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焕芬
河北省围场县第四小学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肖焕芬
河北省围场县第四小学
阅读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积累,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想象力,改善我们的思维品质,提升我们的创造能力;阅读可以开启我们的心灵之窗,塑造我们的灵魂,引导我们积极向上,涵养我们的精神;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使我们更富于人性,更懂得求真、为善和审美;阅读可以改变人的心境,增加人的生活情趣,使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更有意义。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构建阅读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敏锐的直觉,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所学文章中的突破点、爆炸点,并点燃导火索,惊起学生心中的波澜,深深地吸引学生。何为突破点、爆炸点呢?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存在疑惑或者好奇之处。问题一旦解决,又能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对主题阅读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动力,才能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学生有了课外阅读兴趣,就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在阅读中,课前三分钟展示是最精彩的,我们可以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轮流上台念一段自己摘抄的优美语段,不仅能增加语汇的积累,又能促进学生在课外自觉认真的阅读。
阅读文章是一个思想认识过程。对于一篇文章的认识,一般地说是一个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反复领会,逐步深入的过程。
粗读全文,了解大意,这是阅读的第一步骤。阅读一篇文章,首先要从头至尾完整地读一遍全文,目的是获得一个粗略的总体印象。对于文章的体裁、作者、内容、写法等,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就行了;
细读重点,品味赏析,这是阅读的第二个步骤。在了解全文大意的基础上进一步细读:一个是查阅字典、词典等有关的工具书,弄懂词句的表面意思;另一个是搞清重点段落的内容和文章的主旨。逐字逐句地细品,一点一点地领会;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通过查阅、思考,尽量把它搞清楚。
精读圈点,领会文义,这是阅读的第三个步骤。所谓“精读”,是指对文章的词章、义理要静心思考、认真分析、反复揣摩,尽力理解词句所表达的思想内容,领会写作的方法及其作用,争取获得正确的或接近正确的认识。在精读的过程中,对于重点词语和精彩句段,还要加以圈点,醒目的标记。
注重批注,批注是指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等,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一篇小学语文课文,它的批注点主要包括:生字新词的注解,文章内容的概括,提出疑难问题,课外资料的补充,阅读感受的表达,思想主旨的体悟,写作特点的鉴赏等。课堂上进行的批注是对学生预习时所作批注的一种完善、提升,是学生和文本深入对话的重要过程,也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必要过程,更学生自我提升阅读能力的重要过程。
按照上述步骤认真阅读,一般可以领会文章的大部分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去听老师的讲解,就能全面理解文章内容,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积极主动阅读文章的兴趣,从而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由于学生多看课外书,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增加了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是在教材没学过的词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平时,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学生广泛阅读,必能丰富知识,开拓思路。无疑是朋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
创造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能使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从而更进一步激发他们阅读的热情。(1)课前三分钟,轮流朗读。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轮流上台念一段自己摘抄的优美语段,不仅能增加语汇的积累,又能促进学生在课外自觉认真的阅读。(2)举办朗读,讲故事比赛。通过举行比赛,在班里掀起读书的热潮,引发课外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大量阅读。(3)编课本剧,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不仅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审美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表演能力,还提高了他们与他人的合作能力。(4)开展有趣的辩论会,在阅读的基础上,巩固了读书成果,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总之,让小学生在阅读中动起来,增加了阅读兴趣,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理解语言,不仅要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具体内容,还要体会蕴含在语言中的感情,特别是作者不直接表达的、比较含蓄的情感。因此,感悟作品,对学生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
如《雷雨》一课教学中,教师课前可播放描写雷雨的视频,播放描绘雷雨景色的课件,创设情景,让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激起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细读,抓住景物品词句,先读出感受再读出情感,从而体会作者老舍先生是如何触景生情的,然后把作者的感悟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感悟。后面描写雨后景色时,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这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悟作品,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
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训练,去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