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丹 董海霞
(渤海大学 教育与体育学院,辽宁 锦州121013)
积极德育研究的基本现状与发展趋势
范丹 董海霞
(渤海大学 教育与体育学院,辽宁 锦州121013)
在我国德育研究已形成一定规模,但大多是从问题入手,很少关注德育的积极方面。近年来,受积极心理学影响,出现了积极德育的研究。然而,已有积极德育的研究依然存在对受教育者了解的深度不够、研究领域单一及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积极影响未能充分体现等方面的问题。对已有积极德育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能够促进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深入研究。
积极德育;现状;问题;发展趋势
人类道德精神和道德原则的培养途径有多种,德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能够表现出一种积极的价值取向——即“发展人、重视人、成就人”[1]。然而当前教育实践中的道德教育过多地关注于学生的问题方面,这种病理式的道德教育,使教育者更多地采用负面、病态等方式规划受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积极道德品质的形成起到妨碍作用。我们只有转变道德教育的视角,才能找到一种更适合于受教育者积极健康的道德教育发展模式。这种新的道德教育模式即为积极德育(moral education of positive orientation)。积极德育是积极心理学研究成果在道德教育领域中的延伸和应用,也是为了解决目前社会中德育的一系列不尽如人意之处而提出的全新思维模式与实践策略模式,积极德育思想为道德教育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对提高德育的可操作性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但是我国关于积极德育的研究发展趋于落后,还是一个相对冷门的研究领域。本文拟通过对已有积极德育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促进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深入研究。
(一)积极道德教育内涵的研究
1.积极潜能的内涵
有学者(2006)认为,爱弥儿在成年之前的道德教育完全遵守自然法则进行,这种看似“病态”的教育理念,其中蕴藏着尊重儿童成长的本性及主体地位的精神,实质为一种积极的德育思想。“最高尚的道德是消极的,同时也是最难以实践的”[2]。
有学者(2008)从宏观层面上考量积极德育价值取向的问题,认为“对受教育者在德育方面所包含的潜在积极性为起点进行深刻认识,其道德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促进自我道德成长能力的全方位发展,培养其完善人格的德育”才是积极德育[3]5。
周围(2012)指出,“积极的道德教育可以去除以往和负面取向道德教育所产生的错误和弊端,提倡从受教育者的道德发展意愿、积极道德品质和道德中所隐含的潜质出发,采用以乐观、赞赏、强化、积极和向上的主要德育方法,创建充满诚信、理解、友爱、和谐、公平的道德教育关系”[4]。周围倡导教育者不仅要从教育方式、教育环境、教育者与受教育的相互关系等层面上论述如何运用积极道德教育的视角,挖掘受教育者的积极道德品质潜能,而且在文中还强调受教育者原有“性本善”的心理因素对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葛柏炎(2013)从个体层面上诠释了积极德育的内涵,指出“积极德育是‘育人为本’理念下指导的德育”。在积极德育的引导下,促使学生的品德天天有提高,提高自身的言行水平,使其生存在品德健康的状态[5]。此文强调在积极德育的环境中,只是提高学生的品德,而且是天天有提高,是否有些绝对化。
2.干预式的内涵
有的研究者诠释积极德育的内涵与积极潜能的内涵是相对的,这样的学者对内涵诠释为“干涉式”的。
苏弈对积极德育的理解为:在受教育者形成道德发展需求之前,教育者采取主动干涉的原则,对受教育者采取挖渠引水的方式所实施的德育[6]。文中所谓的积极教育思想是干预式的教育,灌输式的教育理念,美国发展心理学家科尔柏格曾经这样说过:我们要坚决反对灌输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行为是不道德的。道德教育具有强制性[7]23。
周晓宜将积极心理学研究与德育研究结合起来,指出积极德育作为一种德育理念在某种程度上能自成体系。具体而言,它是指受教育者的发展历程与教育者的德育内容有机对接,遵循积极主动的干预原则,通过对受教育者自身成长道德能力的造就,促使受教育者的积极情绪得到强化,创造其道德社会化过程的优化[8]。他的观点在一定层面上实现了对德育理念的创新,并强调德育实践具有过程性。周晓宜和苏弈提出的积极德育的内涵观点相似,也是干预式的教育,两篇文中更多地关注于受教育者成长过程中的德育内容的教育。
(二)积极德育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相关研究
研究者还有在积极德育与教育主客体关系或社会层面的应用性方面进行研究。
有学者(2010)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为了改进高等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提倡运用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丰富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内容[9]。文章片面地阐述了教育者怎样运用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缺少考虑大学生积极道德认知,积极道德行为的实施方法。
卢晓雯(2013)从社会学的角度强调具有积极价值取向的高校德育对社会和谐所产生的影响[10]。和谐的校园文化可以被积极价值取向的高校德育所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以和谐的校园文化为背景,只有校园文化和师生关系有机协调,才能为和谐的高等道德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文中强调高等积极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和谐的道德社会。
汪满昌(2009)提倡要在高校中培养大学生积极道德人格[11]。在大学的发展阶段,学生的人格已经基本形成,道德人格是不是应该从小就培养,如果只是在大学阶段再培养积极的道德人格,大学时代的道德人格只成为一种惯性,已为时已晚。
这三篇文章片面地强调高校积极道德教育的建立决定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我们不禁要问:思政教育就是高校道德教育的全部吗?难道只要大学生接受积极取向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就能和谐吗?师生关系就能相处融洽吗?现在大学生对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只关心毕业后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工资是多少。在当今的高等教育中,又有多少道德教育是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呢?又有多少是流于形式了呢?我们不仅要发掘学生外在的积极道德品质,还应看到学生内心所隐藏起来的积极因素。所以,现当代大学生德育的主要内容是自身健康人格的建构。我们是社会中的人,高校德育的建立应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要兼顾良好教育环境和正确教育方法的结合。
(三)积极德育与积极心理学结合的研究
积极德育的研究成果大多是从国外积极心理学理论范式的借鉴。所以现阶段对积极道德教育相关的研究涉及与积极心理学相结合的应用性研究比较广泛。积极心理教育以人的趋善性为切入点,依据研究对象的心理与生理等发展特征,采取积极内容的手段和方式,使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得到正面的发展,阻挡各种心理问题的入侵,进而营造个体身心全面的协调成长。
麻彦坤指出,为了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格,理应从积极出发,经过时间的历练,以形成积极型的社会成员为最终目标,以学生积极人格的发展为思路,深化改革道德教育与积极心理教育,促进“两育”的有机结合。麻彦坤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理依据,在积极人格本土化与应用性研究的基础上,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进行整合性研究[12]。
孟万金提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了形成学生和国人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对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诊治、积极心理学诸方面的理论和应用基础进行延续和整合[13]。文中过多地论述了关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创新的积极影响,而具体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应如何与其他理论进行有机整合,才能促进德育的创新?文章并没有进行详细论述。
张曼华依据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和作用机制,建立高校大学生“四位一体”的积极的德育形式——以积极教育者的形成为支撑,德育目标以养成积极德育品质,主旨以积极教育载体的建构,背景以积极教育环境的营建[14],使高校积极德育的有效性可以跨越提高。“四位一体”的实践模式建构是好的,但这种模式的构建实效性到底能有多大仍值得思考。
(一)实验研究
目前,积极德育的研究方法之一是通过测评量表对中小学道德品质的研究。如,孟万金(2010)以852个中学生为被试,通过两次取样测试,将中学生的积极道德品质确定为可信任、尊重、责任感、公正、关心、公民义务六个维度[15]。孟万金(2011)以1769个小学生为被试,通过两次取样测试,将小学生的积极道德品质确定为可信任、尊重、责任感、公正、公民意识等五个维度[16]。作者历时几年的时间,用了大量的数据研究分析出中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几个维度,这几个维度的确立,基本上综合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
(二)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是积极德育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孙伟(2008)以中学德育教师在处理学生“手表遗失”的案例中,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并没有采取批评、惩罚、告之天下的道德教育做法,而是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依靠本身所潜在的自我道德教育能力进行自我教育,改掉了负面道德的行为习惯。这位中学德育教师在工作中实践着自己所具有的积极德育的价值取向[3]21-22。周围(2011)案例中的李老师用教育现象学的教育方法,在保护学生积极愿望的前提下,言传身教,呵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充分体验到被尊重、被关爱、被信任的积极道德情感[17]80-81。
(一)当前积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积极德育研究对受教育者了解的深度不够
因受教育的年龄呈阶段性,积极德育应进行分段研究,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上文提到的几篇论文,大多都是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对高职院校德育的研究,对儿童阶段的研究寥寥可数。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显现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方面不同的发展水平和阶段的差异。道德教育在儿童期起着重头戏的作用。作为教育者,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了解学生的所想、所思、所看,进行有差别的积极道德教育研究,使积极道德教育实践更具有阶段性和可操作性。现代德育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成为自身全面发展的人。
2.对积极德育的研究单一化
现阶段的研究未能针对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的差异进行积极道德教育领域的分类应用性研究。现有研究比较多的是消极德育和积极德育的内涵研究,实证性和操作性研究不够。研究是需要理论作指导,但所研究的理论没有应用性也就谈不上好的理论。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也迎来了多元化的时代,光有学校教育是适应不了社会的快速发展的,唯有家庭、学校、社会德育共同作用发展积极道德教育,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全面协调发展。
3.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积极影响未能充分体现
在积极德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一种关系式的存在,教育者积极、向上的德育方式对受教育者有着至深的影响作用。但同时,教育者也要时刻注重受教育者的反馈作用。受教育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样也会对教育者起到一定的反作用。尤其在家庭德育过程中,父母是孩子的重要他人,同时,孩子对父母的影响也是深刻的。
(二)积极德育有待拓展的研究主题
1.充分了解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特点,培养积极德育的知行合一。
积极取向道德教育对培养受教育者的积极情感、积极人格、积极行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积极的德育也是幸福的德育。为什么今天我们依然坚持反对惩罚,倡导正面和乐观教育,就是为了使教育主客体在德育过程中体会到幸福的情感体验。
2.研究领域的多元化
我国的积极道德教育没有独立的理论,大多都是从积极心理学演变而来的,除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性研究外,应该扩展与其他领域进行一些应用性的研究,如:和谐的家庭亲子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处理得当的同事关系,建构一套完整的实践理论范式。还应是德育与哲学、社会学、现象学、心理学创新理念的结晶与融合。
3.对家庭积极道德教育的重视度不足
积极道德教育应该是回归现实、贴近生活的,因此,家庭德育的作用至关重要。积极家庭系统强调家庭关系(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对个人幸福感的影响,特别是良好的夫妻关系,正面、向上的父母教养方式,积极的家庭文化编码对子女积极人格的重要影响。家庭是人格形成的最初土壤,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不仅中小学生的品德发展要受制于家庭和家长,甚至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也要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只要父母有意识地加强自身待人接物、言谈举止的合宜性、道德性,就可以成为儿童效仿的表率。而且,父母的这种道德影响会伴随儿童的终生。当代社会中,家庭德育的缺失,造成了家庭德育的滑坡。作为父母,怎么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怎样引导孩子在家庭中积极德育的取向,建立孩子积极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培养出积极乐观的孩子,都是当前家庭德育应当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为了让人们生活得更幸福,德育的根本作为在于引导人去建构一种更美好的生活。这也是积极德育研究课题中的应有之义。
[1]张承安.道德教育的人性关怀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6).
[2]孙光琼,冯文全.寓“积极”于“消极”,以“无为”成就“有为”——论卢梭的“消极”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中国德育,2006(9).
[3]孙伟.积极德育价值取向初探——基于中学德育教师角度的思考[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
[4]周围.道德教育的理念更新:论积极取向道德教育[J].现代教育管理,2012(12).
[5]葛柏炎.构建积极德育体系 践行育人为本思想[J].江苏教育,2013(12).
[6]苏弈.从未成年人道德教育角度看消极德育与积极德育[J].思想理论教育,2004(10).
[7]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青岛: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8]周晓宜.积极德育理论的四维度分析及其启示[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4).
[9]周炎根,仲云香.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理论与改革,2010(1).
[10]卢晓雯.论和谐社会与积极取向的高校德育的关系[J].科教文汇,2013(11).
[11]汪满昌.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9(6).
[12]麻彦坤.积极理念——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新契机[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2).
[13]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创新的抓手[J].中国德育,2010(10).
[14]张曼华.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高校积极德育模型[J].中外企业家,2013(8).
[15]刘玉娟,孟万金.中学生积极道德品质测评量表的编制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0(4).
[16]刘玉娟,孟万金.小学生积极道德品质测评量表的编制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1).
[17]周围.积极道德教育[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责任编辑:孙艳秋】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Positive Moral Education Research
FAN Dan,DONG Haixia
(Education and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Bohai University,Liaoning Jinzhou 121013)
Most of the existing moral education research is started from the problem, very little attention to the positive aspects of moral education.Combing the positive moral education related literature, found the existing research of active moral education still exist understanding of the educated depth is not enough; failed to affect the research field uniformity and the pedagogue to educators fully reflected problems.
active moral education; present situation; the problem;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2015-01-19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积极德育视域下辽宁大学生责任感现状与培育研究”(编号:W2014163)。
范丹(1981—),女,辽宁锦州人,硕士生,主要从事道德教育和教育哲学研究; 董海霞(1974—),女,辽宁锦州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道德教育文化和教师专业伦理研究。
G41
A
1672-3600(2015)05-012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