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富永,梁义娇,林晓春
(高州市人民医院 超声科,广东 高州525200)
鼻咽癌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目前治疗鼻咽癌的首选方法,通过放疗以及放疗参与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法,患者约半数能获得长期生存机会。然而鼻咽癌放疗时颈部通常被包括在放射范围内,不可避免地对颈部软组织造成损伤,患者长期生存后,放疗所致颈动脉损伤以及损伤后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多地受到临床关注。研究表明[1],动脉损伤时弹性的改变早于结构及形态的改变,传统超声虽然可以观察血管形态及血流情况,但是很难及早明确血管弹性的改变。超声弹性成像技术(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具有无创、简便等优点,可较客观评价血管壁弹性的早期变化。本研究旨在应用UE检测鼻咽癌放疗后颈动脉弹性功能的改变,评价UE相关参数诊断颈动脉放疗早期损伤的价值,为临床早期制定预防干预措施,预防颈动脉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依据。
2009年1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4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取一组新诊断为鼻咽癌尚未接受放疗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经鼻咽镜取组织活检并病理确诊。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仪器使用日立HI Vision preirus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高频线阵探头5~13MHz,配备弹性成像技术分析软件。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受检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纵向探查颈总动脉长轴切面,调整仪器增益及深度,以清晰显示血管壁内膜回声。启动弹性成像模式,用双幅实时显示功能,同时显示二维图像和弹性图像。手持探头轻微振动,以显示屏上代表压力与压放频率的综合指标为2~4为佳。弹性图中以彩色编码代表不同组织的硬度,通常以红色-绿色-蓝色表示被测组织由软至硬。待弹性图像中彩色编码稳定分布后冻结图像,使感兴趣区ROI包括颈动脉前后壁。选取颈动脉后壁为A区(其应变值用A表示),血管腔内血液为B区(其应变值用B表示),计算B/A为应变率比值,该值越大表示血管弹性越差,反之则弹性越好[2]。
采用SPSS l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与对照组颈动脉参数的比较,研究组血液与颈动脉管壁的应变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图1、2、表2。
表2 两组应变率比值比较
图1 对照组颈动脉弹性图像
图2 研究组颈动脉弹性图像
颈部大血管因位置表浅,在鼻咽癌放射治疗时容易受到损伤,可导致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或狭窄,这种损伤在颈总及颈内动脉中更为明显和普遍。有研究表明,颈动脉狭窄是头颈部放疗后的主要并发症[3-4],其直接后果为动脉缺血引起脑内的低灌注,甚至引起脑血管意外。颈动脉狭窄多在放疗后数年出现,与迟发性放射性脑损伤相互作用从而加重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5]。颈动脉狭窄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是放疗后颈动脉内皮损伤,导致血管内皮增生和血管内膜纤维性增厚,最终出现一系列动脉粥样硬化[6]。动脉硬化的早期改变表现为血管弹性降低,僵硬度增加,这种改变在动脉结构改变之前已经出现[1],故通过检测动脉弹性硬度的变化,可早期发现颈动脉损伤,在形成颈动脉斑块、颈动脉狭窄之前采取措施,避免继发的脑血管意外等迟发性损害,这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生存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常规超声是目前公认的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线手段之一,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广泛应用于颈动脉斑块的定性、定量评价。对于放疗后尚未出现颈动脉斑块的情况,常规超声只能通过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来评价,而内-中膜厚度的测量受操作者影响较大,在动脉血管壁出现硬化而又未形成粥样斑块的阶段,常规超声检查具有较大的误差。超声弹性成像的概念最早由OPHIR等于1991年提出[7],但真正将理论变为技术应用于超声诊断设备也只是近几年才出现。弹性成像的原理基于人体组织受压时,软的部分比硬的部分更容易变形,在外力施压后,采集组织受压前后的射频信号,用自相关方法对信号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到组织的内部位移分布,进而得到其应变分布及弹性系数分布。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应用大大弥补了常规超声的不足,通过测量血液与颈动脉血管壁的弹性应变率比值,可以较客观地评价动脉的弹性变化情况。弹性应变率比值增大,表明血管的硬度、弹性、顺应性、内皮功能均已发生异常改变。弹性成像技术能在鼻咽癌患者出现颈动脉粥样斑块、颈动脉狭窄之前做出上述评价,为及时给予干预措施,避免、减缓病情进展提供了可靠依据。在本文中,研究组血液与颈动脉管壁的弹性应变率比值B/A平均(2.10±0.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平均(1.66±0.63),说明放疗后,鼻咽癌患者的颈动脉弹性降低、硬度增大,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能敏感检测到放疗后颈动脉壁的弹性变化,可用于检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颈动脉壁的早期损害。
近年来,无创性血管检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颈动脉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操作方便、实时显像、重复性好、安全可靠等优点,它在显示颈动脉的解剖学结构同时还提供血流动力学信息,被称为无创性血管造影技术[8]。现代医学越来越注重颈动脉硬化的早期诊断,各学科各领域都试图在颈动脉出现斑块、狭窄前找到相关的诊断依据[9-11]。超声弹性成像除有上述常规超声的优点外,其最大优势在于能够早期检测发现鼻咽癌化疗患者的动脉弹性功能的改变,为临床早期制定干预措施,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提供可靠的依据,可期待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1]连娟,田瑞霞,陶进绪,等.通过动脉弹性指标评估动脉早期硬化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7):1247-1249.
[2]罗建文,白净.超声弹性成像仿真的有限元分析[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3,22:99-111.
[3]吴小红,黄海威,苏丽丽,等.鼻咽癌放疗后迟发性放射性脑损伤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2,11(4):387-390.
[4]ECKER RD,DONOVAN MT,HOPINKS LN.Endovascular management of carotid artery disease after radiation therapy and radical neck dissection[J].Neurosurg Focus,2005,18(1):1-4.
[5]林驰,郑万泉.鼻咽癌放射性脑病16例诊治体会[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0,9(7):736-739.
[6]BITZER M,TOPKA H.Progressive cerebral occlusive disease after radiation therapy[J].Archotolaryngol Head Neck Srug,2000,126(4):517-521.
[7]OPHIR J,CESPEDES I,PONNEKANTI H,et al.Elastography:a quantitative method for imaging the elasticity of biological tissues[J].Ultrason Imaging,1991,13:111-134.
[8]MITRASINOVIC A,RADAK S,KOLAR J,et al.Color Doppler sonographic evaluation of flow volume of the internal carotid and vertebral arteries after carotid endarterectomy[J].J Clin Ultrasound,2010,38:238-243.
[9]李金旭,王兵,崔文军,等.TLR2和TLR4在人颈动脉硬化斑块中的表达[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36):4513-4517.
[10]韦玉和,姜建军,胡惠平.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9):2403-2404.
[11]王振华,袁建军,魏常华,等.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早期颈总动脉弹性[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3):5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