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娜 常增伟 赵永强 指导 汶明琦
(陕西中医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咸阳 712046)
慢性胆囊炎是由于感染、胆囊运动功能障碍,胆固醇的代谢失常及胆囊壁的血管病变,导致胆囊粘膜的损害,造成粘膜扁平、萎缩,胆囊壁增厚并纤维化。慢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虚实夹杂,出现疼痛及消化不良等一系列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严重者危及生命。祖国医学认为胆囊炎属于中医“胁痛”“胆胀”,如《景岳全书·胁痛》云:“胁痛之病,本属肝胆二经之脉,皆循胁肋故也。”主要是由于肝胆气滞,湿热壅阻,影响肝脏的疏泄和胆腑的通降功能而发病,与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有关[1]。2014年08月—2015年02月,笔者采用中药利胆和胃方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胆囊炎80例,总结报道如下。
160例患者均来自本院消化科门诊及病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80例,男65例,女15例;对照组80例,男56例,女24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65岁,平均年龄(43±11)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2年,平均病程(5.35±1.1)年。全部病例均为慢性胆囊炎,均符合慢性胆囊炎诊断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第13版)[2]拟定标准如下:(1)多数病人有胆绞痛病史;(2)反复发作性右上腹疼痛,牵涉到右肩背部;(3)消化道:有恶心、呕吐、嗳气、腹胀和胃部灼热等症状,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4)病程较长,有急性发作和缓解交替的特点;(5)右上腹有轻度压痛和叩击痛,墨菲氏征阳性,当胆囊膨胀增大时,右上腹部可扪及囊性包块,也可无阳性体征;(6)B超可见胆囊缩小或变形,胆囊壁增厚,粗糙,胆囊排空障碍或胆囊内结石光团(B超是诊断胆囊炎的首选检查方法)。凡具备(6)项,加(1)~(5)项中之两项者即可诊断。
参照卫生部药政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5月第1版)中慢性胆囊炎肝郁脾虚证的诊断标准拟定。
(1)主证:右胁疼痛,进食油腻后加重,倦怠乏力。
(2)次证:腹胀、急躁易怒,恶心呕吐,口苦纳呆,大便稀塘,舌淡或暗,苔白,脉弦或细。
上述主症必备,加次症任意两项,结合舌脉,即可诊断。
(1)胆囊炎病史不足1年;(2)经B超确诊为急性单纯性胆囊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急性梗阻化脓性胆囊炎;(3)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65岁;(4)确诊心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病及精神病;(5)妊娠或哺乳期妇女;(6)对药物过敏者;(7)依从性差,不能按规定用药者;(8)同时参与其他临床研究观察的。
单纯口服西药。消炎利胆片(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6片/次,每日一次。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利胆和胃方,药物组成:柴胡15g,白芍12g,白术12g,茯苓15g,枳实15g,陈皮12g,香附12g,川楝子10g,郁金15g,山药15g,炙甘草6g(随症加减)。痛甚者加青皮、延胡索;血瘀者加当归、丹皮;阳虚者加吴茱萸、炮姜。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两组均予以清淡易消化、低脂肪饮食,以及对症综合治疗(减少胆汁分泌,减轻胆囊负荷),保持心情舒畅,忌食辛辣刺激及油腻食物。30天为一疗程。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临床治愈: B超检查提示胆囊壁的壁厚、毛糙、透声均恢复正常,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95%;显效:B超检查壁厚、毛糙、透声,2项或2项以上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75%;有效:B超检查中只有1项明显改善,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消失>50%;无效: 症状和体征及B超检查基本无改善<30%。中医症状计分标准:(1)主证:轻度疼痛,时间较短,2分;中度疼痛,可耐受,4分;重度疼痛,时间长,不能耐受6分;(2)次证:无:0分、有:1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µ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结果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各维度评分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各维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慢性胆囊炎主要是指胆囊长期受到刺激而产生的一种慢性炎症。慢性胆囊炎的常见类型是指急性胆囊炎症消退后遗留下来的病理状态。临床上如何控制慢性胆囊炎的发作,成为我们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对照组口服消炎利胆片,药物组成中穿心莲内酯可使胆汁流量明显增加并能对抗四氯化碳D-半乳 糖胺和乙酰氨基酚造成的肝毒性作用显著降低ALTASTHTG 水平。具有抗炎、利胆、镇痛作用,在治疗慢性胆囊炎方面有一定疗效。
笔者认为慢性胆囊炎,即中医的“胁痛”。胁痛的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其病变脏腑主要是肝胆,其次是脾胃。在五行中,肝胆属木,脾胃属土,两者有相乘、相侮的关系,肝气横逆犯脾胃,或者脾胃壅滞导致肝气失疏,发为胁痛。若疏肝利胆,易使脾气损伤或单纯健脾和胃,则肝气郁滞。治疗上,加强疏肝利胆的同时,又不忘补益脾胃。本院自拟中药利胆和胃方,柴胡、枳实疏肝理气止痛;白芍、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茯苓、白术、陈皮、山药健脾理气和胃;香附、川楝子、郁金活血行气通络。通过收集资料,整理病历,观察疗效等一系列过程,使患者对中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效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确切,明显优于西医,体现了中医的优势,且患者容易耐受,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可成为临床上治疗慢性胆囊炎的首选方案,值得推广。
[1]宁惠兰.中药治疗慢性胆囊炎30例临床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00:60-61.
[2]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152-2153.