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琴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妇产科 湖南 长沙 410013)
剖宫产是临床分娩较为常用的术式,随着剖宫产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于相关护理也越来越重视。而剖宫产作为有创手术,手术结束后,产妇易出现切口痛等情况,应先产后恢复[1]。本次文章通过比较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的产后护理效果,探讨分析剖宫产产妇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意义。
选取2013 年1 月1 日至2015 年1 月1 日期间在我院采取剖宫产的产妇100 例,随机性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50 例产妇。其中对照组中的剖宫产产妇的年龄在20 岁至37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8 ±4.2)岁,产妇的孕周在37.4 周至42.0 周之间,平均孕周是(40.2±0.7)周;而观察组中的剖宫产产妇的年龄在21 岁至39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3 ±4.1)岁,产妇的孕周在37.1 周至42.3 周之间,平均孕周是(40.5 ±0.8)周。比较两组剖宫产产妇的年龄以及孕周等相关一般资料,可知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数据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可以进行临床比较。
1.2.1 对照组
对照组中的剖宫产产妇进行常规护理,主要的护理内容有创口护理、饮食护理、产后哺乳护理、产后恶露观察、心理疏导护理等相关常规护理措施。
1.2.2 观察组
观察组中的剖宫产产妇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即为以优质护理理念为指导的相关护理干预。
具体的护理措施为:首先,根据产妇其产后的具体创口情况对其采取相应的体位干预,在产妇手术结束后的2h 内加强护理频率,手术结束2h后,护理人员应辅助产妇选择舒适的体位,对产妇的需求进行认真的评估,若产妇出现相关疑问,应该进行积极的解答。同时,对产妇进行活动指导,根据其具体的理解能力以及性格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沟通,鼓励产妇尽早进行活动,告知产妇尽早进行活动锻炼的好处,并且充分告知产妇产后乳房保养以及产后哺乳知识,增强产妇的产后喂养效能感[2]。
其次,对产妇进行产后的饮食指导的时候,在考虑产妇产后肠胃蠕动恢复情况的同时,也需要保证母体营养以及产后哺乳的需求,并且对于已经出现的哺乳问题积极解决。最后,产妇在生产后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尤其是产妇产后出现一个角色的转变过程,容易导致出现不好的情绪,不利于其产后恢复以及哺乳[3]。针对这个问题,护理人员应该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同时,应该对可能会出现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况进行相关的预防性护理措施[4]。
观察并且记录两组剖宫产产妇的排气时间、恶露排尽时间、初乳时间等。
采用SPSS16.0 软件处理数据,本次文章结果数据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数据,两组产妇的数据对比方法使用X2检验。95%为可信区间,p <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次试验数据结果显示可以指导,相较于对照组中的剖宫产产妇,观察组中产妇排气时间小于24h、初乳时间小于24h 以及恶露排尽时间小于6 周的产妇比例均更大,即观察组中剖宫产产妇的护理效果更好,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
表1 两组剖宫产产妇的排气时间、恶露排尽时间、初乳时间比较
优质护理服务作为一种长期的护理措施,通过完善护理责任,加强基础护理,有针对性进行护理措施,明确护理内容,改善护理服务质量,以达到为产妇提供满意、安全的优质护理。剖宫产产妇作为临床上较为特殊的一个群体,其心理较为错若,且妊娠反应以及心理压力会影响产妇的身体状况。因此,在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护理干预时,应该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耐心的护理[5],同时,为产妇提供所需,告知产妇剖宫产分娩以及产后的相关注意事项。相比于常规护理干预,优质护理干预更为完善,且护理措施更为有针对性,从而使得护理效果更加显著。
本次文章实验结果数据显示,可知,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排气时间小于24h 的产妇占90.00%,初乳时间小于24h 的产妇占50.00%,恶露排尽时间小于6 周的产妇占96.00%,和对照组产妇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可知,在对剖宫产产妇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时,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更好,可以有效的缩短产妇的排气时间、恶露排尽时间以及初乳时间,对于产后身体恢复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1] 张瑞永.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7):33 -34.
[2] 刘华云,张维,李雪玲,等.全程优质护理对减少剖宫产产妇术中寒颤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0):35 -37.
[3] 杨玉玲,王静,李静,等.手术室优质护理对剖宫产产妇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4,26(12):1722 -1723,1727.
[4] 王燕,杜维卫,刘扬,等.基层医院184 例剖宫产手术优质护理服务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1,10(6):526 -527.
[5] 郭菊华.优质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的影响[J]. 医药前沿,2012,02(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