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程
(苏州大学中文系,江苏 苏州 215123)
权力视野下的《天堂蒜薹之歌》
杜程
(苏州大学中文系,江苏 苏州215123)
摘要:《天堂蒜薹之歌》叙写了“天堂县”蒜农们因为蒜薹滞销而冲击县政府这一政治性事件的前前后后。本文试图采用福柯的权力理论对“天堂县”中权力的运行,权力对个人的惩戒,以及民众对权力的反抗做出一定的归纳。从而得出:不受制约和监督的权力会对社会造成巨大危害的结论,并从中反思权力的制约和平衡对于社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天堂蒜薹之歌;权力;话语;运行;惩戒;反抗
《天堂蒜薹之歌》是莫言以发生于中国山东的“蒜薹事件”为原型创作的长篇小说。1987年山东苍山县数千农民响应县政府的号召大量种植蒜薹,结果蒜薹全部滞销,县政府官员反映迟缓,忧心如焚的农民自发聚集起来,酿成了震惊一时的“蒜薹事件”。得知这一消息之后,莫言搁置了正在写作的《红高粱》续集,用短短35天时间创作了《天堂蒜薹之歌》这部为农民“鸣不平的急就章”。莫言在《自序》中坦言:“长期以来,社会主义阵营里的文学,总是在政治的旋涡里挣扎。”①《天堂蒜薹之歌》正是这样一部具有强烈政治和现实关切的作品。它反映了不受制约的权力在封闭的环境中给农民带来的伤害,在习总书记大力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天堂蒜薹之歌》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用福柯的权力理论,分析《天堂蒜薹之歌》中权力的运行、权力对人的规训惩罚,并对权力的制约进行思索。
福柯笔下的权力有两种含义:“行为的能力”和“支配他人的能力”。本文所分析的权力运行主要针对其后一种,它表述的是不同个体之间的一种关系,在两个人中,如果一个处于支配地位而另一个处于服从地位,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前者相对于后者具有权力。这种支配力在范戴克笔下意味着控制力,即一个群体对另外一些群体的控制。这种控制涉及行为和认知:一个权力群体不仅会限制其他群体的行为自由,也会影响他们的思想。
在《天堂蒜薹之歌》中我们可以发现一种绝对权威的统治性权力编织着整个“天堂县”。人与人之间处在支配与被支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之中。这种支配与控制的权力既体现在天堂县政府与农民之间,也体现在每一个家庭内部;既体现在对肉体的管束上,又体现在对精神,知识和话语的统治上。
首先在家庭内部,我们发现“父权”在“天堂县”农村中具有极端重要的位置。父亲对子女的日常行为,婚姻爱情有着绝对控制权,在家庭事务的决策中具有无可辩驳的绝对权威。《天堂蒜薹之歌》中的方四叔一家正是作者有意塑造的典型。方四叔在家中向来说一不二,老婆、子女从来都不敢违逆。为了给身有残疾的大儿子娶一房媳妇,方四叔和曹家,刘家签订了三家“换婚协议”,要将女儿金菊嫁给曹家半瘫的幼子,从而换来杨家的女儿嫁给方家老大。儿女的终身大事就这样在他们起初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父亲武断的决定了。金菊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整日以泪洗面,面容憔悴却不敢反对方四叔。金菊和高马的爱情在情急之下被捅破,愤怒的方四叔将金菊狠揍一顿,关在家中。如果不是金高二人最后成功私奔而去,金菊必然会在父亲的高压之下,嫁给半瘫的曹家幼子,从而断送一生的幸福。由此可见父权在家庭内部的独断专行和最高权威。但是这种刚性的统治力,在父亲一旦过世就会立即消失。方四叔在家中之时,两个儿子虽然不和,但是不敢表现出来,等到四叔一死,两人之间立马闹着分家,为了争夺财产甚至大打出手。方四叔的权威随着他的去世一起荡然无存。
在整个社会中,“天堂县”政府对于普通民众同样是绝对权威的。在冲击政府之前,“天堂县”的蒜农承担着各个机关的各种不合理税费,却敢怒不敢言。在“天堂县”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政府以一种无制约的高压性的强制力支配着民众,保持着社会稳定。这种刚性的稳定将绝大多数矛盾压服了下去,但是矛盾并没有消失而是积累了下来,终于当矛盾积累到极限时,当农民卖不出辛苦种出的蒜薹时,所有的不满爆发了,于是发生了冲击政府事件。在事件发生后,暴力机关迅速反应,用更加高压的手段将带头肇事者缉拿归案。在《天堂蒜薹之歌》中政府的公权力就这样被大大的滥用了。
《天堂蒜薹之歌》中“天堂县”的各个机关并不是各自独立的,它们彼此交连,相互关照,形成了一张复杂的权力网。福柯最早提出了“权力网”的概念。他认为“权力的合理性在于它的明确的战术合理性。这些战术环环相扣、彼此呼应、传播蔓延。在权力关系之外寻找支点和条件,最终勾画出整体机制。”②在蒜农进城卖蒜的途中,要经过工商局,卫生局,税务局,城管所等等各个机关的设定的关卡,它们彼此参照,向蒜农们收取大量费用。本地机关还相互联合,共同挤走外地收购公司,以实现本地垄断经营,毫不顾及蒜农利益。在“天堂县”的权力网中,各个机关同声共气,共同的利益将他们编织到了一起,成为权力网上的各个支点。
权力的惩戒包括训诫和惩罚两个部分。权力的训诫告诉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权力的惩罚则告诉我们如果做了不该做的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在正常社会环境下,训诫可以引导社会秩序的正常平稳发展,而惩罚则对训诫起着保证作用。然而《天堂蒜薹之歌》中的“天堂县”整个社会环境被扭曲了,权力的训诫中处处体现着等级意识,而权力的惩罚则远超过了法律规定的限度,甚至成为了单方面的施虐。
“天堂县”的蒜农终冲击政府机关后,暴力机关迅速行动,将高羊,高马,张扣等人羁押归案。正常的权力惩罚在这里变得暴力,野蛮而又血腥。警察在抓捕过程中对高羊百般虐待。“他扭动着身体,一根坚硬尖利的槐针扎进了肚皮,仿佛连肠子都扎着了,因为他感到肠子猛烈地抽动一下。为了让槐针从肚皮上拔出来,他不得不把双臂死劲往后拉——忍受着弹簧镣铐咬进手脖的痛苦。他弓着背,垂着头,看到黑红色的槐针已从肚皮上拔出来,针尖上挂着一缕白色的纤维。肚皮上的孔里慢慢地渗出了一滴血,也是黑红色,跟槐树针的颜色一样。”在审问张扣的过程中,张扣唱着自编自创的“天堂蒜薹之歌”,讽刺着当地的警察和政府官员,于是对瞎子张扣的审问显得无比野蛮。“一位虎背熊腰的警察忍无可忍地跳起来,骂道:瞎种,你是天堂蒜薹案的头号罪犯。老子不信制服不了你!他跳起来,一脚踢中了张扣的嘴巴。张扣的歌声戛然而止。一股血水喷出来,几颗雪白的牙齿落在了审讯室的地板上。张扣摸索着坐起来,警察又是一脚,将他放平在地。他的嘴里依然呜噜着,那是一些虽然模糊不清但令警察们胆战心惊的话。警察抬脚还要踢时,被一位政府官员止住了。一个戴眼镜的警察蹲在张扣身边,用透明的胶纸牢牢地封住了他嘴巴。”在张扣被释放之后,仍然坚持传唱“天堂蒜薹之歌”,引发了“天堂县”政府个别人士的强烈不满,在多次警告未果之后,对张扣的肉体惩罚终于达到了最高峰:“‘你不闭住嘴巴,俺给你封住嘴巴!’一位白衣警察怒气冲冲地说着,把手中二尺长的电警棍举起来。电警棍头上喇喇地喷着绿色的火花。‘俺用电封住你的嘴巴!’警察把电警棍戳在张扣嘴上。”最后张扣终于惨死于这种毫无人道的暴力执法之上。权力的惩罚在缺乏制约和监督的情况下从保护人民的手段变成了满足一己私欲的工具。
《天堂蒜薹之歌》中的芸芸众生,直接或间接地,全都被笼罩在权力的阴影下。懦弱的高羊,勇敢的高马,追求爱情的金菊,狡猾的方四婶,他们都是权力的受害者,最后也都成为反抗权力的“暴民”。
天堂县的蒜农们因为蒜薹挤压,集中到政府门口,要求县政府解决问题。由于多次要求县长出面无果,蒜农们的情绪无法控制,开始冲击县政府,打砸政府办公室。
蒜农们的行为绝非是偶然的、突发的,冲击政府办公室是矛盾激化的结果。天堂县鼓励农民种蒜薹,但是最后却没有力量全部收购,反而阻挠外地供销社在天堂县收购蒜薹,断绝了蒜农自由出售的可能。再加上长期以来各个部门对蒜农的一些不合理政策,以及方四叔被乡党委书记的公车撞死等事件的刺激,矛盾爆发是必然结果。在“天堂县”中我们可以发现政府行为几乎没有监督和制约力量,这同我党我国的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原则是完全背离的。“天堂县”的例子告诉我们权力缺乏制约会给社会带来多大的危害,这种危害不仅是对民众的,同时也是对政府自身的。民众在切身利益受到严重侵害而又求告无门的情况下,会自发的保卫自己的权益,政府的公权力在这其中不免受到伤害。
但是,简单的冲击政府机构并没有实际意义,除了表达不满,发泄情绪之外,并不能解决“天堂县”蒜农的实际问题。“天堂县”需要的是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只有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监督机制,积极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政府才能高效廉洁,民众的利益才能得到保证。类似于“天堂蒜薹事件”的故事才不会继续发生。
同时对于民众我们需要提高法律意识,这不仅是为了防止类似于冲击政府事件的重演,更为了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在“天堂县”民众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农村固有的宗法制度的残余和浓厚的等级意识。只有真正地有了公民精神,有了法律意识,农民才能同政府平等对话,才能监督政府的行为,才能真正维护自身权益,如同杨助理一般狐假虎威,为害乡里的人物才能从此消失。家庭内部同样需要平等意识,女子并不是父母敛财的工具,最后可以“一万元卖掉”。恋爱自由,婚姻自由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是文学作品普遍反映的问题,其中不乏《小二黑结婚》一般的佳作。可是直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同样的问题仍然在中国农村出现,其中的问题就在于“父权”的权威在农村并没有被打破。宗法制度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然在农村有所残留,父亲在家中独掌大权,财产分配没有女子的份额,这就必然使得农村女子的恋爱婚姻自由很难真正实现。只有平等意识普及,法制观念健全,类似于金菊和高马之间的悲惨爱情故事才能从此避免。
福柯认为对于权力的反抗和权利本身是一体两面的,“反抗与权力是共生的、同时存在的。只要存在着权力关系,就会存在反抗的可能性。我们不能落入权力的圈套:我们总是能够通过明确的策略来改变它的控制。”
任何社会,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保持对权力的高度警惕,这样可以保持人格独立和清醒意识。同时整个社会才能保持适度的紧张感,政府机关才会有活力,有动力,才能始终保持高效廉洁。“天堂县”正是由于长期以来从上到下对权力毫无反抗,逆来顺受,才使得权力愈发膨胀,最后积重难返,酝酿出了“蒜薹事件”,民众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爆发了过于激烈的反抗,整个社会都为这次事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需要时刻保持对权力一定的反抗意识的不止是民众,同样包括“天堂县”县委书记纪南城,县长仲为民,乃至杨助理员在内的所有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应该时刻警惕不要落入“权力的圈套”,自觉抵御权力的腐蚀,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注释:
①莫言.天堂蒜薹之歌[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3
②福柯.杜小真(选编).福柯集[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参考文献:
[1]莫言.天堂蒜薹之歌[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
[2]福柯.权力的眼睛[M].严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福柯.福柯思想肖像[M].刘北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4]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5]福柯.福柯集[M].杜小真,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
[6]张清华.叙述的极限——论莫言[J].当代作家评论,2003.
责任编辑:周哲良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094(2015)02-0049-03
收稿日期:2015-02-04
作者简介:杜程(1989-),男,安徽宣城人,苏州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On The Garlic Balla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wer
DU Cheng
(Chinese Department of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123)
Abstract:The Garlic Ballads describes the events that people in Tiantang County attack the government because the garlic sprouts is unmarketable.Based on the Foucault's theory of discourse and power,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operation of the power and the individual discipline in Tiantang Count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ower without restriction and supervision will cause great harm to the society. So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 power restriction and balance in the society should be thought about.
Keywords:The Garlic Ballads; Power; Discourse; Operation; Punishment; Resist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