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景琦+曲洪波
摘 要: 国家的发展在于人才,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学校作为教育的载体,对培养出人才至关重要。面对当前的复杂改革大潮,对于学习前人治校经验尤为宝贵。南开学校办学以培养学生“爱国”思想、培育学生全面发展及践行“南开精神”中取得了巨大成功,培养出数以万计的人才,对当代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而深刻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南开学校 办校成功 历史经验
由我国著名爱国主义教育家张伯苓、严范孙创办的“南开系列学校”(其包括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子中学、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经历了100多年的艰苦探索,历经封建社会、“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建设和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一条成功之路。
一、正确认识“爱国”是奠基新式人才培养的根基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旧中国开始被帝国主义列强封锁欺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国难,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英勇抗争与探索。晚清政府中以奕和曾国藩为代表的洋务派开始向外国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以图救国,但最终以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而宣布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面对威海卫“通济”轮上“国帜三易”(即:第一天先降下日旗,后升中国旗;转天降下中国旗,再升英旗)所带来的沉痛打击,以及当时统治者的懦弱和士兵的颓废麻木,正在海军见习的张伯苓看到国家积弱,国民松散,必会有亡国之可能。出于爱国之举便提出:“自强之道,端在教育。”[1]从此,毅然走上“教育救国”的道路,南开学校由此而生。
1.形成爱国思想是成为现代化人才的第一要求
张伯苓先生因受甲午战争惨败打击,国家正处于危难之际,以前所未有的爱国使命感和责任感,创立学校,开办教育。将爱国作为培养人的第一任务,指出:“学校教之为人,何以为人,第一当之爱国。”[2]他用了50余年的心血,将爱国思想用亲身实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他把发扬爱国精神、培育爱国热情和提高自身能力作为培养学生的基本准则,并具体应用到实践中,利用学校的平台,比如每周的修身课上,张伯苓亲自做演讲,将中西国情和办南开学校的艰辛经历都一一道来,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近代以来国家遭受到的屈辱,以此加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担当。利用社会实践课,张伯苓会带领学生到天津的各国租界地,让学生了解西方帝国主义如何侵略自己的家园及中西差距到底在哪里,进而思考解决的办法。
2.培育“爱国之心”是中华民族凝聚成合力的前提
张伯苓认为:整个中华民族需要团结起来共同抵御外国侵略,建设自己的国家,使其强大。而这个团结起来的前提则是依靠每个人都有一颗爱国之心。他希望这种爱国之心,要像熊熊的火把,既能夠将自己的雄心燃烧起来,又能够同时帮助别人燃烧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3]。其次,他希望这种爱国之心不仅仅局限在本国内,而是要放开眼界,使其展望到世界中去,为世界大同作出努力,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国家的不足,进而推动国家的发展和世界的进步。
3.培养爱国服务之能力是爱国的最直接的动力
有了爱国之思想,有了“爱国心”,就有了精神上的理论指导,还需要有爱国的能力。爱国能力恰恰是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培养的。张伯苓认为,中国近代以来的落后,恰恰是因为我们没有“现代能力”:没有自治能力、团结的能力、创新能力等,他要求学生做学问要学习现代化最先进的知识,同时要做学问的主宰者,以便日后为国家作贡献。
张伯苓做校长50余年,一生矢志不渝,以爱国情怀,用实际行动在熏陶着影响着南开师生,也正是以这种办学思想学校培养出了包括周恩来、温家宝、梅贻琦、曹禺、陈省身、吴大猷、吴大任、朱光亚、周光召等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
二、用“四育”化解中华民族的“五病”是学校培养新式人才的关键手段
南开系列学校因国难而产生,办学初衷即是“痛矫时弊,育才救国”,张伯苓先生根据亲身经历总结出来中华民族之所以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主要是因为社会存在着五大弊病,即:贫、愚、弱、散、私。“愚”即民性保守,不求进步,缺乏科学知识,充满迷信观念;“弱”即重文轻武,鄙视劳动,民族体魄衰弱,民族志气消沉;“贫”即科学不兴,生计艰难;“散”即不善组织,不能团结;“私”即自私心太重,公德心太弱[4]。其中“私”字最为首要,化解亟待。为了实现救国和强国的宏愿,并且培养现代会的人才,张伯苓认为,学校不仅仅是教学生读书写字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即成为现代人。后来他概括为:“必须坚持德、智、体、美四育并进,不可偏于求知的智育。”[5]这在当时的教育界里是非常有战略眼光的,初步形成现代教育中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萌芽。为此,张伯苓正式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培育人的方案,概括起来即五项内容:重视体育、提倡科学、团体组织、道德训练和培养救国力量。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爱国敬业爱群之公德,服务社会之能力。
要解决这五病,就必须注重启迪民智,并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张伯苓先生认为:教育,并非只是教学生读书写字,而是要以德育为本.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平常略微小事中的不骂人、不偷盗衡量主体的道德水平,而是应该放到更宽广的范围中衡量,正好比能够促进社会乃至世界的整体进步,所以我们培养的是社会之公德而并非仅仅是个人道德。这样就很好地把社会与个人联系到一起,既有利于社会,又使得自身得到提高。张伯苓主张人格熏陶,比如,他说:“艰能砺志,苦能养德”,“勿谓难,勿自轻,须知欲做一分事须守一分苦”[6],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映入在学生眼中,南开学校面临着几度的经济危机,但张伯苓从未惧怕,而是一点一滴地做着各种努力来支撑学校的正常运转。像在1928年前后,很多大学归属到国民党教育部直属下变为国立学校,享受着国家政府的支持,就在此时,很多国立大学开始挖墙脚,纷纷用重金把很多教师挖走,当时张伯苓对此无可奈何,因为南开缺少钱,但他并没有为此倒下。他说道:越是困难,也不能开学店,也不会卖文凭,更不会借此机会多赚学生的钱,所以他一直在努力着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无论什么情况下,他总是坚持着一种态度就是:奋斗。他会告诉学生:一旦想好了,就要大胆地干、干、干,结果不一定很好,但时机一旦错过,就很可惜。张伯苓的一言一行无不影响着他的学生。
对于学生的礼仪人格教育,张伯苓和严范孙有着具体的作为,南开学校建校之初,教室门口就立有一面大镜,在镜子上面有一木板,由严范孙亲笔书写的四十字“容止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这四十个字使得学生不仅体现在外表美,而且体现在心灵上的美,会从学生身上散发出一种精气神十足的气质。正是这种活泼向上的学风校风博得很多人的赞许,像前哈佛大学校长伊利奥、著名改革家梁启超等。对于团体组织、形成合力,张伯苓会时常向学生举例子,如:我们经常会玩儿的一种游戏“拔河”,我们大家都懂,拔河游戏单凭某个人来说很难取胜,人越多,力量越大,那么胜算就越高。所以集体的合力是无限估量的,这就需要每一个人的心都要拧成一股绳,才能取得好成绩。张伯苓要求学生重视体育,甲午之战,正是因为我国国民身体颓废,精神恍惚,从精气神上来说就是失败的,所以张伯苓作为教育家是最早把西方的体育理念带到中学教育里的,他要求,学生必须重视体育,既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又为学习和工作增添动力。张伯苓认为,作为学校的校长,应该充分认识到体育对于国人的重要性,他从教育领导者的资格和素质出发,认为校长如果不懂得体育,那么就不应该做这个学校的校长[7]。基于此,南开学校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新中国的发展在各行各业里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形成与实践是培养新式人才的不竭动力和重要法宝
著名爱国主义教育家张伯苓、严范孙在国难之时创办了“南开系列学校”,同时抓住了社会中五大病症“贫、弱、愚、散、私”。办学目的即是培养爱国、爱民族,服务国家的新式人才。经过30年的办学经验摸索和师生的共同努力,张伯苓先生于1934年正式提出了南开学校的校训,即“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并指出:“允公是大公,而不是小公,小公只不过是本位主义而已,算不得什么公了。唯其允公,才能高瞻远瞩,正己教人,发扬集体的爱国精神,消灭自私的本位主义。允能者,是要做到最能,要建设现代化国家,要有现代化的科学才能;所谓日新月异,不但每个人要能接受新事物,而且要成为新事物的创始者;不但要能赶上新时代,而且要能走在时代前列。”[8]南开学校成立在旧中国,是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南开师生在张伯苓和严范孙的带领下,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爱国、爱民族正是校训中“公”应具备的优秀品质。只有团结,才能形成一股合力和凝聚力,共同为强大国家作出贡献。新式学生的培养,不但要救国,更要有强国的本领。强大自己的国家,既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教育资源,更要使国家走入世界中去,逐步实现现代化,使其在世界中占有位置。学生不应只做被动的受教育者,更应该成为一个主宰知识的领导者。
在培养人才上,南开学校不仅仅教学生文化理论知识,而是更多地让学生把学习到的理论与社会生活联系到一起,在国难来临之时,张伯苓先生率先带领学生到东北实地考察社会现状,回到天津后,立即组织学校有关人士编写教材,成了学生及时了解国家的一本高水平开山之作。大学期间,张伯苓指出,不但要求学生各门功课要达到学校制定的标准,而且要在大三期间到社会上去实习,當时天津的工商业尤为发达,恰好为学生准备了这样的实习环境。张伯苓先生把体育列为学生能否正常毕业的标准。如果说学生成绩优异,但体育课未达到标准的话,就不准予毕业。由此可见,张伯苓先生对于培养新式全面均衡发展人才的重视。在旧中国战乱的年代,南开师生始终高举爱国和救国伟大旗帜,既有像马骏为国捐躯、黄仁宇积极投身到战争中的学生,又出现以周恩来、温家宝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积极寻求救国、强国之路的学生。日新月异,简单理解便是每天都有新的变化,一点一滴的进步,日积月累,终成大事。张伯苓先生本身就是现实生活的践行者。像在创办南开大学之初,是从仿照美国而来的,包括一些教育方法、培养目标、课时安排等,进行几年后,就出现本校学生宁恩承发表的“轮回事件”文章,其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中学毕业的学生考到大学,而大学毕业的学生又回到中学继续教中学;再有,大学毕业选择去外国留学,而留学后回国再继续教大学,甚至连教课用的具体用具还要从国外拿来?这样如此往复能否真正救国?张伯苓等深受这篇文章触动,于是组织校务负责人重新安排授课计划、专业方向和培养计划等,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把学校变成“土货化”南开,逐步演变成“知中国、服务中国”。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高度概括的校训,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南开人的不断传承和发展,使其形成了一种无形且强有力的南开精神,不断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助添了活力。抗战时期,周恩来曾在全国发文称,至此抗战关键时刻,望我南开校友皆发扬南开之精神,共同抗战,建设新中国。新时期,温家宝同志在《南开精神永放光芒》中写道,是南开精神不断激励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使我不断前行。世界著名气象学家、我国气象学奠基人叶笃正说:“考入南开中学以前,我的家庭观念很深,国家观念很淡薄。考入南开中学以后,才正式有了国家的观念。是南开教给我爱国思想。”正是学校师生共同努力形成的这种文化传统和精神得到广泛发扬和社会的认可,所以它的生命力经久不衰,也是一个学校能够长期不断培养出人才的可靠保证。
目前,我国的教育改革面临一系列问题:一是改革开放后,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学生的必修内容之一,可以说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是,由于教学方法和内容上存在某些问题,使得学生在学习后,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中效果仍然不理想。尤其是在网络时代,学生在互联网上所看到的、听到的与教师传授的知识,有一定的冲突,这就需要教师利用有效资源,亲身经历教育学生,利用鲜活的事例,用人格熏陶学生,培养真正的爱国情感。二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中,教师不能积极发展开拓学生的兴趣爱好,而是以考试成绩衡量学生,造成德育与实践结合的不到位等,生活学习自治能力欠缺等。应该做到“学行并重”即在学习过程中,要积极地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三是学校需要把文化精神加以精简概括出来,得到师生的认同并付诸实践,才能使得优秀精神得以传承下去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人才。
综上所述,百年历史的南开学校在经历过战火硝烟,从培养爱国为公到增强自身能力报效国家的四有新人,学校的确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教育事业作了贡献。对于今日教育改革迫在眉睫之际,对于强国人才急需之迫切,对于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才,仍然是一个很值得注重研究的问题,同时,南开办学的成功经验值得许许多多中学与高校借鉴与升华,教育改革时刻在路上,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与探索。
参考文献:
[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编.中国现代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57.
[2]程斯辉.张伯苓爱国主义教育思想评述[J].学校思想教育,1992(1).
[3]梁吉生.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张伯苓[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4][6]张伯苓教育言论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5][7]周立中:张伯苓先生事迹[J].张故校长伯苓先生八旬诞辰纪念册.
[8]南开大学校长办公室.张伯苓纪念文集[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