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明 郭 明 黄 佳 陈建云
中国.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江西南昌) 330006 E-mail:hgm2001jw@sohu.com
睡眠是判断健康良好的重要指标之一,睡眠质量的好坏是影响高中学生心身健康成长和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据国内研究,睡眠问题在中学生群体中较普遍存在[1],从而会影响到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2]。本文旨在探讨高中学生睡眠质量与应付方式之间的关系,为改善高中学生的睡眠质量,提高其心身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以南昌市城区2 所重点高中一、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每个学校的每个年级随机抽取3 个班,共抽取12 个班。发放问卷638 份,收回有效问卷608 份(95.30%)。对象年龄14~18 岁,平均(16.27±0.87)岁。男生315人(51.81%);女生293人(48.19%)。
1.2.1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3]为刘贤臣修订的中文版,评定时间为最近1 个月,由18 个条目组成,分7 个因子,即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每个因子按0~3 等级计分,累计各因子得分为PSQI 总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以PSQI≥8 分为存在睡眠问题的标准,PSQI 因子分≥2 分表示在该因子上的质或量较差或很差[4]。
1.2.2 应付方式问卷(CSQ)[3]为肖计划编制,由62 个条目组成,有6 个因子,即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评定时间为近2年来的应付行为状况。其中解决问题、求助属于成熟型应对方式,自责、幻想、退避为不成熟型应对方式,合理化为混合型应对方式。
1.2.3 调查方法 采用自评问卷调查法。填写前由调查员给予统一的指导语,然后被试在指定的时间里独立填写,答题后回收问卷,筛除无效问卷。
所有数据录入SPSS 16.0 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用t 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用χ2检验进行均衡性检测,PSQI 总分与其它变量之间的关系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P 值均取双侧概率,检验水准α=0.05。
608名高中学生PSQI 总分为(5.71±2.20)分,PSQI 总分≥8 分有123人,即睡眠问题的检出率为20.2%。PSQI 各因子得分分别为:主观睡眠质量(1.06±0.62)分、入睡时间(0.93±0.70)分、睡眠时间(0.96±0.47)分、睡眠效率(0.30±0.50)分、睡眠障碍(0.99±0.50)分、催眠药物0 分和日间功能障碍(1.45±0.74)分;其中各因子得分≥2 分的比例依次为:日间功能障碍43.1%、主观睡眠质量22.5%、入睡时间19.6%、睡眠障碍10.9%、睡眠时间9.4%和睡眠效率1.8%。
高中学生应对方式各因子得分依次为解决问题(0.75±0.14)、求助(0.64±0.18)、幻想(0.52±0.17)、合理化(0.47±0.15)、退避(0.44±0.18)和自责(0.35±0.20)。有睡眠问题组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得分低于无睡眠问题组,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得分高于无睡眠问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82~5.198,P <0.05),见表1。
表1 不同睡眠状况的高中学生应对方式比较(±s)
表1 不同睡眠状况的高中学生应对方式比较(±s)
项 目 无睡眠问题组(n=485)有睡眠问题组(n=123)t P解决问题0.77±0.11 0.67±0.20 5.198 0.000自 责 0.32±0.18 0.50±0.23 -8.378 0.000求 助 0.65±0.19 0.59±0.17 3.041 0.002幻 想 0.51±0.17 0.57±0.17 -3.205 0.001退 避 0.41±0.17 0.56±0.15 -9.982 0.000合理化0.46±0.15 0.52±0.13 -3.788 0.000
将PSQI 总分作为因变量,以年龄、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为自变量,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最终解决问题、自责、退避3 个因子进入到回归模型(t =-4.788~7.531,P <0.05),其中PSQI 总分与解决问题呈负相关,与自责、退避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PSQI 总分=5.349~2.752 解决问题+2.593 自责+3.431 退避(R2=0.252,F=69.187,P <0.05),见表2,表3,表4。
表2 高中学生睡眠质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常用统计量
表3 高中学生睡眠质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差分析
表4 高中学生睡眠质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回归系数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中学生睡眠问题的检出率为20.2%。这一结果与彭颜晖的报道相近[5],但低于刘茂玲、Zhou 的报道[6-7],可能与本研究对象未包括高三学生有关。部分高中学生存在的睡眠问题一方面可能与高中学习负担重,学生心理压力大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过多地看电视、使用电脑等不良睡眠行为习惯有关[7]。本研究显示,高中学生睡眠问题突出地表现在日间功能障碍、主观睡眠质量和入睡时间等方面。高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和知识增长的重要时期,良好的睡眠不仅能使疲劳的体力、脑力恢复,而且能促进他们生长发育、提高记忆力和改善学习效率。长期的睡眠问题则影响精力的恢复,表现为白天精力下降和身体疲惫,使学生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效率降低,严重者甚至会产生躯体不适和抑郁焦虑等心身症状。
应对是应激性生活事件和心身反应的一个重要中介因素,是个体面临应激时所运用的各种认知行为策略。较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者,心理健康程度就高,而较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者,则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8]。本研究显示,高中学生最常用的应对方式为解决问题和求助,说明他们在遭遇应激性生活事件后较多地采用成熟型应对方式,从而有助于缓解精神压力,最终成功地处理问题,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睡眠质量。本研究显示,与无睡眠问题的高中学生相比,有睡眠问题的高中学生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得分更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得分更高,说明有睡眠问题的高中学生更多地使用不成熟型和混合型应对方式,而更少采取成熟型应对方式。成熟应对方式是一种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不成熟应对方式是一种消极的应对方式,不利于身心健康,进而影响生活质量[9]。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示,PSQI 总分与解决问题呈负相关,与自责、退避呈正相关。这表明采取解决问题应对方式的高中学生较少出现睡眠问题,而使用自责、退避应对方式的高中学生较易出现睡眠问题。然而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仅对睡眠质量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尚不能说明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加以证实。
因此,高中学生的睡眠问题不容忽视,其睡眠质量与应对方式有关。教育工作者应关注高中学生的睡眠质量,为他们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建立成熟有效的应对方式,提高面对生活压力的能力,从而改善他们的睡眠质量和心身健康水平。
[1]韩兵.北京市城区中小学生睡眠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2,28(3):206-208
[2]童萍,吴承红.大学生睡眠质量与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2):181-184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06-115,375-378
[4]严虎,陈晋东,赵丽萍,等.中学生睡眠质量与生活事件及社交焦虑[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2):250-252
[5]彭颜晖,常涛,邓春燕,等.乌鲁木齐市高中生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4):505-507
[6]刘茂玲,董泾青,杨春玲.高中生睡眠质量与焦虑情绪的相关性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6):880-883
[7]Zhou H Q,Shi W B,Wang X F,et al.An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sleep quality in adolescents in South China:A school- based study[J].Child:Care,Health and Development,2012,38(4):581-587
[8]罗艳红,蔡太生.高校研究生睡眠质量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12):1337-1339
[9]徐红丽,张代之.聊城市老年人睡眠质量与应对方式及人格特征相关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3,26(5):373-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