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理念的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研究

2015-04-29 18:41:54郝云云
成才之路 2015年34期
关键词:联想诗歌教学诵读

郝云云

摘 要:诗歌教学中,要通过创设课堂情境、注重积累、反复诵读,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通过驱遣想象、大胆进行联想、教学生品味语言,培养想象与联想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语文;诗歌教学;诵读;想象;联想;感悟;品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4-0061-01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诗歌,既有旧体诗,也有新体诗。不论是何种诗歌,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高度概括;想象丰富,感情炽烈,形象鲜明,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声韵和谐,富于节奏感,具有音乐美;形式整齐,或大体整齐。在诗歌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品味和学习呢?

一、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代强调“诗言志”“歌咏怀”。“诗歌”有别于其他的文学形式,许多东西都是只能用心去体会。只有在对诗歌的阅读中慢慢体会,才能对其所表达的含义进行深刻的理解。

(1)创设课堂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诗意朗读。诗歌的语言比较凝练,诗歌的内容也充满诗意,是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的表达,是诗人内心声音的体现。诗歌在创作中通常都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要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朗读课文的情感基调,就必须让学生了解作者并引导学生进入作者描写的情景,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同时对诗人的内心情感用心去进行感受,把诗人的情感用朗诵表达出来。在进行诗歌朗诵时,一定要情感充沛,字正腔圆。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更快地读出诗歌的感情呢?我的方法是准备一台录音机和跟教材配套的磁带——配乐朗读。阅读时,同学们在音乐背景的引领下,身不由己地走进诗歌中,在乐曲和诗歌的融合中感悟,进而声情并茂地进行阅读。例如,教授《周总理,你在哪里》时,先引导学生谈谈对周总理的了解,再告诉学生这是一首抒发人民对周总理怀念之情的诗。然后,播放配乐朗诵《周总理,你在哪里》让学生聆听、体会,并注意这首诗的节奏、声调、停顿、强弱、长短的错综变化与节拍音乐的美感,感受作者的情感,指导学生读出深沉的哀思,如潮的激情。

(2)注重积累,反复诵读。学生不可能拿到一首诗就能迅速地有感情地读出来,要想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体会出诗歌的大意,这需要平时的积累。学习《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时,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人民对周总理的深情、热切的呼唤,山谷、大地、松涛、海浪、广场的回音。学生在跟读录音时,尽可能在具体生动的朗读情境中快速感悟出这篇课文的感情基调、朗读的规律,进而通过反复大胆的训练,模仿掌握朗读技巧。这样,学生才能深切地感受到总理与人民心连心的动人情境,以及亿万人民无限怀念总理的深切情感。通过反复朗读,学生就能把对总理深沉的哀思、如潮的激情读出来。久而久之,他们也能将这些朗读技巧驾轻就熟地进行运用。

二、培养想象与联想的思维能力

(1)驱遣想象,进入诗人创造的“意境”。想象是一个人思维的拓展,想象的空间无边无际,诗歌中的想象能让文字描写更加鲜活生动,“意境”无限。诗人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通过诗歌的意象传神地进行表达。因此,学生在对诗歌进行朗诵时,一定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诗人所创设的意境中自由飞翔。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语言非常凝练含蓄,常常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诗歌中含义深刻的关键词语等,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没有想象,就谈不上对诗的分析。当然,想象要适当点拨,以免偏题。

(2)大胆进行联想,对诗人的心声进行感悟。倘若没有感情的投入,就不会有诗歌作品的诞生。诗人总是在诗歌中对自己的情感进行表达,而这种情感的表达又是含蓄而微妙的。所以,在诗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析诗人的自我形象,触摸诗人的心灵,并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就是诗人自己,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读懂诗人。例如,学习张继的《枫桥夜泊》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同学们通过联想,让自己进入到作者所描写的夜景之中,这样就更容易感悟作者的心声了。

(3)教学生品味语言,领悟诗歌的艺术魅力。诵读诗歌,一定要对诗歌的韵味进行仔细的品味。诗歌一般言简意赅,情感丰富,诗歌就像一首经典老歌,越品味越有味道。比如,诗人贾岛所写的《题李凝幽居》中的“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作者在写作时反复揣摩,留下了典故“推敲”。一个“敲”字,让读者对诗歌的意境流连忘返。

三、诗歌教学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很多诗歌是对社会生活、自然风光的描述,通过诗歌,学生能进一步体会生活中的艺术美、自然美;通过诗歌,可以进一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通过诗歌,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开阔视野,眼界放宽。审美教育与开发智力关系密切,学生在学习诗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美的教育,并从中获得了一定的文学素养。学生从感知美的内涵到探究美的表达方式,到动口或下笔去创造美,不但可以养成形象思维的习惯,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与想象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一定要创新教学模式,对各种教学方法灵活进行运用。要通过诗歌教学,使学生的诗歌素养进一步丰富,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焕焕.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方法之我见[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9).

[2]张琴.中学诗歌鉴赏细读方法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联想诗歌教学诵读
关于中学诗歌教学陷入困境的思考
人间(2016年30期)2016-12-03 21:11:47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89期)2016-12-01 12:33:25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职业·中旬(2016年10期)2016-11-28 20:27:55
初中英语诗歌教学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3:08:09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构建物理模型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48:26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39:43
论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趣味性
企业导报(2016年10期)2016-06-04 13:2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