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建设·
军队研究型医院建设关键要素探讨
李维国,张玉维,张侃
(第四军医大学训练部,西安710032)
[摘要]创建研究型医院是推动医学科技创新进步、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内在要求;面对全军创建研究型医院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结合创建研究型医院工作实际,探讨实践以创新发展、政策法规和职责使命为关键要素,持续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内涵质量和保障效能建设。
[关键词]研究型医院;建设;实践
[中图分类号]R 197.32[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李维国,男,硕士,副教授,副部长;电话:029-84774304
Discussion on Key Elements of Constructing Military Research-oriented Hospital
LI Wei-guo, ZHANG Yu-wei, ZHANG Kan(Training Department,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Xi’an710032)
Abstract[]Establishing research-oriented hospitals is the internal requirements of promoting innovations of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logistics. Facing with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constructing military research-oriented hospitals, the article practically explored the key elements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 du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and discussed the practice of continuously improving the core competence, connotative quality and sustainment efficiency for the military hospitals.
[Key words]research-oriented hospitals; construction; practice
Hosp Admin J Chin PLA,2015,22(9):891-892.
全军创建研究型医院是推动医学科技创新进步、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内在要求。各医院在高度重视、统一思想的同时,应深刻理解、把握研究型医院的内涵实质和创建要求,研究和探讨研究型医院建设中的关键要素,在不断开拓创新中,推动医院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1把握创新发展要素加强医院核心竞争力建设
创建研究型医院的根本途径是创新。研究型医院建设要上层次、上水平,必须在科技上有更大突破和更大创新。
1.1核心技术创新创建研究型学科既是建设研究型医院的必要途径,也是医学学科发展适应激烈医疗市场竞争环境的必然趋势[1]。坚持将重点学科建设转向优势学科群建设,打破原有学科专业壁垒,进行多学科联合、整合、融合,实现由单个学科向研究型优势学科群转变。组建肿瘤诊断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诊治、组织器官移植、严重战创伤救治、功能性脑病等16个优势学科群。出台《临床高新技术项目管理办法》,完成国际、国内手术30余项,附属一院完成国际国内首创手术20余项,2013年引进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共完成机器人微创手术700余例,其中妇产科近500例。
1.2科研能力创新成立转化医学、新药研发、分子影像和干细胞治疗四大研究中心,推动医院科研方向由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变,推动科研课题由一般项目向重大项目转变, SCI论文由低影响因子向高影响因子转变。2010年以来,医院新增国家“973”首席项目2项,“973”“863”重大支撑计划、重大新药创制计划2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项,国家重大课题累计45项。发表影响因子(IF)>5论文近百篇,SCI论文被引用数、引用次数表现不俗,鼓励临床和转化医学研究,每年投入高达5 000余万元。试点工作以来,仅附属一院开展RCT临床研究达61项,承担临床药物试验研究202项,其中牵头国际多中心研究13项。
1.3人才培养机制创新重视精英人才培养,制定精英人才梯队建设计划,出台《优秀技术人才评价体系》,创新政策机制,狠抓落实。新增教育部长江学者10名、“973”首席科学家5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7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总后“三星”人才18名,高层次人才、高水平人才创新团队较以往有较大提升。1人当选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4人新当选中华医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主委。附属一院中华医学会主委、副主委就多达22人;国家和军队创新群体和团队增至4个。
1.4管理机制创新从管理机制入手,着力解决制度不合理、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修订医疗工作手册及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建立质量查房机制规范医疗行为。编印《临床科室工作手册》系列丛书;自主研发临床合理安全用药决策支持系统(DRUGS),并在全国26家医院推广应用;改变以收入为中心的奖金分配模式,推行按“工作数量、工作质量、科室贡献”为依据的超劳补贴核算方案,实现超劳分配的科学化、规范化。
2把握政策法规要素加强医院内涵质量建设
2.1多措并举与医疗质量创建研究型医院的内在要求就是从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从拓展规模向提高效益转变[2]。落实总部床位分类管理规定,优化医院资源配置,按规定将全校治疗床位压缩,并设置康复、体检、日间、科研床位;床位数与执业医师、执业护士比例均较合理。建立等级医院评审常态化机制,出台《等级医院评审“回头看”常态活动方案》,每年组织20名左右专家对三所附属医院进行“回头看”专项检查,促进附属医院医疗质量全面提升。
2.2“零纠纷”目标与医疗安全研究型医院的病例复杂性与环境特殊性使医疗纠纷更加突出[3]。结合《军队研究型医院建设基本标准》,每季度召开医疗工作形势分析会,查找医院管理中的突出问题,针对易发纠纷环节不断对照改进。狠抓重点部门手卫生管理,预防交叉感染, ICU(重症监护室)呼吸机、尿路、静脉置管感染率分别降至5.91‰、1.18‰和0.18‰。实施缺陷环节追踪管理,将“非计划二次重返手术”、住院死亡病例、住院时间大于30天等负性指标纳入医护法规考核,医院“非计划二次手术重返率”降至0.24%;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达85%以上,医疗纠纷发生率大幅下降。
2.3平均住院日与医疗效率缩短平均住院日的三个关键因素,即在创新医疗技术、提高医疗质量、优化就医流程上持续用力。将微创手术列入考核标准,微创手术占传统开放手术比例提升13%;15个Ⅰ类切口、5个Ⅱ类切口抗生素使用率降至16.6%、术前使用合理率升至99.9%;强力推进术前门诊检查和日间手术制度,术前门诊检查比例达31.8%,对疝气、肛肠疾病等6个病种实施日间手术。两个综合医院平均住院日分别降至6.69天和9.02天。
3把握职责使命要素加强卫勤保障能力建设
创建研究型医院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为军服务保障能力,确保军队卫生领域“能打仗、打胜仗”。
3.1医疗救治与多层投入面对医疗体系保障任务数倍增加,医院坚持多层投入,保证为部队服务的工作质量。医院投入经费改扩建军人接诊中心,改善军人就诊环境;增添仪器设备,满足军队就诊人员诊疗需求;设置、佩戴军人标识牌、标识卡,保证军人优先服务;改进军人就诊流程,方便一站式就医;增设、配备专职人员,实现热情周到服务。团以上干部门诊和师以上干部住院“一卡通”试点任务圆满完成。
3.2遂行任务与多样化充分发挥医疗技术特色,多次受领外国元首诊疗任务,完成39人次国事贵宾来校诊疗工作;派出机动卫勤分队多批参加抗震救灾救援和卫勤演练; 17人远赴西非利比里亚执行抗击“埃博拉”出血热任务; 16人参加 “万里海疆行”和海外维和卫勤保障任务。研究型成果转化成精湛医疗技术,医疗技术服务到更多军事领域,这是研究型医院建设步伐迈向更高层次的直接体现。
3.3对口支援与多种形式以“健康军营行”方式组织医疗队赴东海、新疆、青海等地完成健康服务、技术帮带31批次,技术培训27次,知识讲座168次,捐赠仪器设备和药品共计550.5万元。以对口支援方式与26家医疗单位建立帮带关系,派出技术骨干260余人次。以集中教学培训方式,利用临床医学优秀师资队伍对72个卫生机构的226名基层军医开展战救技术培训,得到基层部队和官兵的好评。
【参考文献】
[1]吴佳佳,郭渝成,滕怀金.研究型学科建设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院,2011,15(8):8-9.
[2]张雁灵.牢记使命任务,坚持科学发展,全面推进军队医院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在全军医院学科建设研讨会上的讲话[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11):Ⅰ-Ⅳ.
[3]罗爱武,肖庆,申东翔.研究型医院医疗纠纷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21(5):69-71.
(2015-04-18收稿2015-08-26修回)
(本文编辑丁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