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少飞
( 北京服装学院,北京 100029 )
从符号互动理论视角解读西方高跟鞋性别属性的变迁现象
徐少飞
( 北京服装学院,北京 100029 )
高跟鞋自十六世纪晚期在西欧诞生以来,从最初的宫廷贵族的穿戴品到近世纪的女性性别的象征物之一,再到本世纪初西方主流设计大师一次次地将高跟鞋引入男装系统,在整个高跟鞋的历史中由于社会情境的不断发展变化,高跟鞋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以及人们对于高跟鞋穿着者的身份认证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从符号互动理论的视角对于高跟鞋在其发展历程中所代表的性别属性变迁的原因进行分析,截取高跟鞋性别属性发生变革的几个主要时间节点,运用符号互动理论对这些现象进行解释。
符号互动理论;高跟鞋;性别
符号互动理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是一种基于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个人以及群体与周围环境不断进行的互动行为并处理互动关系的事实来研究人类群体的生活行为的理论。[1]符号互动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Mead George Herbert ,1863.2.27-1931)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随后他的学生布鲁默于1937年正式提出,并根据他的讲稿汇编成经典性著作《心理、自我和社会》,此后符号互动理论成为社会心理学理论的一支活跃于社会学界。符号互动理论中的核心词汇——“符号”指的是在社会语境中具有某种象征性意义的事物。这些事物包括语言、文字、图形、声音、肢体语言、表情、着装穿戴等个人外在附属物以及一切具有象征意义的社会属性信号。符号互动理论强调周围事物对于个体的影响并非该事物本身的内容和形式对人产生的影响,而是个体首先将该事物赋予了一定的暗含社会属性的意义,从而对事物做出具有社会意义的回应。而被赋予了社会属性的象征意义正是来源于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群体在长期互动中形成的互动经验。高跟鞋作为一种符号在其社会语境中不断传递着社会意义,从其诞生之初先是作为男性权利的象征,随后又作为贵族皇权的象征,继而变为女性性别的象征物之一,最后到近年来又有回归作为男性穿戴品的趋势,这一系列因社会语境发生变化而引发的高跟鞋作为一种性别符号不断更迭的现象可以运用符号互动理论进行诠释。
自从高跟鞋在西方时尚史中作为一个术语出现以后,就不停地作为一个表达着各种不同的意义的符号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社会效用。今天,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国家,高跟鞋已经成为一种有力而又性情异变的个体符号。西欧带跟的鞋的历史最早要被追溯到16世纪晚期,这一历史事实已经在上世纪80年代的英国鞋品收藏家琼·斯凡(June Swann)的研究中得到了充分的证实。斯凡在其2008年于Shire Library系列丛书中出版的《Shoemaking》一书中指出,无论是当时的人们在鞋底增加皮革的使用量还是为了便于修鞋而直接增嵌入鞋底的皮革的使用都很有可能是后来妖艳的皮质高跟鞋的起源。[2]高跟鞋的灵感,以及其他时尚鞋履的灵感,也许在16世纪晚期时的东方早已产生。哥特式时期的波兰那鞋的那种被拉长的鞋头带有中东怀旧意味的气质,这是因为对于由十字军东征从东方所带到西欧的鞋子产生的灵感制成,西欧人在与土耳其帝国的贸易往来中所获得的那林(nalin)也正是盛行于16世纪中期的高底鞋乔品(chopin)的造型灵感来源,随后的16世纪下半叶,乔品逐渐被高跟鞋取代。在整个16世纪,欧洲人由于一系列的政治、社会、和商业原因频繁地出入近东地区,并且对东方的风俗文化越来越感兴趣,商品交换、商业差旅以及外交链接等社会活动都刺激着西欧人对东方的关注。Nicolas de Nicolay在1567-1568年于Lyons版印《Navigations et Peregrinations Orientales》一书中清晰地指出,被保存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博物馆的美丽的鞑靼骑马靴,被认定是1582年蒙古可汗所赠,这也印证了在当时鞋履可以作为各国文化的交流和国邦之间互相赠送的礼物。[2]虽然在高跟鞋的起源问题上莫衷一是,但在17世纪上半叶高跟鞋已经成为上流社会的男人、女人以及孩童的财富、品味和地位的象征却成为不争的事实。到17世纪下半叶,西欧的贵族们也许是想让那端庄的高跟鞋从较低下的劳动阶层的人们所穿的鞋履中脱颖而出,高跟鞋一次次随着上流阶级对其不断加高的鞋跟而粉墨登场,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被法国国王路易十五推崇备至的那夺人眼球的红色高跟鞋。尽管红色高跟鞋在此之前已经算作是一种时尚,但在路易十五掌权期间,由于他的极力推崇,红色高跟鞋逐渐成为了政治特权的表达,只有那些能出入法国宫廷的男人才被允许穿上高跟鞋。
到了18世纪上半叶,高跟鞋终于逐渐发展成为了专属于女性的鞋履样式。这一变化过程也反映出两性性别标志产生的变化。这一时期在着装上形成了男女性别差异被极度夸大的局面。18世纪中叶,英国率先进入工业革命,男装不再矫揉造作,造型比之前的要简单、实用得多,并且形成了由夫拉克(frac)、基莱(gilet)和克尤罗特(culotte)组成的三件套样式,此后男性服装虽有流变,但一直沿用三件套样式,只不过在细节上有所变迭,与三件套对应的鞋子也要考虑到是否符合工业革命时代的快节奏生活,于是高跟鞋因其妨碍工业生产的效率被男性抛弃。与之相对,女装则是朝着淋漓尽致地体现胸、腰、臀三位一体的女性性感特征的方向发展,由于18世纪女性对巨大的裙撑的普遍使用增加了身体的宽度,为了让身体看起来比例更加优美,高跟鞋在整个18世纪扮演了一个增加女性身高的工具的角色。
在此后的两个世纪,高跟鞋的样式层出不穷,上世纪50 年代,钢钉技术的使用对高跟鞋进行了改革,超级尖细的鞋跟几乎成为50到60年代美国女性的性别符号。20世纪美国著名的影星玛丽莲·梦露在当时穿上了由萨尔瓦托勒·菲拉格慕(Salvatore Ferragamo)设计的金属细跟高跟鞋参演电影从而让她一举成名,高跟鞋从此在女性心目中的作用一发不可收拾。但无论是为了达到身体视觉比例上的最佳效果还是对高跟鞋的纯粹向往,基本都是在女性的范围内发展。
20世纪,时尚进入国际化状态,设计师是20世纪时尚的主要内容。20世纪下半叶,同性恋现象已屡见不鲜,许多时尚圈内的设计大师本身具有同性恋倾向,这就导致了由带有同性恋意味的设计引导的时尚逐渐普及开来。男女服饰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各大流行中心的T型台上中性服装大行其道,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亚洲,现代都市女性都已接受了黑白灰为主色调的中性服装。而设计师也开始尝试让男性穿上高跟鞋作为潮流。
(一) 角色扮演和身份认证
符号互动理论的提出者乔治·赫伯特·米德(Mead George Herbert)认为,一件事情自身不具有意义,它的意义只能来自于社会互动,事物只能通过在社会环境中,在人的行为或者活动的栽培下才具有意义。人处在社会的环境中,与周围的一切进行着互动,互动行为的具体过程和结果完全取决于自身对于互动对象事物的理解。这种对于其周围互动事物做出的互动决定是随着互动过程的持续而不断变化的,这是一个变量。高跟鞋本身在形成之初,其意义仅限于其功能性或者实用性,即有助于减少双脚与不洁净的地面产生接触。然而,当高跟鞋发展成可以作为国礼赠送时,它便具有了超越本身属性的社会意义。当路易十四用至高无上的权利规定只有他本人可以穿上显赫的红色高跟鞋时,高跟鞋变为一个权利的符号,象征着皇权。由于路易十四与贵族们之间的互动,也就让贵族阶层对于红色高跟鞋这一符号产生自己的理解,即红色高跟鞋代指皇权。而在17世纪,贵族的佣人们通过与贵族阶级之间的互动,佣人阶层让高跟鞋与社会地位密切相关这种前期形成的社会意识得以发挥余热,于是,高跟鞋作为一种符号在更广泛的人群中形成了其独特的社会属性。可见,由于高跟鞋扮演着权利这一角色,也使得穿上高跟鞋成为贵族阶级的一种身份认证。
(二) 高跟鞋这一符号的性别属性建构
符号互动理论者认为,社会是一个动态的实质性的概念。社会是一个由不断地互动、持续不断地沟通所形成的有机体。在个体面对面的互动中有待于协商的中心对象是身份和身份的意义,个人和他人并不存在于人自身之中,而是存在于互动本身之中。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主我是行动者,客我是通过角色获得形成的在他人心目中的我,即社会我。行动由主我引起,受客我约束控制。前者是行动动力,后者是行动方向。[1]17世纪高跟鞋的男女性别区分已经日益明显。男人的高跟鞋款式强健,鞋跟短而粗,十分结实,而女性高跟鞋则呈锥形,设计上也更为纤细,体现出女性特有的优雅气质。鞋跟的粗细程度在人们之前的审美经验中得以形成,这一点可以用符号互动理论加以充分说明。由查尔斯·佩罗(Charles Perrault,1628-1703)在17世纪晚期首次在法国宫廷上为法国贵族演述的灰姑娘的故事里,尤为凸显了一双小巧精致的女性的脚的价值。在故事中,灰姑娘那双与众不同的小脚在他人通过对灰姑娘的角色认证后于心中所形成的符号就代表了她那天生高贵而优雅的特质。她的玻璃鞋毫无疑问地证明了自身的天生丽质,从而最终让她的社会地位得以提升。相反,她的姐妹们拥有较大尺寸的双脚,在那个时候看来,这就能够不言自明地显露出灰姑娘的姐妹们道德缺失的本性。[2]从18到20世纪,高跟鞋一直被视为女性特征的专属。在这一时期的社会情境中,女性为了通过角色扮演形成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向他人宣示着自身的性别,这就形成了符号互动理论中所阐释的中心概念——社会我。通过高跟鞋这一被普遍接受了的经验性的性别符号强化自己的性别取向,并受到客我的监督和约束,行动方向不断向着之前被建立起来的行为模式靠拢,于是,高跟鞋就成为女性塑造其社会形象的用之不竭的工具符号。
符号互动理论解释了包括各种具体的语言,文字,肢体语言,以及人的穿戴物等一切详细的信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当高跟鞋成为一种性别符号,人们自身首先通过对这一符号进行表达,然后再通过学习他人的符号表达来形成和强化自我的概念,并运用这些符号与周围事物发生互动关系,以此来处理自身内部的各环节以及自身与外界的复杂变化。20世纪末,同性恋文化在西方越来越多地被接受,在西方社会主流的服装设计大师中同性恋现象屡见不鲜,于是潮流的风向标不经意地开始向忧郁的男性风格和刚烈的女性风格上倾斜,高跟鞋这一既定的女性性别符号开始被设计师用来进行打破其性别属性的尝试,即进行被符号互动理论者称为行为越轨的尝试——将高跟鞋穿在男性的脚上。当高跟鞋的社会情境发生变化,当设计师的行为引领着当下的潮流,人们也许会重新打破固有的互动经验,这种尝试一旦成为风尚,高跟鞋也因此就不再仅是女性性别的象征符号。从符号互动理论的视角来解读高跟鞋在其社会情境中所代表的性别属性的变迁现象,不仅有助于明晰高跟鞋在其文化情境和社会情境中性别属性的变迁脉络以及性别属性建构的意义,也具有明显的社会学和心理学意义。
[1]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94-95.
[2]Giorgio Riello,Peter McNeil.SHOES:A History from Sandals to Sneakers[M].Berg Publishers,2006, 225,227.
[3][美]乔治·H·米德著.心灵、自我与社会[M].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4][美]霍华德·S·贝克尔.局外人:越轨的社会学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李当歧.西洋服装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孙建华)
Reading the Phenomenon of the Changing Gender Attribute Attached to Western High Hee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
XU Shao-fei
(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Beijing 100029, China )
The high heel was born in the late sixteenth Century in Western Europe. Originally, it was used in palace by nobility, and then it was developed to be one of the symbols of wearing products to female in the last several centuries. In the beginning of this century, the western mainstream design masters tried to put the high-heeled shoes into menswear system again and again. Therefore, the social roles of high heel and the identity certification to people who are wearing high heels are constantly changing in the whole history of the high heel due to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in social context of fashion world.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analyze the phenomenon that gender attributes represented by high heels changing in the process of its histor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ymbolic interaction. It interprets the above phenomenon by intercepting several periods of the changing time in the high heel hist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
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 high heel; sex
2015-01-12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专项资助项目(JD2014-06)
徐少飞(1989-),女,山东临沂人,外语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艺术学理论。
TS941.12
A
1671-4385(2015)02-008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