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2015-04-10 09:48乔海英张朝红
山东工会论坛 2015年5期
关键词:转型期受教育者公民

乔海英,张朝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杨凌 712000)

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当前,国际大背景与国内情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教育现状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要求,因此改革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十分必要且紧迫。当然,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和社会转型期涉及到的各方面错综复杂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必然是一项艰巨又浩大的工程,需要进行更深一步地研究。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转型期的概念概述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或政治团体,为实现一定的统治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向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期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引导人们的行为,使其符合社会的期望和要求。社会转型期是指社会的构成要素如政治、经济、文化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或同一社会形态内部发生的质变或量变的过程。如今,我国面临着深刻的“社会转型”,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建立在经济转型基础上的整个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

二、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

宏观上看,思想政治教育遭遇的困境是由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与社会结构调整过程中,社会两级分化以及社会公平与效率失衡造成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无法完全适应教育现状和满足当前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无法满足科学发展观和全面素质教育的需要。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片面夸大政治功能,偏重政治导向性,忽略了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以及人自身的和谐统一,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相悖。同时,由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与实践长期脱节,也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一)片面夸大政治功能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政治”二字,内容往往更侧重于政治意识形态,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总体来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较宽泛和空洞,片面夸大其政治引导功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执政党及其相应的治理原则为出发点,强调以理论灌输的方式提高受教者的思想政治觉悟。近些年来,中国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社会整顿方式等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的经济活动日益多样化,人口流动使社会交往更加复杂,观念更新使人们的思维方式更加多元化。因而,单一的行政管理已经不能覆盖全社会,以往单靠政治手段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现在仅靠政治的力量也不够了,需要发挥经济、法制、道德等多层面的调节作用。当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过分强调的“政治”范畴,表现在教育领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涵盖面不足,教育理论的说服力和实际实施效果也明显减弱。

(二)忽视受教育者身心的和谐发展

中国社会的封建制度延续了几千年,这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强调教育者的主导地位,而忽视受教育者个体身心的和谐发展;过于强调“灌输”的作用和对不良思想和行为的批评矫正,而忽视了受教育者丰富的内在个性的发展要求;不重视个体的独立性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使受教育者主体意识淡化,难以培养出自信、主动、创新的个性品格。实质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忽略了和谐身心发展的规律,抹杀了个体的自然欲求,极易造成个体的异化和身心的分裂,最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严重偏离既定的长远发展目标。

(三)对教育对象公民意识培养的缺失

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不足是缺乏对受教育者公民意识的培养。所谓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的身份地位和价值作用的自我认识,是对自己应当享有的权利和应当履行的义务的自觉意识。公民意识需要长期、有目的地教育,仅仅想通过一两次的课程教育是难以培养出来的。公民意识的重要性在于公民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不仅影响到自身的发展,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未来。而在我国,由于传统文化中“君君臣臣”意识长期占统治地位,“公民”这一现代化概念也一直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公民教育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进入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范围。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公民意识的淡薄,有违现代社会关于公民素养的培养要求。[1]由于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部分地域即使有公民教育也只是流于形式,以意识形态教育和道德教育为主,教学内容陈旧空洞,不能得到及时地更新和补充,也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三、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1.社会转型期道德滑坡和失范现象严重

自农业社会以来,道德在社会中的作用不断变化,这个变化的过程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间显得尤为深刻。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从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时代过渡的社会转型时期,这些转变相互交织、纠缠在一起,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过度消费、崇洋媚外、审美低俗、道德堕落、社会人际关系冷漠、食品安全问题等。传统道德的约束功能日渐衰弱,出现了价值观混乱、缺乏正义感等现象。这些现象的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说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冲击了传统道德所依赖的社会土壤,这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进一步加深,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良知和对灵魂的拷问,逐渐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陌生和猜忌,让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找到归宿?这就需要政府和教育者积极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新形式,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

2.社会转型期需要高素质的公民

公民在社会管理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的进程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公平正义的社会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而社会转型期的顺利渡过离不开高素质的公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吸收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内容,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使公民意识的培养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内容。

3.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间,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这虽然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但也使其面临新的挑战与考验。主要问题有:对教育对象定位不准确、教育内容单薄、方式方法落后、师资力量不足、效率低下等。这些都难以满足转型期社会提出的各项要求。

(二)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可能性

1.社会转型时期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空间

社会转型期属于非常特殊的时期,在这一阶段,“现代社会较传统社会最根本的变化在于它完成了社会结构上的转型。传统的整体性、同质性社会结构不断地被现代分裂性、异质性社会结构所代替。”[2]然而,当前人们的思想意识尚停留在根深蒂固的“熟人社会”,而进入到现代的“陌生人社会”,人们的自我意识开始增强,普遍带有或多或少的排他性倾向。在公共场合,对与自己无关的人漠不关心,即使别人深陷困境也很少主动伸出援助之手,缺乏应有的公德心。公共道德伦理的缺失必然会导致诸多不道德的行为,造成社会的不和谐与人际关系的淡漠。因此,人们迫切需要重申道德的重要作用,重构道德伦理体系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这就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空间与动力。

2.社会转型期价值取向多元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机遇

如今,人们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面对各种社会现象也能依据自己的价值尺度进行评判,更能适应多样化的社会生活环境。转型后的现代社会更注重追求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现代公民意识。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所有价值都是相对的,所有价值同样都是随意定的。”[3]人们的价值观不断受到冲击,而当人们迷失在多元的价值取向中,找不到社会主流的价值方向时,一切都变得漂浮不定,人便失去了存在的根本。因此,“多元”与“一元”之博弈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机遇,建构核心道德价值观成为现代多元社会的必然诉求。

四、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原则

(一)坚持疏与导相结合

疏,就是疏通,就是广开言路、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导,就是引导,是在疏通的基础上对正确的意见和思想观点加以肯定和支持,促使其进一步发展。[4]对于不正确的思想观点和行为,要通过说服教育、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将其引导到积极、正确的方向上来。教育者能在关键的时刻加以点拨,以相近的事物或相似的道理启发受教育者举一反三,往往能使受教育者豁然开朗,收到积极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再做进一步的引导,更能迅速拓展受教育者的视野和思路。

(二)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同时也应成为我国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时期实现寻求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要改变以往思想政治工作单调呆板的工作方法,始终尊重受教育者的自身诉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重视内省的效果,引导行为主体在自己内心深处用道德标准检查和反省自己的思想、行为,自觉进行自我监督,遵循社会主流的行为规范,并内化为内在的自觉的要求。

(三)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与实践的重要观点,要求理论创新必须针对社会思想实际,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当然,要更加强调实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只有在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总结出新的理论和方法,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才能规范受教育者的行为,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品质。

(四)坚持科学性与方向性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人们心理和行为活动的客观规律,遵循教育内在的规律性,避免主观盲目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应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其内容和原则都应符合社会对公民的要求。将科学性与方向性两者有效结合,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保持坚定的政治方向,不断用科学成果补充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内容。

五、结语

总之,为适应时代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都应不断地探索和改进。应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编写具有科学性和特色性的教材,认真抓好课堂教学工作,同时更加注重第二课堂——实践的教育作用,将网络等现代传媒方式引进课堂与实践,努力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热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思想素质和教学能力,注重师生平等和谐关系的建设。此外,社会各系统应共同形成教育合力,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1]曹玉东,王晓光.浅析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7,(1).

[2]孙其昂,叶方兴.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发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5):4-7.

[3](美)宾克莱.理想的冲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9.

[4]万美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73.

猜你喜欢
转型期受教育者公民
论公民美育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预算改革
商业健康险已到转型期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