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岩,张 悦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辽宁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赵 岩,张 悦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为缓解严峻的就业压力,辽宁省把创业作为促进就业的重要措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为了解我省大学生创业现状,通过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因素,掌握辽宁省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程度,并通过对存在问题的深入剖析,积极探求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对策,以期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做好我省大学生创业工作。
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对策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727万人。相比2013年699万毕业生增长2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辽宁省教育厅数据显示,2014年辽宁省大学毕业生人数为27.6万人。而2010年,辽宁省高校毕业生人数为24万人;2011年为25.9万人;2012年为25.9万人;2013年为26.6万人,5年来,辽宁省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为缓解严峻的就业压力,辽宁省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用创业带动就业,把创业作为促进就业的重要措施。为了解辽宁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分析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因素以及掌握辽宁省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支持程度等,笔者于2014年4月至10月对辽宁省部分高校进行了有关创业的调查研究。
通过走访、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形式,主要围绕辽宁省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展开。笔者选取样本为东北大学、辽宁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沈阳师范大学、辽宁职业学院,包括普通本科、三本、专科等层次的辽宁省5所学校的大一至大四的学生,以及正在进行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从样本涉及的方面来看,样本覆盖面广,具有一定代表性,可以总结我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总体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收回578份,问卷回收率为
96.3%,其中有效问卷570份。
(一)创业意愿和动机分析
有效问卷中,在问及“若就业压力大是否选择自主创业”时,有79.8%的学生明确表示“是”,而11.9%的学生明确表示“否”,说明辽宁省大学生群体的市场意识较强,有较强的经济头脑,创业意愿较强;在问及“是否具有自主创业的想法时,有81.2%的学生考虑过自主创业。可见,很多大学生都较早地深思、规划自己的未来,有过创业的想法;在问及“大学生创业的目的是什么”时,有25.9%的学生选择“实现理想”,22.4%的学生选择“缓解就业压力”,说明我省大学生不是单纯认为创业是实现就业的途径和选择,而是希望通过创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见,价值观的改变是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根本原因。
(二)创业教育分析
在问及“是否将创业教育渗透在教学中、学校是否开设《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学校是否为学生提供高实践性的短训课程”时,有53.8%的学生的回答是“否”;在问及“是否有专门大学生创业活动中心”时,有51.3%的学生回答是“否”;更有58.9%的学生认为高校未将创业课程纳入必修课程。说明目前辽宁省高校对创业教育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课程设置、创业指导方面并未给大学生以足够的支持,创业教育跟不上缓解大学生创业的需要,未能为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素质和能力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影响创业的因素分析
在问及“影响创业因素时”(多选),有意愿自主创业的学生中,74.6%的学生认为是“资金不足”,71%的学生认为是“创业经验不够”,54.6%的学生认为是“缺乏社会关系”。这一结果表明,对于刚开始创业的大学生来说,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资金。由此可见,资金问题是自主创业大学生最先遇到的困难,阻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第一因素是资金匮乏。同时,创业经验不够和缺乏社会关系所占比例也较高,两者也不容忽视。针对“学校是否设有基金支持学生创业”和“学校是否对创业进行财政拨款”两个问题时,回答“否”的比例分别是61.5%和56.4%。说明目前辽宁省高校对大学生创业资金支持还不容乐观,对创业资金的需要与创业资金投入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可见,大学生创业资金的重要来源是获得学校或政府创业基金的支持。
(四)创业政策了解程度分析
在问及“对创业相关政策了解程度”时,45.5%的学生选择了“偶尔关注”,29.3%的学生选择了“不愿意主动了解”。这说明虽然自主创业大学生的热情高、意愿强,但是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极其缺乏;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创业政策普及力度不够,普及范围不广。可见,学校在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的同时,应当加大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力度,认真宣传、讲解创业政策在大学生自主创业中的重要辅助作用,让自主创业学生真正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将创业服务落到实处。
(一)大学生自主创业热情高涨与自主创业成功率不高存在矛盾
调查发现,一方面多数大学生对自主创业存有很大的畏难情绪,信心和勇气不足,认为在项目、资金、社会关系等方面都存在不可克服的障碍;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大学生把自主创业想得过于简单,只要碰到困难和挫折就一蹶不振。这说明与不断高涨的创业热情相比,我省大学生自主创业心理素质和创业能力是不容乐观的,大学生在创业意识、创业技能以及抗打击等方面的能力普遍不高。大学生面对自主创业不知道从何着手,不知道如何判断和选择有价值的项目,缺乏科学和理性的分析,对创业机会的选择和把握是盲目跟从市场,由于在没有准确分析市场的情况下盲目跟从,因此极易导致创业失败。
(二)大学生对创业知识的渴望与目前高校创业教育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存在矛盾
通过调查发现,就目前高校创业教育现状来
看,创业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未能形成既成熟又系统的创业教育模式。许多高校还没有开设相关的创业教育课程,即使开设的,也基本没有形成完备的课程教育体系,例如很少有专业教材和经验丰富的教师等。有些高校的创业教育还仅仅局限在针对参加创业大赛的学生和选修晚课的学生,还有部分高校对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在创业教育实训、孵化基地建设上投入不足,因此还有待于进一步营造和培养学校的创业氛围。
(三)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创业资金缺乏
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原始资金多数来源于个人的打工所得和父母的积累,或者通过银行小额贷款等途径获得,创业资金的拥有量极少,常常导致创业失败,即使有合适的创业项目,却由于难以找到启动资金,无法开启创业之路。创业资金缺乏已经成为阻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首要问题。
(四)大学生自主创业探索的积极性与政府政策、保障等方面的措施落实不到位之间存在矛盾
通过调查了解到,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不断面临启动资金缺乏、准入政策不彻底、保障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创业环境艰难,极大地超出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心理承受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减弱了参加自主创业大学生的信心,减缓了自主创业前进的步伐。
(一)更新创业教育观念,建立“三位一体”的责任机制
我省高校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普及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创业教育仅仅是一种新的教育观。我国许多发达地区高校的创业教育已经处于领先地位,教育理念较为先进、课程设置较为合理、配套措施较为齐备。因此,我省创业教育要多向这些地区的高校学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逐步探索建立集高校创业工作领导人、学院创业工作负责人、学院创业工作执行人“三位一体”的责任机制,将创业工作成绩纳入学校、学院、个人考核评价制度,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高校对创业工作的重视程度。
(二)推行“模块”创业教育模式,提升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
创业教育的“模块”应包括课程设置与实践活动两大部分。
1.课程设置。只有将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建设有效结合起来,真正落实到课程设置中,并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才能使创业教育得到真正落实。课程的设置应包括创业观念和理念、创业素质和知识、创业流程和创业管理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2.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不仅是创业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更是课程设置的深化。应包括3大板快和8个项目。3大板块包括校内创业实训、校外创业体验和创业园。校内创业实训包括:创业论坛、创业社团活动、创业模拟活动、创业强化班、创业计划竞赛;校外创业体验包括:社会调查、挂职锻炼;创业园即创业实践。校内创业实训强调模拟训练;校外创业体验强调体验感知,寻找差距;在此基础上,最终进入创业园进行真正创业。
(三)建立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植体系,创造优质创业环境
1.政府和高校双向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增加资金投入。自主创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其所需资金需要学校和政府双方面的投入。每年,学校应划拨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专项资金,并重点奖励积极参与自主创业的学生和优秀的创业指导教师。政府要通过财政拨款创立大学生创业基金,提供小额贷款,对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且市场前景较好的项目,政府要积极牵线搭桥、着重培育,也可运用现代商业模式—风险投资为这些创业项目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多角度、全方位解决大学生自主创业缺乏资金的问题。
2.建立创业指导教师(创业导师)制度,发挥创业指导教师“传帮带”作用。通过创业导师指导(创业导师)的悉心指导,可以使创业学生少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通过系列活动,将创业指
导教师与创业学生结对。二是创新“传帮带”形式,探索“孵化企业+创业指导+投融资支持”的方式,指导大学生的创业企业创新商业模式。三是提高创业指导教师的待遇,如可给予创业指导教师与“硕士研究生导师”相同的待遇和奖励标准,提高创业导师的热情,真正发挥创业导师“传帮带”的作用。
3.建立辽宁省大学生三级创业孵化基地。应按照“建三级基地,分三步走”的战略,完成我省大学生创业基地系统工程建设。“建三级基地”即建立省、市(县)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在各高校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三步走”即学校让在校生百分之百接受创业教育→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大学生参加高校组织的创业实习和培训→百分之五左右的大学生进入创业孵化基地。通过三步走,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我省大学生自主创业事业。
(四)搭建大学生自主创业保障平台
1.建立创业咨询服务平台。在创业咨询服务上,建立或引进专门的中介机构和咨询公司,帮助大学生完善创业意向、筹集创业资金、敲定创业方案。加快建设集基础设施、成果转化(转让)、决策管理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创业服务平台,重点完善和培育服务意识强、经济效益高、有潜质的中介机构和咨询公司,树立典型,推广示范。
2.构建后续支持平台。如何减小创业风险,完善自主创业大学生的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创业带来的后顾之忧显得极为重要。一是实行失业保险金制度,将自主创业大学生纳入国家失业保障管理体系,一旦创业失败,不仅可以获得保障金,还可以申请就业培训费用。二是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让自主创业大学生也能获得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因此,政府不仅仅要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更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为自主创业大学生构建安全的心理屏障,真正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3.创造市场环境平台。创造公平、健康的市场环境平台极为重要。一要进一步简化机关办事程序,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尽可能减少自主创业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二要禁止任何部门干预大学生创业企业正常经营,坚决制止“四乱”,即乱收费、乱培训、乱罚款、乱检查。三要打破行业垄断经营,除国家明文禁止的行业外,要允许创业企业进入,给与自主创业大学生平等竞争的权力,为创业者提供较好的市场环境,真正给自主创业大学生以关怀和信心。
4.搭建广泛宣传平台。政府和高校可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国家和辽宁省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各类政策措施,让大学生心中有数、心中有底。可通过报告、参观考察等方式,用创业成功的典型事例启发和鼓舞学生。同时,不断增加新的宣传内容,在各个环节为自主创业大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载体,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涉及到政府、社会、高校、教师、家庭、大学生以及各类软硬件条件的配套运行。全社会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关注和服务大学生自主创业,真正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难、创业难的问题。
[1]张文学.武汉市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研究报告[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4).
[2]陈芳.大学生自主创业保障体系研究[J].消费导刊,2009(12).
[3]叶国爱.高校在校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6).
[4]谢钢.浅谈构建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J].商场现代化,2009(2).
[5]查颖.“块、层结合”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索[J].法制与经济,2009(1).
(责任编辑:刘向宏)
赵岩(1978-),男,辽宁铁岭人,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张悦(1982-),女,辽宁营口人,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创业现状与政策建议》(项目编号:JG13DB032);2014年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提高辽宁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4lslktzijyx-039)的研究成果。
2014-12-09
G6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