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素质现状及提高途径研究

2015-04-23 00:38:38钟梅
教育界·上旬 2015年3期
关键词:中职教师提高途径双师型

钟梅

【摘 要】教育改革越走越细化,越细化便越深入,中职教育改革随着示范校建设的开展已进入改革的深水区,现代职业教育形势对中职教师的素质要求日益提高,但从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现状看,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后,进一步探究了提高中职教师素质的途径,旨在推广做法,获得经验,为广西中职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教师    素质    “双师型”教师    提高途径

一、中职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提升中职教育质量已成为当下我国中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影响中职教育质量的因素众多,其中关键的因素之一是教师的质量。2008年,广西在全国率先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经过三年的职教攻坚,职业教育得到了跨越式发展,多项指标跃居全国前列,中职教师队伍质量有了很大改善。但总体上看,广西中职教师队伍建设跟不上中职教育发展的需要,适应不了目前广西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现代职业教育形势下对中职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广西是西部地区,与全国相比,教师队伍总体上还很薄弱,教师数量和质量与快速发展的职业教育规模不相适应,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尚不适应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因此,提高中职教师的整体素质势在必行。

二、广西中职教师队伍目前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由于就业的市场化、社会对应用型人才要求的提高和普通高校的扩招,中等职业教育生源的质量和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给职校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此,职校必须及时转变观念,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一方面设置合理的适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另一方面确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在专业理论教学中强调宽基础,为学生的多元化(就业和进入高等学府)发展打下基础。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必须既有现代教育理论知识又掌握现代教育技能,既有本专业最新的理论知识又有相关专业的新技能。但从目前广西中职学校教师素质的现状看,仍得不到满足,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一)教师总量不足

2011年广西中等职业教育生师比是40. 85∶1,位居全国倒数第二,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5. 1个点。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提升到24∶1。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数量较教育部16∶1的合格标准存在很大距离,中职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中职教育规模发展的需要。

(二)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

从学历结构看,中职教师学历层次不高,专任教师主要以本科学历为主,研究生学历仅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大多数县域中职学校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数也屈指可数(没有一个研究生学历的专业教师)。学历结构与西部省市相比具有一定优势,但与全国发达省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一些中职学校教师的年龄结构也不合理,青年教师偏多。从“双师素质”结构看,“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仅为38. 29%,与教育部要求达到的60%比例相距甚远。

(三)新入职教师的教学和专业技能水平不适应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新入职中职教师普遍缺乏实际操作技能,他们多数在本科院校毕业,未能学习和掌握到中职教学中需要的实际操作技能。

(四)职业教育理论落后

新入职的教师在高校期间缺乏一定的对前期职业教育理论的了解,常常用普通高中的教育来看职业教育。表现在教学中,学习内容和实践相脱离,教学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认知”教学模式仍占主导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对自身技能的提高,也影响学生对技能的掌握。

(五)“双师型”教师的紧缺

由于政策制订的滞后性,现行人事政策严重制约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如在人事管理方面,长期存在的重学历轻能力的倾向,一些学历、学位虽然不是很高,然而在研究或动手能力上有特长的人被简单地排除在教师队伍之外;在职称评定方面,国家还没有一套适合职教特点的职称评定制度,必然会诱导教师重科研和理论教学、轻职业技术的倾向。另外部分学校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较薄弱,教学经费短缺,使得职教教师长期处在待遇偏低的情况下,师资队伍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较差。学校资金有限,对设备更新率低,也造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限制了“双师型”教师才华的发挥,也影响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六)中职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不强

目前,一些中职学校的教师,普遍存在着参与教学科研能力方面水平不高的现象。有的从没有参与过教改立项研究,有的不懂怎样申报教改立项项目,有的教师还没有具备教育科研研究者的能力,不能用理论指导实践,而由实践再上升为理论的更少。

还有就是职业竞争不够剧烈。中职教师大部分收入偏低,住房困难,付出与收获不相称,这样的生活待遇和工作环境,很难吸引优秀人才到中职学校任教,现在已有的专业骨干教师也很难留住。中职教师人员流动性较大。

三、中职教师素质提高途径探究

为推动中职教育向“内涵发展”方向转变,需要大幅度提高广西中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水平,为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一)全面贯彻落实《意见》,加大师资建设的财政投入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以及《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为主要内容,以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培训质量为着力点。广西要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建设中职教师队伍的意见,一方面积极配合中央,按照教育部、财政部的严密部署和合理安排,贯彻实施教师培养和培训项目。中职教师教学任务重,一些学校管理者甚至教师缺乏培训的理念和动机。广西应抓住国家大力开展中职教师培训的机遇,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国家级、区级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训,实行参培教师汇报制度,分享培训成果,并给予教师工学结合的时间和待遇保障。另一方面提供必要的经费投入和政策保障。《意见》提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和财政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等项目以中央财政投入为主,但还需要地方财政、职业院校和教师个人负担不足的部分。职业院校兼职教师推进项目经费、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项目等,需要政府加大投入,保障中职教师队伍建设资金到位。

(二)提高中职教师的待遇有利于引进优秀人才

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双师型”中职教师,既要攻读相关的本科及本科以上的学位,具备中职教师资格证书,又要到企业去工作多年掌握相关的实践技能,取得高级工及以上的职业资格,培养周期长,培养难度大,需要进行很多的人力资本投资,理应获得相应的经济报酬作为补偿。但是,从调查中可以了解到,目前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社会地位、福利待遇和经济收入上都较低,很难吸引优秀人才加盟这支教师队伍。因此必须保障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的待遇,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按照教职工编制标准、工资标准,及时足额拨付经费,确保教职工工资按照规定发放。学校再给予相应的补贴和教学奖励,如果有住房再给予住房补贴,解决老师的基本需求,安心教学。

(三)建立教师培训提高激励机制,利用行业企业优势培养专兼教师,重点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首先要改善中职教师队伍结构。目前大部分中职教师的学历是本科学历,按教育部的标准这只是一个达标学历,而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一般要求硕士学历,甚至是博士学历,并且要有2-5年的工作经历,还要接受过教育学、教学法、心理学等方面的教育。当前大量的硕士毕业生就业困难,他们想去大学工作,但是大学基本录用博士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只好去挤本科生的饭碗。这部分人力资源完全可以被引导到中职院校去从事理论与文化课的教学,这样既解决了硕士毕业生的出口问题,也提升了中职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另外,从制度上,加大在职教师的培训力度,建立和完善培训制度,学校建立教师进修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自觉参加学历提升计划。同时完善学校各项制度,进一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地位、待遇,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并把教师的实际工作阅历和效果作为聘任、提薪和职务晋升的重要条件之一,逐步淘汰不合格教师。加强校企合作,派专业教师下企业挂职参加锻炼,学习企业新的管理技术和新的专业知识及技能,从而加快“双师型教师”的成长。从行业企业中招聘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以扩大师资队伍数量。

【参考文献】

[1]李栋学.成长机制:“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引擎[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3).

[2]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Z].教职成(2011)17号.

猜你喜欢
中职教师提高途径双师型
论提高广西农垦国有龙北总场红江橙单产途径
谈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
考试周刊(2016年97期)2016-12-26 10:09:04
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高途径与完善策略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95期)2016-12-21 01:12:01
试论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的研究
求知导刊(2016年32期)2016-12-20 20:06:53
“互联网+”环境下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6期)2016-12-17 17:01:25
浅谈加强中职教师师德培养教育的困境及突破
浅谈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途径
中美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比较研究
职教论坛(2016年22期)2016-11-19 09:24:29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7:26:06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7: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