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新闻报道的倾向性——以昆明“3.1”事件为例

2015-04-12 02:38贾珍霞
关键词:批评性物性语料

田 菲,贾珍霞

(华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唐山063009)

批评性语篇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至今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作为一种主要的语篇分析方法,它主要分析以语言为主要形式的社会交往活动,并通过语篇揭示其隐含的意识形态意义和权力关系。CDA的主要分析对象之一就是新闻报道。新闻报道力求公正,标榜中立,但是受报道者自身价值观、利益立足点的影响,报道也可能产生偏颇。有意识地提及、凸显、强调某些精心挑选的事实,按照自己的修辞意图调节受众的情感,从而在受众中产生对自己的观点最具接受性的心理状态(刘亚猛,2004)。因此,利用批评性语篇分析的相关理论分析新闻报道,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报道者潜在的观点。

目前,国内学者对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主要集中在具有明显意识倾向性的政治、经济类新闻语篇,也有学者分析灾难性新闻语篇,但是针对涉恐突发事件报道语篇的分析比较少见。本文在批评性语篇分析框架下,以系统功能语法为指导,对外媒昆明“3.1”事件相关报道进行批评分析,是对批评性语篇分析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拓展。

一、理论框架

批评性语篇分析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韩礼德认为语言有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和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而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是批评性语篇分析所采用的主要分析工具之一。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表达主客观世界的经验,主要由及物性系统(transitivity)和词汇选择(lexical choice)来实现。本文着重从及物性和词汇选择两方面对外媒昆明“3.1”事件相关报道进行批评分析,考查其概念功能的实现,挖掘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帮助读者理智分析,做出正确地判断。

二、外媒昆明“3.1”事件报道的概念功能分析

2014年3月1日,昆明火车站发生了针对无辜平民的暴力恐怖事件,造成29人死亡、143人受伤。事件发生引起了中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外媒对此进行了第一时间报道,但是其报道充满偏见。本文选取外媒官网关于昆明“3.1”事件的四篇报道为语料,分别为:Knife-wielding attackers kill 29,injure 130 at China train station (CNN),Terrorist attack leaves 34dead on eve of annual Chinese political meeting(Fox News),China mass stabbing:Deadly knife attack in Kunming(BBC),China blames Xinjiang militants for deadly attack at station(Reuters)。从及物性和词汇选择两方面对语料进行量化分析,以期揭示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识形态,揭示报道者及其所代表媒体的立场和态度。

1.及物性

Halliday认为及物性可以把人类的经验分为六个过程:物质过程(material process)、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行为过 程 (behavioral process)、言 语 过 程 (verbal process)和存在过程(existential process)(胡壮麟等,2008)。正如 Fairclough(1992)所说的“选择哪类过程来表达一个真正的过程会具有重要的文化、政治或意识形态意义。”报道者可以选择运用及物系统中的不同类型的过程报道同一事件,通过对六个过程的筛选表达微妙的态度。以下是四则报道的及物性分析中六大过程的分布情况:

表1 及物性系统数据

上表显示,四篇报道对物质过程的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言语过程,再次是关系过程和心理过程,均无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这符合新闻报道的特点,追求客观真实地报道新闻事件,忽视心理情感的描写。相比较而言,Fox news和Reuters的报道中使用了较多的关系过程,关系过程反映事物之间处于何种关系,常常用于介绍新闻事件的背景信息或者对事件做出评价和判断。

物质过程是表示做某件事的过程,一般包括动态动词,“动作者”(Actor,即逻辑上的主语)和动作的“目标”(Goal,即逻辑上的直接宾语)三部分(胡壮麟等,2008)。四篇语料使用了大量的物质过程,“动作者”主要可以归为三类:袭击者,群众和中国官方。通过对语料进行分析,这三类“动作者”的数量见下表:

表2 物质过程的主要参加者数量统计(单位:个)

上表显示,绝大多数物质过程以群众作为逻辑主语,其次是袭击者,却极少以中国官方作为逻辑主语。体现了报道者的意识倾向性:首先,报道者运用大量物质过程描述在场群众的恐慌,动词"started running","ran away","killed",and"injured"向读者展示极其混乱的场面,暗示中国的社会治安混乱。再次,袭击者作为逻辑主语在物质过程中居于第二位,报道者称袭击者为"the slaughter","members of a separatist group from Xinjiang","the killing spree","the attacks","a knife-wielding man","a knife-wielding gang"和"11'terrorists'"等等,中国政府早在3月1日就对外公布昆明3.1事件是恐怖袭击,但报道者仍然用"separatist","knife-wielding men"和加引号的"terrorists"称呼暴恐分子,显然是对事件定性的质疑。第三,外媒报道较少以中国官方为"动作者",刻意忽视中国政府应对此次事件所做的努力。

言语过程是通过讲话交流信息的过程,常用的动词有say,tell,talk,describe等(胡壮麟等,2008)。以上报道中言语过程占了很大的篇幅,大量使用引语,可以增添报道的真实性,获取读者的心理认同。另一方面,报道者通过对引语的筛选和加工,可以借别人之口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影响读者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四篇报道的言语过程的"讲话者"可归为三类:在场群众,新闻媒体和中国官方。通过对语料进行分析,这三类“讲话者”的数量见下表:

表3 言语过程的主要参加者数量统计(单位:个)

大多数言语过程中,报道者使用中性动词"say"报道整个事件,大量报道在场群众,但是极少关注中国政府的发言,体现其对中国政府的不信任。且通过分析发现,外媒使用中性动词"say"报道在场群众和中国官方,但是涉及到新闻媒体时,动词多用"reported,quoted,referred to"等。例如:The report referred to them as"terrorists".一方面,报道者说明消息来源,另一方面,也表明报道者并不赞成其说法,加引号说明报道者并不赞同把此次事件定性为恐怖主义。

关系过程常用于对事件作出评判。CNN报道:Mass knife attacks are not unprecedented in China.Some occurred in 2010and 2012,but the attacks happened at schools and didn't appear to have political connections.直接给这起恐怖袭击扣上“政治事件”的帽子,报道称,“这并非在中国发生的首次大规模持刀袭击。2010年和2012年也发生了一些事件,但那些袭击发生在学校,并未表现出有何政治关联。”似乎一定要将所谓“民族矛盾”坐实。Reuters报道:The attack comes at a sensitive time as China gears up for the annual meeting of parliament,…。将这起恐怖袭击与中国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挂钩,称“袭击发生在一个敏感的时间”,言外之意这是中国的政治问题,是在质疑中国的安保措施。这两篇报道对于关系过程的选择带有很强的评论和判断意味,也代表了其政治立场。

四篇报道中,心理过程的“感知者”均为在场群众,用"saw,hear"等动词描述受害人的恐惧,借此渲染恐怖气氛。

2.词汇选择

通过词汇来给事物分类是新闻媒体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创造或产生偏见歧视的途径。报道者对词汇的选择受其情感和价值观的影响,代表了他们的立场。

标题一般被认为是奠定整个文章基调的题眼,对文章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CNN扭曲昆明“3.1”暴恐事件,在标题中给恐怖分子加上引号,极不情愿用“恐怖主义分子”定性疆独者。Fox news的标题刻意强调此次事件发生在两会前夕,与政治挂钩。BBC的标题称其为中国致命地持刀袭击,并且另加了副标题"Chinese state television described the incident as a"violent terror attack"将暴力恐怖袭击三个词加上引号,还强调其所引用的是中国官方报道“未经证实”。Reuters在标题中用"militants"激进分子、好斗分子代替恐怖分子。

在报道的正文中多次出现"knife"一词,极力把这次事件与大众印象中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恐怖活动区分开。正文中亦多次出现"knife-wielding,mass knife attacks,deadly knife attack attacker","Knife-wielding men,separatist"等词,否认事件是恐怖袭击。

"Han majority,Xin jiang,Uyghurs,Turkic"等词的使用强调中国的民族矛盾,强化汉族人与维族人的对立,汉族占人口的绝大多数暗示中国的民族不平等,是汉族对维少数民族的侵略,歧视导致矛盾升级,最终爆发了这次袭击事件,给读者的感觉是爆恐分子是受害者,是应该同情的,中国政府需要对这次袭击事件负责。

Reuters报道称"Xinjiang is home to the Muslim Uighur people,many of whom chafe at Chinese restrictions on their culture and religion.",用了"restrictions"一词,称中国社会存在民族歧视,是中国政府对维族人的限制和不公平待遇引发了矛盾冲突。

从上述报道对词汇的选择可以看出:一些外媒依然带着有色眼镜看待涉及新疆的恐怖主义活动,有关云南昆明暴力恐怖事件的报道别有用心、有失公正。

三、结论

本文对外媒关于昆明“3.1”事件相关报道进行个案分析,为批评性语篇分析提供了不同的语料选取视角。结果显示,及物性过程选择的差异往往能体现报道者意识形态的差异。不同的词汇表达也能表明不同的意识倾向。一些外媒在报道该事件时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中立客观,而是利用报道来传播自己的态度和立场,所以我们阅读时要有批评意识,以免误读。

[1]刘亚猛.追求象征的力量[M].北京:三联书店,2004:84-85.

[2]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Fair clough,N.1992.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M].London:Polity Press.

[4]辛斌.英语语篇的批评性分析刍议[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7(4).

[5]温宪十足的虚伪与冷酷[N].人民日报,2014-03-03.

猜你喜欢
批评性物性语料
本期导读
R1234ze PVTx热物性模拟计算
中韩天气预报语篇的及物性分析
LKP状态方程在天然气热物性参数计算的应用
从发现问题到反思历史——历史学科批评性思维
基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网络语言暴力研究框架
基于语料调查的“连……都(也)……”出现的语义背景分析
低孔低渗储层物性下限确定方法及其适用性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