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医学专业认证背景下强化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紧迫性
张丽红,姜淑兰*(
吉林医药学院,吉林 吉林132013)
关键词:医学专业认证;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精神
文章编号:1673-2995(2015)06-0489-02
中图分类号:G624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重要课题(2013314);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十二五”一般规划课题(GH12223).
作者简介:张丽红(1972-),女(汉族),副教授,硕士.
收稿日期:(2015-01-05)
医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可以在中西医的教育历史中追本溯源到古代医学起源时期,但并没有在医学教育中一以贯之。人文教育再次被重视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进入21世纪,在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和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办事处制定了有关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之后,2008年教育部、卫生部批准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拟订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这些标准中都突出强调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地位。医学教育认证标准与国际标准深度接轨并迅速投入试用,这对强化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迫切要求。
生物医学模式产生于18世纪60年代,医学知识及其地位迅猛膨胀。19世纪后半期,采用预防接种、杀菌灭虫、抗菌药物三种方法,有效降低传染病、寄生虫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第一次卫生保健革命取得胜利,技术至上观念树立起来,巩固了生物医学模式的地位,医学作为“技术”的观念被广泛接受,医学是作为技术工具性而存在的。因此,大部分医生只关注医学专业学习,忽略了对患者的关怀,往往是在“看病”而不是在“治人”。这样一来,广大患者群体对于医生产生了反感和对立情绪,普通民众对医疗健康保障的诉求也变得越来越多。作为生物医学中心的这些机构威望越高,这种抱怨越多。许多医生的生物医学基础知识很好,但医治病人必不可少的品质很差。许多人承认单单在生物医学模式范围内这些是难以改善的。因此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生不仅要看到“病”,更要看到“人”,知道是谁生了病比知道他生了什么病更重要。时代的进步,新医学模式的构建有赖于医学生人文素质水平的提高。尽管如此,在我国的医学院校中还在自觉不自觉地以生物医学模式为指导,多数医学教育者仍然抱有“重专业轻人文”的人才培养和教育观念。这样培养出来的医学人才只能是只见“病”不见“人”的。
通讯作者:姜淑兰(1968-),女(汉族),教授,博士.
中国当下的医患关系每况愈下,虽然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医疗行政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医院、医生、学者、社会各种力量都在讨论、想办法,但医患纠纷不断,出现了许多严重事件,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催生了医闹一族,形成了患者用近乎无赖的办法解决矛盾的习惯。固然医院的公益性、国家法律制度建设、医生的技术水平职业道德都是改善医患关系必不可少的因素。但在医疗行为过程中医护人员人文精神的缺乏是根本原因。医院、医生和患者目的是一致的,即治疗疾病,使患者恢复健康,所以本来也应当是利益一致的。在人文精神缺失的情况下,医院和医生都把患者当作了利益的来源,医生只看到了疾病而忽视了疾病的物质载体“人”,在医生眼里人失去了个性,变成了没有差别的某一类病,人的医学变成了病的医学,医学教育变成了针对病的教育。因此,医学教育要牢固树立人文精神教育观念,通过人文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医学人才,从源头上为减少和解决医患纠纷、重构医患正态关系做出贡献。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研究拟订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于2008年10月获得教育部、卫生部批准。截止到2013年7月,全国已有12所医学院校通过该认证,计划到2020年完成首轮认证。医学教育认证是国际化的必然要求,是职业准入的客观需要,也是保证质量的必要手段。在专业认证中一是评价学生个体经过学习要达到的要求,二是评价学校的办学水平。要求在课程计划中要安排相关课程,并对开课门类做出注释,包括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心理学、社会医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卫生事业管理、文学艺术类、医学史等。在认证标准中无论是医学生个人素质要求还是学校的办学要求方面都强调了人文素质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体现了医学与人文的不可分割性、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
就目前国内各医学院校来说,对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还处于深入认识和探索阶段,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专业技术的学习上。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大多都有专业课至高无上的观念,看轻人文类课程在教育中的作用;二是现有的人文课程在课程体系设计中被边缘化。
因此,在面对专业认证提出强化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和目前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边缘化的现实,医学院校更应当充分重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应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实践中探索出切实可行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把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贯穿医学教育始终,使学生受用职业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