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新途径探索 *

2015-04-10 15:25吴昊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思想教育人文关怀就业

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新途径探索*

吴昊

(山西大学 环境工程系,山西太原030013)

[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影响着学生的自身发展。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要把思想教育作为促进就业创业的先导性工作。就业思想教育存在效果欠佳、师资薄弱、人文关怀缺失等现象。在就业难新常态背景下,实现就业思想教育形式的多样化、队伍的健全化、内容的人文化,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是与时俱进的新课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人文关怀

[收稿日期]2015-07-09

[作者简介]吴昊(1984-),女,山西太原人,山西大学教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85(2015)11-0099-03

Abstract[]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college students is related to the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and is affecting the students′ self-development.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clearly pointed out, in its Notice on National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and Career Development Work in 2015, that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should be made the pilot work for the promotion of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At present, there are phenomena in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employment, such as monotony in format, lack of teachers and humanistic care, etc. Against the new normal, it is not only of vit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ut also a new subject that goes along with the age to explore new approaches to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nd to realize the diversity of employment mentality education forms, to cultivate a well-functioning workforce and enrich the education with humanistic content.

10.16396/j.cnki.sxgxskxb.2015.11.026

据统计,2015年有749万大学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比被称为“史上更难就业年”的2014年增加22万人,再创历史新高。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毕业生数量年年递增,而因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需求的结构性调整,使得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渐成常态。大学生就业难成因复杂,既有就业制度、就业政策、就业环境等方面的客观因素,也有大学生因自身在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就业观等思想观念上存在偏差而形成的主观因素。大学生就业难是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家庭幸福安康、高校有序发展、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重大问题。就业思想先于就业行为,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把思想教育作为促进就业创业的先导性工作。大学生就业面临困难,也充满机遇。因此,在新常态背景下,用新的理念和方法进行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解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新问题,并使思想教育长期有效地发挥作用,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是与时俱进的新课题。

一、 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

1.就业思想教育效果欠佳。我国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形式单调、内容单薄、方式陈旧。主要是在课堂讲授普及性的就业知识过程中,“蜻蜓点水式”地对学生进行就业思想教育,教师往往不是照本宣科,就是应付过场,尚不能熟练运用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因此,难以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有真正意义上的指导,更不可能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就业思想教育缺乏创新,对大学生吸引力不足,影响力有限,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

2.就业思想教育师资薄弱。我国高校现有的就业思想教育工作队伍主要由分管学生工作的院系副书记和辅导员组成。从事行政工作的院系领导,日常事务性工作繁杂;辅导员则要把相当多的时间与精力花费在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中。二者作为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的骨干力量,一方面缺乏足够的时间钻研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知识,且由于二者的求职经历的“过去时”,使之对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心理变化、精神压力体验不足,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有真实感和信服力;另一方面,因二者不参与专业教学和专业建设,只能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难以结合专业特色进行就业思想指导。

3.就业思想教育人文关怀缺失。长期以来,我国的就业思想教育,不是建立在学生生存发展的基础之上,而是以提高就业率为首要目标,具有一定的功利性,过多地强调了工具性价值,忽视了对大学生理想信念、自我实现等的教育,忽视了大学生步入社会后角色转变中个体自身的内在需求。

二、 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的必要性

1.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就业是民生之本,而解决民生问题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党的十八大提出“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大学生就业作为政府解决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90后”是改革开放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生代,身处社会稳定、生活富足、文化多元的时代,“90后”大学生敏感、独立、随性、敢为,但心理承受力普遍较差。在就业过程中,“90后”大学生面对社会带来的第一道考验,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难免产生负面情绪及不平衡心理,进而对社会不满,甚至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稳定的大事。重视就业思想教育,充分了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消除他们在求职过程中的躁动心理和畏难情绪,帮助其端正思想,调整心态,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主动寻求就业,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2.实现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加速期,社会利益分化组合,价值观念多元多变。大学生作为更易接受新鲜事物、新潮思想的群体,其价值取向也随之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选择性、矛盾性等特点。但大学生涉世未深,往往认识相对肤浅,思想极易动摇,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模糊、成才观念淡漠、诚信意识薄弱、协作意识淡薄、社会责任缺失等问题,择业过程中也更多地是关注职业所具有的含金量。大学阶段不仅是一个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更是良好道德、文明行为和健全人格养成的重要时期,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往往决定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水平。因此,加强就业思想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就业思想教育正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为出发点,引导大学生运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做出符合自己实际和时代发展的择业行为,以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以过硬的本领和踏实的作风投身基层基础的工作岗位,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完成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三、 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的新途径

1.实现就业思想教育形式的多样化。高校应当改变传统、刻板的课堂讲授现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拓宽就业思想教育渠道。第一,创造机会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模拟招聘、参观调研企业、走访人才市场等职业体验活动,感知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和职业能力的要求,有紧迫感、有目的地提高自身能力和素养。第二,根据不同专业进行职业指导,引导学生结合本专业的职业要求、职业责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度,增强其对本专业职业发展状况的了解。第三,邀请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宣传就业、创业政策,使学生客观认识就业形势,做好就业前的思想准备;邀请人力资源专家、职业指导师、企业优秀员工、服务基层优秀毕业生、杰出校友等结合社会发展、单位建设实际和自身经历,开展交流座谈,讲体会讲经验,以自身经历感召和激励大学生从小事做起,从低处起步,立足基层,立足岗位,脚踏实地、不断拼搏、锐意进取。第四,邀请优秀企业家、创业典型担任创业实践指导师,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首创精神和创业能力。对于有创业梦想的大学生,指导其积极参加KAB(Know About Business,意思是“了解企业”)创业教育项目、SIYB(一种培训模式,包括“产生你的企业想法”“创办你的企业”“改善你的企业”“扩大你的企业”四个模块)创业培训、“挑战杯”竞赛等创业培训和体验活动,积极投身创业实践,实现自主创业;对于以岗位就业为目的的学生,教会其以创业的态度和思路处理工作,实现岗位创业(内创业)。第五,依托数字、网络和移动通讯技术形成的巨大网络体系,依靠QQ、飞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构建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的新载体、新平台,将思想教育从现实空间拓展到虚拟空间,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等丰富的形式,在最短的时间里,将准确的政策信息、实用的求职技巧、正确的就业观念传递给学生,增强就业思想教育的时效性和感染力。

2.健全就业思想教育师资队伍。就业思想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要做好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首先,高校必须充分整合各方力量,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价值,建立以院系专职副书记和就业主管人员为领导,辅导员、心理指导师、专任教师为基本骨干,专家学者、企业家、行业成功人士等为必要补充的,全员参与的就业思想教育队伍。其次,高校要积极宣传思想教育工作的理论、方针、政策,让思想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其工作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同时,高校要积极提高就业思想教育队伍的综合素质,通过外出培训、学术会议、专业研讨、定期学习等方式,加大对就业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培养力度,全面提高其服务意识、政策水平、专业素养、心理素质。最后,青年辅导员已成为高校思想教育的中坚力量,应积极发挥其在就业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据有关调查,大学生辅导员队伍中年龄在40岁以下的辅导员占总数的85.02%,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青年辅导员思维活跃,热情积极,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易与学生拉近距离,产生共同语言,对大学生就业思想和就业行为影响直接。

3.加强就业思想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应将人文关怀融入其中,以学生为出发点,深切关怀学生的生存状态、心理健康、成长发展,要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帮助学生又快又好地成长。在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中实现人文关怀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注重营造有序、和谐、宽容的校园人文环境,加强组织领导,逐步完善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第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积极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将个人职业理想同国家与社会的需要、追求个性与社会规范等紧密结合,在就业过程中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用“青春梦”托起“中国梦”, 在平凡的岗位创造不平凡的业绩。第三,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教育,加强信念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挫折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信心,完善人格,提升能力,以新常态转型时期下高自律性、高素质、高积极性、高协作性的人才新标准要求自己,以开阔的胸襟、积极的心态面对求职与工作中的暂时不利,放眼长远。第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接纳。首先要全面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兴趣与特长,同时要正确评价自己,既能坦然接受自己的弱点,也能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最终能够通过自我调节,扬长避短,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定位。第五,从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思想实际出发,尊重个体成长的差异性,尊重个性发展的丰富性,根据学生的个体特征、就业期望、思想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人文关怀。

就业思想教育是高校就业指导的核心和灵魂,发挥着明灯般的指引作用。解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思想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深入开展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实现就业思想教育形式的多样化、队伍的健全化、内容的人文化,是时代赋予高校就业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 郑思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的整合分析.亚太教育,2015(7):191-192.

李世超.加强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论析. 南昌高专学报,2012(1):74-76.

刘新跃,张筱荣,魏骅.注重运用新媒体推进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师,2012(1):131-132.

杨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机结合.学园,2013(15):31-32.

陈红霞.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前沿,2013(1):152-154.

赵曙明.新常态下需要培育“四高”人才队伍.中国教育报,2015-6-2(9).

吴恒仲.高校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实现人文关怀的思考.黑河学刊,2013(9):176-178.

On New Approaches to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Wu Hao

(EnvironmentalEngineeringDepartment,ShanxiUniversity,Taiyuan030013,China)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ideological education;humanistic care

猜你喜欢
思想教育人文关怀就业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关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创新方式摭谈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