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风池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应用体会

2015-04-04 01:32方婷婷徐福
黑龙江中医药 2015年2期
关键词:徐福风池穴面瘫

方婷婷 徐福

(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 310053)

周围性面瘫也称Bell′s麻痹或面神经炎,是由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导致。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20~40岁,此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有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和心理健康。中医治疗多以祛风、活血、通经为原则,临床上常以针刺为主要治疗手段,且疗效肯定。笔者在2014年07月到2015年03月期间跟随徐福老师采用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40例,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收集的40例患者均来自门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男12例,女8例,对照组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均在20~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两个月。2组各项情况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P>0.05)。

2 诊断标准

参照贝政平主编的《3200例内科疾病诊断标准》中的面神经麻痹[1]:(1)起病突然。(2)患侧眼裂大,眼睑不能闭合,流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3)患侧鼻唇沟变浅或平坦,口角低并向健侧牵引。(4)根据损害部位不同而又分:①茎乳突孔以上影响鼓索支时,则有舌前2/3味觉障碍;②损害在镫骨神经处,可有听觉障碍;③损害在膝状神经节处,可有乳突部疼痛,外耳道与耳廓部的感觉或出现疱疹;④损害在膝状神经节以上,可有泪液,唾液减少。

3 治疗方法

3.1 对照组(常规取穴组)

急性期:合谷,足三里,阳陵泉,风寒证加外关,风热证加曲池,气血不足证加三阴交。稳定期:合谷、足三里、三阴交,患侧面部阳白、攒竹、瞳子髎、四白、颧髎、下关、迎香、地仓、颊车。恢复期:合谷、足三里,三阴交,患侧面部阳白、攒竹、瞳子髎、四白、颧髎、下关、迎香、地仓、颊车及健侧下关、颧髎。

3.2 治疗组(风池穴+常规取穴组)

在对照组的各个时期取穴基础上均加刺风池穴。

3.3 操作方法

病人取卧位,针刺风池穴一般选用 30 号 1.5 寸毫针,常规消毒后快速进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1.0 寸左右,颊车穴向地仓穴透刺,其余穴位常规针刺,待患者产生酸胀感后予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逢双休日休息,10次为一疗程,疗程期间休息5天,共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4 疗效标准

参照第五次国际面神经外科专题研讨会推荐的House-Brackmann (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标准[2]:(1)痊愈:面部所有区域功能正常。(2)显效: 静止时,双侧对称,运动时可有轻微的功能减弱及联带动作;眼睛用力时,上下眼睑可以完全碰合;仔细观察可有口角略微下垂并倾斜向健侧。(3)有效:静止时,双侧基本对称,运动时有明显的功能减弱;上额运动较弱;眼睛用力时,上下眼睑可以碰合;口角可有不对称。(4)无效:治疗后无任何改善。

5 治疗结果

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2组治疗结果见表1和表2。从表1分析得出: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愈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5.714,p<0.05),表明治疗组的愈显疗效高于对照组。分析表2得出:2组愈显病例在治疗2个疗程时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6.563,p<0.05),表明治疗组出现愈显疗效所需的疗程短,进一步表明针刺风池穴可以加快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病情恢复,减少后遗症状的发生。

表1 2组治疗疗效比较 例(%)

表2 2组愈显病例的疗程比较 例(%)

6 体会

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腧穴,是手足少阳经、阳维脉和阳跷脉之会,位于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浅层布有枕小神经和枕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枕大神经,有疏泄浮阳、调和气血、通经活络的功能。有研究表明针刺风池穴可以通过动脉系统肾上腺素与胆碱能神经纤维的调节,引起脑血管的收缩与舒张,使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发生变化[3],可能是针刺通过改变中枢神经递质及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过程来调节微血的功能状态[4],另外也可能通过面神经的耳后支、第2~3颈神经前支分别与面神经核群及副面神经核、颈髓和延髓前角神经元相联系而发挥其功能[5]。

徐福老师在临床上应用风池穴为主治疗面瘫,并认为:对于面瘫的发病尽管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供应面神经的血管受刺激或压迫导致局部痉挛、缺血从而引起茎乳孔处炎症水肿,出现面肌运动麻痹或面神经功能受损。而风池穴位于病变附近,又有加快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使面神经局部的血流障碍得以改善,局部的炎症水肿得以快速吸收,最大限度地保护面神经免受损伤,促使面神经功能的恢复,使面部表情肌的功能得以快速改善,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因此,徐老师主张在周围性面瘫形成到恢复的整个过程,都应加用风池穴,这样会有效加快面瘫恢复的速度,有效改善面瘫恢复的完整性,在临床上也有效的减少面瘫后遗症的发生,如“倒错”现象,面肌痉挛等。

在针刺风池穴时,徐福老师特别强调其安全性,因其深部中间为延髓,所以在针刺角度和深度上要严格掌握,其次要有得气感,以患者出现明显的酸胀感为主,不应有触电或疼痛感,若有则应尽快调整方向、深度,或尽快出针按压,观察患者的整体情况,并依情况作相应的处理。

另外,徐福老师在临床上不仅运用风池穴治疗面瘫,也常用于治疗耳鸣、耳聋、颈椎病、视神经萎缩、头晕、头痛、脑卒中等疾病,徐老师还常结合局部解剖结构特点来取穴治疗其他疾病,多获良效,体现了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相结合的思想,丰富和推动了中医发展的思路。

[1]《3200例内科疾病诊断标准》已经出版 [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6 (08).

[2]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面神经功能评价标准(讨论稿)[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1): 22-24.

[3]袁晓军,郝喜书,赖仲平,等.针刺风池穴对脑血流的影响[J].中医杂志, 1996, 37(5): 285-287.

[4]白晔,庄明华,黄集前,张尔强,姜树学,常立功,杨国瑞,宋今丹,李吉.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活体观察针刺家兔双侧风池穴对大脑皮质内微循环的影响[J]. 微循环学杂志,2000,02:31-33.

[5]席刚明,何国厚,黄朝芬,等.风池穴针灸的神经径路研究 [J].中国临床康复,2004,8 (3 1):6958—6959.

猜你喜欢
徐福风池穴面瘫
徐福山绘画作品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不灭的希望 永恒的信念——歌剧《徐福》一席谈
受风寒风池穴上贴蒜片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徐福,中韩间两千年不衰的传说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当国歌响起
按风池穴缓解颈椎不适
风池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