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超,杨 洁,辛 灵
(华北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河北 唐山063009)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步伐的加快,人才越来越多的被列入这次转型发展过程中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无论是社会的发展,还是经济的转型,人才始终是构建摩天大厦的核心基石。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人才合作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发展方向,国内外众多学者也都从不同角度对人才合作进行分析研究。人才合作实现了双赢局面,对京津冀三地发展和人才本身都是有利而无害的。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研究人才合作也是意义重大的。
美国管理学家Peter F.Drucker已经说过:“人是我们最大的资产”。人是构成社会最基本的要素,也是促进经济发展最原始的动力。从新经济环境上讲,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关键是促进区域内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而人力资源,是带动各种优质资源的自由流动的核心。加快人才合作,才能更好的促进京津冀的协同发展。从市场的需求上讲,河北省的人才的“低洼槽”,需要北京和天津的优质人才弥补,三地唇齿相依,河北省实现发展才能真正带动北京和天津的经济转型再发展。从人才自身意愿上讲,三地各类人才各有优势,如果能在家乡实现梦想和人生价值,不用背井离乡,就能更好的为经济建设投入更多的精力。综上所述,创造三地同等的生活、就业和发展机会,实现人才合作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推进,打破各自为营,寻求共赢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强,虽然三地在人才集聚和人才价值体现方面的差距依旧较大,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人才合作推进工作稳步进行。
2011年,北京天津和河北签署了《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框架协议书》签定成立,三地发表《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宣言》。京津冀三地实现共鸣,尽最大努力把首都经济圈建设成为全国最具示范性的区域人才合作发展试验区。同年,首届“京津冀人才交流会”举办,此后每年一届,2014年达到规模最大。2013年9月,张家口建成了“环首都高层人才创业园”。2014年5月,秦皇岛揭牌建立北京中关村海淀园分园,这也是国内首个分园。种种政策措施的出台,真正意义上将人才合作从纸书宣传落实到现实操作。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对2013年的分地区受教育程度和普通高等学校(机构)情况的统计数据整理得出,对于人口和资源大省,河北省的教育程度,尤其是高等教育程度远远低于天津北京。三地教育程度见表1所示:
表1 京津冀三地教育程度比较(单位:%)
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上,京津冀三地差距也较大。从国家认证的“211工程”、“985”院校分布上看,北京独占26个“211工程”,8个“985”院校;天津占3个“211工程”,2个“985”院校;河北省仅河北工业大学被选入“211工程”,校址却在天津境内。无论在教育资源数量还是质量上,河北省都处于人才合作发展的劣势,对教育的投入方面差距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人才合作存在的问题。《中国统计年鉴2014》中数据表明,2013年国家公共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共计20895.11亿元,北京占681.18亿元,天津占461.36亿元,河北省占837.63亿元,但从数字上看,河北省对教育的投入很多,但是人均到6岁以上学龄人口时,北京市4.1%,天津市4.0%,河北省仅占1.5%,人均教育经费远远低于北京市和天津市平均水平。
2015年4月30日中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虽然没有正式公布全文,各方专家解读中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是疏散北京非首都功能,北京定位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四大中心,天津定位一个基地三个区,即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省也定位一个基地三个区,即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全国转型升级试验区,全国新型城镇化合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从政策性功能分区上看,三地吸引人才的机会和发展空间差距较大。由于历史、政治、行政干预因素的长期积累,三地人才真正实现合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京津冀各自的《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来看,北京更加突出国际大都市的功能定位,突出对世界级大师与国际顶尖人才的培养与引进重点突出人文、社科、科技、教育、卫生事业等领域,而天津与河北更加突出主导工业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的引进,而在这些方面,天津与河北存在重叠现象,河北与天津在“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金融财会、国际商务、现代交通、物流运输、生态环保”等领域的人才需求完全相同。协作有余,协调不足,这些因素制约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人才合作的发展步伐。
众所周知,在历史政策体制下,三地的功能分区和经济发展依托不同,致使北京天津多高科技、低能源消耗、低污染的新型产业,而河北省依托自然资源发展,多高耗能、高污染、高强度的工业产业,长久发展虽然使河北省经济快速发展,随之带来的污染严重,生活环境不断噩耗。2014年10月公布的中国雾霾污染严重的城市排名前十中,河北省占6个,其中邢台市以PM2.5浓度409μg/m3(严重污染)位居榜首,保定市紧随其后。生活环境的巨大差异,制约了京津冀三地人才合作的发展。
其次,三地经济差距明显,优质医疗养老资源过度集中。在三级甲等医院的数量上,北京市和河北省都是37家,而河北省常住人口却是北京市的3.6倍。将医生资源平均到每千人,我们看到,北京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9.48名,天津是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45名,全国每千人平均拥有4.94名,而河北却是每千人拥有4.32名。通过数据表明,河北省医疗养老资源较少,尤其是基层农村医疗资源更加薄弱。而河北省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医疗资源稀缺,必将医疗养老压力向天津北京转移,专业人才也趋向于医疗养老的优势资源地发展。
虽然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人才合作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笔者认为,在新经济环境下,京津冀人才合作发展的前景光明,采取适当的发展对策,能够实现地区协同发展和人才自身发展的双赢局面。
由于现行的政策体制,教育资源和教育投入不是来自市场和企业,主体依旧是政府。现在的局面依旧是分灶就餐,各负盈亏,对于京津冀三地教育,北京的财政投入最多,能力最大,河北省就北京和天津的差距较远。2015年4月30日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将教育协同发展和交通协同一起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探路者,目标建立科学的区域人才合作机制。京津冀人才合发展,首先需要合理优化区域间的教育资源,打破区域分割,源头上改变人才分布的格局,将北京和天津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向河北省转移,加强京津冀高校间的合作,建立教学和图书资源共享机制。同时,河北省社会和政府应该更加重视和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作为人口大省,要将人口负担的劣势,转化为更多人才培养的优势,受人鱼不如授人鱼,更多的是靠自身力量改变人才结构的现状。
北京和天津虽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就业机会较多,但生活成本和竞争压力都较大;河北省虽然经济水平较落后,但慢生活的工作环境,和逐渐政策倾向带来的机遇增多。三地的优势不相上下,各有千秋,合理利用和开发各地优势吸引不同的人才,实现人才的柔性引进和自主流动,是实现人才合作的可行出路。《中国统计年鉴2014》中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北京市普通本科毕业生114149人,专科毕业生36780人;天津市普通本科毕业生67160人,专科毕业生166749人;河北省普通本科毕业生146201人,专科毕业生188077人。如果能自主消化吸收当地毕业人才为己所用,提供更多符合人才需求的岗位,招贤纳士,留住人才,是京津冀人才合作发展的新动力和方向。
首先,完善交通一体化,以交通协同带动人才合作发展。京津冀三地启动的了一批交通重大项目、工程和政策,第一批有99个项目启动建设。发挥轨道交通快速、高效、绿色安全的优势,实现相邻城市间“一小时交通圈”,逐步完成区域高速公路ETC车道百分之百覆盖,实现京津冀区域间的公交"一卡通"。三地人才确切实现生活工作“零距离”。
其次,改善生活环境,加强空气污染治理力度。2015年6月4日,《2014年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在石家庄发布,河北省环保厅副厅长杨智明指出:“河北省大气质量状况明显改善,2015年1月-4月重度污染以上天数同比减少22天。”以环境改善促产业转型,也可以增加就业岗位和转型过程中的人员安置。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改善,为人才合作的基础条件。
再次,加快医疗养老保险一体化建设,消除人才合作的后顾之忧。2015年6月6日,河北省试点京津冀医疗服务一体化,河北以岭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中心成立,集合京津冀三地专家人才为一体,打破区域束缚,标志着京津冀三地医疗资源的强强联合,在医疗领域实现三地协同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疏散北京和天津的医疗养老压力,弥补河北省的医疗养老缺口是人才合作的重要保障。
最后,加强人才合作信息化建设,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在互联网+的新经济形式下,京津冀三地人才服务机构互通互融初见成效,三地通过轮流组织招聘活动的方式,打通了“人才市场”,依托各自的发展方向,实现人才资源的互补。三地人才服务机构一方面根据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另一方面通过轮流组织招聘活动的方式,搭建起三地人才交流平台,促使人才资源高效流动。使人才信息公开化,透明化,才能真正实现京津冀人才合作。
[1]刘海云,杨琰,刘艳君.加快推进京津冀人才一体化的对策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5,29(2).
[2]柳玉民,宋秀丽,时丽颖.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迎来新机遇[J].中国人才,2014,(5).
[3]彭黎.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协作实施状况分布[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校报,2014,3(8).
[4]陈丽敏,史玉明.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的创新性研究[J].科技信息,2014,(5).
[5]桂昭明.京津冀人才发展一体化的路径选择[J].人事天地,2010(8).
[6]申志永,袁素娟,唐欣.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的实现困境与机制重构[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