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筱,隗 娜
(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 济南 250101 )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现状和性别差异研究
朱新筱,隗 娜
(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 济南 250101 )
采用问卷对山东省八所高校1500多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调查,从心理、思想、学业、就业等方面考察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现状及其性别差异,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针对性建议。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思想;学业;就业
近年来,伴随高校学生经济资助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问题日益受到研究者和实践者的重视。但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无论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取向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欠缺。在研究内容方面,研究者大多从单一视角进行研究,而没能兼顾教育问题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就研究方法方面,研究者更多的是依赖理论思辨或经验总结,而忽视针对性的实证研究;就研究取向而言,研究者大多关注整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群体特点,而相对忽视了个别差异。为了更全面、更客观地了解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学生的教育现状及其性别差异,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从心理、思想、学业、就业等几个方面,对山东省八所高校共计1500多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了调查。
(一)对象
从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济南大学共计八所高校随机选取了155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被试。经过数据初步整理分析,剔除无效样本25名,剩余有效样本1525名。所选取被试均为被学校界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其中取样的情况如表1。X2检验结果表明,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工具
自编问卷,内容涉及心理、思想、学业、就业等几个方面。为了保证调查问卷的有效性,在大量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对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高校辅导员进行访谈,从而确定了问卷的最初项目,并请有经验的专家对项目内容和行为取样的适当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之上,随机选取了200多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了预测。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后,对部分项目进行了修改,并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项目内容的清晰性、可读懂性等进行了评价,最终确定了调查问卷。
(三)测验过程及数据处理
对被试进行集体施测,答题前给予统一指导语。数据整理、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 11.0完成。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教育方面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求助对象
当遇到心理困惑或问题时,62.7%的学生求助于“朋友”,54.4%的学生求助于“同学”,34.1%的学生求助于“家人”,23.1%的学生求助于“亲属”,11.1%的学生选择“网上向陌生人倾诉”,10.2%的学生求助于“专业教师”,8.1%的学生求助于“学生工作人员(含辅导员)”,5.4%的学生求助于“专业咨询人员”。从中可以看出:一方面,朋友、同学、家人、亲属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要的求助对象,也是他们主要的社会支持源,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作为大学教育中的主要教育主体——专业老师、学生工作人员(含辅导员)、专业咨询人员,却不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要求助对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教育中心理教育功能的弱化。
进一步的卡方检验结果表明,男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求助于家人”(X2=4.279,df=1,P<.05)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也就是说,“当遇到心理困惑或问题时”家庭经济困难女生通常会更多地求助于家人,而男生相对较少。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
在校期间,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心理知识或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有:51.2%的学生通过“心理学知识讲座”,36.3%的学生通过“自己上网查阅相关知识”,33.4%的学生通过“心理学选修课”,32.5%的学生通过“校方有关心理知识宣传材料(如报纸、网站等)”,29.5%的学生通过“心理学公共课”,25.3%的学生通过“参加心理辅导或咨询”,13.7%的学生通过“心理学社团”。可以看出,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比较关注,通过参加讲座、上选修课、上网查阅等形式自己汲取知识,另一方面,学校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并不是很高,尤其表现在“心理学公共课”、“心理辅导或咨询”、“心理学社团”等几个方面。进一步的卡方检验表明,在校期间接受心理知识或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不存在性别效应。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他们比较喜欢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是:49.5%的学生喜欢“心理学知识讲座”,35.2%的学生喜欢“参加心理辅导或咨询”,31.3%的学生喜欢“心理学选修课”,28.1%的学生喜欢“自己上网查阅相关知识”,27.6%的学生喜欢“校方有关心理知识宣传材料(如报纸、网站等)”,27.5%的学生喜欢“心理学公共课”,15.5%的学生喜欢参加“心理学类社团”。随后的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在该项目中并不存在性别差异。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教育内容
为了考察目前高校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采取的思想教育内容,我们采用项目“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状况,学校进行了哪些内容的教育”。结果表明,54.5%的学生选择“自强自立教育”,50.9%的学生选择“艰苦奋斗教育”,50.5%的学生选择“诚信教育”,49.4%的学生选择“感恩教育”,42.7%的学生选择“自尊自信教育”,41.9%的学生选择“职业生涯教育”,34.9%的学生选择“责任感教育”。而进一步的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在“诚信教育”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X2=4.114,df=1, P<.05),也就是说,学校往往会对男生进行更多的诚信方面的教育。这一点可能与高校学费收缴情况有关。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男生欠交学费情况严重,辅导员可能会更多地对其进行诚信方面的教育。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迫切需要的思想教育主要表现为:60.4%的学生选择“职业生涯教育”,42.8%的学生选择“自强自立教育”,36.6%的学生选择“自尊自信教育”,32.8%的学生选择“艰苦奋斗教育”,21.2%的学生选择“责任感教育”,18.5%的学生选择“诚信教育”,15.5%的学生选择“感恩教育”。从统计结果来看,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而言,他们更迫切需要加强职业生涯教育、自强自立教育、自尊自信教育。就本质而言,这几个方面的教育都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存在一定的重合,而进一步的卡方检验表明,在“艰苦奋斗教育”和“诚信教育”方面,家庭经济困难男生比女生表现出更强烈的需求(X2=8.795,df=1, P<.01; X2=9.947,df=1, P<.01);而在“职业生涯教育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女生比男生表现出更为强烈的需求( X2=10.081,df=1, P<.01)。
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教育形式
在项目“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状况,学校主要采取了哪些形式的教育方式”中,49.7%的学生选择“专题报告或讲座”,41.7%的学生选择“主题班会”,31.4%的学生选择“社会实践”,20.2%的学生选择“传统授课”,18.6%的学生选择“看电教片”,17.1%的学生选择“演讲或辩论赛”。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高校更多的是采用“专题报告或讲座”、“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主要形式。进一步的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在该项目上并不存在性别效应。
在项目“对于你而言,你更喜欢哪些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中,52.9%的学生喜欢“社会实践”,38.8%的学生喜欢“专题报告或讲座”,35.7%的学生喜欢“看电教片”,22.1%的学生喜欢“主题班会”,18.5%的学生喜欢“演讲或辩论赛”,14.4%的学生喜欢“传统授课”。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而言,他们更喜欢社会实践、专题报告或讲座、看电教片等形式。进一步的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与家庭经济困难女生相比,家庭经济困难男生更喜欢主题班会的教育方式( X2=5.448,df=1, P<.05)。
(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业教育方面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业困难原因
对于学习上的困难,45.2%的学生表示困难来源于“学习方法不得当”,31.9%的学生表示“缺乏自我控制力,未把精力用在学习上”,28.5%的学生表示“经济上的拮据造成学习条件太差”,17.7%的学生表示“与同学、老师沟通交往得不顺利”,16.6%的学生表示“外出打工耗费了太多的精力”,11.4%的学生表示对“大城市生活的不适应”。
而进一步的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与家庭经济困难女生相比,家庭经济困难男生将更多地将学习的困难归结为“经济上的拮据造成学习条件太差”(X2=6.822,df=1, P<.05);而与家庭经济困难男生相比,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女生将学习上的困难归结于“缺乏自我控制力,未把精力用在学习上” ( X2=10.455, df=1, P<.01)。
2.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业辅导
在项目“目前学校提供的学习方面的帮助有哪些形式”中,61.6%的学生选择“开设各类免费学术讲座”,38.1%的学生选择“为学生提供免费求职知识培训”,32.0%的学生选择“为学生提供免费考研辅导”,25.8%的学生选择“为学生提供英语计算机知识辅导”,23.1%的学生选择“为学生提供免费公务员考前辅导”。进一步的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在“开设各类免费学术讲座”方面存在极为显著的性别效应,即家庭经济困难女生比男生更多地认为学校通过“开设各类免费学术讲座”为他们提供学习方面的帮助( X2=8.471, df=1, P<.01)。
在项目“你更希望学校在哪些方面为你提供学习方面的帮助”中,65.3%的学生选择“开设各类免费学术讲座”,48.6%的学生选择“为学生提供免费求职知识培训”,31.3%的学生选择“为学生提供免费考研辅导”,28.9%的学生选择“为学生提供英语计算机知识辅导”,20.3%的学生选择“为学生提供免费公务员考前辅导”。进一步的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在“为学生提供免费求职知识培训”方面存在极为显著的性别差异,即与家庭经济困难男生相比,家庭经济困难女生更希望学校为她们提供免费求职知识培训(X2=8.475, df=1, P<.01);而在“为学生提供免费公务员考前辅导”方面,家庭经济困难男生则表现得更为强烈(X2=6.643, df=1, P<.05)。
(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教育方面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困难
对于在求职期间遇到的困难,74.0%的学生选择“人际交往经验不足”,60.2%的学生选择“就业信息少”,53%的学生选择“社会资源少”,32%的学生选择“经济拮据”,11.7%的学生选择“学业成绩差”。由此可以看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更多地表现为“人际交往经验不足”、“就业信息少”、“社会资源少”,其中“人际交往经验不足”更多指的是社会经验。
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在“就业信息”方面存在极为显著的性别差异( X2=15.548,df=1, P<.001),即在就业信息获取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女生比男生表现为更多的困难;在“人际交往经验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X2=3.319,df=1, P<.05),即与家庭经济困难男生相比,女生更多地表现为人际交往经验不足;在“学习成绩差”方面存在极为显著的性别差异( X2=6.714,df=1, P<.01),也就是说,与家庭经济困难女生相比,男生往往是学习成绩差;在“社会资源”方面存在性别差异(X2=5.264,df=1, P<.05),即在就业过程中,家庭经济困难男生比女生拥有更少的社会资源;而在“经济拮据”方面并没有表现出一定的性别差异(X2=.760, df=1, P>.05)。
2.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帮扶措施
在项目“就目前而言,学校提供了哪些方面的就业帮助”中,有70.5%的学生选择“免费发布求职信息、提供政策咨询”,54.1%的学生选择“举办多次就业招聘会”,38.3%的学生选择“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11.6%的学生选择“免费提供考研、考证、求职培训”,11.0%的学生选择“对未就业、无人事代理权中小企业就业的毕业生的档案免费保管一定时间”,8.9%的学生选择“提供一定的交通费、通信费”。由此可以看出,目前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就业服务主要为免费发布求职信息、提供政策咨询、举办就业招聘会、提供免费职业介绍等方面。而进一步的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与家庭经济困难女生相比,家庭经济困难男生更多地认为学校提供“举办多次就业招聘会”服务(X2=7.209, df=1, P<.01)。
在项目“在求职过程中,你希望学校给予哪些帮助”中,79.9%的学生选择“免费发布求职信息、提供政策咨询”,69.8%的学生选择“举办多次就业招聘会”,65.6%的学生选择“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39.4%的学生选择“免费提供考研、考证、求职培训”,34.9%的学生选择“对未就业、无人事代理权中小企业就业的毕业生的档案免费保管一定时间”,27.5%的学生选择“提供一定的交通费、通信费”。而进一步的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在“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方面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与家庭经济困难男生相比,女生更多地希望学校能够“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 (X2=4.063,df=1, P<.05)。
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教育功能上来看,它可以分为济困、扶志、强能甚至“济困·扶志·强能”三维立体等不同类型[1];从教育内容上来看,它可分为心理、思想、学业、就业等不同方面。在我们看来,只有正确认识了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心理、思想、学业、就业等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才能发挥教育的功能,实现教育的效能。
作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的四个方面,心理、思想、学业、就业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如果从教育功能上来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更侧重于扶志,而学业教育和就业教育更侧重于强能。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统筹考虑,从心理、思想、学业、就业等方面多管齐下、齐抓共管。其中,正确认识家庭经济困难群体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特定心理需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是提高实际工作实效的前提[2]。在研究中我们也发现,当遇到心理困惑或问题时,朋友、同学、家人、亲属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要的社会支持源和求助对象,而大学教育中的主要教育主体——专业老师、学生工作人员(含辅导员)、专业咨询人员却没有成为学生首要的求助对象。这也印证了有关学者提出的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咨询功能弱化的观点[3][4]。而在学业教育和就业教育方面,学校虽然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期望值仍有一定的差距。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性别差异问题一直是研究者所忽略的领域,也是实践工作者以往工作中所不关注的方面。在研究中发现,不同性别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心理、思想、学业、就业等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例如,在求助对象方面,“当遇到心理困惑或问题时”女生通常会更多地求助于家人,而男生相对较少。因此,在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时,我们一定要考虑到男女在身心特点和心理发展需求的差异性,采用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和方法,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1]莫飞平. “济困·扶志·强能”三维立体型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的构建策略[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7, 17(2).
[2]陈华伟, 周艳球, 汪传信. 基于心理需求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 (10).
[3]范成杰, 彭远春. 高校社会工作与大学生弱势群体关怀[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5, 17(3).
[4]徐丽燕. 学校社会工作视野下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求助问题[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8, 18(3).
(责任编辑:李爱民)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Status and Gender Differences of the Impoverished College Students
ZHU Xin-xiao, KUI Na
(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101, China )
Questionnaire is adopted to investigate more than 1500 impoverished college students from eigh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This paper studies educational status and gender differences among the impoverished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psychological, ideological, academic, employment aspect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proposal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the impoverished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y; ideology; academy; employment
2014-12-09
朱新筱(1976-),男,山东临沂人,管理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教育。
G640
A
1671-4385(2015)02-00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