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伟
近年来,全国各地各种教学范式的教学理论悄然兴起。我们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师生的实际情况,正在实施符合我们自身特点的教学范式,并逐步走向成熟,教学范式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作用提供了一种思路。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怎样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尝试和运用教学范式呢?根据我校“语文教学范式”四环节中每一环节的理解和实践,我做出如下几点思考:
一、探索必要的、广阔的教材知识背景(测)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的活动。按照建构主义心理学的观点,当儿童原有的认知结构面对新的问题情境时,会产生认知冲突,他们想努力去解决这种冲突,或同化,或顺应,引起原有认知结构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得到了发展。
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和学习的心向至关重要。教师除了鼓励学生自己探究、尝试解决问题外,有时还需要提供必要的知识背景,让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拓展,从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螳螂捕蝉》为例,这篇文章浅显易懂,略写执迷不悟的吴王,详写胆识过人的少年,文末揭示寓意。作为教师,除了要求学生探索必要的字词等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介绍广阔的人文知识。这篇寓言故事既然讲到了历史人物,就不能止步于文中的片言只字,这就需要教师要求学生课前不但要掌握必要的字词知识,还要去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我多以交谈为途径,以问题进行导入。比如:你们知道春秋时期吗?这是怎样的一个时代?这位吴王是谁?历史是如何评价这位吴王的?吴王如此英明,为什么坚持攻打楚国等问题。
学生根据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查阅历史资料,了解到春秋这个历史时期由于诸侯争霸,许多国家大多数时间都处于战乱,战争成了一件很平凡的事;也知道了吴王是夫差之父阖闾(学生三年级学过《卧薪尝胆》,知道夫差),他是一位英名盖世的君主,楚国当时内忧外患,再加上吴王报仇心切,所以执意攻打楚国。学生课前有了这些了解,自然对文中吴王攻打楚国,不许大臣进谏的固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如果联系全文看,吴王的形象会更加丰满,有血有肉。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了解到“教学范式”的基本做法——“测”。测基础知识,测人文知识,测可测的知识。把问题、思路提供给学生,道路则让学生自己去走。需要指出的是,提供这种背景知识的时机比较重要,最好在学生对某个问题充满疑问或满怀兴趣的时候,也就是处于“愤悱”状态之时,有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将时间适当提前,比如本课预习前,或本单元学习前。
二、教会主要的、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导)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新课标也提出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由此可以明确: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用活教材,只有用活课文这个“例子”,才能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
而掌握学习方法既是解决问题的手段,也是我们的教学目标之一,因为掌握了有用的学习方法,今后学生可以灵活运用,终身受益。我们都知道“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的差别,所以在导课环节,要尽量避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应让学生用有效的方法自己去学习。
我理解的语文教学范式中“导”这一环节是重点,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连接范式教学四环节的重要桥梁。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清平乐 村居》为例,学生在课堂字词理解时提出的问题是:上阕中的“翁媪”是什么意思?按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字面上是无法推断出“老年夫妻”的意思的。这时如果由教师直接回答,或让学生查《现代汉语词典》之类,答案是有了,但缺少学生自己学习、探究的过程,今后碰到类似情况,还是无法解决。于是,教师出示了理解词语的学习方法对学生进行提示:
(1)联系上下文或文中插图,猜一猜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2)把你猜到的意思放到句子中去,看看意思是否矛盾,是否符合文意;
(3)查阅工具书,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学生按照教师提示的方法学习词语。联系上下文,多数学生都能猜测“翁”是“老年男子”的意思;然后再根据上下文和插图,推知“媪”是“老年女人”的意思;然后学生把自己的猜测放到原句,觉得句义也通顺;最后,用工具书查证,这时很多学生脸上都浮现出成功的笑容。在这个课堂导课环节中,我们看到教师只是提供了方法,学生自己去得出结论;老师关注的不仅是“这个词”的意思,更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这个词语的。而掌握了这种方法,学生日后就不必每遇到一个新词就去翻词典了。
类似的方法还可以大量运用于学生对于课文重点句段的学习上。教师先给予一定的学习方法并及时提示,学生根据要求边学习边思考,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全班反馈。这样,课堂有限的时间得以延长,低效的问答也可减少。
三、尝试经典的、草根的句段拓展延伸(延)
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学范式积极提倡教师要对每节课教学重点的部分内容进行拓展延伸,这样既是对前文的巩固练习,也是对学生学习方法掌握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在课堂上及时做出调整。
那教师如何针对所教内容进行延伸拓展呢?以《螳螂捕蝉》为例,课文中这位少年以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劝吴王并收到奇效,使得吴王猛然醒悟。历史上这样的巧劝君王的典故不在少数,如一位教师以战国时苏代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游说赵惠王一事进行拓展延伸,故事情节发展类似,文中人物作用相当,所不同的是,延伸的文本以文言文形式呈现,内容理解难度提高,再加上课文学习的铺垫,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减反增,同时也增强了课堂学习效果。
这是对所教内容中相同风格的文本进行拓展,如著名作家的不同作品;还可以对所教内容的相同主题进行拓展,如相同事物的不同作品;还可以是对所教内容的相同写法进行拓展,如不同事物的相同写法;还可以对所教内容进行合理想象,如故事的续写或改写等。
简单地说,无论是经典的文章,还是草根的描写,只要是能拿来与前文的学习进行融合的,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起到巩固和提高作用的句段文章都可尝试。
四、鼓励大胆的、个性的文本写作思路(写)
对语文教学来说,表达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些内容不仅要说出来,还可以要求学生“写”出来。学生的思维只有变成了书面语言,语文与生活才能真正融合起来。对于教师而言,这不仅更容易检查、指导和矫正,还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文字驾驭能力。如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为例,一位教师抓住文中的几组数据引导学生理解《国榷》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鸿篇巨制,从而理解谈迁两次撰写这样一部明史所付出的精力和血汗,学生们从一组冷冰冰的数据充分感受到文字背后所表达出的谈迁信念的坚定。为了让学生继续对数字进行合理化的使用,教师给出了三个主题:
(1)我嗜书如命。
(2)她体育训练非常认真。
(3)爸爸工作非常辛苦。
然后这位教师请学生围绕其中一个主题,并适当运用一些数据写一段话。学生不仅可以熟练地使用数字去表达主题,还能综合运用其他修辞手法,把人物刻画得非常细腻生动。
当然,写不仅是对文字表达方法的综合运用,还要大胆地结合生活中的点滴感受,写出个性化的体验。这不但是我们学校语文教学范式这一环节要不断落实的课时目标,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追求读写无缝衔接的美好理想。
“教学范式”不仅要求教师要善于搭建和利用,有时也要取舍有度。当学生对某种学习方法已经基本掌握,教师就要放手让学生“单飞”,不要在课上或课后花过多时间。比如理解词语,当学生基本掌握了联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以后,就不必每一个都到工具书中核查。再比如,文章的背景资料往往是教师提供的,当学生知道背景资料的重要性,学会了“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等解读文本的方法后,教师就要鼓励学生自己去获取资料。这时,我们的教学就能使学生因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逐渐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南湖小学)
(责任编辑 刘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