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田田
(苏北人民医院脑科中心505 江苏 扬州 225001)
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尿液充盈但不能自行排出,致使膀胱膨胀隆起,下腹部胀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痛苦。神经外科的患者由于病情与治疗需要长期卧床休息,一些神志清楚的患者往往有心理障碍不习惯在床上大小便,所以更容易导致尿潴留。为防止患者尿潴留引起焦虑而发生颅内压增高以及颅内再次出血,留置导尿是神经外科解决尿潴留的最常用的方法。导尿管是一种异物,在尿道和膀胱内长期留置后,会使得尿道和膀胱的黏膜受到刺激和损害,破坏了机体原先正常的生理环境,使得尿道黏膜的屏障作用受到损害,尿道和膀胱对致病微生物的防御作用下降,导致尿路感染①。而大量研究表明,尿路感染与留置尿管的时间呈正相关。留置尿管患者菌尿发生率按每天5%递增,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几乎100% 发生菌尿,留置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②。所以我们帮助留置导尿患者尽早拔除尿管,使患者床上成功自解小便,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避免再次留置导尿。2015 年1 -4 月,我科对40 例留置导尿患者常规夹闭尿管,患者自觉尿意时床上给予便器,床头抬高,保护隐私等心理干预开放尿管,经训练后拔除导尿管,对成功拔管降低患者尿潴留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5 年1 月至2015 年4 月在我院收治的神经外科病情稳定、神志清醒但因治疗需要或病情原因必须卧床的患者,患者床上小便不能自解,予留置导尿,及术后导尿的患者共80 例,其中男48 例,女32 例,年龄18 -72 岁。平均年龄(42.6 ±12.5)岁。主要疾病包括创伤性或自发性脑出血患者20 例,脑血管病变45 例,脑肿瘤(垂体瘤)15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 例和对照组40 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辨证分型及治疗用药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O.05),具有可比性。
观察组患者夹闭尿管2 ~3 h,当患者膀胱充盈有尿意时,床上给予便器,安置好体位,创造一个隐蔽的环境,可以采用床帘或屏风遮挡,减少陪护人员,指导患者放松全身肌肉,平稳呼吸,慢慢闭上双眼,想象自己排尿的感觉,开放尿管,反复训练。经3 -4 天后拔管。对照组患者夹闭尿管2~3 h,待膀胱充盈有尿意时再开放导尿管引流尿液,反复训练,3 -4 天拔除尿管。
比较2 组首次排尿时尿潴留的发生率。效果评价标准:参照吴在德《外科学》尿潴留诊断标准③,以有尿意时能自行排尿或经辅助(按摩下腹部、热敷、听流水声等)顺利排尿为成功排尿,以有尿意采取辅助措施仍不能排尿为尿潴留。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r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
2 组首次排尿情况比较见表1。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1 2 组首次排尿情况比较
患者拔除尿管后发生尿储留的问题是广大护理工作者多年来探讨、研究的课题。对于神经外科患者解决尿潴留的方法是重新留置导尿,这不仅增加了护理工作量,也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同时增加了逆行感染的机会。在拔管前进行心理干预、掌握好拔管时机,利于患者自行排尿。同时,减少尿管复插率,对预防院内感染有积极的意义。
对于神经外科病情稳定,神志清楚须卧床休息的患者紧张、怕羞、唯恐尿床等心理因索不习惯床上排尿,往往引起膀胱括约肌痉挛④,导致患者尿潴留,针对这一原因,我们在患者拔管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使患者早期适应床上小便,提高拔除尿管的成功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为2.5%,而对照组高达12.5%,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由此可见,留置导尿患者在拔管前心理干预配合常规夹管训练,能有效的降低尿潴溜的发生率,此法操作简便,不产生额外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江旭丽. 神经外科患者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
[2] 姚美文. 老年科男性尿路感染的易患因素与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08
[3] 吴在德,郑序. 外科学.3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9.110
[4] 张丽. 留置尿管拔除后产生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中外医学研究,2010,8(27):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