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与白术临床配伍机制及应用效果评价

2015-04-26 06:56李文娟冯光凌广元市中心医院四川广元68000广元市中医院药剂科四川广元68000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15期
关键词:证属白术健脾

侯 崧,李文娟,冯光凌(.广元市中心医院,四川 广元 68000;.广元市中医院 药剂科,四川 广元 68000)



黄芪与白术临床配伍机制及应用效果评价

侯 崧1,李文娟2,冯光凌1
(1.广元市中心医院,四川 广元 628000;2.广元市中医院 药剂科,四川 广元 628000)

目的:分析黄芪及白术临床配伍机制及应用效果。方法:将白术与黄芪配伍应用于23例患者,采取辨证施治法对其实施定向治疗方案,观察两类药物不同配伍形式所达到的治疗效果,并结合实际病案阐述白术与黄芪药物联用的机制。结果:黄芪与白术配伍,能够有效达到健脾补气、益卫固表、利水消肿的药理作用。所有患者经过治疗,整体治愈率达95.65%,治疗效果显著。结论:黄芪同白术配伍机制灵活,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征,将其应用于临床范畴,可有效实现患者治愈目的,为临床用药提供新的思路。

黄芪;白术;药物配伍;临床研究

中药临床药物众多,每类药物的功效也各有不同,通过合理的药物配伍,能够有效调节药物作用,抑制药物毒性,达到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实现相辅相成的治疗效果,满足中医辨证论治要求[1]。黄芪与白术两类药物均为临床常用重要药物,从历代医学药典及现代中医临床中均可发现二者配伍应用痕迹,但从现实层面而言,针对二者配伍机制及临床应用的现代学术研究相对欠缺,为保证临床对白术与黄芪药物的合理应用,本研究以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形式,给予了定向探讨。选取23例临床病患资料,辨证施治了黄芪与白术的配伍治疗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8月收治的2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2例,女性11例,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59.6岁。采取中医辨证施治方法对其病情给予研究,其中8例患者表现为慢性结肠炎,日常存在腹胀腹泻症状,日排便次数4~5次,消化不良,腹胀肠鸣、腹痛则泻,气短、肢体乏力,舌苔淡白,脉缓;证属:脾胃虚弱、湿浊内生。9例患者表现为神疲乏力、时常存在头晕耳鸣、面色苍白、心悸失眠等症状,舌质较淡,脉象细弱无力;证属:气虚不摄、气血两亏。6例患者表现为易感冒,月感冒次数超过2次及以上,动则出汗气息急促,常出现精神疲倦乏力情况。患者经常感冒,食欲不振、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相细弱;证属卫阳不固、腠理虚疏、感受风寒[2]。针对上述三类病证患者实施分组:脾胃虚弱、湿浊内生证属患者,归为治疗A组。

气虚不摄、气血两亏证属患者归为治疗B组;卫阳不固、腠理虚疏、感受风寒证属患者归为治疗C组,对三组患者分别给予相应药物配伍治疗。

1.2 方法

A组患者给予健脾益气、渗湿止泻药物方案,药方配伍构成:白术15g、黄芪15g、党参15g、山药10g、茯苓15g、白扁豆8g、莲子肉8g、桔梗 8g、陈皮8g、薏苡仁8g、肉豆蔻8g、制甘草8g、砂仁6g(最后续下)[3]。文火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续服30天,观察病证改善情况。

B组患者给予补气摄血方案,拟用归脾汤加味治疗,药方配伍构成:黄芪12g、白术11g、党参14g、木香8g、茯神10g、龙眼肉10g、酸枣仁10g、远志8g、制甘草8g、生姜7g、当归8g、茜草8g、阿胶8g、大枣8g、仙鹤草10g[4]。文火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随病情变化酌情加减,续服30天,观察病证改善情况。

C组患者给予益气固表止汗方案,拟用玉屏风散加味治疗,药方配伍构成:黄芪15g、防风10g、白术8g、当归8g。文火煎服,每周6剂,分早晚2次服用,续服3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定,治愈:停药后,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治疗前各类症状均消失,经治疗半年后随访,患者无复发情况;好转:停药后,患者症状得到缓解,病证发作次数较治疗前显著减少;无效:患者病情未出现有效变化,需继续服用药物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3]。

2 结果

经过治疗, A组患者治愈率为87.52%,总有效率达100.00%;B组患者治愈率为66.67%,总有效率达89.91%;C组患者治愈率为83.34%,总有效率达89.91%。三组患者整体治疗情况良好,整体治疗有效率达95.65%,表明采取辨证施治实施黄芪、白术药物的配伍联用,可获取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详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n(%)]

3 讨论

黄芪与白术常作为健脾补气的组合式药物使用,有关二者的配伍使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并被推为经典药剂。黄芪是豆科类草本植物,其根可入药,药性温和,归脾肺经,有利水消肿、升阳举陷、健脾补中、生发肌理、排除脓毒等诸多功效[5]。在《本草汇言)医著中也不吝言辞对其大加褒赞:“黄芪,健脾补肺,卫实敛汗,实为曲风运毒良药。”而白术是为菊科草本植物,根茎可作药物使用,性味甘苦并济尤为温和,归脾胃经,具有利尿燥湿,健脾益气、安胎、止汗诸多功效[6]。《药性赋》中曾有言表:“白术味甘,无毒、气温,可降可升、属阳也,其药用为四:首功利尿除湿;次功强健脾胃,助食消食;三功佐辅黄芩可安胎保宫;四功君枳实是为消痞良药。”综上所述,两药性味相投均为甘温性味,且同入脾胃经,临床上对两药实施配伍,无需担心药性相驳情况,可实现益卫固表、消除水肿、补中气、健脾胃的功效,用于各类气虚水肿、盗汗、脾不统血、脾虚泄泻病症患者[7]。对于二者配伍联用效果可从本研究中三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做出有效判断。

本研究中,治疗A组患者方剂中白术、茯苓、党参药物具有健脾益气渗湿的功效,为君药;黄芪健脾补中、莲子、山药、薏苡仁、白扁豆同样具有渗湿健脾的功效,兼并抑制腹泻的功效,五药联用是为臣药。君药同臣药相称运用,可渗湿浊、补中气,健运脾气,去除湿邪,即针对脾胃虚弱、湿浊内生证属辨证下药,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治疗B组患者方剂中所应用黄芪、白术、党参、制甘草等药物均为甘温之品,具有益气补脾效能,可以促进气血两旺,达到摄血生津的效果,此四药均为本方剂君药。木香、茯神、龙眼肉、酸枣仁、生姜、当归、阿胶、大枣等也为补气血药物,日常即可作为饮品使用,故而作为臣药使用。

治疗C组患者方剂中以黄芪作为君药,可固表止汗,同时可生补脾肺气机。白术为臣药,具有益气健脾作用,可辅助黄芪药效,增强固表益气之功。将两药配伍联用,促使患者表实气旺,避免汗水外泄,外邪难以内侵,实现益气固表的目的。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白术、黄芪两药配伍所具有的成效颇佳,此实践研究也为临床进一步理解白术及黄芪药物联用的效果及机制作出了有效证实,凸显了药物配伍在临床中的重要意义,为临床遣方奠定了新的思路。但是不可置否,除却黄芪、白术二药外,仍存在有大量中药可实施配伍研究,正如徐灵胎所讲“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中药配伍乃是中药方剂的精髓所在[8],在后续临床中不断提升药物配伍知识技能的学习掌握,达到灵活组方遣方,降低随意用药,是保持中药临床疗效的根本,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意义,值得深入思考。

[1] 张骞.白术黄芪汤及其有效部位组方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148.

[2] 邢介荣.中医辨证分型论治对脾虚湿困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2014(3):35.

[3] 吴清平.中药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30):56.

[4] 郭翠贞,于淑明.头孢克洛联合参苓白术颗粒、木香顺气丸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2):127.

[5] 张松科.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7):55.

[6] 陈宝林.重用生白术治疗习惯性便秘的体会[J].医学信息,2013(22):69.

[7] 李志花,文颖娟,许爱英.白术在方剂中的配伍应用[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35(4):77.

[8] 李莲珍.临床常用中药药物配伍研究与相互作用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1,6(11):59.

(责任编辑:魏 晓)

2015-03-26

侯崧(1982-),男,四川省广元市中心医院主管中药师,研究方向为医院中药学。

R289.1

A

1673-2197(2015)15-0119-02

10.11954/ytctyy.201515062

猜你喜欢
证属白术健脾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巧调饮食对抗关节炎
王付教授运用白术治疗便秘经验
白术的不同炮制法对临床作用的影响
《中医研究》杂志论文要求
白术货源紧缺 行情继续攀升
——亳州白术种植情况调查
白术小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