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开荆,李 祚沈阳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的对策
张开荆,李 祚
沈阳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社会各界已意识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对此开展了许多工作。但在如何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尤其是班主任、辅导员、学校社工如何发挥作用方面存在不足。
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联盟;教育体系
科学研究表明,在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越来越重要,人的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韧不拔等个性心理品质对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具有重要作用。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21世纪竞争日趋激烈,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针对当前我国青少年存在的心理素质方面的弱点,进一步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
受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和世俗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将机体有无疾病视为健康的标准,把健康单纯地理解为“无病、无残、无伤”。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科学的进步发展,现代人对健康有了更科学更全面的认识。新的健康观认为,健康是人的机体、心理与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均处于协调和平衡的状态。这就是新的完整而全面的“大健康观”。早在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对健康做过如下定义:“健康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者虚弱现象。”[1]此定义改变了以往“健康”仅指无生理异常,没有疾病的观念,明确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在健康中的重要地位。从此,完整的健康包含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层面成为现代健康观念发展的基点,并被各个领域广泛接受。
伴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认识的深入,这一整体的健康观念也被不断赋予一些新的时代内涵,表述也更加丰富而深刻。世界卫生组织在1978年国际基本卫生保健大会上所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该宣言指出: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一项重要的社会性目标。事隔多年后,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一次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这种新的健康观念使医学模式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演变为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这个现代健康概念中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健康是对生物医学模式下的健康的有力补充和发展,它既考虑到人的自然属性,又考虑到人的社会属性,从而摆脱了人们对健康的片面认识。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年)曾为心理健康下过一个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
展成最佳的状态。”该次大会也曾认定心理健康的标志是: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教材对心理健康的定义如下:心理健康是指各类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和全员性。心理健康并不是截然的和绝对的,人无法被截然划分为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两类,同时也没有绝对心理健康的人。心理健康是一个终生相随的人生课题,并且表现出很强的阶段性。同一个人,在人生发展不同的时期或阶段,由于对该阶段发展任务的适应情况不同,其心理发展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会变得不健康。心理健康是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会面临的问题,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同时存在心理健康的和不健康的侧面,只是表现程度不同而已。
心理健康问题并不是只有成年人才有的问题。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不少青少年也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个别人的心理问题还比较严重。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可能影响这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正因如此,目前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部门要求各地中小学校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的、任务、实施途径、基本原则、组织领导等提出了要求,鼓励各学校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提出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方案。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年轻一代心理发展的规律而提出的,它是素质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帮助青少年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使青少年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
在心理学领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称谓代表我国不同时期的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这种工作是20世纪80年代从西方引入我国的一种心理学应用学科与服务工作。我国心理辅导就是指青少年教育工作者以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为基础,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给青少年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以帮助青少年正确地认识自己,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心理辅导本身也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过程,又常常称为“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辅导(psychological guidance)的基本含义是以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为被辅导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发展性服务。心理辅导的对象往往是处在转变或转折时期的普通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辅导者关注儿童青少年的未来[2]。心理健康工作的重点是预防,根本目标是为防止未来问题的发生提供知识性服务,促进儿童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心理辅导分为个别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两种基本形式。个别辅导是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是对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的有效途径。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的青少年,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相关专业机构。在心理辅导的实践中,还会经常遇到“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治疗”等相关的工作处理方法,它们分属处理问题的不同层次和类型,从对象、目标、功能、方式、过程、时间等方面都有区分。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已将心理卫生作为健康教育中的一项基本内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始于对国外心理健康教育的借鉴和尝试,并随着对思想政治工作困境的反思和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发展,逐步转移和渗透。国家教育部已经明确提出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和任务,教育内容和途径方法,以及组织实施,当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尤其强调要避免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医学化倾向。
在我国,特别是城市中,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已被纳入到正式的学校教育日程中去,以期为孩子的健康、顺利成长奠定良好基础。各省市的教育行政部门也对如何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和指导,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必要的条件。
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数量不够、质量不高,工作主要靠学校德育工作者、行政管理人员、班主任、医务人员兼职人员来完成。因此,一方面建立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势在必行,另一方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实施全员、全科、全过程参与的整合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一个多层次的教育体系。
第一级是广大学校教师从心理健康角度辅导学生。
第二级是学校心理学专家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咨询、干预等。
第三级是专业心理治疗师以心理治疗为主要任务。
目前,按照“维护—预防—治疗”的原则,中小学校建立了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体系、心理障碍预防与危机干预体系。并且,学校逐步建立了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应以全体青少年为对象,立足教育,重在指导,解决青少年成长中普遍遇到的问题。内容要涉及生活问题,学习问题,生涯问题等诸方面,同时也要兼顾极少数有障碍青少年的心理诊断与干预矫正。从而使青少年能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青少年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心理辅导的三个层次:对一般青少年发展性的心理问题辅导,如入学时的适应、学习方法、人际关系能力等,这称为发展性的辅导;部分青少年的预防性的心理问题辅导,如厌学症、考试焦虑、学校不适应、强迫观念及行为等,这称为预防性辅导;特定青少年的特殊心理辅导,如情绪或人格异常、学习障碍等,这称为矫治性辅导。
在学校领域内对学生心理障碍的辅导中,涉及的问题是指学生在学校教育情境中,由于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自身发展的原因,产生的适应性和发展性问题。其范围也包括学习中的心理问题或障碍;其程度为学生在适应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某种心理失衡、情绪困扰、认知偏差和行为消极。学校辅导中不能用心理病理学的标准来看待这个问题,但需要对这样的学生进行特殊的心理帮助。总的来说,学生心理问题是以正常学生为主要对象,指“正常学生的障碍”,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的一些需要心理帮助的成长困扰或课题。
从总体的方面来说,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应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青少年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青少年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又包括:1.使青少年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2.培养青少年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3.对少数有心理困扰的青少年,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出来,学会自我调节,提高心理健康水平[3]。对于心理辅导工作,国内主流观点普遍认为,心理辅导主要有发展性心理辅导、预防性辅导和矫治性辅导,并认为发展性心理辅导已经成为当今心理辅导的发展方向。由此,相应地形成以发展性辅导为主、预防性辅导为辅、兼顾矫治性辅导的策略。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构建与教学相结合,并结合学校德育,通过社会实践开展活动的方法体系;建立心理学专业工作者、学生班主任、辅导员、思政人员、社会工作者精神科医生工作联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要特别要发挥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的重要作用。
(一)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体系
青少年心理辅导工作尊重科学、以人为本的精神已经深入人心,专业技术服务的社会管理工作的完善。青少年的心理辅导不是心理学应用工作的
独角戏。在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形成了广泛的工作系统,针对青少年不同的问题利用不同的工作资源系统。心理学工作者已经与精神科医生、社会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者以及学校教师和学生辅导员,共同形成了广泛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防护网。心理健康教育遵循科学的原则,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它是与学校心理辅导、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测量及心理咨询等多门学科相融合的、以实践和应用为主的教育活动。由于目前大多数学校都缺乏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实际的教育能力、青少年发展的实际水平和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看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系统性的工作,既有传统思想教育,又有现代教育理论的新颖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体系是赋予传统思想教育方法以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并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创造新的教育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具有教育的兼容性,可以与学校教育的各种方法相结合,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1.结合学校德育的方法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德育也要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意识倾向,特别是要培养道德意识倾向性(道德动机、道德目的、道德信念、道德理想等)和道德心理品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因此,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具有交叉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是可以和德育相互促进的。
2.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与教学相结合。教学活动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活动,必须以个体心理活动为基础,必须通过主体的心理过程,是主体心理活动的结果。由于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进行的,因此,教师完全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途径,变换多种教学方法,运用每一教学步骤,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3.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参观、旅游、夏令营、冬令营等)、文学艺术活动、科学技术活动、体育锻炼活动、劳动工艺活动等,为学生走向社会、接触自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做好青少年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工作是提高青少年整体素质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突破口。学校作为青少年最早接触的社会组织,对其一生发展影响极大。随着教育的发展和学校设施的逐步完善,当前规模较大的学校已经有了l~2名“学校心理辅导员”,但数目太少,而且多数学校的心理辅导员还是兼职,精力极为有限,不可能顾及每位学生。我国专业心理辅导教师的人数远远不能满足青少年心理辅导的需要。如果5000名儿童需配备l名专业心理辅导员,对于全国2亿中小学儿童,至少也需要4万名儿童心理辅导员,而目前我国所有的心理学专业工作者总数也不过只有l万多人,大概只有1/4,况且也不都从事心理辅导。学校和教师作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一方面要积极建立校内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另一面还要在维护青少年权益的前提下,利用和组织专业的社会资源,开展不同层次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工作。
(二)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联盟
需要强调的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相关工作因为各自拥有不同的专业资源和不同的技术线路而分属不同的工作体系,相关工作彼此之间不是排斥的关系,也不能彼此替代,而是要在遵守科学规范、尊重人性的前提下,形成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联盟。当前青少年心理问题多样、程度不同,而相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足、专业社会资源长期匮乏。在这种条件下,工作联盟尤为重要。
1.心理辅导与精神医学。在心理健康工作中,精神科医生受到严格医学训练和遵守完善的医疗工作管理程序,已经成为我国心理疾病防治中的专业力量,但他们在工作中擅长诊治重症心理障碍。另一方面,青少年出现一些心理困扰也很难接受“医生”的身份。心理辅导工作对心理问题的处理,重视预防性,避免青少年出现更严重的心理障碍和精神疾患。这就需要对青少年的问题心理与行为进行有效评估,并警惕青少年的问题发展为更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心理辅导工作者应该掌握精神医学中心理障碍的诊断标准。
2.心理辅导和学校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
教育,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青少年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青少年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要求。教育承担文化的传承和青少年社会化的责任,心理健康教育要符合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高目标。德育工作往往把青少年当作塑造对象,把教师自己视为“美好灵魂的塑造者”;而心理辅导工作把青少年看作学生,把辅导教师当作帮助者。既不能用德育工作来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以心理健康教育取代德育工作,不能把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简单归结为思想品德问题。
3.心理辅导与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精神的体现,社会工作者秉承人类利他精神,代表政府组织、社会组织和社会公益组织,对处于不同年龄段困难人群、贫弱人群、易损人群,实施救济、救助、救治。社会工作者也在学校和社区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而工作。社会工作在我国是一个比心理咨询业更为新兴的职业。目前国内社会工作者培养已经十分普遍,并逐步为社会所了解和认识。社会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国际平台,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分享人类共同的精神理念,有利于开展国际交流和国际援助。
(三)发挥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承担着育人任务的广大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全面掌握学生的各方面情况,了解青少年的一举一动,体察学生微妙的心理变化;可以引导、帮助青少年掌握自我调控、自我发展的方法和能力,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角色、地位及工作特点,使之与其他教师相比有更多的成为学生心理辅导员的优势。这些优势主要表现在:
1.对青少年了解全面,与青少年关系良好。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是学生接触时间最多、最为熟悉的教师,也是情感互动最为充分的教师。一方面,班主任对青少年全面了解的机会非其他教师可以企及,从学习情况到个性心理,从现在的状况到以前的表现,有心的班主任都会作详尽的了解,辅导会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青少年给予了班主任更多的信任、依赖,有心事、委屈、烦恼愿意向班主任倾诉,希望从班主任那里获得尽可能多的支持。这种良好关系是心理辅导的基本前提。与其他教师相比,班主任更容易与青少年建立亲密和谐的关系,更符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
2.在班级工作中自然渗透心理辅导。班级良好的氛围是青少年学习生活的背景。班主任引导青少年创建良好班级氛围的工作,影响着每一位班级成员,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辅导的过程。班主任具有自然而然地对青少年进行心理辅导的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班主任是创建良好的班级氛围的引导者、参与者。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良好的班级氛围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会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在和谐的班集体中学习生活,可以使青少年心情愉快,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积极性、主动性、开放性、合作性、创造性,从而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3.心理辅导的及时性和持久性。班主任是青少年工作的先导者,直接与青少年的思想问题交锋,最容易尽早发现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更能对青少年进行多方面、有针对性且持久的心理辅导。
4.社会资源的聚合点。班主任与家长、其他任课教师、社区等的密切联系,易于形成工作系统的合力。家长一般对班主任比较熟悉,与班主任更易沟通。班主任也比较容易与其他任课教师沟通、协调,能够更全面地了解青少年的情况,还可团结各科老师齐心协力解决某些突发事件。这种较为密切的联系有利于提高心理辅导的效果。
通常意义上说,学校和班主任老师主要在发展水平上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辅导是一种“服务”,其目的在于协助所有青少年健康地成长和发展。每一个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都有一个如何认识自己、认识环境、调整自己、适应环境的问题。心理辅导不分性别、年龄或年级,不分问题类型,无偏颇、无成见、无条件地面向全体学
生。一切辅导的设施、计划、组织活动,都要顾及全体青少年。在面向全体青少年的基础上,注意每个青少年的个别和特殊发展,既不能使个别差异消失在全体之中,也不能只注意个别差异而放弃全体。
由此,本研究形成的基本论点为:
1.心理健康教育遵循科学的原则,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它是与学校心理辅导、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测量及心理咨询等多门学科相融合的、以实践和应用为主的教育活动。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积极心理教育为主、消极心理辅导为辅,重视激发、培养全体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如传播、分享积极情绪、情感,增加学生的积极体验和积极情绪,培养学生遇到挫折和困扰时的应对能力、情绪控制能力、自我调节能力,[4]打造阳光心态,提升正能量;提高人生幸福指数,建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增强心理免疫力,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对于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发现与处理,避免情况恶化。
3.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系统性的工作,既可以运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式,又可以发挥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媒体、学生主体性、活动性、体验性、参与性、操作性、情境性[5]、趣味性、内容新颖等优势,针对青少年的具体问题,利用不同的工作资源系统。学校领导、心理教师、精神科及心理科医生、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者,以及学校班主任教师、科任教师和学生辅导员、学生家长都可以参与其中,各自发挥作用。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外,校外参观与实践、科普讲座、校园环境设计(如黑板报、展板、标语等)、团体活动(如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校园心理剧表演)、校园文化活动(如校园广播、辩论赛、演讲比赛、大合唱比赛、学校主题活动等)、主题班会都可设置相关内容。
4.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相关工作因为各自拥有不同的专业资源和不同的技术线路,而分属不同的工作体系。但是相关工作彼此之间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也不能彼此替代,而是要在遵守科学规范、尊重人性的前提下,形成广泛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联盟。由于当前青少年心理问题多样、程度不同,而相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足、专业社会资源长期匮乏。在这种条件下,在工作联盟内,工作明确分工、工作及时对接、工作恰当处置尤为重要。
5.目前大多数学校都设置了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对于这些教师,可以根据其个人实际情况、专业能力,进行一定层次的专业实践培训,以实现能够根据青少年发展的实际水平和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此同时,分批对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学校社会工作者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能力培训,与其他教师相比,充分利用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角色、地位及工作特点,在其承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发挥其了解学生、与学生接触时间充分、工作容易开展并取得成效的优势。
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全渗透、全员参与的整合模式,按照“维护—预防—治疗”的原则,建立一个学校与教育主管部门为统领、以专业心理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学生辅导员和学校社工为骨干,学科教师为生力军,以家长为后援,以正向、积极校园文化、社会环境和媒体宣传为氛围的多层次的立体教育体系。学校和教师作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一方面要积极建立校内心理危机评估与干预体系,另一面还要在维护青少年权益的前提下,利用和组织专业的社会资源,开展不同层次的心理宣传、团体辅导、心理咨询工作。
[1]肖龙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0(12).
[2]王鉴.学校积极心理辅导的核心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1).
[3]经卫国,姚本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原则与途径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10).
[4]麻彦坤.论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学术月刊,2009(3).
[5]苏春景,孙晓莎.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J].中国特殊教育,2010(10).
(责任编辑:宁沈生)
张开荆(1970-),女,满族,山东淄川人,沈阳工程学院法律系副教授;李祚(1964-),男,辽宁沈阳人,沈阳工程学院法律系教授。
本文系2014年度沈阳社会科学课题,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课题(项目编号:SYSK 2014-07-24)。
2014-11-14
G44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