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令敏(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济南 250307)
心理理论与道德判断关系刍议
曹令敏
(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济南 250307)
摘 要:作为两种重要的认知能力,心理理论和道德判断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是发展心理学领域探讨的热点问题。在介绍心理理论和道德判断的概念、发展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未来研究应关注研究范式、领域普遍性和领域特殊性、被试年龄、特殊群体和神经影像学、教育策略等方面。
关键词:心理理论;道德判断;关系
心理理论和道德判断是近年来发展心理学领域的两个研究热点。过去几十年,心理学研究者在人们如何理解心理现象(心理理论)、如何作出道德判断方面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总的来说,这两个领域的研究都是单独进行的。然而,过去几年,已有一些研究探测出这两者之间存在着联系。[1]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及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
(一)心理理论的概念、发展及影响因素
儿童怎样建构心理理论呢?有人认为心理理论是进化的产物,人类大脑有特殊模块,它们使儿童建构关于自己和他人心理活动的丰富理解。[7]另外,假装游戏是促使儿童思考心理状态的活动。儿童逐渐意识到人类心理的创造性潜能,知道了信念仅仅是影响正在进行的活动的心理结构,即使它们并不代表现实。[8]儿童也有充分的机会从家庭讨论中了解心理是如何产生的,这些讨论集中于动机、意图、信念和其他心理状态。研究表明,母亲越经常与孩子讨论心理状态,儿童日后在心理理论任务上的成绩就会越好。[9]而且,兄弟姐妹之间的互动可能也有帮助。有研究者发现,有哥哥或姐姐的学前儿童在错误信念任务上的成绩更好,他们能比其他儿童更快地获得“信念—愿望”心理理论。[10]年长的哥哥、姐姐可能提供给儿童更多玩复杂的假装游戏的机会,使他们更多地参与欺骗性的互动。这些经历说明,信念不需要反映现实,同样可以影响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但是,在错误信念任务上做得很好的儿童也与大量成人进行互动,这意味着当儿童获得心理理论时,他们是多个“老师”的学徒。[11]
(二)道德判断的概念、发展及影响因素
道德判断是指个人运用已有的道德概念和道德认识,对道德现象进行分析、鉴别、评价和选择的心理过程。这种判断是随儿童道德概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首先有计划、有系统地研究道德判断问题的是皮亚杰。早在20世纪20年代,皮亚杰使用“对偶故事法”揭示出儿童的道德判断经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20世纪50年代末期,柯尔伯格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对72个10~16岁男孩进行研究,提出了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3个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6个阶段(每个水平有2个阶段)的模型。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发展的顺序是不变的,因为其中每种思维模式都部分地依赖于认知能力的发展,而认知能力也是以固定顺序向前发展的。另外,他还指出,在缺乏社会经验的情况下,道德难以发展,社会经验可以使一个人重新评价其已有的道德概念。
皮亚杰和柯尔伯格认为,同伴互动比与权威成人的单向讨论更能促进道德发展。但有研究者提出,如果父母在和儿童讨论道德问题时以积极、支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提一些温和的探究性问题,了解儿童是否明白自己的观点,则对儿童的道德发展作用更大。[12]跨文化研究表明,正规的学校教育影响着人们所显示的道德判断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传授知识来发展学生的智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在间接地提高着学生的道德认识。一般说来,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比受教育很少或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所处的道德思维发展阶段高。[13]教育之所以重要,可能是因为它扩大了人的视野,并为人提供了进行抽象思维的机会,当然同时也向人传授了特殊的道德价值。较高水平的道德判断比较低水平的道德判断涉及更为复杂的概念和对他人观点的较好理解。而要理解他人的观点,这就涉及到心理理论的问题。
(一)心理理论与道德判断的相关关系
在皮亚杰开创性的研究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心理理论与道德判断有关系的证据。皮亚杰认为,9岁或10岁以下的儿童对行为的对错进行判断时,只考虑行为造成的后果,不考虑行为意图。而对意图的认识就是心理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研究者认为,皮亚杰所使用的道德判断故事本身的缺陷造成了这一结论。比如,要求儿童回答,造成了较小危害但意图不好的人是否比意图好但却造成较大危害的人更不好,这样的提问混淆了意图和后果间的区别;另外,故事中,有关行为后果的信息比有关行为者意图的信息更明显。
Nelson对3岁儿童进行的实验克服了这些缺陷。[14]研究中,给每个儿童讲一个向游戏伙伴扔球的故事。扔球者的意图分别被描述为好的(他的朋友没有什么可玩)或坏的(他正对他的朋友发火),并且行为的后果也分为积极的(他的朋友接住了球,并且玩得很高兴)或消极的(球击中朋友的头,朋友被砸哭了)。3岁儿童认为,结果好的行为比结果坏的行为更好。但是他们还认为,无论行为结果好坏,抱有好意图的孩子比那些想故意伤害朋友的孩子更好。即使是3岁儿童,对别人的意图也有所理解。大约到这个年龄,为了欺骗别人而故意提供虚假信息的说谎行为比诚实但犯了错误的行为更多地引起儿童的否定评价。[15]到了4岁,儿童在获得“信念—愿望”心理理论而认识到人们的行为有时是基于其错误想法后,就有可能有意使用“我不是故意这么做的,妈妈!”这类借口,试图改变妈妈对他们行为的评价,从而逃避惩罚。因此,学前儿童能清楚地意识到行为者的意图是评价其行为的根据。[16]虽然在评价别人行为时,年幼的和年长的儿童都能同时考虑结果和意图两个方面,但是与年长儿童相比,年幼儿童更看重结果,而对意图的重视相对不够。[17]这些有关儿童到底是根据意图还是结果进行道德判断的研究,实际上是初步探讨在儿童进行道德判断的过程中是否用到了心理理论。
随着心理理论与道德判断两个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Astington提出了应在心理理论和道德推理之间架设一座桥梁。[18]比如,Baird等研究了4~7岁儿童的错误信念理解与道德判断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19]Chandler等探讨了儿童的解释性心理理论与道德判断之间的关系,发现拥有解释性心理理论的儿童在评判故事人物时倾向于认为他更坏。[20]张文静等考察了3~4岁幼儿说谎的概念理解水平与道德评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4岁组幼儿的心理理论与道德评价的相关显著。[21]徐伟对3~5岁儿童心理理论与道德判断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儿童错误信念理解与道德判断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即使控制了年龄因素,相关依然显著。[22]陈璟研究了4~7岁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与心理理论的关系,结果发现,道德情绪判断与心理理论的发展存在一定的显著相关,儿童对道德情境中行为者的情绪判断受其心理理论情绪理解发展水平的影响。[23]可见,许多国内外相关研究均发现心理理论与道德判断之间存在着关系。
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关键是要出实招而不是做做表面文章。司法部已要求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抓紧组建律师服务团队,律师服务团队要深入重点民营企业“一对一”提供“法治体检”服务,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依法治理情况,分析企业法律需求和风险点,帮助查找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健全法律风险预警防范和矛盾化解机制。这次民营企业“法治体检”专项活动,是一次公益性的免费服务活动,更是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实招。今后不妨多推出一些类似“法治体检”实实在在的举措。
除此之外,还有神经心理学与神经影像学技术研究的成果表明,前额叶内侧面对于人们的社会认知非常重要,可能是参与心理理论加工的关键脑结构。[24]道德判断是社会认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我们认为道德判断可能与心理理论会用到相同的脑区域。
(二)心理理论与道德判断的因果关系
上述的大部分研究都证明了道德判断与心理理论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但是相关的方向则没有进一步明确说明,即是在道德判断中运用了心理理论,还是在心理理论任务中运用了道德判断?还是两者都有?
1.心理理论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Kahn认为道德判断应该和心理理论的关系非常紧密,要想对道德情境作出正确的判断,必须了解他人的信念或者愿望,否则仅仅根据其外在行为的表现很难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25]对于孤独症儿童的研究已证实了这一观点:缺乏心理理论的孤独症儿童不具备对道德情境进行判断的能力,也就说明了道德判断需要一定程度的心理理论。[26]生活常识也表明,在道德判断的过程中需要心理理论的参与,因为要想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就必须了解他人的信念、愿望、动机等。比如,人们正在考虑某人的行为是否该受到责备(道德判断),人们可能需要知道,他这样做是不是故意的(心理理论)。这似乎是人们首先对行为者的心理状态作个判断,然后利用这个判断作为一个过程的输入,最终产生对个体的道德判断。
2.道德判断对心理理论的影响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道德判断可能会影响心理理论。也就是说,人们的道德判断似乎作为他们达到心理理论的过程输入,人们首先完成行为本身是道德的还是非道德的判断,然后利用这个道德判断去作出关于心理理论的判断。由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下面引用具体的实验来加以说明。
例如,让人们判断一个行为是故意的还是非故意的,有时人们会对这个行为表现出的道德状况敏感,然后依据这个道德状况作一个心理上是不是故意的判断。有一项研究:给被试呈现简短的小插图,然后要求被试判断在小插图中人物的行为是否是故意的。[27]通过系统地改变小插图中的不同方面,研究者能够确定哪些因素正在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因此能够说明心理理论对道德状况的敏感性。其中的一张插图是:一个公司的副总裁走到会议桌前,对总裁说:“我们正在考虑开始一个新计划,它将帮助我们增加利润,但是它将破坏环境。”总裁回答说:“我不关心破坏环境,我只想要尽我所能地赚更多的利润,让我们开始这个新计划。”他们开始了新计划,当然环境也被破坏了。面对这张插图,大部分被试认为,总裁故意破坏了环境。有人可能认为这个判断完全基于个体的心理状态的某种信息(他明确知道这个计划会破坏到环境),但是似乎没有这么简单,如果只是改变行为的道德状况,用“有益于”代替“破坏”,这个判断就会发生改变。另一张插图是:一个公司的副总裁走到会议桌前,对总裁说:“我们正在考虑开始一个新计划,它将帮助我们增加利润,并且它将有益于环境。”总裁回答说:“我不关心有益于环境,我只想要尽我所能地赚更多的利润,让我们开始这个新计划。”他们开始了新计划,当然环境也得到了改善。面对第二张插图只有23%的被试认为,总裁故意有益于环境。这个结果表明,人们对行为是否是故意的直觉(心理理论),能够受到行为本身是好的或坏的(道德判断)的影响。
日常生活中,当人们用“一个人做什么,目的是什么”这样一个概念时,也表现出了对道德状况的敏感性。例如,一个人去厨房,目的是拿东西吃。这里我们似乎纯粹是心理理论的判断,不涉及道德表扬或责备。然而,人们似乎从这个概念的目的为何中而对感知到的个体行为的道德状况敏感。面对前述的第一张插图,大部分被试认为“总裁破坏了环境,目的是为了增加利润”,听起来是正确的。但是当给被试呈现第二张插图时,他们却有相当不同的反应。大部分被试认为,“总裁改善了环境,目的是为了增加利润”,这个表达是不对的。因此,可以说,道德的考虑正在影响着人们某种术语的使用,这种术语的使用通常与心理理论领域有联系。是道德的考虑真正在心理理论上起作用,还是这些考虑不知何故对心理理论产生了歪曲的作用?对此问题的争论有三个主要的观点:由道德上坏的行为所引发的情感反应,能够歪曲人们的心理理论;道德考虑在某种术语使用的语用学中起作用,而不是在心理理论观念的语义学中起作用;道德考虑真正在人们的心理理论上起作用。
在试图对这些矛盾的假设作出决断时,研究者越来越多地考虑到人们情感反应的作用。最初,研究者认为,出现哪种结果可能完全归于情感偏见,并且出现了几个理论模型,以试图精确地解释人们的情感如何让其心理理论观念的使用存在偏见。然而,后继的研究表明,甚至在由于前额叶皮层损害而造成的情感表达缺陷的被试中,或者当刺激材料特别设计成减少情感反应时,道德的考虑仍然在人们的心理理论判断中起作用。这些研究结果至少提供了试探性的支持,即在缺少情感反应的情况下,道德的考虑仍然影响着人们的心理理论判断。
关于心理理论与道德判断关系的研究仍在持续,未来研究可能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目前许多研究已经表明心理理论与道德判断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两者因果关系的方向尚不明确,这需要借助新的、信度效度高的研究范式加以深入研究。
第二,领域普遍性和领域特殊性是当前儿童认知发展研究中的两种不同的理论取向。根据皮亚杰的观点,道德判断的发展受一般认知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是领域普遍性的;而心理理论则被一些研究者认为是领域特殊性的。如果我们能明确心理理论与道德判断之间的关系,对于领域普遍性与领域特殊性之争就可以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第三,目前考察心理理论与道德判断关系研究的被试群体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为了对两者关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更清晰的了解,应进一步扩大被试群体的年龄段,比如中年和老年。
第四,目前有关心理理论与道德判断关系的研究多为对普通人群的认知研究,来自临床对特殊群体(如孤独症)的研究以及采用神经影像学技术获得的研究结果都将进一步加深对心理理论与道德判断之间关系的探究。
第五,基于心理理论与道德判断之间深层次的关系,可以提出针对儿童发展的具体教育策略。比如,父母只要谨慎地以适合于儿童理解力的方式进行道德推理,以支持的方式(而不是质疑方式)表达新的道德观点和对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就能不断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
参考文献:
[1]BAIRD J A, SOKOL B W. Mind, morals, and action:the interface between children’s theories of mind and socio-moral development[M].San Francisco:Jossey-Bass,2004.
[2]PREMACK D, WOODRUFF G. Does the chimpanzee have a theory of mind?[J].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1978,1(4):515-526.
[3]HAPPÉ F G, WINNER E, BROWNELL H. The getting of wisdom:theory of mind in old age[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8,34(2):358-362.
[4]WELLMAN H M, WOOLLEY J. From simple desires to ordinary beliefs: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everyday psychology[J].Cognition,1990,35(3):245-275.
[5]WELLMAN H M, CROSS D, WATSON J. Meta-analysis of theory of mind development:the truth about false belief[J]. Child Development,2001,72(3):655-684.
[6]SODIAN B, TAYLOR C, HARRIS D L, et al. Early deception and the child’s theory of mind:false traits and genuine markers[J].Child Development,1991,62(3):468-483.
[7]BARON-COHEN S. Mindblindness:an essay on autism and theory of mind[M].Cambridge:MIT Press,1995.
[8]TAYLOR M, CARLSON S M. The relation betwee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fantasy and theory of mind[J].Child Development,1997,68(3):436-455.
[9]RUFFMAN T, SLADE L, CROWE 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s and mother’s mental state language and theory of mind understanding[J].Child Development,2002,73(3):734-751.
[10]RUFFMAN T, PERNER J, NAITO M, et al. Older (but not younger) siblings facilitate false belief understanding[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8,34(1):161-174.
[11]LEWIS C, FREEMAN N, KYRIAKIDOU C, et al. Social basis of theory of mind: Influences of siblings and, more influences on false belief access:specific sibling influences on general apprenticeship[J].Child Development,1996,67(6):2930-2947.
[12]WALKER L J, HENNING K H, KRETTENAUER T. Parent and peer contexts for children’s moral reasoning development[J]. Child Development, 2000,71(4):1033-1048.
[13]SPEICHER B. Family patterns of moral judgment during adolescence and early adulthood[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4,30(5):624-632.
[14]NELSON S A. Factors influencing young children’s use of motives and outcomes as moral criteria [J].Child Development,1980,51(3):823-829.
[15]SIEGAL M, PETERSON C C. Preschoolers’ understanding of lies and innocent and negligent mistakes[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8,34(2):332-341.
[16]CHANDLER M J, SOKOL B W, WAINRYB C. Beliefs about truth and beliefs about rightness[J].Child Development,2000, 71(1):91-97.
[17]ZELAZO P D, HELWIG C C, LAU A. Intention, act, and outcome in behavioral prediction and moral judgment[J].Child Development,1996,67(5):2478-2492.
[18]ASTINGTON J W.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theory of mind and moral reasoning[J].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2004(103):63-72.
[19]BAIRD J A, ASTINGTON J W. The role of mental state understand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cognition and moral action[J].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2004(103):37-49.
[20]CHANDLER M J, SOKOL B W, HALLETT D. Mor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interpretive turn:children’s changing conceptions of truth and rightness[M]//MALLE B F, MOSES L J, BALDWIN D A. Intentions and intentionality:foundations of social cognition. Boston:MIT Press,2001:345-366.
[21]张文静,徐芬,王卫星.幼儿说谎认知的年龄特征及其与心理理论水平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5,28(3):606-610.
[22]徐伟.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与道德判断的相关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6.
[23]陈璟.儿童道德情绪判断与心理理论发展关系的初步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
[24]席春华,汪凯,朱春燕,等.心理理论的神经基础[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4):438-440.
[25]KAHN P H Jr. Mind and morality[J].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2004(103):73-83.
[26]冯源,苏彦捷.孤独症儿童对道德和习俗规则的判断[J].中国特殊教育,2005(6):65-69.
[27]KNOBE J.Theory of mind and moral cognition:exploring the connections[J].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2005,9(8):357-359.
(责任编辑:石 娟)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y of Mind and Moral Judgment
CAO Ling-min
(Ji’nan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 Ji’nan 250307, China)
Abstract:Being two important cognitive abilities, whether there is a certai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y of mind and moral judgment is a hot topic i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field.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the development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ory of mind and moral judgmen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rrelational relationship and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nd it also points out the future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the research paradigm, domain-general and domain-specifi c, the subjects’ age, special groups and neuroimaging, educational strategies, etc.
Key words:theory of mind;moral judgment;relationship
作者简介:曹令敏(1971—),女,山东济南人,高级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
收稿日期:2014-12-30
文章编号:1008-7931(2015)01-0085-05
文献标志码:A
中图分类号:G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