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宏新
摘 要 秸秆腐熟剂对于秸秆腐熟十分必要,但对于腐熟剂的品种选择就非常重要。基于此,将以全州县为例对秸秆腐熟剂品种筛选展开研究,希望能够为秸秆的加工处理找到高效的方法。
关键词 秸秆腐熟剂;广西全州县
中图分类号:S141.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03-00-02
对于种植秸秆的地区来说,每当收获完毕后,田地总会有很多的秸秆剩存,这不仅加大了种植人员的劳动量,而且影响下一种植物的种植与生长。基于这种情况,秸秆种植人员采取使用秸秆腐熟剂对于秸秆进行腐熟,同时,研究人员必须对于秸秆腐熟剂品种进行有效筛选,找出效果最好的秸秆腐熟剂,接下来笔者将以全州县为试验地进行品种筛选[1]。
1 试验准备过程
1.1 试验田地以及品种介绍
对于整个试验来说,试验田地的选择非常重要,因此,研究人员应该在全州县选择交通方便,观察容易;同时,在土壤养分、地面平坦程度以及生产水平相当的田地进行试验,因此,选择全州县的中部田地为试验田。在整个试验中,研究人员对于市场上销售的秸秆腐熟剂进行了统计,找出其中销量较好,种植人员口碑较好的秸秆腐熟剂,在这个试验中共有五种秸秆腐熟剂参加试验。
1.2 秸秆腐熟剂品种筛选试验规则
对于试验中所选择的五种秸秆腐熟剂分别是:京圃园牌、合缘牌、宁粮牌、农家牌以及泰谷牌,在整个过程中共有7个处理方法,分别显示如下。
处理1:对照(常规施肥,无秸秆还田).
处理2:不加腐熟剂秸秆还田(常规施肥+秸秆还田)。
处理3:秸秆腐熟剂产品一(京圃园牌)腐熟秸秆还田(常规施肥+秸秆还田+中标腐熟 剂产品)。
处理4:产品二(合缘牌)腐熟秸秆还田。
处理5:产品三(宁粮牌)腐熟秸秆还田。
处理6:产品四(家农牌)腐熟秸秆还田。
处理7:产品五(泰谷牌)腐熟秸秆还田。
在试验中,每一处理方式重复3次,每次处理随机排列,试验水稻小区面积在30 m2以上。秸秆还田时施适量速效氮肥(667 m2用量尿素5 kg或碳铵15 kg),撒入还田秸秆上,稻草不还田区施肥时把速效氮肥与其他6个处理用量补平达一致。对于每667 m2来说,秸秆腐熟剂投入2 kg,研究人员对于试验结果进行认真处理,同时记录数据,填写秸秆腐熟剂品种筛选试验处理设计表。
2 试验进行过程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将五种秸秆腐熟剂分别投入试验地,每次试验都必须对于土壤容重、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全磷、速效钾、缓效钾、全钾、pH值、CEC值等相关数据进行测量和记录。同时确定秸秆腐熟程度测定时间及项目,对于秸秆腐熟剂使用当日、用后3、6、9、12、15、18、21 d等一直到秸秆腐熟,在这些日期中,研究人员观察测定项目:秸秆颜色(分黄、微黄、褐黄、黑黄);气味(分霉味、氨味、酒味、腐烂味);手感软化程度(分硬、微软、软、腐烂);秸秆拉力(使用拉力计测量秸秆拉力,单位用N表示)。这里以山度SH-500型为例,具体使用方法:选择均匀代表性水稻秸秆,把一根水稻秸秆对折,绕在拉力计钩上,手持秸秆另一端,拉力计钩点与手持点距离15 cm,按拉力计峰值按键后,用力一次性将秸秆拉断,并记录数值,按置零按键后,继续测量下一株秸秆。在当时为避免日照和气温对秸秆硬度的影响,确定测量时间建议统一在上午10:00以前,同时,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秸秆至少5株。
在这个过程中,研究人员同时对于农事操作记载,其中有栽插方式、栽插密度,施肥(日期、种类、数量、方法等),水分管理等,最重要的就是在试验田进行测产:作物成熟后及时进行田间测产,各小区单打、单收,计算产量。收获前每小区采集5株样品,进行室内经济性状考察[2]。
3 试验结果
在上文中,笔者已经对于试验过程进行了介绍,同时,对于需要测算和记录的项目进行了说明,接下来笔者将为读者详细说明秸秆腐熟程度观察记载表(表1)以及试验小区产量统计(表2)。
表1 秸秆腐熟程度观察记载
项目 观察时间
(日/月) 处 理
秸秆颜色
(分黄、
微黄、
褐黄、
黑黄) 1 2 3 4 5 6 7
7月24日 黄 黄 黄 黄 黄 黄
7月30日 微黄 微黄 微黄 微黄 微黄 微黄
8月2日 微黄 微黄 微黄 微黄 微黄 微黄
8月5日 微黄 褐黄 褐黄 褐黄 褐黄 褐黄
8月8日 微黄 褐黄 褐黄 褐黄 褐黄 褐黄
8月11日 褐黄 黑黄 黑黄 褐黄 黑黄 黑黄
在表2中,可以将平均产量定位430 kg/667 m2,那么就可根据科学计算得出小区产量。
从表1和表2中,可以得出泰谷牌的秸秆腐熟剂相比较来说是比较优质的,但是在这次试验中,也存在很多不足需要注意,要想得到更加确切的结果还需进行更加精细的试验。
4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在本文中以全州县为试验田,将5种不同的秸秆腐熟剂投入试验田,进行7种处理方式,经过多项观察和记录,得出泰谷牌秸秆腐熟剂相比较来说是比较优质的。
参考文献
[1]马怜森.金华市标准农田质量现状及其提升途径[J].浙江农业科学,2011(3):690-693.
[2]周杨,姚岳良.浙江省缙云县标准农田质量状况与提升措施[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3):71-73.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