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玉环
《音乐传播理论教程》是曾遂今教授继《音乐社会学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之后的又一重要理论成果,也是作者十多年来在硕、博教学和科研实践的基础上对音乐传播学教育的又一次探索性总结。《音乐传播学理论教程》作为我国音乐传播学学术和教学历史上的第一本专门性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对音乐传播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指导和开拓性意义。
我国的音乐传播学研究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萌芽和发展,至今经历了众多学者长期艰苦的探索和积累过程。曾遂今教授参与其中、投身音乐传播学与音乐社会学领域的研究以来,潜心思考,大胆创新,为音乐传播学科的理论建设和教学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所出版的《中国大众音乐——大众音乐文化的社会连接与传播》《音乐社会学》《音乐社会学教程》等专著和主编的《音乐传播学术前沿》《音乐传播与传播音乐——中国音乐传播论坛》等文集为音乐传播的学科探索和发展提供了可鉴之路。在经历了多年的积淀与磨砺后,曾遂今教授2008年成功地创办了学术期刊并担任主编,《音乐传播》2012年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成为我国音乐传播学科建设宝贵的前沿阵地。《音乐传播学理论教程》(以下简称《教程》)正是在以上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的前沿性与创新性的成果。
《教程》在“前言”中强调,音乐传播学的思考应该放置于宏观的社会现实中进行,“形成与音乐的传播现象紧密相关的一套知识体系”,并努力使其成为“一把具有价值理性的、解决实际困惑”的钥匙。《教程》体现出作者多元立体的观察视角,科学缜密的研究逻辑。笔者本人在对《教程》进行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作者可敬的学术创新意识和对价值理性自觉的探求精神。
在《教程》中,作者对音乐传播“九大研究领域”的归纳与总结,拓宽了音乐传播的研究前景。“人类几千年的社会音乐实践,其本质就是音乐的传播实践”。在进行音乐传播基本理念的讨论时,作者强调,当下的音乐传播学,不应拘泥于“狭义的媒介现象”,“音乐传播的治学思维,应当在广阔的音乐文化领域中发现科学灵感,锁定研究对象和利用学术资源”。作者在《教程》第四章,就自身多年的“所见”、“所思”、“所感”、“所悟”总结出音乐传播研究所涉及的“九大领域”。这“九大领域”既包括带有现当代特色的音乐文化产业领域、音乐知识产权领域,音乐科技领域,也包括可以开启传统音乐研究新思路的音乐美学领域、音乐编辑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还有独具音乐传播研究特色的大众传媒领域、音乐受众领域和音乐批评领域。
《教程》对每一领域进行的详细介绍,旨在鼓励有志于从事音乐传播学研究的学者们进行更加深入的开创性思考。如《教程》所言:“音乐传播学将充分地利用音乐学各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资源以及周边人文学科的相关理论”,同时,“也将对传统音乐美学、民族音乐学中的某些论点提出新的讨论、新的解释”。作者以切身的科研和教学经验为依据,从“认识音乐现象”,“深究音乐本质”和“实施音乐教育”三个方面层层剖析,结合社会现实与实践将“音乐传播空间”、“音乐表演空间”等大量创新性的重要概念带入音乐传播学的研究。这不仅是对音乐传播学学科框架的有力补充,更在很大程度上为音乐传播的未来发展提供了灵感。作者在“实施教育”层次分别论述了本科生音乐传播教育的“五大环节”和研究生音乐传播教育的重点问题,体现出作者对音乐传播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期望。
本《教程》对唱片与录音技术本质的揭示,完善了音乐传播媒介理论。《教程》在第三章(即“音乐传播的时空关系”一章)中,借由“信道”传播概念体系的提出,从音乐传播和表演的角度,揭示了唱片与录音的本质特征。在论述音乐的“盲信道”传播方式时,作者一针见血的表述令人印象深刻:
唱片传播,源于音乐表演的一次性“冻结”。这种“冻结”,已经将音乐作品的视觉表演环节、空间运动环节剥离开来、剔除出去。“冻结”状态下的音乐失去了通过反复的表演实践才能锤炼出的艺术创造性和生命力。
作者正是在此基础上揭示了音乐的录音“冻结”之本质——“将音乐作品的时空属性割裂与破坏,使音乐作品只留了下残缺的时间延续,空间运动性丧失殆尽。”录音与唱片技术不仅带来音乐传播媒介技术的改变,同时也对人们的音乐传播理念和音乐美学观念产生了影响。我们承认录音技术为音乐的保存和传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面对当下音乐传播的新生态,面对包括“假唱”在内的诸多音乐传播欺骗行为和不良现象,我们也无法否认,音乐录音与电子传播手段时常偏离技术发明的初衷,成为音乐传播发展的双刃剑。作者从音乐的时空关系角度出发,对现实中“司空见惯”的音乐传播媒介和现象进行新的观察与思考,进而揭示出唱片及音乐录音的内在本质,这是科学理性的研究态度和创新开拓的学术精神的体现,正如《教程》“前言”所述——“对于音乐传播,我们不仅要熟知,更要深知。”
对音乐传播“时空关系”的探索,目的是关照当下音乐传播现实问题。作者在“信道”概念体系的基础上,经过层层对比、分析,在《教程》第三章第三节提出了音乐传播的“时空同向效应”与“时空反向效应”。作者指出,在以传统和民间音乐传播为代表的“信道”及“零信道”传播中,传播空间和时间成正向联系,传播是“透明”的“非强制”的;而在以唱片和网络音乐为代表的“盲信道”及“网络信道”传播时代,音乐传播“信道”的技术含量高,传播者的体力含量低,传播空间和时间成反向联系,传播带有“不透明性”和“强制性”。音乐传播的两种“时空效应”阐明了音乐传播的时空属性,作者从“时空关系”这一全新的观察视角对音乐传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帮助我们更加客观理性地理解当下的音乐传播现象,以寻找音乐传播背后的真正规律。
另外,在本章第四节“音乐传播中两种时空效应观给我们的启示”中,作者对音乐传播的时空关系问题进行了升华性思考。作者将“时空同向效应”特征明显的古典音乐、传统音乐传播和“时空反向效应”特征明显的现代音乐传播进行比较分析,进而从音乐传播学角度提出了对音乐作品“艺术生命力”的新认识和新解释:endprint
作者还指出,音乐传播的“时空反向效应”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不可避免的选择”,同时强调,在这种选择中我们需要的是“理性、冷静、规范和热情地投入”。在谈及音乐传播的发展现状时,作者对部分品味庸俗的音乐作品风靡网络的现象表达了忧虑,对“点击率”至上的、唯商业利益驱动的传播取向进行了冷静的批判。
对现实音乐生活的理性关照是音乐传播学研究的意义所在。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为营造健康有序的音乐传播环境做出贡献是音乐传播研究者的不懈追求。《教程》对当下不良音乐现象给予的科学理性的批判,对音乐艺术传播价值的积极倡导,体现出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种态度在《教程》第四章“音乐传播的社会操作规则”当中,也有很好的体现。另外,曾遂今教授在长期的音乐传播学研究过程中,还曾对网络音乐、歌曲传播等诸多现实问题从谨慎的批判视角进行着关注。面对纷繁复杂的音乐传播环境,保持冷静的头脑和审视的眼光,警惕各种不良现象对音乐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是研究者应该保有的自觉意识。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音乐传播作为紧紧围绕现实音乐生活展开的新兴学科,尤其需要这种自觉的批判意识。
清晰的学科定位,帮助研究者明确研究坐标,理清研究思路。曾遂今教授认为,如果从中国“音乐传播学”命题提出的80年代开始,直到90年代出现的一系列涉及音乐传播的文论算起的话,我国音乐传播学研究起步则可能比西方国家更早一些。从上世纪80年代冯光钰、修海林等前辈学者对音乐传播学进行的早期关注、讨论及推动,到90年代学界开始对音乐传播学进行系统性研究,再到曾遂今教授将其上升到音乐传播学科,并将学科理论不断构筑、拓展和完善,我国的音乐传播学研究走过了长期、艰苦的探索过程。
作为传统音乐学在21世纪的新发展,音乐传播学在体现出鲜明的学科特色的同时,深深扎根于音乐学的深厚土壤。《教程》强调:音乐传播学归宿于音乐学,“当代与未来的音乐传播研究和音乐传播学的形成,将以独特的、创造性的标志和内容,区别于西方上世纪的传播学”。正如作者所言,音乐传播学“除体现出明显的传播、传媒特色之外,也明显地体现出音乐学特色。”“在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上都与传统的音乐学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并吸取传统的音乐史论研究中丰富的理论资源与成果。”音乐传播学科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前提是,专注于音乐传播领域的研究者们,具有高度的学科建设的自省意识。其他学科的优势经验可供借鉴,但必须建立在有理有据,有效、可行的基础上。作者在《教程》中写到:“对传播学的熟悉和了解,可以促使我们的音乐传播学研究开创新的领域,催生新的创建,走向新的前沿”,但不能“始终围绕着过去的指挥棒展开”。音乐传播学发展至今,还存在大量极具价值但未被重视的研究对象和课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是音乐传播学学科建设的需要,也将对传统音乐学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作为新兴学科,音乐传播唯有始终坚持理论建设的创新性才能拥有更加广阔的学科前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