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华
【内容摘要】高中历史教师如果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将能引导学生发现、分析、解决历史问题。教师以这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将能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全面的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建构主义 高中历史 教学设计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会灌输给学生已成型的历史观点,学生失去了学习的自主性,很多高中生由此产生了错误的认知:学习高中历史的目的就是为了背诵教师给出的知识要点,记住课本给出的历史观点,自己不需要找到并且解决历史问题。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是指,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的提出想要学习的历史问题、找到需要学习的历史知识、整合现有的历史资源,它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历史来解决各种历史问题,在解决历史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历史知识。高中历史教师要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就要创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学习历史。
一、创造学习情境,让学生找到建构的主题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会直接告诉学生这一节课要学习的主题,然后为学生归纳该主题下的知识要点。这种教学方法不能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该主题非常重要?为什么知识要点是这些?学生根本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就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学习,就要引导学生去追溯历史,自己找到需要建构的主题。
比如有一名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时,曾引导学生看多媒体片段,该多媒体片段讲述夏、商、周的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他们是以宗法制来树立君主的权威,直到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权制为止。部分学生曾经接触过相关的历史知识,他们知道夏、商、周在制度上实行的是分封制,而秦始皇建立了郡县制。他们开始思考似乎夏、商、周和秦朝也就是政治制度有不同,为什么夏、商、周是宗法制,而从秦朝开始就不是宗法制了呢?一名学生看完多媒体视频以后,内心就确立了想要建构的主题——了解为什么夏、商、周是宗法制。
找到了想要建构的主题,学生就能针对这个主题开始探索历史知识。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学生会愿意自主的学习历史知识。
二、鼓励学生交流,让学生找到建构的问题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会直接告诉学生这一次将要学习哪些知识,需要解决哪些历史问题,接下来教师就会发现在学生的心中没有历史问题,因为学生觉得找到历史问题、解决历史问题都是教师应当承担的事情,他们只需要负责记住即可。如此,学生将不能学会解决历史问题。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学生建构了想要学习的主题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让学生了解到他们要建构一件事物,需要吸收哪些历史知识。
还以引导学生学习《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为例,那名学生找到想要建构的主题,自主地吸收了历史课本中的知识,提出了一个历史观点:宗法制是以维系一家、一姓的利益而产生的一种社会制度。即天子作为大宗,他要维护所有小宗的利益;其它的小宗嫡系要维护其它非嫡系宗室的利益。这种制度利用血缘、姓氏来结成利益的联盟,排斥非联盟的成员,渐渐的这种制度会演变成利益固化在几家、几姓的手中,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状。因为它让社会阶级固化,使利益垄断在少数人的手中,所以注定将会被非利益联盟的成员推翻。另一名学生对该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在宗法制度中,非常强调德,比如在夏、商、周时代,人们就提出君主、父亲、丈夫都必须要有“道德”,即他们在享受利益的同时,必须要承担某种责任。后人之所以推翻了宗法制,是因为君主、父亲、丈夫无法从精神上承担起应当承担的责任,即失德,于是才被人们推翻。这名学生提到,要谈到宗法制,不能一味的从利益的角度谈该政治制度,还要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该政治制度的形成。通过交流,第一名学生意识到自己建构的观点存在偏颇,还需继续深思有关宗法制的问题。
在为学生建构学习环境时,要用交流的方法为学生创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交流中找到要建构的种种历史问题。
三、整合学习资源,让学生找到建构的素材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由于历史教师只要求学生掌握自己教授的知识,学生不需有效的利用学习资源,不会自主的吸收历史知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整合学习资源,解决历史问题。
再以引导学生学习《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为例,学生意识到了自己讨论宗法制问题时,过于重视政治制度的问题,而忽略了文化对政治制度的影响以后,决定去自主的吸收有关宗法制与文化相关的知识。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的观看与之相关的多媒体视频、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与文献、听与之相关的讲座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自主的整合学习资源,完善自己建构的知识。
在为学生建构学习环境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学习资源、整合学习资源,逐步建构历史知识。
总结
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将能引导学生发现、分析、解决历史问题,将能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全面的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