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尤溪县第五中学 陈其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①作为实施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然而,我们的教学课堂却看不到探究意识的存在,有的看似在探究,可却陷入误区:以为所有知识都可以采用探究来解决,认为学生分组讨论就是探究学习,以为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就可以当“甩手掌柜”。这以上的三个“以为”根本就不是“探究”。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缺一不可,因此,探究就要从教和学的各个环节渗透,进而成为常态。
探究既是有备的,也可以是生成的。如在课堂用语上怎样做到新颖别致,避免单调重复、千篇一律;怎样做到即兴改变教学模式,避免教授的满堂灌;如何展开即时评价,避免激发兴趣的最好机会的错过。凡此种种,都需要我们有意地进行探究。
要让学生充满好奇和兴致地投入学习,并在学习中充满想象、思考,这就需要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和探究。在课堂导入的设计上,要精心思考,要设置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共鸣。激发探究的热情。②比如,在教《1787年宪法》(人民版必修一)时,我先用《北京人在纽约》的一段精典台词“如果你爱他,就要把他送到纽约去,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也要把他送到纽约去,因为那里是地狱。纽约是浓缩的美国,是富人的天堂,是穷人的地狱”导入,然后再抛出问题:美国为什么会这么繁荣而使世人对它趋之若鹜呢?既然这么繁荣又为何会出现天堂地狱的般的差异呢?接着结合现实当中向美国移民的情况进行探究。正因为我在准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了进行了探究性的设计,所以在教的过程才这样得心应手,学生在学的过程才如此兴致勃勃。正是这样,我通过情境创设,悬念的设置,教学手段多样化的运用,为学生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广阔的知识空间中自由驰骋。
历史高考命题采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选取新视角,考察学生历史学科能力,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历史史料教学,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历史学科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历史材料更是浩如烟海。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材料,通过引导学生对材料的处理、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③例如,在教人民版必修一《蔚蓝色的希腊》一节时,在讲到“一方水土养育着一方人”时,我引用了柏拉图的一句名言“We live around the sea like frogs live around the pond.”(我们环绕大海而居,如同青蛙围绕着池塘。)指出正是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培养了希腊民主政治的重要元素,历史课引用英文学生就觉得很新鲜,在教学中教师再根据史实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意境或发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自觉的去合理想象,去探讨历史事物的发展轨迹,萌发批判性的探究意识。这样,历史课堂教学就启迪了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达到了教学设计的意图。
传统历史课堂教学指导思想大多受“传道、授业、解惑”的影响,在教学的问题上常表现以教师为中心,“一讲到底”,且教学方式单一,只课内,没有课外。这种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十分不利的。
历史课堂教学要真正成为学生发挥探究能力的天地,教师就必须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方式上进行全方位突破性地转移,这就要求历史课堂教学,不能再是以教师的讲为主,而应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开展多向交流,形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向教学模式。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留给学生适当的时间来发表意见,启发学生提出各种设想,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从而达到共识。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不拘一格,百花齐放。例如,我在高三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时,我就以问题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探究:
儒家思想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其创新的内在动力是什么?
从孔子到孟子,到董仲舒,到程朱理学,再到陆王心学,这反映了儒家思想发展怎样的轨迹?
它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它如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它如何反映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与融合?
儒家思想对我国的科技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近代科技的落后有哪些阻碍作用?
儒家思想(包括其在不同阶段不同流派)对中国古代政治统治起了哪些作用?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中国人精神境界产生了哪些影响?
民族精神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但其根源来自于儒家思想文化,那么,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有哪些共同的传统文化的内涵?
我们常常提到要发展先进文化,在农耕文明时代儒家思想就是那个时代的先进文化,为什么到了近代成了人人喊打的“落后文化”?而到了现代,为什么诺贝尔学者们又提出要到儒家文化里去“寻找新世纪的出路”?
以渐问渐探究的方式,对儒学思想的中心,通过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问题探究,帮助学生揭开儒学思想的核心及得以传承的神秘面纱。既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又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广泛地主动地获取历史新知识、新信息。这也正是学生探究能力形成的肥沃土壤,有了这样的土壤,学生探究种子就可以孕育成长了。
所谓的灵感,它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表现为对新形象、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突发的感悟上。⑥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探究灵感。譬如,在教学《伟大的抗日战争》(人民版必修一)时,电脑屏幕上突然闪现“中日钓鱼岛之争”的新闻,马上就有学生提问有关钓鱼岛的问题。当时,我就想,何不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探究。结果,这一节上得非常圆满。再如在探讨“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时,有的学生就会联想到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将污染企业向发展中国家或向落后地区转移的现实。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要打破教材的框架限制,引导学生从现实中来,到教材中去。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迸发出来的灵感所产生的知识迁移,教师应当及时给予表扬肯定,鼓励学生独立发表自己见解的好学精神,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诱发学生提出更高质量的问题。今天,许多教师非常重视课堂教学中生成性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在捕捉学生的探究灵感,激发学生更强烈的探究热情的体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质疑迸发出探究的灵感火花,燃烧探究的热情,去解决历史的疑难问题。⑦
因此,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设置新颖别致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萌发探究欲望,当学生能提出比教师更好的解决问题方法时,学生探究灵感也就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新课程非常重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三个必修模块增加了学习与探究的内容,其目的就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究,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分为二地分析历史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培养学生比较、归纳概括、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教师不但要对活动课程要高度重视,就是必修课程也要积极组织学生搜集、整理资料,通过认证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如在必修二第七单元《蒸汽的力量》教学前,我就预设了这样的实践方案:让学生结合我们学校附近的红土地工业园区就其开发的条件和影响开展综合性学习调查活动。然后再教授这一节时引导学生归纳整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前提、条件和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既让学生解决了课堂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又提高了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这比教师一味地照本宣科的效果要好上不知多少倍。正是通过引导学生从实践中研究,从探索中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的历史素养。这些实践活动达到的效果正应了古人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一个教师要实现教学才能的大飞跃,“探究”就是零界点。一个学生要大发展,“探究”就是他们的杠杆。所以,要想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教师,培育有主见的极富创造性的学生,不仅教师自己要在探究性雨露中滋润,更应让学生在探究阳光沐浴下成长,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和学双丰收。
①《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
②刘军:《中学历史教学探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③高庆星:《历史情境材料教学法与能力培养的实践》,《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第4期。
④崔居山:《创新教育中如何更新教学观念》,《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2期。
⑤陈春红:《在课堂教学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第4期。
⑥齐虎田、齐芳:《试论历史教学中灵感思维的培养》,《历史教学》,2003年第4期。
⑦钟红军:《新课程在新课堂》,岳麓书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