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能力培养 激发课堂活力

2015-04-27 19:33徐小茹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葛洲坝河面上银河

徐小茹

《问银河》是苏教版第四册中一首文学性很强的儿童诗。在这首诗歌中,作者以孩子的口吻对美丽神秘的银河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体现了儿童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首诗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个天真的孩子向银河提出的富有想象力的问题,第二部分为学生的想象留下了无限的空间。

在往常的教学中,教师通常的做法是逐节教学课文,并进行讲解。但在本课中,有许多词语学生较难理解,如“航标灯”“斜拉桥”“葛洲坝”等,因为这些词语离学生生活较远,教师在教学时常不自觉地通过简单、直白的解说让学生进行了解,这样的教学仅仅是达到了“理解”这一教学目标。那如何使学生掌握并得到发展与提高呢?其实,改变一下教学,学生将会收获更多。

一、渗透方法,发展学生能力

教学片段一:

(课前布置查阅资料:1.“大鼻子”的货船、航标灯、斜拉桥、葛洲坝。2.无锡有哪些斜拉桥?)

师:在小朋友的想象中,在银河上也建起了桥,那是“斜拉桥”。你们知道“斜拉桥”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生争先恐后举手发言)

生1:斜拉桥由长长的钢丝拉起。

生2:斜拉桥的下面有两根柱子。

师:这柱子其实是桥墩。(出示图片)中间桥墩上有许多的斜缆将长长的桥面拉起来,它一般建在水流较急或不容易建造桥墩的地方。看,它多壮观呀!难怪课文中说这是一座雄伟的斜拉桥。

生(齐):雄伟的斜拉桥。

师:你还知道哪些斜拉桥,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生介绍蓉湖大桥、清宁大桥、葑溪大桥、江阴五星桥、宜兴荆邑大桥等)

师:你们了解得可真多!这么雄伟的斜拉桥架设在河面上,这河面一定非常——

生:宽广。

教学片段二:

师:课文中的小朋友还向银河问了些什么?(生齐读第四小节)在这一小节中,你有哪些不太明白的?

生:我不明白什么是拦河大坝?

师:看,(出示图片)这就是拦河大坝。拦河大坝的作用可大了,可以提高水位,排放洪水和发电。通过读课文,你知道拦河大坝一般建在什么位置?

生:拦河大坝一般建在上游,用来控制水位。

师:葛洲坝是我国很大的水力发电站。在课前,你们了解了它的哪些信息?

生1:葛洲坝位于我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

生2:葛洲坝是长江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

生3:葛洲坝一年能发电157亿度呢!

师:小朋友了解得真多!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解读】课前,我立足学情,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查阅课文中难理解的词语的相关资料,并整理、记录下来。虽然学生年龄较小,但在家长的帮助下,已经能够利用网络资源查阅资料。在此过程中,学生习得了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学生搜集到了资料,但如果在课堂上只是单纯读资料,课堂又将陷入沉闷,学生的回答也并不能产生多大的价值。所以,课前,我又让学生将搜集记录的资料反复阅读并记忆,而后将资料收起,不带入课堂。此环节并不是让学生单纯记忆,而是让学生经历提取重要信息、自我理解的过程。在课堂上,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这些词语,学生们争先恐后展示自己的成果。或许学生的表达并不那么精准,但是经历了“搜索”“理解”“重组”这一系列的过程,他们的理解将更深入,记忆也更深刻。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将自己搜集的资料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开口”说话,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在此过程中,既解决了课文中的难点,又让学生锻炼了搜集资料的能力、概括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真正立足于学生,让学生习得方法。

二、扎实教学,及时巩固语文知识

教学片段三:

师:小朋友们,为什么课文中形容河道是用宽阔,而形容河面却是用宽广呢?

(生疑惑)

师:其实,看看字形,我们就能区分。“阔”字的外面是个“门”,因“门”的限制,它所指范围就小,而“广”则表示面积非常大。看,这就是一条河道(简笔画河道),它是河水流通的道路,船在里面有序行驶。所以,课文用“宽阔”来形容它。“河面”指的是河的表面(简笔画河面),这水面一眼望去无边无际,所以课文用什么词形容?

生:宽广。

师:那“宽阔”和“宽广”哪一个形容的范围更大?

生:“宽广”形容的范围更大。

师:老师考考大家,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掌握了。

出示填空:

( )的马路

( )的平原

( )的街道

( )的海面

生1:宽阔的马路。

生2:宽广的平原。

生3:宽阔的街道。

生4:宽广的海面。

【解读】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在这一篇课文中,理解“宽阔”和“宽广”并能区分它们的差别是一个难点。这是一个典型的语文知识,如何让学生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性?简单直白的讲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是很有效,针对低年级学生以直观性理解为主的特点,在课上我通过画图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同时,我还设计了小练习,能有效进行巩固,并及时发现学生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从而实现扎实、有效地教学语文知识这一目标。

三、调动学生已有经验,提供语言表达的“阶梯”

教学片段四:

师:谁也喜欢第一小节?请读一读。

(一生朗读第一小节)

师:听了小朋友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了可爱的鱼儿。

生2:我仿佛看到了青青的水草。

师:为什么能看到鱼儿和水草呢?

生:因为河水很清澈,一眼能看到底。

师:清澈的河水里还会有什么呢?

生1:清澈的河水里还会有小虾。

生2:还会有可爱的小螃蟹。

生3:还会有五彩的贝壳……

教学片段五:

师:仰望银河,小朋友还有好多好多的问题要问,老师也想来问一问。

(出示语段:

银河呀,在你的河岸两旁种着大树吗?

银河呀,在你清澈的河面上有蜻蜓在点水吗?

银河呀,总有一天我要驾驶着中国的宇宙飞船到你那里去探索奥秘!)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问些什么呢?(出示:银河呀,在你 ,有

?)

生1:银河呀,在你宽广的河面上,有碧绿的荷叶吗?有亭亭玉立的荷花吗?

生2:银河呀,在你清澈的河水里,有长着大嘴巴的贝壳吗?有闪亮的珍珠吗?

生3:银河呀,在你的河岸上,有横着走的螃蟹吗?

生4:银河呀,在你清澈的河面上,有鸭妈妈带着小鸭在学游泳吗?

【解读】在本课的教学目标中,还要求学生能展开想象,像文中的小朋友一样向银河提出问题。为了让学生充分想象,教师的有效引导是必不可少的。引导学生想象,可以调动学生两方面的经验。一是生活经验。基于学生对生活中河流周围景色、事物的认识加以引导,学生才能展开合理想象。如学生想到河面上有碧绿的荷叶和亭亭玉立的荷花,河岸上有横着走的螃蟹,等等。二是阅读经验。有些事物,也许学生并非亲眼所见,但在书中阅读到了,也能帮助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如课堂上学生联想到河面上有鸭妈妈和小鸭们,河岸边有柳树姑娘,等等。课上,学生们的回答精彩纷呈。

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致力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我在《问银河》这一课教学中的探索与收获。在课内外多为学生创造机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不断挖掘、发展、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如汩汩清泉,不断散发生命的气息。

(作者单位: 江苏无锡市南湖小学 )

(责任编辑 张振清)

猜你喜欢
葛洲坝河面上银河
小雨点和青蛙
最美劳动者
——奋战在一线的葛洲坝水泥人
银河
问银河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精品工程
去银河洗澡
银河升起
冰排
葛洲坝下:守护中华鲟繁衍的希望
葛洲坝500kV开关站改造工程的安全施工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