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中
【摘 要】新课标打破了传统“被动式”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从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出发,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有关数学教学的几点认识。现与各位学者分享,敬请各位初中数学教学同仁和专家不吝赐教。
【关键词】创设情景;合作学习;综合应用;评价反思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由此可见,数学教学已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而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与教师互动。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笔者认为,为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真正做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课标》中明确指出:七至九学段的学生要“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要擅于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等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水到渠成的引入新知识,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在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一课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猜年龄”的情境,告诉学生自己有“特异功能”,即学生通过回答教师的一个问题,教师便可知学生的年龄。此后教师可告诉学生,学完这节课你们也能拥有这项“特异功能”。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此理念的指导下,数学新课程中设置了大量的探索性的题目,以引导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由此可见,合作学习不是教学方式上的标新立异,而是提倡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智慧,最终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在学习分式方程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回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分式的基本含义,让学生通过小组学习,给出分式的定义。合作学习主要以4~6人为宜,在小组学习之前,教师应注意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题目,在分组时应注意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并提出学习的目标和要求,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并及时的给与指导。总而言之,教师必须要精心安排,避免将“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三、综合应用,深化新知
《课标》还倡导数学知识应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应用进行巩固和深化,而不是依赖于传统的死记硬背。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应注重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科知识等相联系,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操作等活动,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尝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运用知识进行合理判断。
例如,针对数学中抽象的定义、定理等,若能通过适当的概念辨析,将抽象的问题具象化,不仅能加快学生的理解,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则可以采取一题多变或一题多解的方式,力求以一个问题为着眼点,通过拓展、变式和深入挖掘,将其从一个角度延伸至多个角度进行思考,真正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等。
在数学应用的教学上,教师必须将以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转变成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参与的知识应用的过程。通过应用,让学生亲自感受到数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价值和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主动建构和发展数学的认知结构。
四、评价反思,升华新知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评价反思多是针对教师对学生,或教师对教学。在当今社会,我们要培养的是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栋梁之才,而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要培养这种学生,就必须让学生学会评价和反思。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评价他人,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评价自己,评价数学结论,同时在反思中形成新的知识结构。《课标》在第三学段目标中指出:“能针对他人所提的问题进行反思,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例如,在完成新课教学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评价,包括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改进的地方;自己存在的疑惑;那些同学表现得较好,值得自己学习等。在反思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课堂小结,反思自己的课堂表现等。通过这一环节,教师不仅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还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积累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提高思维能力,同时还有助于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
实践证明,数学教学的模式較多,而笔者所提到的教学模式只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总结的一种。总之,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课堂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式教学模式,而应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参与式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探索出新知,在应用中掌握新知,在反思中升华新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