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水土保持现状

2015-04-16 01:59高晓宁辛胜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水土保持有效策略

高晓宁 辛胜

摘 要 主要就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水土保持现状进行研究,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对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任务进行把握,并从工作实际出发,对如何进行水土保持检查监督工作进行强化与发展,以供参考。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水土保持;核心任务;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03-0-03

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一直十分重视,不仅设立了专门的法律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而且针对不同的环境保护问题还设立了专门的部门落实具体的工作任务。笔者工作于水保监督站,主要从事水土保持检查监督工作,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科学发展观对水土保持工作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科学发展的观的影响下,水土保持工作的工作任务、工作目标逐渐清晰明了,并且在合作质量,工作效率等方面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1 水土保持相关知识概述

1.1 水土保持的概念

水土保持是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之一,其对于解决土地问题和水污染问题等都有着良好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水土保持的概念主要是指对水土流失问题进行解决,通过治理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优化植被资源等方式,对出现水土流失的土地进行改善,强化土地的应用能力,加快生产力的恢复发展。通过调查研究显示,我国水土流失问题出现较多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山地、丘陵以及沙区[1]。水土流失问题主要与人类滥伐森林,破坏植被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治理水土流失问题时,也多从遏制人为破坏,进行植树造林等角度进行考虑。

1.2 水土保持的特点

水土保持工作集合了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环境监督等多个方面的工作,因此,要想对水土保持工作进行深入的认识,关键在于把握住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特点。具体来说,水土保持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知识涵盖面广。水土保持工作涉及的内容十分的广泛,从自然科学领域的治理工作,到法律领域的规范处罚工作,再到行政领域的监督管理工作,整个水土保持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涉及了大量的科学知识,因此具有知识涵盖面广的特点。二是工作综合性强。水土保持工作看似针对性强,应用范围单一,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却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作,需要搞好财务管理、资源优化、环境治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以植树造林为例,工作人员首先要对植树造林工作进行规划;其次要结合地理情况,气候因素选择合适的树木应用相应的技术;再次要进行财政拨款;最后还要进行树木栽种以及后期维护。

2 科学发展观对水土保持工作的影响

2.1 坚持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

我国政府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民的利益一直被放在首要的位置。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更是进一步建立起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理念。因此,在科学发展观的影响下,水土保持工作对以人为本进行了深刻的践行。首先,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水土保持工作人员注重了对群众的关注,并集中力量对群众关注的问题,或者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处理。例如,水污染问题、土地耕种问题等。其次,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从长远的角度对群众的利益进行维护,将水土保持工作与农业生产,经济建设等联系在一起,在维护生态安全的同时,兼顾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

2.2 重视统筹协调,提高工作效率

在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特点进行介绍的过程中,我们已经知道水土保持工作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作,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多个领域。因此,水土保持工作要想顺利的进行下去,各部门的配合及其重要。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的意义就在于对工作进行协调与管理,促进工作的顺利进行。水土保持工作吸收了统筹兼顾的思想,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重视了部门间的统筹协调,保障了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进行。例如,搞好对立问题的解决。事物的存在都是相对的,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相对的情况。如环境治理方面存在着环境保护与环境利用、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等。所以,需要工作人员对工作内容进行把握,并从工作实际出发,合理的协调各种方法的应用,使之与工作实际相适配,避免工作中冲突的产生。

2.3 强化持续发展,合理水土治理

可持续发展观对于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目前我国进行水土保持工作应用到的重要战略思想。水土保持工作单位在对科学发展观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对可持续发展有了一个系统深入的认识,为水土保持工作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在未来工作的过程中,水土保持工作单位应对水土资源应用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使其可以长久永续的发展下去。而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就是要把握水土资源的实际承载力,并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合理的处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让人类在享受自然资源的同时,也能给自然环境以喘息的机会,降低人为的环境破坏行为。

2.4 推进和谐发展,维护生态平衡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在进行着发展变化,从最初的敬畏自然、征服自然到后来的破坏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对自然的态度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阈下对水土保持工作进行审视可以发现,目前,全世界都在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希望通过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降低环境对人类的报复,提高人类对环境的保护。因此,在水土保持工作方面,工作人员首先应对自然给予尊重,并加深对自然的了解,明确自然的发展变化,以此为水土资源的治理打好基础。其次,工作人员需要摆正水土资源治理的态度,明确是保护为主还是开发为主。通过对实际工作进行调查,我们可以知道,保护与开发都是水土保持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合理的平衡二者关系,就成为了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任务。

3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水土保持工作的核心任务

3.1 搞好监督管理,降低人为破坏

在工业社会发展时期,经济的增长是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因此,各国在进行环境保护的过程中,首先要处理的问题就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转型,人类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愈加的重视,因此,水土保持工作在进行的过程中,需要对自身工作内容进行调整与优化,使之可以符合现代社会对水土资源治理的要求。其次,水土保持部门应提高监督管理的水平,通过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等多种管理监督手段的应用,对水土保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工作质量。最后,要降低人为对环境的破化。自然环境之所以会走到今天,与人类的野蛮破坏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对环境进行保护的过程中,遏制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是提升环境保护效果的主要途径之一。在现实生活中,遏制人为环境破坏的手段有很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有设立防护措施、加强行政处罚等。

3.2 优化生态修复,重视植树造林

传统的环境保护主要以人为修护为主,通过环保工程的建设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而随着近几年科学发展观的影响不断深入,人们对环境保护工作也有了更深入的发展,认为在进行水土保持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对生态的自我修复功能进行利用,通过顺应自然规律的方式,让水土资源得到有效的优化。目前,最为常用的生态修复手段就是封山育林。封山育林是针对植被破坏严重的林地进行封闭,禁止砍伐、放牧等一切开发利用行为,给森林创造出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自我修复空间,使生态环境再次达到理想标准。该种方法在我国已经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林地、草地与农牧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进行封山育林的同时,水土保持单位也应对人民群众的生活情况进行考虑,避免造成人民群众生活上的困难。例如,在牧区进行封山育林,可以倡导牧民改变传统的放牧养殖模式,对牲畜进行圈养,并搞好饲料供应基地,满足牧民的饲养需要。

3.3 采取多种手段,实现综合治理

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在地质条件以及水文条件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并且由于环境破坏的原因也存在着千差万别,因此,在对水土资源问题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水土保持工作人员应注重对实际情况的把握,采取多种手段,对水土资源环境破坏问题进行综合性的治理。首先,在对水土资源问题进行治理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以及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解,明确环境治理对当地经济的影响[2]。之后,通过自然科学手段的应用对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因地制宜的改造与修复;通过行政手段的应用强化对当地水土保持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并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严肃的处理。其次,工作人员应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给予重视,合理的对当地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进行规划,避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产生冲突。例如,在对河流附近的水土资源问题进行治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就应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需要以及当地自然环境的实际情况,对河流区域采取分层次、分阶段的治理,针对每段不同的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法。其中,黄河上游要强化对堤坝的修筑,并选取易于生长,固土性强的植被进行栽种。而珠江上游则要注重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最大限度的保留土地资源。

3.4 严格污水处理,加强污染监查

水土保持工作不仅要对水土流失问题进行解决,同时,也要关注水资源的污染问题。首先,水土保持工作人员要严格污水的处理。工业生产,发电、冶金在进行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大量的污染,这些污水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之中,及会造成水质的污染,对生态造成破坏。因此,保障水质安全是环境保护部门责无旁贷的义务。我国已经针对污水处理制定了详细的法律法规,所以,水土保持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产生污水的单位进行监督与管理,确保污水的排放达到国家的标准。其次,水土保持工作应加强污染的监督。除了工厂企业这些可控的污染单位外,在实际的生活中还有一些污染是我们不可控的。例如,游轮泄露、农药下渗等。因此,水土保持工作人员还应在工作的过程中提高警惕,针对可能发生的污染问题制定出应急的解决策略。同时,加大监督的力度,深入到实际的生活之中,及时的发现潜在的污染威胁,避免污染的扩大化。

3.5 注重城乡建设,提高人居质量

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而对环境造成破坏无异于杀鸡取卵,而为了保护环境而盲目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利于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因此,水土保持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城乡建设的规划,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也要对居民的生活质量进行提升。首先,工作人员要转变人与环境的对立关系,促进人与环境之前的和谐相处,使得环境保护与城乡建设可以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例如,在对城市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城市中的园林面积,既提高了城市的水土保持质量,又美化了城市的市容市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其次,针对城乡设置个性化的水土保持方案,使得水土保持系统可以与城乡建设融为一体,减少水土保持工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例如,建立生态科技园区,将现代科技、环境保护、人居生活等融为一体,既取得了经济效益又达到了环保功用。

4 强化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监督与管理

监督职能的应用可以对工作的行为进行规范与限制,达到提高工作质量的目的。笔者长期从事水土保持检查监督工作,在学习了科学发展观后对监督检查工作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与理解。因此,笔者从自身工作的角度出发提出几点意见,希望可以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检查与监督进行完善,促进水土保持工作的稳步发展。

4.1 完善内部管理,注意把握尺度

水土保持检查监督工作贯穿于水土保持工作始终,对工作中的各项内容都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监督管理方式已经出现一定的陈旧性,因此需要管理人员对传统的管理制度进行革新,完善内部的管理。此外,工作人员应对国家出台的相关立法进行把握,按照法律法规的各项要求进行监督管理工作。目前,较为常用的是《水土保持法》,该法中对水土保持的各项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并就水土保持单位各部门的职能进行了明确,强调了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工作人员在进行检查监督的过程中,应以该法为基准,把握住检查监督的尺度,合理完成检查监督工作。

4.2 遵守法律规定,加强执行力度

执行工作是水土保持检查监督工作的后续工作,在过去的工作过程中,进行检查监督的工作人员往往在发现问题后,在执行方面存在不足,造成执行迟缓,执行不彻底的问题,对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质量带来了严重的阻碍。因此,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进行检查监督的工作人员应肩负起自身应尽的义务,强化执行力度,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合理合法、高效快捷的对问题进行解决。

5 结语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发展过程中最核心的指导性思想,其作用于全局,对我国的方方面面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就水土保持工作而言,该项工作在践行科学发展的观的过程中,需要对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协调统筹等理念进行深入的认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之中去,通过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促进。

参考文献

[1]袁正光.浅谈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J].才智,2013,6(17):89-91。

[2]廊坊市水务局.扎实开展平原水土保持工作促进廊坊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J].河北水利,2014,7(2):71-72。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科学发展观水土保持有效策略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规划方案设计思路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