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婵君 李明德 赵斌伟
1)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陕西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710049
2)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有线电视》编辑部,陕西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710049
3)《中国有线电视》编辑部,陕西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710049
转企改制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期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科技期刊的转企改制已成大势所趋。然而,距离2012年《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提出,已过去两年时间,科技期刊究竟应当如何改制,至今也无定论[1-2]。学界普遍从宏观上提出科技期刊改革中的管理体制困境、评价机制困境以及经营出版困境[3-4],也在微观上就某家期刊或某类问题提出建议[5-6],却很少就一个区域科技期刊改革现状做中观剖析。一个区域的科技期刊发展水平,不仅能够代表该区域科技体系建构情况,同时也是反映中国科技期刊改制进程的中尺度案例[7]。鉴于此,以抽样调查方式,对陕西省部分科技期刊进行了追踪。陕西省目前共有科技期刊165家,排除结构尚不健全、发展尚不完善的期刊后,按照比例发放问卷136份,回收有效问卷123份,发现实际情况是:迷茫观望者居多,真正进行转企改制者少之又少。下文就陕西省科技期刊改革中的具体困境展开分析,并尝试对科技期刊改革路径提出针对性建议,希冀通过探索陕西省科技期刊改革发展实际面貌,局部反映出当前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态势。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仅针对陕西省科技期刊改革中的普遍问题做总体性研究,不就某类期刊的特殊情况作个案解读。
在科技期刊全国性转企改制饱受争议并缺乏行之有效操作指导的现实情况下,陕西省科技期刊的改革步伐也随之放缓,改制中暴露的僵化的体制、传统单一的经营方式、人力资源不足与数字化水平不高等问题,时刻制约着陕西省科技期刊的前进步伐。
由表1能够发现,当前123家期刊中,以研究院所与大学院校作为主办单位者占到66.67%,这些期刊囿于政策层面的原因,尚未进行改制。真正实行改制的期刊数量仅有4%。
绝大多数期刊的改制步伐之所以停滞不前,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现实中没有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期刊而制定的分门别类的改革办法作导引。每种科技期刊的改革力度、速度、方法、效果都存在差异,在事先没有细分的前提下,对其做统一要求,导致许多科技期刊手足无措,唯有采取不作为的观望策略,最终陷入原地踏步的僵局。这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作为科技期刊庞大分支的学术类期刊该如何改组的问题:长期以来,学术类期刊将保证论文学术质量与科学价值作为主要任务,较少关注市场,绝大多数靠单位拨款扶持。要求其全部转企改制,学术期刊需要将有限的人力资源部分分化出来从事市场运营,势必会分散编辑对学术性的关注力度。学术性与市场化的矛盾,致使期刊对未来发展路径产生迷茫。
表1 123家科技期刊主办单位性质(单位:种)
坚持学术性是高校与科研院所主办科技期刊一贯的原则。由于陕西省科技期刊绝大多数由高校与科研院所主办,因此,对陕西省所有科技期刊进行统计,发现学术期刊数量143种,在总体165种期刊中占比重86.67%,足见陕西省学术类科技期刊数量之多。同时,调查中近9成的科技期刊对自身的发展定位为“专业类”,这就为科技期刊市场化运营带来困难:过强的学术性与专业性决定了读者面的狭窄,而读者的多少,又与发行量、广告客户数量直接挂钩,这些都成为了科技期刊改革所面临的经济问题。
目前123家科技期刊中,有68家主要依靠单位拨款,且在这68家期刊中,22家为100%依靠单位拨款(其中,12家为技术类期刊,10家为学术类期刊)(见表2)。单一的经营模式、旱涝保收的生存环境导致了这些期刊缺乏竞争观念与盈利手段,转入运营为中心的工作模式后,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市场化运作技巧,更谈不上去探索新型出版运营方式。
表2 123家期刊主要经费来源情况(单位:种)
123家科技期刊的编辑人数规模普遍较小,平均每个编辑部有2-3人,十分缺少专职编辑(见表3)。这其中有多方面原因:首先,许多编辑部在单位体制中属于辅助机构,单位往往不愿意安排更多人力;其次,单位控制编辑部规模以减少资金压力;再次,单位分配给编辑部的人员往往是其他部门富余人员,多数未从事过编辑业务。
表3 123家科技期刊专职编辑人数(单位:种)
当前科技期刊编辑的学历水平也不尽如人意,近80%的编辑平均学历停留在大学本科层次(见表4)。这样的学历构成已难以满足科技期刊对于专业性与学术性、数字化与网络化、品牌化与国际化的高要求。
表4 123家科技期刊编辑平均学历情况(单位:种)
这一点,是当前科技期刊人才困境的核心问题。当前科技期刊从业人员积极性缺乏:一方面,科技期刊现有编辑人员无法对转企改制后自身面临的风险与代价进行评估,抱有“企业单位工作压力比事业单位大”、“企业编制待遇福利赶不上事业编制”的普遍认知,致使其对科技期刊改革缺乏热情,部分人员甚至怀有抵触情绪;另一方面,在对科技期刊行业的未来方向不明的现实情况下,许多年轻人才也对该行业望而却步。
调查中发现,当前陕西省科技期刊网站建设,较之其他传媒行业,还存在很大差距:所调查的123家科技期刊中,有18家尚无自己的官方网站,在建有网站的105家科技期刊中,79家的网站创办年份在2006年之后(如表5)。而这123家科技期刊中有83家在1990年以前已经创刊,与其较长的创刊历史相比,这些科技期刊网站建立时间显然过于滞后。
表5 105家科技期刊网站建设年份(单位:种)
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应用已经成为当前各类企业营销传播的重要渠道,对于科技期刊来说,开设官方微博“可以帮助其履行科普责任,实现期刊编辑、作者、读者、审稿专家间的合力性互动,并扩大期刊自身影响力”[8],而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信息传播则“弥补了传统大众传播受众不明的缺陷,传播者通过用户资料简介,精准定位受众群并发送该群体所需要的信息”[9]。然而,在网站建设尚且滞后的前提下,通过开设官方微博、微信公众账号等手段向社会化媒体平台拓展业务的科技期刊,更屈指可数,123家科技期刊中,仅有5家开设有官方微博,尚未找到一家科技期刊开通微信公众账号。因此可以说,陕西省科技期刊仍然处在传统纸媒传播阶段,缺乏媒介融合思路,网络化、现代化水平较低。
针对上述体制、经营、人才与数字化困境,分别尝试提出以下四方面建议:
管理部门应当首先对所有期刊按专业进行分类,统计属于每类专业的科技期刊数量;针对具体划分到每个专业门类中的科技期刊,还应当按照学术类与非学术类进行二次划分,以便更为细致地掌握当前科技期刊业的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上,根据每种专业的成果产量、成果产生周期等因素,按照一定比例规划出每种专业中学术类期刊与非学术类期刊的数量。具体来说,非学术类期刊应占较大比例,这类期刊绝大多数以赢利为目的,改革阻力较小,可完全按照市场化模式改组。企业单位主办的科技期刊,或是本身为独立法人的科技期刊,可归属于此类,在保证内容质量的基础上,更多地考虑如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学术类期刊则不能完全市场化,因为这类期刊是具有物质形式的高层次精神文化产品,其存在的本质价值应当是体现科学价值与学术水平而不是发行量与经济效益[10]。为保证这类具有公益性质的学术期刊能够保持遴选论文的纯学术性,管理部门或主办单位应当给予其资金扶持,因此这类期刊的数量必然要控制在少量范围内。高等院校与研究院所在学术环境与人财物力资源上,都具有承办学术类期刊的天然优势,故而学术类期刊应主要放在这类单位主办。
当然,目前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一校(院)多刊的情况非常普遍,但是并非每种期刊都必须定位为学术类,这样做既易引起同质化竞争,也会给单位带来巨大经济压力。一般而言,学报类期刊可以被视为一所学校的形象代表,保证其学术含金量应当是需要考虑的唯一因素,故而更适宜公益性办刊,其余期刊则可以更多地向市场化转轨。
还需强调,许多期刊在长期安逸的生存环境中养成了缓慢的工作节奏,尚未做好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准备,因此将其一股脑儿扔向市场,也并非改革良策。在当前情况下,管理部门可给予一定的扶持,由少量资金扶持到政策扶持与技术扶持,帮助其平稳过渡,适应市场后,再彻底走上市场化道路;还可以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在经济效益较好的科技期刊率先推行市场化改革,发现疏漏并完善的基础上,逐步推广。
对于多数科技期刊来说,在转企改制过程中,以往所依托的三大经济来源的短板也逐步暴露:市场化改革会带来单位拨款方式的逐步取消;收取版面费往往造成持有优质稿件却不愿支付版面费用作者的流失,版面费收益的有限性也仅能维持期刊的基本费用;发行收入受制于科技期刊的专业性而很难有所突破。鉴于此,开拓新的盈利增长点,已成为决定期刊生存的当务之急。
实际上,期刊盈利模式的发掘是一个伴随期刊生产全过程的系统化作业,它包括完整的产业链条:
组稿阶段——依靠组织策划盈利。吸引优秀作者与广告客户是前期准备阶段的盈利重点。一方面,在前期用户需求调查与行业热点追踪的基础上,通过策划特色主题、特色栏目以及优秀作者论文集锦等方式,吸引优质稿源,组织成专刊,为后期盈利储备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冠名栏目、广告专题推介等方式,招揽相关广告客户,在保证期刊质量的基础上,为广告客户提供深度宣传并获取利润。
编辑阶段——依靠精品内容盈利。这属于传统经营方式。在内容生产过程中,期刊的基本经营模式是“学术效益→社会效益→服务效益→经济效益”[11],因此,期刊应牢固树立为作者、读者以及相关企业搭建平台、提供交流机会的服务者意识,在多方满意的基础上赢得效益。
发行阶段——依靠多元发行盈利。做好传统纸本发行的基础上,大力开拓数字发行方式,并将数字化广告的开发作为新的盈利点。另外,根据作者、读者以及企业的特殊需求,提供个性化期刊订制服务,也能够成为发行阶段的利润增长点。
延伸阶段——依靠增值服务盈利。利用信息资源与人脉资源举办学术会议与培训活动,利用作者资源、专家资源为企业开展决策咨询服务,利用文献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制成特色文献产品等形式,都可以作为期刊出版之外的盈利方式。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这些“期刊附加值的开发,为期刊的经济效益优化提供了挖掘空间与盈利空间”[11]。
根据当前存在的现实矛盾,科技期刊人才队伍的建设至少可以采取以下三步来推进:
首要的工作,应当使编辑人员的待遇、福利等得到切实保障,以提高编辑人员的改革积极性,并吸引年轻人才的加入。以书面的形式,就转企改制后的人员安排、工资福利、业绩评估、职称评定等问题作出清晰说明,以便有章可循、依章办事。同时,必须强调编辑个人收入与期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同步性,以利益的形式“大大激发出编辑自主经营意识和编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12]。
接着应将转变编辑人员的思维观念作为重点工作推进。编辑人员应当在至少三方面改变原有认知:第一,对受众认知的转变。科技期刊工作必须由以往“作者中心”、“编辑中心”向着“受众中心”转变。既往体制下,编辑与受众之间不存在很大利益关系,因而能够保持平等交流、以编辑为主的关系格局,然而市场化的进程,决定编辑与受众的关系要经历由传统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到经营者与客户之间互惠互利的关系的过渡[13],“用户至上”的意识必须得到确立;第二,对市场认知的转变。市场化转轨要求科技期刊编辑必须树立起现代企业观念。市场即战场,决定了编辑必须建立起“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竞争意识,善于包装与宣传自身的品牌意识,维护期刊权益、保障期刊安全的法律意识以及灵活多样、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等等;第三,对自身认知的转变。以往经常以把关人、学术人自居的编辑们必须意识到,市场化生存条件下,自己还应当扮演好服务者与经营者的角色:成为聆听作者需求、解决作者困难的服务者与了解受众需求、满足受众兴趣的服务者,成为兼顾期刊运营责任、具备市场决策能力的经营者与提升期刊知名度、获得社会赞誉的经营者。
在此基础上,理应根据现有人员优势,分流人才队伍,根据现实情况,引进所需人才,形成编辑人才与经营人才并举、传统编辑人才与数字化编辑人才并存的“全能型”工作梯队。
在科技期刊的数字化生存问题上,未来理想的发展模式应当是:“以科技期刊网站建设为基础、以传统数字出版为核心、以社交出版为突破、以社交媒体平台的使用为辅助”,实现传统纸媒与网络的深度融合。
形成电子期刊营销与纸质期刊营销的双向并举,已经成为实现科技期刊效益最大化的必由之路。学术界关于网站建设与数字出版已有较多讨论,不再赘述。这里,重点结合当前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快速扩张的态势,谈谈“社交出版”在科技期刊运营中的机遇。
“社交出版是将社交网络作为平台,以读者为核心、集知识共享、热点讨论、话题交流和内容积累为一体,强调分享、互动、传播、社交的全新出版模式”[14]。从其含义中能够发现,社交出版较之传统数字出版的最大价值,在于互动性,这种出版方式的诞生,在当下传媒行业愈加强调“服务用户”的现实情境下,可谓适逢其时。目前,社交出版还主要被应用于文学书籍等的出版中,不过,我们已经可以根据当前经验,对科技期刊的社交出版,展开一些设想。
首先,科技期刊社交出版的运营模式。每位作者可以利用期刊社创建的社交出版平台,随时随地发送自己的作品,几乎同时,其他读者用户就能够阅读其内容,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回馈评论。这样,一方面,作者与读者之间获得了直接、即时地交流沟通,并帮助作者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正与补充;另一方面,期刊社成为双方的沟通桥梁,调动起双方的参与热情,进而建立对本期刊社的亲切感与忠诚度。经过双方多次观点碰撞融合后,其作品质量必然大幅提升。经过双方同意,再将作品重新整理发布。
其次,科技期刊社交出版的适用对象。这种出版方式更适用于以盈利为目的市场类科技期刊,学术类期刊身兼学术前沿阵地与单位宣传窗口的责任,还是更多地保持其正统性为上。而对于那些与市场接轨的科技期刊,则应当大胆探索,承担起科技期刊求新求变的任务。
再次,科技期刊社交出版的盈利模式。目前对于社交出版而言,广告费无疑是其最大的盈利来源。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社交出版不受地域、时间限制的传受方式,拉近用户距离、增加用户黏性的交流方式,无疑会为期刊社带来更加庞大而忠诚的用户群体,这应当是广告商最为看重的;同时,当社交平台上的论文积累到一定程度,在征得作者同意之后,将论文按照不同主题集结成各类书册出版,对这些内容进行二次开发,销售给需求者;除此之外,作为一个供本领域内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作者与读者交流的平台,期刊社的作用类似于沙龙性质,定期收取适当的注册或登陆费用,应当是可以被理解与接受的。
当然,科技期刊的社交出版,目前还只是一个设想,其中还存在一些诸如版权归属与盈利模式创新等问题。不过有一点应当明确,利用社交媒体,实现多媒体联动的出版方式,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种趋势。利用官方微博与用户深度交流、信息互动,利用微信公众帐号进行一对一的精品内容推介,都应成为当前科技期刊所必备的新媒体营销手段,作为“用户中心”型媒介平台,社交媒体能够帮助科技期刊与用户建立密切的“强关系”,从而成为科技期刊数字化强有力的辅助手段。
科技期刊改革必将是一场持久而繁复的攻坚战,然而也理应是一场放活体制、激发活力的创新战。改革之后的科技期刊市场,“小、烂、散”的结构性弊端将不复存在,更好更大更新的科技期刊集团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面对当前科技期刊改革中的种种困境,茫然徘徊与悲观懈怠都不会有任何出路,唯有与时俱进、大胆突破,才能在未来优胜劣汰的市场体制中占领发展先机、赢得生存权利。
[1] 隅人.期刊品牌建设与编辑部改革[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1):45-47.
[2] 隅人.不同侧面看科技期刊改革与发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3):417-420.
[3] 王铁军,王一伊,栾弈,等.科技期刊体制改革下若干问题之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1):35-38.
[4] 张晓宇,闫群,刘培一,等.中国科技期刊运营模式探析[J].科技与出版,2014,(7):16-20.
[5] 刘华,杨红芸,张丽玲,等.体制改革下专业化科技期刊的生存与发展思考——以《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2):262-263,170.
[6] 吴永华.转型期科技期刊延伸服务的再认识[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5(8):1087-1090.
[7] 李明德,张玥,张双,等.科技期刊改革与发展德微观剖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6):925-931.
[8] 朱淼.科技期刊的微博应用调查与微博运营策略探讨[J].出版发行研究,2013(12):81-84.
[9] 李明德,刘婵君,宋宁.传统党报社会化媒体平台传播技巧初探[J].中国出版,2014(9月上):24-28.
[10] 刘振兴,陈运泰,曾庆存,等.关于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纳入公益性事业管理的建议[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4):437-438.
[11] 袁桂清.我国科技期刊商业模式与运营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6):938-943.
[12] 刘淑华.转企改制后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新特点[J].编辑之友,2011(8):59-61.
[13] 亓玉锋,丘源.市场化形势下科技期刊编辑与作者的关系[J].科技与出版,2010(11):28-29.
[14] 朱煜.社交出版:数字化出版的新模式[J].出版发行研究,2014(7):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