源政策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6:13:22
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航运输企业的发展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46:14
从财务角度分析公司发展战略问题探讨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04:19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18:05
“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次区域合作的前景展望
企业导报(2016年9期)2016-05-26 20:14:03
借京津冀一体化东风助力石家庄经济发展
科技视界(2016年2期)2016-03-30 13:0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