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永翔
中学作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痼疾和几代语文人心中永远的痛。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其实都明白作文很重要,可就是不知道该怎样做才能有一点点收获。除极少数天生痴爱语文的教师还在殉道者般的坚持外,除每个班一两个热爱作文的同学还在勤于练笔外,大家基本上是疲于应付甚至麻木处之。如果不是中考50分、高考60 分的巨大分值,估计作文教学早就成了一个可怜的弃儿。
但是,只要是有一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语文教师,都应该知道中学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它不仅能为学生带来功利的几十分,使学生能够考上一个重点高中或理想大学,而且对培养学生基本的写作能力、濡养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人格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简言之,中学作文教学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奠基作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廓清认识,寻求相应的解决之道。
“写作教学在艰难探索了半个多世纪之后,重新面临着深重的困惑和焦虑,由批判‘八股’精神建立起来的现代写作教学,而今‘八股’遗风尤炽;两千七百多课时的中小学语文教学造就的依旧是大量语句不通的学生,几乎所有写作上成功的人都不承认是受益于写作教学。
“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科研的一大薄弱环节。写作理论不接地气,不能与中小学的写作教学结合,不能真正指导写作教学;中学写作教学地位尴尬,至今没有独立、系统的教材,而成为阅读教学的附庸;写作教学改革看似轰轰烈烈,但大都是局部的、一招一式的改变,至今不得‘现代化’‘科学化’之门而入。
“有人将中学作文教学现状概括为六无:学科无地位、课标无细目、教学无课本、训练无序列、教师无方法、学生无兴趣。”(以上见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与实验方案》)
对此,笔者深有同感。根据自己多年一线教学经验和思考,笔者对这“六无”试做简要阐释。“学科无地位”,是指中学语文教学没有专门的写作课,多数学校的作文教学基本上是可有可无,大多是借考试写一下,或因拖太久了不好意思了写一下;“课标无细目”,是指义务教学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没有详细目标和具体要求;“教学无课本”,是指没有专门的中学写作教材,写作从属于阅读教学,甚或连从属阅读教学都不可得;“训练无序列”,是指整个中学阶段,作文训练缺乏科学的序列和完整的体系,基本上都没有内在逻辑联系,更不存在层级递进式的训练模式;“教师无方法”,是指我们的绝大多数教师只有在大学学到的大而化之、华而不实的写作理论,而没有解决学生写作实际问题的科学指导方法;“学生无兴趣”,是指绝大部分学生没有作文兴趣,不想写甚至害怕写作文,只是在迫不得已时才应付一下。应该说,这“六无”确实就是我们面临的无奈而又残酷的现实!
但是,笔者以为目前中学作文教学最大最可怕的现状还不是六无乱象,而是作文教学的散漫无序和沾沾自喜杂交而成的空壳化和浮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文教学缺乏整体规划。既没有明确而科学的作文教学目标,也没有具体的合理的作文教学步骤。基本上是随心所欲,散漫而为,想到哪里就搞到哪里。三年下来,甚至六年下来,就会发现,原来除了那种四不像的文体和无病呻吟的做派外,大部分学生在写作上什么都不会,反而原有的一点写作兴趣和写作灵气丧失殆尽。
2.作文教学缺乏训练体系。每次写作文,基本上是备课组长想一个作文题或备课组老师临时商量出一个作文题,这样一来,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可能有一个一贯的科学的作文训练体系吗?即便是初中和高中教材后的作文训练,也基本上是没有任何写作学逻辑性可言的话题式训练,而且很多话题是交叉甚至重合的。
3.教师作文写作技巧传授破碎化。应该说,我们绝大多数教师在作文教学方面,还是很认真且有着自己的思考的,并且不少老师都有自己独到的作文教学技巧。但很可惜的是,教育大环境和教师自身水平和能力使然,很少有老师能将自己研究出的诸多写作技巧系统化,只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把写作技巧教给学生,学生得到的写作技巧必然是破碎化的。而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从一年级代到三年级的老师少之又少,千个老师万个法宝,如此,学生得到的写作技巧不唯破碎,而且混乱,其结果可想而知。
4.学生作文一味功利化。现在学生写作文,乐于短平快,要不花时间、不深入思考、不真情体验,就能够写出得分很高的文章。于是八股文化(比如散文的三板块构思)的作文、修辞(尤其是开头结尾的排比段,每段开头的“是”字比喻句等)堆砌的作文和引用(特别是通篇引用经典作品)成篇的作文泛滥成灾,而老师还经常将之作为范文,学生亦因此而沾沾自喜。当然,学生写作文一个最大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要得高分,这无可非议。但不要忘了,如果把这当做唯一目的,忽视了整个写作活动尤其是写作过程对人写作能力培养、思维品质形成、心灵世界濡染等深层次的作用,那将是一场灾难。
近代以降,不少有识之士、杰出人物尤其是其中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为攻克我国母语写作教学难题殚精竭虑,百折不回,取得了非凡成就。
一代先驱梁启超、陈望道、叶圣陶、夏丏尊等人共同扫荡了作文教学中的“八股”遗风,使作文教学从“为功名”向“为文章”回归,为创建现代的写作教学思想作出了卓越贡献。从此,中国现代作文教学开始走向了正轨,并随时代变迁而有所发展。然而可惜的是,这种发展并没有出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和成果。
1978 年3 月,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 上批评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指出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严重问题”。他说: “十年的时间,2700 多课时, 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应该说,吕老的批评是尖锐而中肯的,震动了中国整个语文学界,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从此,中国语文学界进入了声势浩大的改革阶段。受此大背景影响,中学作文教学改革也迎来一个黄金时代。
20 世纪80 年代初开始,中学作文教学出现了一波改革浪潮,呈现体系众多、流派纷呈的可喜局面。最初一批作文教学改革者信奉的是“文体中心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文体规范、模式、套路、程序等得到了深入研究和提纯固化,并在中学作文教学实践中得到了检验。他们的作文教学基本思想是建立在模式、“模仿”等学习策略基础上的。我们可以将这一阶段的作文教学改革称为“文体中心,模仿为主”。其中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是钱梦龙的“模仿—创造训练体系”、杨初春的“快速作文教学法”(“五步四法两课型”)、陈功伟的“表格—模仿教学法”、林永山的“作文套路教学法”等。
此后,中学写作教学与训练的改革趋势是走出“文体中心论”,呈现出两个基本“走向”:一个是走向“心理学—思维学”方向的教学改革,即注重学生的总体素质——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我们可以称之为“走出文体,走向思维”。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是常青的“分格训练教学法”,刘朏朏、高原的“‘观察—分析—表达’三级训练体系”,章熊的“‘语言—思维’训练教学法”等;另一个是走向写作学方向的教学改革,即注重写作过程的教学和训练,我们可以称之为“走出模仿,走向过程”。其中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是周蕴玉、于漪的“‘文体为维、过程为经’体系”,中央教科所的“文体—过程双轨训练体系”等。
90 年代,中学写作教学的主要改革方向是走出中学写作教学单调、枯燥的模式,走向对学生作文的趣味性的培养,为学生作文提供心理动力。我们可以称之为“走出枯燥,走向趣味”阶段。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是中央教科所的“兴趣作文教学法”,“广义发表作文教学法”,刘定成的“集体作文教学法”,张坚固的“下水演示作文教学法”,张成钰的“互评互改教学法”,王评的“立体化作文教学法”,林一平的“口头作文教学法”,烟台地区“以读促写的作文教学体系”,四川师范大学“多媒体中文教学法”等。
平心而论,这些改革都为中学作文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带给我们的参照与启示,已成为语文教育尤其是中学作文教学的一笔宝贵财富。但不能不说,这些作文教学改革方法和体系的提出,大都基于对写作教学的某一方面的认识,而没有从整体上和根本上解决中学作文教学的痼疾。
中学作文教学改革离不开作文教材的支撑。而且近些年,确有一些语文专家和几家出版社有意进行了写作教材的改革,但情况并不能令人满意。不管是人教版初中、高中语文教材,辽宁版初中语文教材、开明版初中语文教材,虽然都将中学语文教材分为《阅读》 和《写作口语交际》两大部分,有意识强化了作文教学,但是作文附属于阅读的基本状况没有改变,而且理念陈旧,没有科学的训练体系,因而作文教学依然处于“教学无书、训练无序”的尴尬境地。而其中对写作思维的介绍,大都停留在表层,且缺乏可操作性。最终,这些教材成了师生们眼中的“鸡肋”,给作文教学带来了困扰。有胆气的老师,干脆就自己出题目训练,而不用这些教材。
1.基本任务的模糊——忽视教学基本任务和学生认知心理,把学生习作等同于作家创作。
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本质上都只是基础教育阶段。那么,学生所学的知识就一定要体现出基础性,中学作文教学当然也不能例外。对于中学生而言,作文的基础性就是体现在能写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种最基本文体的文章,会写书信(含申请书、倡议书等)之类的实用类文章。因为这些和小学必须掌握的请假条、借条、收条、领条等条据写作,正是伴随人一生的基本工具,必须熟练掌握。
可惜又可笑的是,方方面面的原因造成我们现在中学作文教学看不清自己的基本任务,或者看到了,也因为不是“合时宜”、高大上之类的东西而有意忽视它,结果造成基本任务定位模糊,把中学生习作混同于作家创作,要求学生写出什么“主题新颖深刻”的、“内容丰富新鲜”的、“情感真挚自然”的、“语言优美传神”的、“谋篇匠心独运”的文章。看看,这都什么呀?这还是中学生的常规作文吗?这不是对作家高水准文学作品的要求吗?我敢说,即使是优秀作家,也不一定能每次都达到这样的高标。遗憾的是,我们的教材编写者、考试专家、写作理论研究者、中学语文教师,对此还在津津乐道,逢训练、逢考试必要求,逢文章、逢开会必鼓吹,大有不把每个学生搞成文学家誓不罢休之势。悲哉!
不可否认,学生中确有少数热爱写作或有写作天赋的人,但大部分学生对写作并没有多大兴趣,他们一生也仅仅需要实用的基本写作——基本要素具备、文从字顺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我们有什么理由置他们的需要于不顾,而用针对极少数人的标准要求他们呢?这样做的结果是,忽视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和学生的认知心理,违背了大多数学生的需求意愿,使他们望作文而生畏,害怕甚至痛恨作文;老师自己也是费力不讨好。何苦来哉?对那些热爱写作或有写作天赋的学生,出于教育工作者的天职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我们大可以进行个别激励和辅导,让他们保持浓厚的写作兴趣,并获得一些写作的成就,为今后的创作打下一定的基础。但要记住,我们的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出具有相应写作能力的合格的中学生,而不是培养作家或文学青年。在这点上,我非常认同黄厚江先生的观点。
2.基本目标的模糊——忽视作文基本范式,一味强调“个性写作”。
明确了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其基本目标也就清楚了,那就是培养学生写出符合三大文章体裁基本规范的作文,也就是首先要让学生作文“入格”。
具体而言,记叙文要做到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局“六要素”具备,以记叙和描写为主,情节相对集中完整,人物形象有一定的形象性,如果是高中生作文,文中能根据需要夹叙夹议,或在文章结尾恰当议论深化。记叙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杜绝通篇概述式的流水账或事无巨细的详尽罗列。要突出描写的地位,较熟练进行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人物描写(包括外貌描写——含肖像、情态和服饰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其中,较集中的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风俗习惯描写和能体现时代特征的场面描写,人物描写要突出动作细节描写,语言描写摒弃冗长的对话描写和大段的独白描写。布局谋篇以最常见的顺叙、倒叙为基本规范。
说明文要能根据表达需要,准确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合理布局谋篇,即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时空交错顺序、事理逻辑顺序和生产流程顺序),并在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前提下,能恰当使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更好地为文章主旨服务。高中生要具有撰写科普说明文的能力。
议论文要写得中规中矩。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观点要求正确、鲜明,并力求新颖深刻,避免因刻意求新求深而哗众取宠或无限拔高。议论文的论据在准确、典型的基础上求新颖,杜绝胡编乱造或张冠李戴。论证应严密充分,力避以偏概全、强词夺理和以例代议,高中生应努力提高进行因果论证的抽象说理能力。例证应强化“证”的色彩,即在概括交代例子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分析上,不能搞成例子的堆砌。布局谋篇应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范式,而不能率性随意。
以上这些说的是三大文章体裁的基本规范,做到了这些,学生作文就真正“入格”了,其文章基本写作能力就具备了。以后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认知的加深和情感的变化,他们自然会在这些基本范式的基础上进行自我突破和创新的。这是写作的基本规律,只有先“入格”,才能后“出格”,正所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可是,我们一些所谓的作文教学专家和很多一线教师,却在此问题上犯迷糊,认识不到写作的基本规律是一定要先“入格”,置中学生作文的基本规范于不顾,大谈特谈“个性写作”。在学生基本的文体规范不具备的情况下,放任甚至更多的是误导学生,使学生作文时随心所欲,率性而为,结果写出来的都是一些“四不像”文章。而且,学生最初作文缺乏规范,坏了基础和习惯,以后纠偏都没有办法。笔者是高中一线教师,对此更是深有感触,可以说深受其害;因纠偏少慢差费而又备感无奈。所以,在此笔者呼吁,在学生作文没有“入格”之前,我们的专家和老师,还是不要误导学生“个性作文”吧,那会害学生一时(高考)甚至一生的!
3.技巧认识的模糊——忽视学生的积累和体验,一味强调甚至无限夸大技巧作用
中学生写作,本质上就是一个将自己的“存货”——积累的素材、经历的事件、情感的体验、稚嫩的思索——倒出来的过程。存货多,自然倒得欢;存货少,自然倒得痛苦。所以,中学作文教学的根本任务,首先是要引导学生多搞一些存货,存货多了,自然就不怕写作文了,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此基础上要引导学生,能够根据需要倒存货,即根据不同的写作要求,将自己积累和体验的东西,有选择地写进文章之中。也就是要指导学生搞好“写什么”的工作。应该说,这才是写作的根本。
可是,我们现在太多的中学作文教学专家和一线中学语文教师,几乎都在舍本逐末,一味强调、无限夸大写作技巧的作用。每类文章都有不同的写作技巧,什么拟题的技巧,布局谋篇的技巧,开头的技巧,结尾的技巧,过渡的技巧,回扣的技巧;选用材料的技巧,深化主题的技巧,升华情感的技巧;使用比喻的技巧,使用排比的技巧,写“是”字句的技巧,话题分解的技巧等等,名目之多,不一而足。甚至有人搞出了100多种高中生作文技巧,可谓技巧派集大成之作。
技巧之于作文,当然很重要,有时可以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但要记住,这个“重要”是建立在学生有“存货”的基础之上的,否则,再多再妙的技巧又有何用?正如射击,你教他这样的姿势那样的妙招,甚至一枪毙命的绝招,可是没有枪没有子弹,又有何用?所以,中学作文教学,还是首先给学生枪和子弹,再教他一枪毙命的绝招吧!
以上认识迷雾并非我们的作文教学专家和一线教师与生俱来就有的,也不是他们就真的想这么去认识,而是有着几方面的根源。
1.新课程标准有关作文教学目标及要求的缺失和模糊。
课程标准是教学活动的“宪法”,其权威性不容置疑。但我们遗憾地看到,除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作文的目标和要求还比较务实,比较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外,高中教育阶段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有关作文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就显得笼统和模糊。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更是极尽拔高之能事。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写作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其中涉及文体方面的要求最为明确的表述是:“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写记叙性文章,做到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应该说,这样的表述还比较到位。
再看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目标和要求的表述:“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可以看出,基本上没有对高中生作文文体规范提出明确要求,更遑论体现出高中生作文与初中生作文相比在层次上更进一步的要求了。
当然,最让人头疼和恼火的还是《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试以湖北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为例。基础等级50 分,其中,“一等”的要求是“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字体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笔者以为,能达到这些要求,就已经很为难学生了,可是还有要求更高的发展等级。发展等级10 分,分四个层面:“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②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形象丰满 ⑥意境深远;3.有文采 ⑦词语生动,句式灵活⑧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⑨文句有意蕴;4.有创新,⑩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 ⑾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⑿有个性特征。”发展等级的这些要求太高,大多不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心理,纯粹是评价作家文章的标准。
按当前中国国情,基础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高考(职业教育是被人们有意忽视的一块),有这么一个高标准的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能让老师、学生和作文教学专家怎么办?那就只有想尽一切办法向这个标准靠拢,舍此别无他途。因为这是要命的指挥棒啊!
2.教材训练体系的不完善。
教材作文训练,是对课程标准和教训目标的具体落实,其质量直接决定着中学作文教学的成败。所以,完善的教材训练体系,对中学作文教学至关重要。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真正独立、训练体系完善的作文教材。而现在被广泛使用、影响最大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 《语文》(七- 九年级)(通称“初中语文教材”)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①- ⑤)(通称“高中语文教材”)。这两种教材,都有意识地将作文独立出来,专章编写,应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一是并没有改变作文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附属品的尴尬地位,二是训练体系不完善,更加重了作文教学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困惑。
无论是初中语文教材还是高中语文教材,作文训练都是“清一色”的话题训练。其中,初中教材除了“七下”有三个单元是按照文章学的要求编排,分别训练了“叙事要完整,六要素”、“写人要抓住特点”和“描写要生动”外,其他的都是话题训练和比较含混的模糊要求。虽说初中课程标准在文章学方面的要求比较到位,但教材训练体系跟不上,一切等于零。
高中教材虽然不少单元有相关的文章写作规范,如“记叙要选好角度”、“写事要有点波澜”、“学习立论的角度”、“学习和选择使用论据”、“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学习纵向展开议论”等,但一是每个单元都是以诸如“心音共鸣”“人性光辉”“直面挫折”“美的发现”“学会宽容”等话题展开,大大淡化了训练的体系性;二是初中阶段没有以文体为核心的严格文章范式训练,高中这些规范要求也就踏空无效了。
3.教师“瞎子摸象”式的探索带来的负面影响。
面对新课程标准有关作文教学目标及要求的缺失和模糊,以及教材训练体系的不完善等问题,我们的老师是非常无奈的。但我们的老师又是非常敬业和可爱的,因而他们在这样的艰难困苦中,仍在进行艰难的探索。我们有理由要向他们报以崇高的敬意。
但是,情感毕竟不能代替理智,恕我直言,我们很多老师是在积极探索中学作文教学的方式方法,但大多是“瞎子摸象”式的探索,是本末倒置,结果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比如“情景作文教学法”、“快乐作文教学法”、“兴趣作文教学法”等,本质上都只是在培养学生即时的、短期的作文兴趣,而不是培养学生如何写好几种基本类型作文的写作能力。作文的即时写作兴趣,只是写作动力的一个方面,连长久的写作动力都说不上。写作动力也不等于写作能力,有动力不一定有能力。试问,平时作文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即时写作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写作状态,那考试尤其是高考怎么办呢?没人也不允许有人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是不是高考作文就不写了?再说了,学生连几种常规文体的文章都不会写,就算你激发出他天大的写作兴趣又能如何?充其量让他欲写而不能、备受煎熬罢了!
再比如,有老师专门研究作文的某一块儿的写作技法,什么“巧妙开头30法”,“文章结尾15妙招”,“拟靓丽标题秘笈”等等。笔者不否认这些技法的积极作用,但使用这些技法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学生有话可说并且知道几种常规文体的文章怎么写。
所以,我们的作文教学专家和一线教师,还是少来些“盲人摸象”式的探索好!
问题发现了,病因探明了,剩下的就是要解决问题。
首先,对于我们教师自己无法解决的根源性问题,应该发出呼吁,让相关部门的权威们听到我们的声音。
一是希望教育部组织专家(最好有相当比例的一线教师,而不能都是那些脱离教学实际、高高在上的所谓权威们)对课程标准涉及到中学作文教学的部分重新审定,以期符中学生认知心理和中学作文教学实际,尤其对几种伴学生成长和一生的基本文体,要有明确要求,初中和高中还要有层级高低的明确规定。比如高中生写记叙文,就应该要求“能写较复杂的记叙文,情节有一定波澜,能进行多种描写,能恰当议论抒情或夹叙夹议”等,以示比初中学生“写记叙性文章,做到内容具体充实”的要求更进一层。
二是希望教材出版机构尤其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人力编写出真正符合学生实际和文章学规律的成体系的教材。比如初中阶段的写作教材,就应该训练学生写好最基本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简单的书信,同时可以让有兴趣的同学尝试短小的诗歌和简单散文的写作。高中阶段的写作教材就应该训练学生写好较复杂的记叙文、较复杂的说明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和较复杂的书信,同时可以让有兴趣的同学尝试诗歌(包括古诗词曲等体裁)、小说、散文的写作。
三是希望我们的中学作文教学专家深入教学一线,深入课堂,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认知心理和写作状态,研究出受师生欢迎的“接地气”的写作理论和作文技法,以期对中学作文教学有真正的指导作用。不要搞那些“看上去很美”、实际上无用的“高大上”的东西。
四是希望国家教育考试主管部门和各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制定者,按照每个中学生都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制定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不要把过高甚至是要求作家的标准强加到所有考生身上。只有这样,才能既客观真实地检验出学生的作文水平,又对初高中作文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其次,对于我们一线教师能够自己解决的中学作文教材问题,就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深入探讨,科学研究,以期找到一些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而不能畏首畏尾,无所作为。
我想,在学生作文的准备阶段,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
第一,帮助学生搞好素材的积累,提高学生“存货量”。那么,究竟如何帮忙提高学生的“存货量”呢?关键就是要引导学生把经历过的事和接触到的素材固化成自己的东西。学生经常说自己写作文时没有材料,老师也说学生缺乏作文素材,果真是这样吗?其实,学生自打有记忆开始,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加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还真不少。写作文时觉得无材料可用,关键问题出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众多的素材缺乏梳理归类,就像有很多东西却胡乱地堆放在仓库一样,匆忙之间要找某件东西,当然找不到,那你再多的东西也相当于没有。所以必须将素材按来源和内容清清楚楚地归类,要用时顺手拈来,就相当于你增加了自己的“存货量”。对于记忆深刻的素材,可在笔记本上归类后,作上摘要或提示;对于记忆不深的东西,应该下一点苦功,记录在笔记本上。
二是对所记素材缺乏深入思考,没有对内容进行提要和观点的归纳。这点应该是我们很多老师和学生都忽视了的。因为学生接触的素材,基本上都是具体的、直观的、形象的,仓促之间能准确辨明其内涵并恰当使用,还真是一件难事。所以,平时应该引导学生对非观点性的素材进行抽象思维训练,提炼素材蕴含的道理或观点写在素材的下面,辨明其适用的话题并标注清楚,尤其要搞好“一材多向”(同一材料可根据需要提炼出多重内涵和多个观点)的训练工作。如此,素材的使用率就会成几何倍数提升。这是不是相当于提高了学生的“存货量”?
第二,帮助学生寻找恰当倒出心中“存货”的方法,解决“心明口不明”的问题。在作文时学生会经常遇到这样的尴尬:明明自己有很多鲜活的事例和丰富的积累,换句话说,就是自己有很多“存货”,为什么憋得脸红脖子粗,作文就难产写不出呢?这就涉及到思维如何明晰化的问题了。大脑的工作特点是略形取神,也就是说大脑存储东西具有相当大的模糊性,只有当与具体的知觉行为发生联系时,才由模糊变清晰。比如再亲的人,其具体形象在我们大脑存储时,只是一个比较模糊的形象,你想在大脑中清晰呈现其形象是不可能的,但是当你与照片、真人等发生直接的知觉接触时,大脑模糊的图像立马会和眼前的实像印证,辨别出这就是某某人。所以我们经常会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实反映的就是思维的模糊性情景难以轻易转化成明晰性表达的思维难题。
要解决这个难题,也不是没有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指导学生及时将已经“意会”的素材清晰地再现出来,可以口头复述,也可以笔头记下。同时加强片段作文训练,尤其是描写和例证方面的训练。训练多了,学生也就“心明口也明”了,也就可以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了。
第三,搞好作文激趣工作,使学生乐于写作,即使达不到此目标,至少要使学生写作文不反感。作文激趣分临阵激趣和永久激趣两种情况,不要只注重临阵激趣,而忽视了永久激趣。这方面我们的作文教学专家和一线教师研究实践得很多,且已取得了丰硕成果,故不再赘述。
最后,探索出能够全面解决问题的中学作文教学方法。
作文教学方法千个师傅万个法宝,每个人都有自己一套搞法。但要搞出具有一般规律性适合推广的东西,用现在时髦的字眼儿来说,就是普世性的东西,却是一件犹如“九天揽月,五洋捉鳖”般的难事。笔者根据自己几十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建模—创新”立体作文教学法,或许对广大中学语文同仁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该作文教学法由两个基本元素、四个层进步骤和一个核心训练方法组成,是一个全方位的立体训练模式。两个基本元素就是“建模”和“创新”:“建模”就是引导学生在大量“模仿”的基础上,建构几种常见文体作文模型;“创新”就是在学生作文“出彩”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写作特长在布局谋篇、叙写说理和行文风格上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四个层进步骤就是“模仿——建模——出彩——创新”四个层层深入的环节。一个核心训练法是指“一经二维”作文训练法,即“以思维运行为经,以思想情感和语言表达为维”,针对每一种建模的文体进行常规和创新训练。
“建模”的准备阶段是“模仿”。“模仿”并非一个新名词,而是一个老掉牙的术语。但是,我们不要因此而讳言“模仿”。其实,深谙文章学的人都知道,写作的第一步就是模仿,甚至可以说,没有模仿就没有写作。笔者本人可现身说法。记得我写的第一篇优秀作文叫《记我的钢笔》。我读初中时,文革刚结束一年,家中经济条件极差,好不容易买了一只钢笔,宝贝得跟什么似的。一次作文课上,我的初中恩师邹志鑫先生出了一道作文题:“记我的××”,要求写一篇写物的记叙文。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写,邹老师说了,我们不是刚学了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 吗?可以依葫芦画瓢嘛!记得当时我脑袋似乎灵光一闪,将课文《记一辆纺车》 用心读了两遍,大体上模仿其构思,甚至比喻的句式等,很快就完成了一篇习作交了上去。后来听说老师到乡里开会,将我的习作带去展示,结果我的这篇模仿之作大获好评,老师回来后又狠狠地表扬了我一番。当时心里那个乐啊!后来,我们是每周都写一篇作文,有一段时间走到极致,每天一篇作文,都难不倒我。因为我通过不断地模仿,找到了作文的门径,渐渐就有了自己的思考和风格。后来读大学要写论文,也是一样,我找了一本国家级刊物,研究了几篇文章的格式、观点和论据等,就自己写出了中规中矩的学术论文。
当然,这模仿并不是只搞一两篇就可以了事,而要有量的积累。我的经验是每种文体都由老师精挑细选出一批有代表性的文章,交给学生认真阅读、思考和讨论,弄清这些文章选材、立意、布局谋篇等方面的道道,然后进行模仿,写出自己的文章。等学生能够像模像样地写出某种文体的文章后,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建模”了。但当学生不具备自我建模的水平和能力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便不可取代。
说到“建模”,可能会有人心生排斥,认为这是“八股”搞法。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作文“建模”是针对不同文体的特征和其内在的逻辑性,而建立的一般性思维模型。说白了,就是一个行文的基本逻辑框架,绝不是起承转合都有严格规定的“八股文”。记叙文的常式思维模型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其变式思维模型有两种基本形式:①倒叙结构模型:结局——开端——发展——高潮;②插叙结构模型:开端——发展(插入交待相关人和事的背景)——高潮——结局。议论文的常式思维模型是:论点——论证——结论。当然,如何提出论点,中间如何展开论证,又有很多道道。说明文的常式思维模型是:说明对象及特点——时空流程等顺序展开——归结对象的意义和作用。散文的常式思维模型是:对象(人、事、物、景)的触发——叙写挖掘——点睛升华。可能又有人会说了,你这不就是过去陈旧的“文体中心论”吗?我说是,又不是。说是,是因为这些模型的建立,离不开不同文体的内在逻辑;不是,是因为这里的建模是从思维角度出发的。而且,过去的“文体中心论”固然有其缺陷,但也不能完全否定其价值;思维中心论和主体兴趣论固然是好的,但也要有所附丽才能达到目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离开具体的文体做载体,空谈思维训练和兴趣激发,无异于建造空中楼阁!
“创新”的基础阶段是“出彩”。所谓“出彩”,就是在学生“建模”后写文章,在文从字顺的前提下,某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有亮点,或选材或立意,或构思或行文,或思想或情感,或描写或议论,或语言或风格。能够出彩,应该是中学作文教学追求的目标,而且只要指导训练到位,是一定能够达到的。而“出彩”的更高形式就是“创新”。这也是我们国家、社会和教育工作者一直挂在嘴边的时髦字眼儿。无论对于国家还是对于个人,毋庸置疑,创新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创新”其实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创新意识,二是创新行动。创新意识,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创新行动,因为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学生作文也是如此,我们只能培养所有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有创新行动。因为能够在写作实践中创新的毕竟只是少数有天赋或有兴趣的人,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写作天赋或写作兴趣。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强求他们去“创新”?这种完全违背学生实际和天性的做法,是不是有违教育规律和教育初衷?而对于少数能在写作实践中创新的学生,我们应该呵护他们,因材施教,力争让他们开出创新之花,结出创新之果。
在以上“两因素”“四步骤”的作文教学过程中, 必须以“一经二维”作文核心训练法做支撑。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具体做法就是,针对每一种建模的文体,进行常规和创新训练。“以思维运行为经”,就是以不同文体行文的逻辑思路为构思红线,贯穿全文;“以思想情感和语言表达为维”,就是一手抓材料和议论抒情体现的积极健康的思想感情的呈现,一手抓语言表达的文从字顺和生动形象或严谨深刻。当然,这在写作训练中的具体操作还是非常复杂的,需要老师们用实践说话。
总之,如果按照笔者“建模—创新”立体作文教学法去实践,我相信最终会形成生动有效的系统层级训练模式,即教师指导得法、学生表意得体(思想和情感)的阶梯训练模式。自然,学生对写作文也不会排斥,如果还能生发出写作文的动力,将写作兴趣变为一种写作追求,那将是笔者最愿意看到且大喜过望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