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委在科技期刊发展中的作用探讨

2015-04-09 09:39魏海明郑晓东田志刚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编委办刊科技期刊

■刘 岗 魏海明 王 婉 郑晓东 田志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CMI编辑部,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黄山路443号 230027

我国SCI论文发表数量从2001年的全球第15位,上升到2013年的第2位,仅次于美国,然而同年我国主办的SCI期刊只有139种[1],在我国4944多种学术期刊中占比例为3.52%,在世界8336种SCI期刊中所占比例2.81%,其中能得到国际认可的顶尖优秀国际期刊不论是中文还是英文更是凤毛麟角。这与我国作为一个科研大国、论文刊发强国的形象严重不符,也是中国期刊界面临的一大挑战与机遇[2-3]。

在我国科学研究突飞猛进和国家财政大力支持的背景下,《中国免疫学杂志(英文版)》(Cellular &Molecular Immunology,CMI)期刊分析国策时政,通过强化国际编委建设、细化编委职责、借助编委预测国际学术界研究热点和组织热点领域学术论文等方法,走出了一条具有学科特色的成长之路。CMI期刊是我国免疫学领域唯一SCI刊物,2013年SCI影响因子为4.185。从2012年至今连续三年获得“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奖”,自2011年连续四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排行榜”一等奖;CMI还被美国MEDLINE/PubMed、CA、“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美国SCImago、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收录[4-6]。实践充分证明编委是期刊的灵魂,只有依靠编委、信赖编委、服务编委才能办好学术期刊。本文就CMI期刊编委工作中的方法进行简单梳理,希望为期刊界同行所借鉴。

1 编委会的意义

学术期刊具有专业性强、学科划分细和研究内容深等特点,决定了几乎所有的科技期刊都设有专业编委会。科技期刊要想办好,必须接受以专业科技工作者为主体的编委会的指导。编委的学术水平及其对期刊的关注程度深刻地影响着期刊的发展[7]。编委会作为期刊办刊宗旨的制定者,承担监督期刊办刊宗旨,并根据学科发展、期刊发展大环境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办刊宗旨的责任。编委会又是期刊、市场定位的制定者,因为编委多为学科带头人或资深专家,对学科细化、专业技术水平层次化有深刻理解,对不同水平专业人员的信息需求、对读者的阅读兴趣点有更深的把握,能合理定位读者群。编委会作为期刊发展的“学术顾问团”,可以根据研究领域内最新研究进展、研究发展方向等,在编委会议上制定期刊每年的报道重点以及年度选题计划,并负责选题计划的实施与监督。同时,编委们大都参与审稿和组稿工作,推荐高水平、有价值的论文;并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培养和推荐人才,壮大作者队伍,充实编审力量;收集各方面反馈意见,总结办刊经验,为期刊的发展做出实质性工作。总的来说,期刊编委既是期刊的管理者又是受益者,既是期刊的作者、审者也是读者,是期刊的重要学术资源和宝贵的人脉资源,对期刊的编辑出版具有重要意义。

2 国内期刊编委会普遍存在的问题

2.1 编委会机制不健全

多数编委会成员均为兼职工作者,作为相关科研领域的专家,其本职工作是科学研究与教学,编委工作只是本职工作之外的社会任职。期刊编辑部也大都没有将编委们的工作量与劳动报酬挂钩,很少有合理而又可行的奖罚制度,即使有类似制度,也很难对编委形成实际约束力,只能依靠编委本身自觉性来开展工作,这就为一些责任意识淡薄的编委提供了推托责任的借口。也有部分编委上任之初热心办刊工作,随着时间推移,发现这项工作并无实际名利,或已不看重这份荣誉,便开始流于形式,淡漠编委职责[8]。

2.2 编委挂名

部分期刊主编较少参与期刊运营。某些中文期刊为了提升期刊形象,邀请学术名人担任主编。某些期刊为了争取办刊经费、政策等方面利益,吸纳单位领导担任主编。这些学术名人及单位领导通常事务繁忙、时间有限,很难抽出精力为期刊发展做出应有贡献,而且多为位高权重之人,编辑部也无法管理。作为期刊发展的领头羊,一旦主编脱离期刊运营的环节,将对编委会乃至整个期刊的发展造成不良后果。

2.3 编委结构不合理

期刊编委会应该是一个年龄层次互补、学科分布合理、编委所在地均衡的有机团体。但有些期刊编委会过多倾向于某些学科或年龄层次,有些英文版期刊编委过多集中在某一国家或地区,很难综合考虑国内外学科发展;某些刊物对期刊水平评估偏颇,导致编委会成员过多或过少,造成编委会结构松散或不具备团队效应;久而久之,编委会工作氛围懒散,期刊整体工作效率下降[9]。

总的来说,目前国内科技期刊编委会普遍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因每个期刊的办刊背景、办刊模式和发展情况都各有不同,导致编委会存在的问题也有所差异,在此不逐一罗列。但是整体而言编委会机制、结构不合理,编委缺乏期刊工作积极性是影响科技期刊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3 CMI期刊编委工作策略

要想发挥编委会在现在科技期刊办刊中的应有作用,规避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实现科技期刊的“中国梦”,期刊人应该加强期刊编委会的建设,完善、拓展编委会功能。

3.1 完善编委会制度建设,提高执行力

编委会制度是保障编委会良好运转的根基,CMI期刊基本形成主编负责制的编委会制度,下设副主编、学科主编等13位高级别编委。具体来说,首先,所有编委实行五年一次换届,编委会组织换届筹备期间,主编、副主编、期刊编辑部将充分调研分析拟聘编委背景;同时征求编委自身意见,实行双向选择;形成学科分布比例均衡、年龄层次跨度合理的编委会。其次,要求编委在任期间接受编辑部工作考核,保证每年都有投稿、审稿、组织约稿的贡献;每年最少参加一次编委会会议,以加大编委对期刊发展进度和水平的了解及掌控。上述所有责任与义务都是在专家进入编委会之前以书面形式签订,对于多次考核不能通过的编委,编辑部将定期在编委会上提出讨论,必要时进行协商调整[10]。最后,编辑部作为期刊发展策略执行者,必须每半年向编委汇报一次期刊进展,内容包括期刊论文水平、学科方向、论文点击下载量、热点论文刊发量、各种检索指标、编委投稿组稿量等信息,以保证编辑部和编委会之间的信息互通,同时确保编委参与到期刊的发展中并发挥其应有作用。

3.2 加强编委学科布局,发挥集聚效益

期刊为了避免出现“挂名编委”应加强编委会建设,以学术的严肃性为标准,明确编委的职责与义务。在选聘编委时,除了注重学术水平,更关注其责任心、奉献精神和对期刊的热忱程度,以确保吸纳专业水平过硬、工作态度热心的编委。如CMI的第二届编委会,由93位海内外免疫学家组成,其中37位来自国内,32位来自美国,其余24位来自欧洲、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形成中国、美国各占1/3,欧洲和其他国家占1/3的比例(表1),基本涵盖了国内外所有知名院校,对从全球视野内预判学术研究热点大有裨益。同时,这些专家基本都是本刊的热心作者、读者,对期刊的发展有极大的热情和信心,加上编委们在免疫学领域都是杰出的科研工作者,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和敏锐的科研洞察力,具有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文章的经验,这无疑为提升CMI的办刊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表1 CM I编委国别表

3.3 召开编委会,强化凝聚力

定期召开编委会议,明确和强化编委的职责与任务,提供交流互动平台促进主编、执行主编、区域编辑、编委和编辑部的交流。2010年后CMI连续5年举办以编委会为主导的国际免疫学学术会议,每次会议都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美国科学院、德国科学院、加拿大皇家科学院等世界重量级院士做会议报告。同时,为了提升编委对期刊工作的积极性,编辑部对贡献突出的编委给予合理的会议资助。编委们在学术会议上既扩大了自己的学术影响力,又获得了会议差旅补助,显示了期刊对编委们付出与劳动的认可,使得每次会议均得到海内外编委的积极响应。在历届会议上编委们累计做了60多场学术报告,吸引1500多名国内外免疫学专家、学者、学生参会;极大地促进了编委们的学术交流,提升编委会的凝聚力与工作热情度,拓宽了办刊思路,为期刊的稿源国际化提供强大动力。

3.4 鼓励编委组织学术专辑,提升影响力

学术专辑是目前国际优秀科技期刊普遍采用的一种发文策略,每期专辑围绕一个主题,邀请主题内国际领军专家撰写论文,并集中刊发。学术专辑可以有效节约读者检阅同类主题文章的时间,为读者在最短时间内呈现专家学术观点、最新研究进展、未来发展预测等一系列内容丰富的学术大餐。通过刊发学术专辑可以加深期刊在读者心中的印象,方便读者集中施引,从而提升刊物的学术影响力。但学术专辑的组织难度很大,非常考验期刊编委的学术影响力与组织能力。CMI始终重视学术专辑的组织策划,先后多次召开编委会议,预估免疫学研究热点,发动编委组织学术专辑,形成了前期调研、责任量化;中期跟进、服务细化;后期总结,反馈系统化的组织步骤。在过去5年中,CMI围绕肿瘤免疫、生殖免疫、细胞免疫等研究热点发表了15期学术专辑,其中美国、德国等海外编委组织了12期,大陆及香港、台湾编委组织了3期。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可以明显看出专辑论文的学术质量普遍高于自由投稿,SCI平均引用次数约为自由投稿论文的2.5倍,足见学术专辑对提升期刊质量有很大帮助。另外,编委们通过组织学术专辑提升了个人学术影响力,锻炼了自己的研究团队,也在整个工作过程中,理解了编辑部工作的激情与挑战,强化了编委对期刊的忠诚度和热情度。

3.5 倡导编委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提升读者见面率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是提高期刊读者见面率的有效途径,但由于经费限制,大多数期刊无法派编辑部人员参加国外学术会议,因而错失很多宣传机会。而期刊编委分布范围广泛,参加学术会议几率高,因此倡导编委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同时,附带宣传期刊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方式。CMI尝试通过减免编委论文版面费、OA出版费等方式鼓励编委宣传期刊,在近几年国际会议上散发期刊几百册、宣传彩页上千份;部分编委代表期刊与作者、读者面对面交流撰稿、投稿心得,解答作者的问题和疑惑,获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4 结束语

以科学发展观创办优秀国际科技期刊就是要与时俱进,科学地、积极地、综合地面对期刊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科研实力较以前有质的飞跃,论文发表数量更是突飞猛进。2013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SCI论文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但却没有与科研论文相匹配的高端科技期刊。国家在提升经济实力的同时,也在逐步提升文化软实力,特别是近年,国家财政拿出大量的财政资金,以资助国内优秀国际期刊的发展,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知名度的优秀期刊[11]。在此背景下,科技期刊如何把握成长、壮大时机?如何围绕国家政策突破局限,打造自己的品牌?是值得所有期刊界同行认真思考的问题。

笔者认为只有以人为本、以编委为根、以科学的理念为源,才能取得期刊发展的成功。

首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当前我国科技期刊的办刊模式下,期刊的发展离不开编委会的支持。新时期下我们应该勇于创新办刊模式,探索具有活力的编委会,既要鼓励编委为期刊的发展做贡献,也要强调期刊为编委提供的平台。只有编委与期刊互惠互利、共同成长,才是期刊发展的科学之道。

其次,科学发展,善假于物。互联网的发展已经给这个时代带来了天翻地覆式的革新,如果科技期刊仍然墨守成规,沿袭老一套的工作模式,终将难以为继。为了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科技期刊应该考虑如何借助新事物提升编委工作效率。几乎所有编委都是科研工作者,对他们来说时间是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如何让编委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精力完成编委工作是值得期刊深思的问题。比如,外文期刊可以开发语言润色系统,节约编委在论文语言上耗费的时间精力等[12]。

其三,知人善任,吐故纳新。要将国外优秀的科技人才请进编委会,也就是要更多、更大范围的吸引国外优秀人才支持国内期刊发展,借助国外专家的学术影响力,提升期刊的学术质量,国际影响力,做到洋为中用[13];敢于学习国外优秀期刊的办刊模式,加强与国际一流出版社合作,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接纳国际惯用的期刊测评体系,积极融入国际期刊的大家庭。

最后,以人为本,服务于人。始终不应忘记科技期刊的本质,就是学术交流与知识融汇的平台,是科学家对话与互动的桥梁[14]。服务于人里面的人包括编委、作者和读者;服务作者、读者是期刊人普遍认可的办刊策略,本文更要强调的是服务编委,只有依靠编委、信赖编委,把编委工作做细、做实才能充分调动编委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同时制定严格而科学的编委审稿负责制,关注学科动态、精心组稿、强化编校质量,为读者呈现一本专业水平高,学术能力强的科技期刊,才能最终将我国科技期刊办出国际水平,实现我国科技期刊的“中国梦”。

[1] 90%以上高水平论文投国外,国内科技期刊有戏吗?[N].人民日报,2014-11-21(http://www.edu.cn/gao_jiao_news_ 367/20141121/t20141121_1204290.shtm l).

[2] 孔朝霞,王晶,钟紫红,等.国际科技期刊的新闻政策及引入我国的必要性[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4):475-478.

[3] 任胜利.国际学术期刊出版动态及相关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5):701-704.

[4] Zhigang Tian.Cellular&Molecular Immunology receives its first Impact Factor[J].Cell Mol Immunol.2009,(7):327-327.

[5] 刘岗,魏海明,郑晓东,等.免疫学研究的对外窗口—Cellular&Molecular Immunology[M].探索建设精品国际科技期刊之路,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54-65.

[6] Spotlight on China Immunity.Cell Press,2013 Special Issue(http://www.cell.com/spotlightonchina).

[7] 王锋.关于科技期刊编委会地位和作用问题的讨论[J].编辑学报,2003,15(1):277-279.

[8] 陈翔.学术期刊编委会履行职责中常见问题分析[J].编辑学报,2007,19(6):453-454.

[9] 蒋滔.充分发挥高校学报编委会效益的若干分析[J].科技与出版,2008(12):25-27.

[10] 朱大明.学术期刊编委会作用评价指标初探[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7):975-977.

[11] 肖丽,朱长华.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J].编辑学报,2009;3:54-56.

[12] 申海菊,张阳德,唐小珍等.网络时代编辑工作的现代化[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105-107.

[13] 林松清,张海峰.发挥科技期刊编委会的作用于相应对策[J].编辑学报,2011,23(5):424-425.

[14] 王金莲.高校学报编委会作用的最大化[J].编辑学报,2012,24(6):573-575.

猜你喜欢
编委办刊科技期刊
编委简介
编委简介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编委简介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本刊编委简介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地域性文化刊物编辑办刊思想与具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