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琴
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身处教学一线,我们常常面对教材文本无所适从:为何教、教什么、怎么教?写作年代距今已远,作者不甚熟悉,背景讳莫如深,字词微言大义……面对以上诸多阻塞,如何在教材和学生之间建构有效的桥梁?笔者以为,教师策略的选择可从唤醒学生的美感开始。
第一,以点及面——由一首诗歌的学习转换为到诗歌中寻美。
美感是学生的生活体验,由此唤醒学生的美感必须把学生带入真实可感的生活。实践中,语文教师习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考虑教学设计以及教学重点和难点,这般设计虽不易出错,但也很难跳出文本来全局考虑。
苏教版必修1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从内容上包括了三个板块:“吟诵青春”、“体悟人生”、“设计未来”,从体裁形式上涉及到了诗歌、散文、书信等等。笔者基于整个高中语文的开篇专题的特殊地位与具体内容,希望通过语文学习帮助学生实现精神成长:敞开心扉,对话心灵,体验收获,丰富人生。
因此教学设计时,不仅仅止于“吟诵青春”板块里诗作的课内学习,还加深拓展,如组织学生一起寻找和阅读课外的相关诗作,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诗歌朗诵赏析大赛”,让学生感受到诗歌是生活中的审美超越,诗歌浓缩地表现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让学生自主地体味诗歌中的情和意。这样一来,即使是课后,学生在读到诗歌时也会用心去感悟诗歌中的美意。
第二,知人论世——由一级文本的学习转换为体验特定时代的美。
每个人相对于特定的时代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生存的意义。因此,体会特定时代的美能够帮助学生感受人在时代下的生存理念和不懈追求。特级教师薛海兵在教授苏教版必修五《论厄运》 一文时,其教学设计就是围绕作者“培根”来进行的: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文家、哲学家。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多有建树,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教者抓住培根的最主要身份——散文家、哲学家,结合文本的特点,从思想和语言两个方面来体会其中蕴含的哲理:
哲学家 思维 思辨
作家、诗人 培根 论厄运 想象 优美
学者 渊博 典雅
心灵导师 疏导 励志
从板书可明了教学脉络,即以作者的多重身份为“支点”,从文本中去溯本追源、寻找相对应的语句进行品读赏析。因此,我们的教学如果能够帮助学生感知时代要求,则可以唤醒学生的时代品格,让学生的成长带有时代的美的印记。
第三,柳暗花明——由一组图片的学习体验思维漫溯的美。
苏教版语文必修2 中,出现了一篇不同寻常的文本——《图片两组》。这是一篇本身图画多于文字的文本,其“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主旨并不难把握。但许多老师执教时,最想出彩的地方常弄巧成拙,原因在于老师的执教方式太直观了:简单地引导学生比较两组图片,学生能够说出其大意,但不能体会作者的深意。而另一老师在执教时这样处理:观1.背景资料;2.画面内容。想1.当时情况;2.人物命运。悟1.作者意图;2.观者感受。
经过上述观—想—悟的三个过程,辅之以合适的课程资源,整个课堂显得生动而有味,学生对两组图片的比较分析不再停留于表象,而是进入更深层次的境地,学生好像做了一次思维体操,不由得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感。
有人说,语文学习就是美的体验,这话有一定的道理。这启示我们,语文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文本美的发现和挖掘上,还应该引导学生跳出文本,形成感悟美、体验美、追求美的心态和能力上,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学生精神上的解惑,更能丰富学生的生活意义,让学生在学习语文后感受到生活中的诸多美好情趣与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