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考点以空间几何体为载体,既考查几何体的概念和性质,又考查空间线面位置关系(平行与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还可结合一些简单的计算进行考查,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也是重点考查的内容. 该部分试题难度适中,一般都可用几何综合法解决,少部分不易证明的才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用坐标法求解.
(1)掌握线面平行、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定理,能用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平行与垂直,会用性质定理解决线面平行与垂直的问题.
(2)通过线面平行、垂直的证明,培养同学们的空间观念及观察、操作、实验、探索、合情推理的能力.
该知识点的重点、难点是:线线垂直、线面垂直及面面垂直之间的灵活转化;同时要注意推理表达的规范与完整.
(1)证明平行或垂直问题,一般利用平行或垂直的判定定理及其推论,将面面平行转化为线面平行或线线平行来证明;而无论是线面垂直还是面面垂直,都源自于线线垂直. 可见,转化是证明平行、垂直问题的关键.
(2)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先从题设条件入手,再从结论中分析所要证明的关系,从而架起已知与未知之间的桥梁. 增添辅助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常见的添辅助线的方法有:中点、垂足等特殊点,用中位线、高线转化;有面面垂直的条件,则作交线的垂线,等等.
例1 如图12,矩形ABCD所在的平面和平面ABEF互相垂直,在等腰梯形ABEF中,AB∥EF,AB=2,AD=AF=1,∠BAF=60°,O,P分别为AB,CB的中点,M为底面△OBF的重心.
图12
(1)求证:平面ADF⊥平面CBF;?摇
(2)求证:PM∥平面AFC.
破解思路 对于第(1)问,将证明面面垂直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
(2)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将线面平行的问题转化为面面平行来证明.
答案详解 (1)因为矩形ABCD所在的平面和平面ABEF互相垂直,且CB⊥AB,所以CB⊥平面ABEF.?摇 又AF?奂平面ABEF,所以CB⊥AF. 又AB=2,AF=1,∠BAF=60°,由余弦定理知BF= ,所以AF2+BF2=AB2,所以AF⊥BF. 又BF∩CB=B,所以AF⊥平面CFB. 因为AF?奂平面ADF,所以平面ADF⊥平面CBF.?摇
(2)连结OM并延长交BF于H,则H为BF的中点. 又P为CB的中点,所以PH∥CF. 又因为CF?奂平面AFC,所以PH∥平面AFC. 连结PO,则PO∥AC. 因为AC?奂平面AFC,所以PO∥平面AFC. 又PO∩PH=P,所以平面POH∥平面AFC. 因为PM?奂平面POH,所以PM∥平面AFC.?摇
例2 如图13,平面ABCD⊥平面ABE,其中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E是等边三角形,且AB=2,点F,G分别是BC,AE的中点.
(1)求三棱锥F-ABE的体积;
(2)求证:BG∥平面EFD;
(3)若点P在线段DE上运动,求证:BG⊥AP.
图13 图14
破解思路 对于第(1)问,求出三棱锥F-ABE的高后可直接求解. 对于第(2)问, 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在平面EFD中,只要找出与BG平行的直线即可证明. 对于第(3)问,可通过证明线面垂直来转化.
答案详解 (1)因为平面ABCD⊥平面ABE,且ABCD是正方形,所以BC⊥平面ABE. 因为G是等边三角形ABE的边AE的中点,所以BG⊥AE,所以VF-ABE= S△ABE·BF= · ·AE·BG·BF= ×2× ×1= .
(2)如图14,取DE的中点M,连结MG,FM. 因为MG AD,BF AD,所以MG BF,所以四边形FBGM是平行四边形,所以BG∥FM. 又因为FM?奂平面EFD,BG?埭平面EFD,所以BG∥平面EFD.
(3)因为DA⊥平面ABE,BG?奂平面ABE,所以DA⊥BG. 又BG⊥AE,AD∩AE=A,所以BG⊥平面DAE. 又AP?奂平面DAE,所以BG⊥AP.
1. 如图15,直角梯形ACDE与等腰直角三角形ABC所在平面互相垂直,F为BC的中点,∠BAC=∠ACD=90°,AE∥CD,DC=AC=2AE=2.
图15
(1)求证:平面BCD⊥平面ABC;
(2)求证:AF∥平面BDE;
(3)求四面体B-CDE的体积.
2. 如图16,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DB=BC,DB⊥AC,点M是棱BB1上一点.
图16
(1)求证:MD⊥AC;
(2)试确定点M的位置,使得平面DMC1⊥平面CC1D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