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统一全党思想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2015-04-09 05:03刘庆丰林细妹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

刘庆丰 林细妹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十分注重统一全党思想工作,以此增强全党的“看齐”意识,维护中央权威,引领全党步伐。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武装全党,坚持用“思想”统一思想和用“事实”统一思想相结合,注重把领导干部作为统一思想的重点群体,注重在重要历史关头统一思想等,是我们党统一全党思想工作取得的宝贵经验。在利益格局复杂、社会思潮多元、党员构成多样的新形势下,必须狠抓统一全党思想工作,特别是要以“问题”为牵引,把正在全党广泛开展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活动引向深入。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统一思想;历史经验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10X(2015)01001506

对于任何组织(集团)而言,广大组织成员在关键问题、重大事项上只有认识相对一致、意志相对集中,这个组织才能步调一致、坚强有力,特别是现代政党组织更需如此。组织成员相对一致的思想认识一般很难自发形成,需要组织有意识地开展统一成员思想的专门工作。而用什么内容、以什么方式来统一思想,着重统一哪些组织成员的思想、什么时候来统一组织成员思想等,则是组织完成这一任务必须予以解决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十八大以来,为进一步统一思想,中国共产党广泛开展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活动,这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当前,党员构成多元多样,社会思潮复杂多变。在此情势下,立足党九十多年的发展史,总结提炼党统一全党思想的历史经验,不仅有利于拓展党史党建研究新领域,而且有利于搞好当前各项统一全党思想的实际工作,进一步树立党中央权威,把党建设得更加团结,更加坚强有力。

一、从内容选择上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

用什么样的内容来统一组织(集团)成员的认识,关系到组织(集团)的性质及其实践走向,历来是组织(集团)自身建设的首要问题。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集团,几乎都是用儒家纲常伦理统一统治阶级内部的思想认知,形成了以皇帝为中心的绝对权威体系。西方资产阶级政党则将其成员的思想紧紧地拴在自由主义这面旗帜之下。而中国共产党是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作为自己的思想灵魂,始终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

(一)用马克思主义作为主体内容统一思想,才能彰显无产阶级政党的独特性,才能保证党本身永不变质。中国共产党最为根本的特征之一,就是用马克思主义作为自身的思想武器。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与乱世一起“成长”的,是一系列对治理乱世的主张,其表现形式就是各种“主义”纷纷登台、竞相发声,各种社会团体纷纷成立。在此社会背景下,李大钊、陈独秀等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经过比较和甄别,最终选择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真心信仰。而且,随着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李大钊、陈独秀等逐步认识到,要用马克思主义拯救苦难的中国,要将自己的信仰落地生根,就必须“像俄国那样,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1](P57)。这一认识不仅直接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且赋予了中国共产党这一无产阶级政党显著的特征——一个用崭新而先进的理论即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新型政党。正是这一显著特征,才一下子照亮了昏暗的中国,吸引了一大批杰出人士对党的热情关注和踊跃加入,就像董必武说的,“崭新理念的潮流正向我们涌来。当今之际,我们应该怎样行动呢?不用说,我们应当加入给世界带来新文明的运动中去。中国知识分子的义务,就是加入到这样运动中去”[2](P189)。

无产阶级政党的这一显著特征,是与生俱来的,与这个政党本身同为一体,倘若主观上将其祛除,即放弃用马克思主义来武装全党、统一思想,那么,与这个显著特征一块消失的也便是党自身了。苏共的垮台就是一个极其惨痛的例子。戈尔巴乔夫不满指导思想的单一化,抱怨“只准许吃一份单纯意识形态的可怜口粮,却被剥夺了亲自去比较、对照不同流派的哲学思想并作出自己选择的机会”[3](P151),他大力主张以“公开性”的方式、用多元化的思想来指导党的事业,这无疑取消了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的绝对地位,不仅使得党内的立场和意见分歧“十分巨大”,而且为党外的“私利集团”攻击苏共打开了思想阀门[3](P153157)。这些都为苏共亡党埋下了可怕的种子。

(二)用马克思主义作为主体内容统一思想,才能保证党内从根本上达成思想共识。一种思想、理论能否成为人们的真正信仰,进而成为一个组织的核心思想、指导思想,关键在于这种思想自身的内在素质、品质和特质。马克思主义是立场、观点、方法的统一体,坚守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价值立场,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根本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方法,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内在素质、品质和特质的集中体现,与人类世界社会化大生产的趋势和潮流内在一致,合乎无产阶级政党及其广大成员的根本利益,不仅为无产阶级政党及其广大成员提供了根本观点,而且教给了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方法,从而统一了这些成员认识世界的理论图式和改造世界的行为范式。显然,这必然能进一步从根本上保障全党思想统一、认识一致、步调整齐。

(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主体内容统一党内思想,才能保证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才能彰显社会主义事业的旺盛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不是僵硬的教条,唯有不断将其时代化、具体化、实际化,才能真正彰显其根本的理论旨趣和社会功用——“认识世界、改变世界”。正是如此,党经过建党初期的几次惨痛教训后深刻认识到,必须不断结合时代和实践发展,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来统一全党思想,指导党的事业,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真正生根落地,才能真正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既合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合乎中国实际,从而使社会主义事业彰显时代特色、地域特色,彰显更加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所以,党先后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及时吸纳上升为党的指导思想。

二、从方式选择上看,坚持用“思想”统一“思想”和用“事实”统一“思想”相结合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存在”合“二”为“一”,或使其融为“一”体,至少需要两个前提,即要么这些独立的“存在”具有“同质性”,要么这些独立的存在具有“同源性”。比如,对于不同的“思想”,若将它们“统一”,则要么需要用更具权威、更有普遍性、指导性、真理性的“思想”来“融化”、“统一”诸多“思想”(“思想”与“思想”属于同一类,具有相对意义的同质性,前一类思想所处的层级更高、质量更优,具有包容性和涵涉性,理当可以熔含下一层级思想);要么需要从“根子”抓起,找寻各种思想的生成“源头”——“事实”(即“社会存在”),以“事实”的“刚性”、“坚定不移性”、“顽强性”、“彻底性”来统一和融化诸多不同的“思想”、“认识”。党就是依据此,来选择统一党内不同思想认识的方式方法的。

(一)深入开展各类教育、讨论,用“思想”统一“思想”

一是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正面树立主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在全党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源源不断从正面为党员干部输入真理,进一步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和水平。不管是在生死存亡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热火朝天的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都反复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在繁忙的工作中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从而加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4](P147)。党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各级党校。随着时代发展,党不断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平台和载体,各级行政学院、普通高校以及上世纪末成立的浦东、延安、井冈山三所干部学院等,也日益成为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渠道。除了日常组织党员干部进入党校和各类机构进行专门学习外,党还以主题鲜明、要求明确、迅速有力的集中教育方式,进一步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能力。党成立以来,先后开展了10余次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集中教育活动这10次分别是:延安整风运动;三查、三整运动;1950年整风运动;1951年整党运动;1963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83年整党运动;“三讲”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些集中教育活动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就是清理党内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整顿党的组织和作风,进一步统一全党认识,真正把党建设成“一个有纪律的、思想上纯洁的、组织上纯洁的党,合乎统一的标准的党”[5](P261)。

二是开展反倾向斗争,以反面教训来进一步强化主导思想。在党的历史上,不管是闹革命还是搞建设,一直都存在“左”倾和右倾的干扰,及时开展有效的反倾向斗争,是统一党内思想的必然要求。党开展的具有代表性的反倾向斗争事件,大致包括遵义会议、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和十一届六中全会等几次会议。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思想在党内的统治地位,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全党开始逐步把意见和想法向毛泽东的一系列主张看齐,为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奠定了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

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全面详尽地阐述了历次“左”倾错误在党的各项事业中的表现、成因和危害,进一步统一了党内思想认识,全党进一步朝着把党建设成为“一个团结和睦的家庭”、“一块坚固的钢铁”的目标而奋斗。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有力回击了否定毛泽东思想的右倾错误思潮,进一步统一了全党诸多方面特别是在评价毛泽东方面的思想认识。

三是开展思想大讨论活动,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思想认识问题,不仅需要单向的外在灌输,而且需要在自由讨论的有机互动中达成共识。与普通大众相比,广大党员作为中华民族和无产阶级先锋队成员,素质较高、主体意识较强,更需要深入沟通、广泛讨论才能达成真正的思想共识。所以,党时常以开展各种思想大讨论的方式来统一党内思想。最为典型的一次就是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这次大讨论尽管具有全民性,但最为主要的讨论还是在党内进行的,其最大成效就是进一步统一了党内认识——打破了党内的思想僵化,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些党的思想路线的主体内容在党员干部头脑中重新确立。

(二)广泛开展各类实践、试验,用“事实”统一“思想”

人是最讲实际的,事实是刚性的,最有说服力。对于那些一时还没有定论、难以形成共同认识的事项,我们党主张“不争论”,强调看准的事情,“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4](P372), “走一步,看一步”[4](P113),用“坚硬”、“刚强”、“鲜明”的事实来深化认识,统一思想。比如,对于改革开放,这在一开始并非党内的一致认识。这是正常的,就像邓小平指出的那样,“既然搞的是天翻地覆的事业,是伟大的实验,是一场革命,怎么会没有人怀疑”[4](P156),关键问题在于,如何从根子上消除怀疑、统一思想。对此,邓小平强调,不能搞思想强制,要“拿事实来说话”,唯有“通过事实的证明”,改革开放的决策、政策才能说服那些怀疑者[4](P155)。所以,邓小平搞了一个“发明”——“不争论”,他说:“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4](P374)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充分运用邓小平的“发明”,埋头苦干,韬光养晦,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明显提升,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成就。这些成就是“顽强存在的事实”,谁也磨灭不了,谁都能看得到、感觉得到。这些铁的事实击碎了党内一些人对改革开放的担心,进一步统一了全党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全党一致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6](P37)。

三、从主体选择上看,注重把领导干部作为统一思想的重点群体

在统一全党思想工作大局中,我们党既强调全体党员必须始终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形势发展的判断和各项要求上来,又特别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意见的权威。

之所以高度重视统一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是由干部在党组织中的特殊地位决定的。干部不是一般党员,是党的骨干力量,是党的领导权和领导任务的具体承担者、执行者,是全党的先锋和模范。方针政策定下了,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可见,党的领导能否转化为实际行动,党的方针政策能否及时有效落地生根并转化为现实效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干部,特别是取决于干部对上级组织、对领导机关战略决策、工作部署的认同度。党与人民同心同德、并肩奋斗,首先需要各级干部与党组织、党中央同心同德、并肩奋斗。所以,党始终强调,要加强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始终确保干部听党话、跟党走。

为有效统一干部的思想,党一般采取两个方面的举措。

(一)以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方式来统一干部思想。《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7](P31)。而且还特别强调,党在决定重大问题时,要“进行表决”,“对于少数人的不同意见,应当认真考虑。如对重要问题发生争论,双方人数接近,除了在紧急情况下必须按多数意见执行外,应当暂缓作出决定,进一步调查研究,交换意见,下次再表决”[7](P35)。这种决策方式,可以最大化尊重参与者的意志,体现大多数参与者意见,为统一干部的思想认识奠定了重要前提。

(二)以加大宣传教育的方式统一干部思想。党在做出重大决策前后,一般都会以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来统一干部思想。中央层面的宣传教育活动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开展集中宣讲活动。比如,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代表大会和党的全会召开后,中央一般都会组织中央宣讲团,邀请部级以上领导或专家学者赴各地宣讲,听讲者均为各地各个层面的干部代表,以此增强他们对中央决策的知晓度和认同度。二是召开省部级领导干部研修(进修)班。比如,十四大召开前夕,中央党校举办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针对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这一重大问题,明确发表意见,廓清了党内存在的模糊认识,统一了全党思想,为随后即将召开的十四大作了思想铺垫。

四、从时间选择上看,注重以重要历史关头为契机统一全党思想

“时间是人类存在的空间”。在时间这条永续奔腾的河流上,人类必须紧紧把握住一些重要的节点、关键的区域,因为这些节点和区域决定了人类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善于把握历史发展节点,从思想和行动两个方面引领中国朝着更加光明、更加巨大的历史空间进发。就思想引领而言,我们党善于在纷繁复杂的重要历史关头,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准确研判人类历史发展潮流,用先进理论和科学判断来统一全党思想认识,凝聚前进力量。比如,1992年前后,党的改革开放又到了新的历史关头。从1月18日到2月21日,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南方谈话”准确研判国际国内形势,科学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全党全社会十分关注、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厘清了党内在发展市场经济上的认识分歧,进一步统一了全党的思想认识。

关键时期统一党内思想有其必要性、必然性。

(一)这是由关键时期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决定的。在关键时期,历史发展的方向、道路尚不明晰,存在诸多可能。为赢得社会发展主动权,使社会朝着更加有利于自身利益发展,各种社会力量会提出不同的发展主张,这些不同主张进行博弈的外在表现,就是各式各样的社会思潮斗争十分明显。现代政党位于社会舞台的中央,政党成员最容易受社会上斗争尖锐化、明显化的多元思潮影响。在此情势下,作为一个整体的政党,为巩固党内成员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必须凝聚全党智慧,准确研判社会发展潮流和方向,大力提倡并坚定信仰一种主义,拿出一种主张,发出一种声音,形成“集体大合唱”的恢宏气势。

(二)这是由人类的认识发展规律决定的。人类的认识总是在特定需求促使下才发生、发展的,需求程度有多强烈,人类的认识程度就会有多深、多广,就像马克思说的,“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8](P732)。在历史的关键时期,新旧社会秩序在斗争,多种思想在博弈,人们处于价值迷茫的非常时期,非常需要一种权威的主导思想。作为社会积极分子的政党成员更是有此强烈需求。政党在这个时期通过利益引导、心理疏导和行为引导等方式在全党上下深入广泛传播自身主流价值理念,主动满足组织成员的这一强烈需求,能够更加容易地使政党主流价值理念得到最广大成员的认知认同。

五、几点启示

党统一全党思想的历史经验,至少可以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提供三点启示。

(一)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节点上,必须高度重视统一全党思想工作。在关键的历史时期统一全党思想认识,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经验。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历史节点上,要始终把巩固全党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因为,一方面,现在的各项改革都是一些难啃的硬骨头和牵动全局的敏感问题和重大问题,改革的推进必然会触及一些人特别是某些党员领导干部的利益藩篱,从而使得党内对推进各项改革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思想认识,就像习近平所说,“深化改革,难免触动一些人的‘奶酪,碰到各种复杂关系的羁绊,不可能皆大欢喜”[9](P152)。在这样的情势下,唯有不断统一全党思想,最大限度凝聚全党改革共识,才能进一步坚定全党改革的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才能有效克服利益的掣肘,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威力和效力。另一方面,当前社会思潮多元多变多样,各种思想交流交融交锋日益明显。中国共产党站在推动各项事业前进的最前沿,这些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必然会以各种形式渗透到党员干部中来,对党员干部的思想产生影响。这又进一步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党内教育和舆论引导,进一步统一全党思想认识。

(二)必须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一全党思想。我们党统一全党思想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当前,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的根本要求,就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最新成果来武装全党,统一全党思想,以思想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来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形成全党上下步调一致、奋发进取的强大力量。也正是基于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强调指出,党的各项事业在坚持已有的指导思想基础上,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突出问题导向。我们党不管是用“思想”统一“思想”还是用“事实”统一“思想”,总是以特定的问题为导向和牵引的。这合乎人类认识规律。人类认识和理解万事万物,不可能一下子认识事物的全貌、内部构造和运行逻辑,一般总是从一个个具体而实际的问题开始。问题是认识和理解世界的兴奋点、“催化剂”和“风筝线”。以问题为导向来强化思想认同,不仅可以增强兴趣和动力,而且可以提升效果和境界。这要求我们,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需要原原本本地读原著、看原文,但这种“读”和“看”,不能像读故事那样简单,而是要带着问题深入地“读”、“看”。一是要结合当今国内外发展实际来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都是立足当今国内外发展实际而说的,都有鲜活的现实材料,唯有联系实际来读,才能真正读懂、读深。二是要结合自身实际工作来读。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都是针对现实问题而说,与现实工作密切相关,都内含地域和领域两个视角、两个维度。他到地方调研的系列重要讲话,都是针对特定地域而提出的,他到相关部门去调研、就相关问题发表的谈话、在专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都是针对特定领域而提出的。我们在普遍学习的同时,要增强学习的针对性,联系本部门本单位本地区的实际来学,唯有这样,才能学以致用,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2][日]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俄]米·谢·戈尔巴乔夫.真相与自白:戈尔巴乔夫回忆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毛泽东文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6]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7]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张新颜

猜你喜欢
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近代以来中国办学成功历史经验之浅谈
俄罗斯现代化的历史经验
水务纠纷的化解之道
延安时期党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
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与理论价值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